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建豪 Chen, Chien-Hao |
|---|---|
| 論文名稱: |
由國土保全觀點評析海堤存在之必要性 Evaluating the Necessity of Seawalls from the Territorial Security Viewpoint |
| 指導教授: |
黃煌煇
Hwung, Hwung-Hw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Institute of Ocean Technology and Marine Affairs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 畢業學年度: | 10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84 |
| 中文關鍵詞: | 海堤 、溯升 、越坡 |
| 外文關鍵詞: | seawall, run-up, overtopping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3 下載: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四面環海,經常遭受潮浪的侵襲,需要海岸保護工程,早從日據時代即開始築堤保護,台灣光復後至民國60年間,因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需求以及人口增加,興建海埔新生地以及颱風侵襲至海堤損壞等而海岸防護需求與日俱增。然而80年代後,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環境景觀要求日殷,對於許多不適當的海堤結構時受詬病。時至21世紀,國內即有重新檢討各區段海堤存在之必要,因此本文謹就國土保全觀點評析海堤必要性進行檢討,以供主管機關之參考。
本研究先將海堤根據郭與簡(2001)所檢討之台灣海堤分成五大類,包含有保護標的且設計適當之海堤(花蓮縣七星潭海堤)、堤體設計不當之海堤(雲林縣林厝寮海堤)、多重保護工海堤(高雄市中門海堤)、堤前尚有足夠沙灘之海堤(台中市五甲海堤)以及已成為內陸堤之海堤(雲林縣後安寮海堤),進一步利用溯升與越波水理計算檢討目標海堤之安全性,並配合各目標海堤之海岸特性進行評估海堤存在之必要性。
根據本文評析結果得知:七星潭海堤係採用近自然工法,經溯升水理計算無越坡災害,在海堤對於景觀與親水無負面影響,堤後有保護標的,海岸無明顯侵蝕情況,整體狀況良好,值得推薦。同位於雲林海岸之林厝寮以及後安寮海堤,在未考量地層下陷影響時以50年重現期距之海氣象條件並無越波發生,但若將其考慮進來,林厝寮海堤則會發生越波災害。五甲海堤經溯升計算並無越波發生,若將海堤拆除則堤趾高程不足而會產生越波溢淹,但是其堤後方並無保全對象,所以可考慮此方案;而中門海堤情況類似於五甲海堤,但因其堤後方上有道路、民宅等保全對象,故不可貿然拆除海堤,因此可考慮降低堤頂高度,以改減緩景觀上的衝擊。
Taiwan is an island surrounded by sea. Since wave and tide always cause coastal erosion around Taiwan's coastline, it is needed to prevent it by artificial constructions. Early in the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people started to build seawall to protect the coast area. From 1911 to 1971, the coastal protection increased du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growth, polders build and the attacked by typhoon.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planning and renovating the seawalls started from 1971. Up to now, the seawalls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preventing coastal disasters, but they also destroy coastal environments and habitats.
In this study, Taiwan's seawalls were classified into five kinds, including appropriate designed, poorly designed, over designed, enough beach front seawalls and inland seawalls. The next step is using the run-up formula to examine the security of the five kind seawall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ve seawalls all have no overtopping situation so they achieve the ability of security. If we consider the land subsidence, the Lintsoliao seawall will occur overtopping with a 50 years return period. In another case, if there is no seawall on the five coasts, it will cause over-flood and threat the resident's live. Finally, the five typical seawalls were examined the necessity and the related issues from the territorial security viewpoint.
中文
1.林宗儀、高瑞棋、黃煌煇,1997,“雲林近岸海域之漂砂活動與海岸作用”,第
十九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第 541-546頁。
2.詹森、黃煌煇、張璠 (1997),“台西近海流況特性與海流推測模式之建立”
,第十九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第423-430頁。
3.黃煌煇等(2000),“海灘侵蝕防治新科技研發(1/4)計畫”,國立成功大學水工
試驗所研究試驗報告第二四六號。
4.郭金棟、簡和仲(2001),台灣地區既有海堤功能檢討,經濟部水利處
5.黃煌煇等(2001),“海灘侵蝕防治新科技研發(2/4)計畫”,國立成功大學水工
試驗所研究試驗報告第二六0號。
6.黃煌煇等(2002),“海灘侵蝕防治新科技研發(3/4)計畫”,國立成功大學水工
試驗所研究試驗報告第二八五號。
7.黃煌煇等(2003),“海灘侵蝕防治新科技研發(4/4)計畫”,國立成功大學水工
試驗所研究試驗報告第三一二號。
8.郭金棟(2004),「海岸保護」,生態工法. 叢書02,科技圖書,台北市,
439頁。
9.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2004),“高雄海岸(鳳鼻頭至高屏溪口)基本資料監測
調查 ”。
10.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05),“雲嘉地區海岸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置
”,經濟部水利署。
11.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06),“台南高雄地區海岸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建置 ”,經濟部水利署。
12.中山大學(2006),“花蓮溪口附近海岸基本資料監測計畫 ”
13.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07),“高雄海岸(鳳鼻頭至高屏溪口)基本資
料監測調查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
14.王鑫(2007),美麗的台灣海岸,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台北
市,47頁。
15.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8),“96年高雄港域波流場數值模擬及特性研究”。
16.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09),“花蓮海岸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置 ”,
經濟部水利署。
17.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09),“滄海桑田-台灣沿海沙岸濱線的變遷”,經濟
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新聞稿。
18.經濟部水利規劃試驗所(2010),“海岸防護設施設計準則(草案)-海堤篇”。
19.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0),“臺灣主要港口海域長期性海氣象觀測及資料特性
應用之研究(1/4) ”。
20.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0),“臺灣主要港口附近海域長期波浪統計特性及設計
波推算之研究(2/4) ”。
21.財團法人成大水利海洋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2011),“花蓮海岸環境營造及海
堤改善可行性檢討(1/2) ”,經濟部水利署。
22.財團法人成大水利海洋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2011),“台中海岸環境營造及海
堤可行性檢討”,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
23.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2011),“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永續環境管理計畫”,經
濟部工業局。
24.許泰文等(2011),“強化台灣西南地區因應氣候變遷海岸災害調適能力研究計
畫(2/2)”,經濟部水利署。
25.李怡婷(2011), “以海岸水動力及海岸漂砂劃設海岸緩衝區”,碩士論文,國
立成功大學,台南。
26.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2011),“雲林海岸海堤安全性評估分析研究計畫
(1/2) ”,經濟部水利署。
27.京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2),“高高屏氣候變遷環境調適綱要計畫 ”,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
28.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2),“2010年港灣海氣地象觀測資料年報(摘要本) ”
29.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3),“2011年港灣海氣地象觀測資料年報(摘要本) ”
30.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3),“臺灣主要港口附近海域長期波浪統計特性及設計
波推算之研究(4/4) ”。
英文
1.Douglass, S.L., 1992. Estimating extreme values of run-up
on beaches. 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vol. 118, no. 2.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pp. 220–224.
2.Holman, R.A., 1986. Extreme value statistics for wave
runup on a natural beach. Coastal Engineering, vol. 9, no.
6. Elsevier,pp. 527–544.
3.Hughes, S. A. 2004. Estimation of wave run-up on smooth,
impermeable slopes using the wave momentum flux parameter,
Coastal Engineering, 51, 1085-1104
4.Komar, P.D., 1999. Coastal Change - Scales of Processes
and Dimensions of Problems, Coastal Sediments '99 -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s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of Coastal Sediment, 1-17.
5.Ray-Yeng Yang, Ying-Chih Wu, H. H. Hwung, Jiing-Yih Liou,
and Igor V. Shugan,(2010) Current Countermeasure of Beach
Erosion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aiwan,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pp. 552~561.
參考網站
1.經濟部水利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