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姜宜君
Chiang, Yi-Chun
論文名稱: 台灣離岸風力發電政策環評推動策略之研究
The Study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Taiwan Offshore Wind Power
指導教授: 黃煌煇
Hwung, Hwung-Hw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Institute of Ocean Technology and Marine Affairs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離岸風力發電政策環評場址釋放與篩選公眾參與推動策略
外文關鍵詞: Renewable Energy, Offshore Wind Powe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takeholders
相關次數: 點閱:12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以及能源危機等問題浮上檯面,因此能源之使用模式勢必會有所革新,其中風力發電從中抬頭。由於台灣位處在季風氣候區且四面環海之特性,所蘊藏之風能資源使台灣擁有發展風力發電之優勢,然如何善加使用有限之資源為目前之首要挑戰。經歷311日本大地震後,政府重新檢視國內能源使用上之問題,並提出發展再生能源以為因應,而風力發電為發展要項,並以離岸風電為未來能源政策發展目標,觀諸國外經驗,目前離岸風能發電成本已接近傳統發電方式,具有相當成本競爭力。

    台灣於2013年選出離岸系統得受獎人,正式邁入示範風場之階段。以環境影響面來說,環評施作類型為開發商施行之開發行為環評,雖可對風場做出較細微之項目評估,但由於台灣先前並無經驗,造成環評施作窒礙和權宜人協商困難之情形,使開發期程上有所延宕,且小規模之環評施作難以衡量累積性影響,無法直接體現政策之走向,若未來風電朝向大型化開發,以現行之環評來做項目評估會有所不足。在克服此種單一環評項目缺漏之基礎上,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為彌補開發行為環評侷限而產生,在決策層次上將環境、社會和經濟做出綜合性評估,可對區域環境影響作出更系統性之評量,於2010年生效之《跨國環境影響評估公約之政策議定書》對公眾參與的安排及其透明度做出更為嚴格的規定,可謂近年來納入環境等相關因素做出永續發展評估之有效手段。

    由於台灣在離岸風電風電規劃上之窒礙,本研究透過國外針對離岸風電發展之相關規劃、政策環評之執行機關、公眾參與等面向做出分析,發現各國雖依循著一定之行政規範執行政策環評,然由於國情之不同在策略執行上有所差異,但卻能依國內及國際情況之需要作出相應之政策規劃,形成符合國內需求之開發策略,反觀台灣現行之行政體系及法律規範等架構,雖已有相關之法律規範,然由法規法之保留及不明確,至使行政單位往往符合法規範即可,並未對整體做階段性之評估,且現行之環評雖有和權宜人進行協商,但往往是開發行為確定後權宜人才知道所要發生之事項,產生政府之決策無法和社會需求做出連結,無法辨識國家之實際需求。

    因此,本研究建議可參酌現行發展離岸風電之國家策略,將其特色及特性納入台灣之行政體制並滿足法律規範,而政府當局應對現況進行實際需求之評估,認清具體發展需求以利政策規劃,並對於公眾參與之落實及過程透明化,使民意得充分發揮,以切合經濟、社會及環境之需求。

    Due to the Kyoto Protocol, many countries have interest the importance of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fshore wind power is one of the successful emerging energy industries. Now in Taiwan, the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s too high to need more energy. Fortunately, Taiwan is located in monsoon zone and that could provide abundant wind resources to solve relative energy issue. Currently, the government has contributed to exploit offshore wind power; and requested developers to carry out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for the mitigation of impacts on marine ecosystems. However, EIA has a limit to consider the cumulative impact and the reflection of policy precise. Thus, Compared to EIA,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has a systematic process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and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policies, plans, and program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a tool that can facilit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decision-making by introduc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 early in planning processes. Hence, this study collects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offshore wind countries, and then tries to provide relational research and hierarchy planning for assisting a balance between offshore wind development, public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ccordingly, this study finds the usage of SEA has a benefit to help government planning in early stages, and can help the cap and trade more accurate. Generally, it can be said SEA does not present a universal remedy for all problems of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marine area nor can replace the EIA at higher level. And through the higher hierarchy, government can concentrate to make all the processes going well.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vi 目錄…………………………………………………………………………………..vii 表目錄…………………………………………………………………………..…...viii 圖目錄…………………………………………………………………………....…...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章節與研究架構…………………………………………………..........2 第貳章 離岸風力發電之概況……………………………………………..................4 第一節 全球風力發電之概況……………………………………………...…...4 第二節 臺灣風力發電之興起………………………………………………....11 第三節 臺灣離岸風力發電之發展與執行…………………………………....16 第參章 離岸風電政策環評推動…………………………………………...……….24 第一節 政策環評發展歷程………………………………………………...….24 第二節 世界離岸風電政策環評之執行……………………………………....27 第三節 臺灣政策環評之現況…………………………………………...…….47 第肆章 臺灣離岸風電未來推動策略…………………………………………...….50 第一節 臺灣離岸風電政策環評研提機關…………………………...……….50 第二節 臺灣離岸風場址之釋放與篩選…………………………...………….59 第三節 公眾參與機制之建立………………………………………...……….65 第四節 未來離岸風電政策環評推動策略………………………………...….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7 第一節 結論………………………………………………………….………...77 第二節 建議………………………………………………………….………...78 參考文獻.....………………………………………………………………………….80   表目錄 表 2 - 1 主要國家能源供給結構…………………………………………………...12 表 2 - 2 主要國家發電結構…………………………………………………….…..13 表 2 - 3 核電廠各機組停止運轉年限…………………………………………..….13 表 2 - 4 再生能源擴大目標裝置容量及發電量…………………………….……..16 表 2 - 5 「千架海陸風機」計畫推動時程………………………………………….17 表 2 - 6 離岸風力發電環境影響評估之調查項目表……………………………...19 表 3 - 1 SEA發展之關鍵歷程……………………………………………..………..26 表 3 - 2 各國發展海洋能源執行策略模式………………………………………...29 表 3 - 3 英國離岸風力發電第二階段SEA之評估項目…………………….…….32 表 3 - 4 英國第三階段離岸風力發電 SEA篩選、排除因子……………………...33 表 3 - 5 英國離岸風力發電場相關單位參與事項………………………………...36 表 3 - 6 丹麥招標類型比較圖……………………………………………….……..38 表 3 - 7 - 1 離岸風力發電歐洲國家執行彙整表………………………………….47 表 3 - 7 - 2 離岸風力發電歐洲國家執行彙整表………………………………….47 表 4 - 1 各行政機關海域管理法規範及範圍……………………………………...60 表 4 - 2 離岸風力發電關鍵權宜人諮詢對象……………………………………...69 表 4 - 3 各機關海域權責及關鍵政策利益關係人………………………………...74   圖目錄 圖1 - 1 研究架構……………………………………………...…………………..….3 圖 2 - 1世界能源資源蘊藏量情形……………………………………….….…...….4 圖 2 - 2 能源發電生命史之溫室氣體排圖…………………………………....…….6 圖 2 - 3 世界風力發電機組裝置容量……………………………………………….6 圖 2 - 4 風能潛力與離岸距離關係圖……………………………………………….7 圖 2 - 5 2012全球年離岸風力機組裝置容量……………………………………….8 圖 2 - 6 英國2020年再生能源使用項目……………………………………..…….9 圖 2 - 7 丹麥2020年再生能源使用項目…………………………………………....9 圖 2 - 8 德國2020年再生能源使用項目………………………………………. …10 圖 2 - 9 能源供給與消費流程圖………………………………………………. ….12 圖 2 - 10 2013年臺灣部門別CO2排放量………………………………………….13 圖 2 - 11 國家能源安全概念及構成關係示意圖………………………………….14 圖 2 - 12 離岸風力發電環評因子…………………………………….... …………19 圖 2 - 13 第一階段工程與第二階段工程計畫機組分布圖…………………….…21 圖 2 - 14 工程計畫機組分布圖 ( 36架) ……………………………. …………...21 圖 3 - 1 英國策略性環評整體諮詢流程圖………………………………………...31 圖 3 - 2 愛爾蘭策略型環評流程圖……………………………….…. ……………42 圖 4 - 1 離岸風力發電相關產業項目……………………………………….……..52 圖 4 - 2 台灣科技發展組織體系…………………………………………….. ……55 圖 4 - 3 台灣科技發展組織現況………………………………………. ………….58 圖 4 - 4 內水及領海範圍使用現況示意圖………………………………………...62 圖 4 - 5 離岸風電政策環評執行流程………………………………………. …….71 圖 4 - 6 離岸風電政策環評流程 (本研究結果) ……………………………. …...76

    中文

    1. 劉宗德,臺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之現狀發展,月但法學雜誌,第213期,頁16,2013年2月。
    2. 謝和霖等,2013 世界現況:永續還有可能嗎?,台北:看守台灣研究中心,2013年8月。
    3. 任景明,中國五大區域已完成戰略環評,中國經濟周刊,2013年10月。
    4. 裴文、張梅英、譚百玲,全球離岸風力發電發展現況與策略,太陽能及新能源學刊,頁3 ~ 12,2013年12月。
    5. 溫敏麒,開發離岸風力發電廠相關利益相關者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6. 經濟部能源局,中華民國能源要覽, 2012年。
    7. 王詠琪,評估離岸風力發電電對於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8.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年報,2011年。
    9. 黃煌煇,先導型離岸風電計畫之環境影響評估期末成果效益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1年。
    10. 張珮錡、郭禮安、陳信宏、楊瑞源、林大惠、黃煌煇,台灣施行離岸風力發電環境影響評估之作業準則可行性策略分析,第33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頁793 ~ 798,2011年。
    11. 蔡岳勳,當代國際新能源政策與法治發展,新北市:Airiti Press,2011年12月。
    12. 徐作聖、王仁聖、彭智強,新興能源產業及發展策略,台北市:華泰文化,2010年7月。
    13. 簡連貴、邱文彥、曾文謙、張志新、許智翔、陳繼鳴,台灣海域功能區劃與管理策略,海洋與台灣學術研討會,台北市,2009年。
    14. 林伯峰,離岸式風力發電與台灣,能源報導,2008年。
    15. 李天威、李巍,政策層面戰略環境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經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16. 經濟部能源局,我國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之檢討,頁2 - 33 ~ 2 - 51,2007年12月。
    17. 黃光輝,環境影響評估與管理導論,高立圖書有限公司,頁303 ~ 320,2006年12月。
    18. 鄭一芳、郝大舉,戰略環境影響評價與可持續發展探討,污染防治技術,第19卷6期,2006年12月。
    19. 呂威賢,台灣風力發電史,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月刊,2004年4月。
    20. 呂雅雯、黃錦堂、於幼華,永續發展理念下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環境工程會刊,頁105,1999年。
    21. 李巍,政策環境影響評價,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

    英文

    1. Kim J.Y., Oh K.Y., Kang K.S., Lee J.S., Site selection of offshore wind farms around the Korean Peninsula through economic evaluation., Renewable Energy ( 54 ), P189 ~ 195, 2013 .
    2. GWGE, Global Wind Report Annual market update 2012, 2013 .
    3. Stacey L.D. & Garvin A.H..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Utility-Scale Wind Power - