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榮棋
Pan, Rong-Chi
論文名稱: 以TRA 與 TAM 理論探討智慧型手機使用族群運用社群軟體的意圖影響因素之研究
Research on Effects and Intentions for Using Social Community Software and Network with Smartphone Users based on TRA and TAM Theories
指導教授: 蔡惠婷
Tsai, Huei-T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理性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型智慧型手機社群軟體
外文關鍵詞: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Smartphone, Social Software
相關次數: 點閱:133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身處於在數位匯流的一個新時代,不論在捷運、公車或者用餐時間;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低頭族」的存在,智慧型手機的持有率,在全球網路環境成熟與行動運用快速的發展下而快速推升。由各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社群軟體」是行動裝置最受歡迎的App之一,也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而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方式則由傳統的聯絡方式,透由網際網路與社群軟體的幫助下,獲得更快速且方便的方式進行接觸。
    本研究以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角度為基礎,主要探討智慧型手機使用族群對於運用社群軟體的意圖影響因素,以理性行為理論(TRA)與科技接受模型理論(TAM)為研究理論,以產品創新認知、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等變數建構智慧型手機族群使用社群軟體的使用態度與意圖的研究模型,採用網路問卷不記名方式,共收集526份有效樣本,經問卷的資料分析研究結果,整理歸納如下:
    1. 對於智慧型手機社群軟體族群而言,產品創新認知、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對使用態度都有正向的影響;而運用社群軟體的使用態度對使用意圖有顯著影響。而且,產品創新認知、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在使用態度的中介作用下,對使用意圖有顯著影響。
    2. 規範信念對主觀規範有顯著影響;主觀規範對使用意圖也有顯著影響。而且,規範信念在主觀規範的中介作用下,對使用意圖有顯著影響。

    Being in new digital convergence age , We can see Smartphone Addicts everywhere including MRT, bus or meal time. Owning rate of Smartphone had grown dramatically and speedily due to global mature networking environment and fast mobile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Statistics showed by the term "Social Softwar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obile device Apps and also showed it is part of life for modern people. Through internet’s and social software’s assistances, people can contact each other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comparing by traditional way of communication.
    This study is based on Smartphone users’ point of views, to research factors of Smartphone user groups’ intention for using social software, based on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theories. Product innova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other variables to construct research model of Smartphone users’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 use social software. Onlin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received 526 valid samples. Analysis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had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For Smartphone social software groups, product innovati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had positive influence toward users’ attitude; while the attitude to use social softwar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sers’ intention. Moreover, product innovati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which user’s attitude as an intermediary rol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use.
    2. Normative belief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bjective norms; subjective norm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use. Moreover, normative beliefs, while subjective norms as the intermediary rol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use.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11 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理論 20 第三節 各研究變數間關係之探討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1 第三節 研究變數操作性定義及問卷 32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40 第肆章 資料分析結果 42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42 第二節 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51 第三節 廻歸分析 6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5 第二節 研究貢獻 79 第三節 限制研究 81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82 參考文獻 84 一、 中文部份 84 二、 英文部份 89 三、 參考網站 92 附錄一 問卷 94

    一、 中文部份
    1. 丁念茹(2009),預算控制與管理會計系統對產品創新績效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彰化
    2. 王秀芬(2011),「全球網路社群發展趨勢」,全球網路社群發展趨勢研究,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計劃,2011年7月,頁17-18
    3. 司徒達賢、李仁芳及吳思華(1985),企業概論,教育部空中大學教學委員會。
    4. 李正宗(2012),「運用理性行為理論探討閱讀者使用財經資訊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 李志成、姜齊(2006),電子書使用意願模型之建構與實證-科技接受模型之運用,工研院創新與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6. 李婉怡、魏惠涵、吳涵潔、陳亮樺、張琬瑜(2007),「行動產品與服務之接受度及使用意向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頁4-5
    7. 李朝瑞(2010),影響線上遊戲玩家參與遊戲意願之因素探討,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8. 李瑞煌(2011),「智慧型手機轉換態度與意圖影響因素研究-虛榮心觀點的探討與驗證」,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9. 李綜霖(2012),「使用智慧型手持裝置觀賞運動賽事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10. 李婉怡、趙珮如(2004),醫療產業員工對電子病歷之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以中南部地區為例,醫務管理期刊,第5卷第2期,頁243-269
    11. 李婉郁(2013),「來源國與產品創新、產品涉入對顧客價值影響之研究-以紡織業為例」,遠東科技大學行銷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余泰魁、楊淑斐(2005),線上學習系統使用意向之模式建構與比較分析研究,台灣管理學刊,第5卷第2期,頁311-337
    13. 吳怡馨(2007),「以科技接受度探討部落格於學習使用意向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4. 林文寶、楊淑斐(2005),影響線上學習市場使用意向模式建構之研究-模糊類神經網路方式法應用,中山管理評論,第13卷第2期,頁721-748
    15. 林宗宏(2012),關鍵在人還是APP - 從科技接受度觀點探討影響不同類型APP使用意圖的差異關鍵,[資訊管理學系暨資訊管理研究所 ] 會議論文;KC 2012第八屆知識社群研討會論文集 p.822-832
    16. 林碩俊(2004),「線上購物者有意識之溢價消費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7. 林國雄(2009),「智慧型手機產品開發關鍵成功因素-以Android平台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周家慧、張善斌、范垂仁、顧為元(2004),綜合所得稅網路結算申請系統的接受度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第2卷第4期,頁359-380
    19. 周聰佑、許嘉倫(2008),「產品創新對顧客忠誠度影響之探討」,朝陽商管評論,2008 年 1 月,第七卷,第一期,1-26
    20. 周廷斌(2006),「以科技接受模式、創新擴散理論與網路外部性來探討「網路通訊服務」的使用—以即時通訊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1. 柯孫超(2009),「整合TAM與TRA理論探討消費者對綠建築接受態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2. 柯燕茹(2011),「智慧型手機行動銀行消費者使用行為意圖研究-以理性行為理論及科技接受模型觀點」,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3. 洪新原、梁定澎、張嘉銘(2005),科技接受模式彙總研究,資訊管理學報,第12卷第4期,頁211-234
    24. 洪惠敏(2009),「行銷活動對信用卡刷卡行為之影響─以計劃行為理論觀點」,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5. 施佳惠(2010),「探討資管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因素-整合Amabile創造力成份模式與理性行為理論觀點之探討」,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6. 孫中玠(2006),「台灣股市投資人之人格特質、影響投資因素對投資型態、投資績效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7. 梁定澎(2012),「資訊管理理論」,初版,新北市:前程文化,2013.03
    28. 郭姚君(2011),「創新科技產品探用意向之研究-以網路電話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9. 陳薇名(2012),「探討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之使用行為與生活型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陳育平(2007),「創新程度與產品優勢及顧客對產品熟悉度於新產品開發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陳欣榮(2010),機能性茶飲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產品創新與購買意圖對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嘉義大學生物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陳彥龍(2006),「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者對網路通訊服務的採用態度、意願及行為」,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33. 陳叡智、包文凱(2007),政府機關導入資訊系統成效之研究-以國稅局稅務平台系統為例,中原企管評論,第5卷第2期,頁73-96
    34. 黃家渝(2011),「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大賣場自有品牌的再購行為」,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碩究所碩士論文
    35. 黃聖茹、陳語婷(2012)「手機產品創新、來源國效果、品牌權益與購買意願關聯性之研究」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二卷第四期 ,頁 170-171
    36. 張書勳、錢玉芬、林于新(2009)「以科技接受整合模式探討消費者使用購物網站之行為意圖」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37. 張澄宇(2005),「以消費者創新性及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網路報稅的採用」,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38. 張顯靖(2005),「市場知識能耐、產品開發熟練度與創新程度對新產品上市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39. 曾孟蘭(2002),「消費者對行動廣告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楊雅婷(2009),「以理性行為理論和科技接受模型來探討消費者對創新科技智慧型手機的購買意願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
    41. 楊斯晴(2012),「僱主對家庭類外籍勞工雇用行為之研究-理性行為理論觀點」,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2. 葉方枝(2003),「國軍醫院主管採用顧客關係管理之意願及影響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國軍醫院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趙翊清(2012),「商家網路購物網站之研究—以網際網路便當菜色選購系統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4. 鄭文惠(2012),「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資訊科技運用及組織氣候對知識分享行為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5. 劉佳琦(2006),「消費者對第三方線上金流付款機制使用意願之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術事業經營研究所全球運籌組碩士論文
    46. 駱建宏(2012),「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使用意願之探討」,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論文
    47. 盧風而(2003),「產品創新對行銷績效與顧客滿意影響之研究-以行動電話手機為例」,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8. 鍾欣倫(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影響使用行動上網之行為意願」,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9. 顏福佑(2011),「影響購買意願之因素探討-以服務涉入為干擾變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份
    1. Ajzen, I. & Fishbein, M.(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 Ajzen,I(1989).Attitude structure and Behavior,In A. Pratkanis,S.Breckler,and A Greenwaald(eds.),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Hillsdale,N.J.:Erlbaum and Associates,pp.241-269
    3. Ajzen,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179-211.
    4. Andreas,H., Oliver, G. & Ulrich, E.(2007).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ntecedents for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ns and capabilities for transformation,Technol.Manage, 24, 92-120
    5. Betz, F.(2003),Mana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mpetitive.Advantage from Change. 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
    6. Bhattacherjee.(2000). Acceptance of e-commerce services: the case of electronic broker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 30, pp. 411-420.
