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惠蕙
Chen, Hui-Hui
論文名稱: 探討高齡者家屬選擇機構式照護之影響因素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oosing model for elderly institutional care
指導教授: 蔡明田
Tsai, Ming-Tien
共同指導教授: 劉佳玲
Liu, Chia-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機構式照護服務品質長期照護
外文關鍵詞: institution care, Service Quality, Long-Term Care
相關次數: 點閱:97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一、台灣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的階段,其成長速度極為快速,顯示出台灣人口老化的問題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有鑑於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之趨勢,現代人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以致各種慢性病衍生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在少子化及核心家庭日益普遍情形下,照顧者的壓力增大,衍生出機構式的照護需求。
    二、本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對象為目前居住於台南地區民眾共發問卷480份,有效樣本回收350份問卷。回收率回72%,問卷經過修正,信度a係數在0.95以上。
    三、一般民眾對專業服務能力之的期望,以巡視狀況、主動關心、衛生清潔等佔前三位,服務品質以病人利益、病人情況危急的危機處理、硬體設施、值得信賴等佔最多;在服務品質方面建議照護機構要有危機處理的標準作業程序;在專業服務能力方面,應該加強的方向為設立無障礙設施、員工整潔服裝,並加強員工的專業醫療知識。在專業醫療知識方面可以用相關軟硬體(電腦)輔助,配合員工教育訓練,以提升專業知識。
    四、照護機構應加強品質資訊透明化,使有需求的民眾能經由適當的管道了解照護機構的品質,並依其需求選擇合適的照護機構,政府、業者與家屬應該共同建構出周全的照護模式以符合一般民眾照護的未來需求。

    1.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aiwan population, our country has officially stepped into the stage of senile society; and it’s growing extremely fast, manifesting that the problem of the aging of Taiwan population is getting worse. With the increasing tendency of society ageing and fewer ewborns, and also with the change of diet habits and lifestyles of modern life, the occurrences of chronic diseases are more prevalent than ever before, and onset at a much younger ages. Because of fewer newborns and smaller amilies, the burdens on those taking care of the elderly grow severely. So the need for institutions taking care of the elderlies grows tremendously.
    2.Our study was through the sampling. We sent out 480 questionaires,and eceived 350 effective ones. The return rate is about 72 %. After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corrected, the confidence a is above 0.95.
    3.Their expectations for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the care-taking institutions were concentrated on the (1) the frequency of ward round, (2) true care from the heart, (3) the tidiness and cleanliness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about the quality of care, they are most concerned (1) the interest of the patient cared, (2) how they care the patients in emergency, (3) reliable hard ware equipments So we suggest the care-taking institutions must have a set of SOP for the emergency. And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service, they should set up the passages without barriers., give the employees clean uniforms, and strengthen the medical knowledges of their members. And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the help of computer softwares for the education training.

    4.Care-taking institutions must walk into the people, so that those that has such needs can have a good choice. Though the coopperations of the institutions, the government, and patient’s families, together we can create a better care-taking models to satisfy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aging societies.

    目 錄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和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章 研究流程與研究步驟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高齡者照護的現況 5 第二節 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論與應用 19 第三節 計劃行為理論 24 第四節 影響老人居住安排因素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6 第四節 研究內容 36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6 第四章 實證分析結果 38 第一節 樣本特性分析 38 第二節 外生變數與專業服務能力差異分析 43 第三節 外生變數與專業服務品質差異分析 49 第四節 外生變數與選擇機構考量因子差異分析 52 第五節 選擇機構考量因子與專業服務能力差異分析 57 第六節 選擇機構考量因子與專業服務品質差異分析 67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74 第一節 結論 74 第二節 建議 7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6 參考文獻-中文部分 79 參考文獻-英文部分 81 附件:問卷 82 表目錄 表2-1:中華民國臺灣95年至140年人口推計 8 表2-2:長期照護服務型態 9 表2-3:接受服務使用人數推估 16 表4-1:一般民眾基本資料敘述性統計表 39 表4-1:一般民眾基本資料敘述性統計表(續) 40 表4-2:選擇機構考量因子敘述性統計表 41 表4-3:不同性別之方便探望期望值分析表 43 表4-4:不同年齡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43 表4-5:不同教育程度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44 表4-6:不同職業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45 表4-7:月平均總收入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45 表4-8:不同居住地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46 表4-9:機構遠近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47 表4-11:不同婚姻狀況之安心可靠期望值分析表 49 表4-12:不同年齡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49 表4-13:不同居住地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0 表4-14:機構遠近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1 表4-15:每月合理收費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1 表4-16:不同性別之可接受收費期望值分析表 52 表4-17:不同婚姻狀況之可接受收費期望值分析表 52 表4-18:不同婚姻狀況之願意入住期望值分析表 52 表4-19:不同年齡與選擇機構考量因子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3 表4-20:不同教育程度與選擇機構考量因子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3 表4-21:不同職業與選擇機構考量因子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4 表4-22:不同家庭月平均收入與選擇機構考量因子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4 表4-23:不同居住地與選擇機構考量因子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5 表4-24:不同合理收費與選擇機構考量因子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6 表4-25:最在意條件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7 表4-26:可接受收費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58 表4-28:入住意願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61 表4-29:推薦入住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64 表4-30:不同照顧方式與專業服務能力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66 表4-31:最在意條件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67 表4-32:可接受收費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68 表4-33:經濟壓力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69 表4-34:願意入住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70 表4-35:不同照護方式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72 表4-36:推薦入住與服務品質期望值之差異性分析 73 表5-1:假設驗證 77 圖目錄 圖2-1預防性健康行為信念模式 19 圖2-2 FISHBEIN與 AZJEN行為意圖模式 23 圖2-3 FISHBEIN與 AZJEN理性行為理論 23 圖2-3 計劃行為理論 24 圖3-1 研究架構圖 31

    參考文獻-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8)‧老人安養護及長期照顧資源分布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7/老人安養護及長期照顧資源分布表9412.xls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勞動統計月報。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一期計畫執行情形總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95至104年人口推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
    行政院衛生署(2009)‧機構現況及醫療服務量統計摘要取自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行政院衛生署(1996)‧長期照護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給付可行性評估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1998)‧建構長期照護制度-中央與地方對話座談會簡報。
    行政院衛生署(2006)‧94年度衛生局申請本署「長期照護社區復健試辦計畫」成果一覽表取自http://www.doh.gov.tw/cht/list.aspx?dept=R&now_fod_list_no=6702&class_no=211&level_no=2&divNo=3&divCount=5
    行政院衛生署(2006)‧衛生統計(一)。
    吳淑瓊、呂寶靜、林惠生、胡名霞、張明正、張媚等(2003)‧全國長期照護需求需要評估第二年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李守義、周瑟碧、晏涵文(1989)‧居家護理服務成本分析-以某區域教學為例‧長期照護雜誌,9(11),60-73。

    林東清、孫培真、徐景智(2000) ‧影響資訊系統使用者抗拒行為之原因: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之整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資訊管理研究2(2)(1-26).
    張新立、沈依潔(2006)‧民眾步行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台北市民為例,運輸學刊,17(3),233 ~ 260。
    陳曉悌、李怡娟、李汝禮 健康信念模式之理論源起與應用(2003)‧護理廣場Formosan J Med Vol.7 No.4。
    陳建文、李有仁、嚴秀茹、鄭江宇(2008)‧老人養護機構運用外籍監護工效益與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04,402-412。
    關華山(1996),臺灣老人的居住環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英文部分
    Ajzen. (1991). Caring for People-community Care in the Next Decade and Beyond. London : HMSO.
    Bordy,& Masciocchi. (1982). Data for long-term care planning by health systems agencies : Am J. Public Health 70.
    Evashwick (1998). The Issues. In Aged Care : Old Policies, New Problems (pp.3-2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shbein & Ajzen. (1975). Long-term care in developed nations : A brief overview. Washington, D. C. : AARP.
    I.M.Rosenstock,(1974a)”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Health education Mongraphs,2 (4) p334
    Liang & Tu,. (1986). Aging in Japan. Japan Aging Research Center.
    Parasuraman, A., V. A. Zeithaml, and L. L. Berry, (1988), "SERVQ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64,pp.12-40.
    Rosenstock. (1988). 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 with Disabilities : Current Policy, Emerging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ilbank Memorial Fund.
    Rosentock IM. (1990).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London : Greenwood Press.
    United Nations (2006). Funding long-term care : the private and public options. In E. Mossialos, J. Figueras & A. Dixon (Eds.), Funding Health Care : Options in Europe. Maidenhead : Open Uni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13-08-24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