    7. Chau, P. Y. K., & Hu, P. J. H.,(2002),Investigat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Decisins to Accept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An Empirical Test of Competing Theorie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39(4),297-311
    8. Davis, F. D.(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September,pp. 318-340.
    9. Erdogan B. and T. N. Bauer, 2005, “Enhancing Career Benefits of Employee Proactive Personality: The Role of Fit with Jobs and Organizations”, Personnel Psychology, 58, 4, pp. 859-891.
    10. Fishbein, M. Y. A. and I. Ajzen(1995). "I.(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Addison-Wesley.
    11. Fishbein, M., Ajzen, I.(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on-Wesley.
    12. Gattiker, U.E.,(1990),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13. Levitt, T.,(1966), "Innovation Imit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63.
    14. McCalla, D. R., A. Reuvers & C. Kaiser(1970) Mode of action of nitrofurazone. J. Bacteriol., 104
    15. Newcomb.T.M.(1956).The predic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 American Psychologist,11,575-586
    16. Sangjo Oh,Joongho Ahn, and Beomsoo Kim(2003).Adoption of broadband Internet in Korea: the role of experience in building attitud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8(4),267-280
    17. Song, X. M., and Xie, J.(2000). Does innovativeness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ss-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8(4), 61-89.
    18. Taylor and Todd(1995), An Integrated Model of Waste Management Behavior: A Test of Household Recycling and Composting Intention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7(September), 603-30.
    19. Yalcinkaya, G., R. J. Calantone, et al.(2007). "An Examin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Capabilities: Implications for Prodect Innovation and Marke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5(4): 63-93.
    20. Venkatesh, V. & Davis, F. D.(2002),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6-204
    21. Vrakking , W.J.,(1990),”The Innovative Organization , Long Range Planning:,Vol23, No 2, 94-102.

    三、 參考網站
    1. Ccnews(2013),http://ccnews.people.com.cn/BIG5/n/2013/0925/c141677-23025773.html 胡潤IT富豪榜公布 馬化騰560億元成新首富
    2. GIGAOM(2010),Mobile Internet Will Soon Overtake Fixed Internet,取自http://gigaom.com/2010/04/12/mary-meeker-mobile-internet-will-soon-overtake-fixed-internet/
    3. Google(2013),Google Map is the Most-Used Smartphone App in the World,取自http://technews.tw/2013/08/07/top-10-smartphone-app/
    4. Line(2013),官方LINE用戶數統計,取自http://line.naver.jp/zh-hant/
    5. ReadWrite(2013),Time To Plug In, Retailers: Smartphone Use To Double In Two Years [Infographic],取自http://readwrite.com/2013/02/07/time-to-plug-in-retailers-smartphone-use-to-double-in-two-years#awesm=~opiMCtXLhmARP5
    6. 中時電子報(2013),《通信網路》中華電首波4G採購開標,愛立信、諾基亞分食,取自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1204001770&cid=1204
    7. 東方快線網絡市調(2012),付費APP:小額美,取自http://www.eolembrain.com.tw/Latest_View.aspx?SelectID=294
    8.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13),科技接受模式TAM發展歷程之探討http://society.nhu.edu.tw/e-j/105/a05.htm
    9. 資策會Find(2012),資策會FIND創新講堂:用科技創造S.I.M.P.L.E.經濟 體驗快樂生活,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31
    10. 資策會Find(2012),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計畫」,取自http://ihope.info/service/app%E8%A1%8C%E5%8B%95%E8%A3%9D%E7%BD%AE
    11. 資策會FIND(2013),台灣行動電話門號變動情形,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61
    12. 資策會Find(2012),2012 年第1 季 台灣行動上網觀測,取自http://www.teema.org.tw/upload/ciaupload/201211%20.pdf
    13. 新浪網(2013),2013胡润百富榜发布 王健林首次成中国首富,取自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130911/095816728824.shtml
    14. 數位時代(2013),Google發表2013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使用調查,台灣依賴度居亞太區之冠,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8915
    15. 數位時代網站(2013),一張圖看智慧型手機未來成長對行動商務趨勢影響,取自http://www.7headlines.com/article/show/177234638

    下載圖示 校內:2024-01-01公開
    校外:2024-01-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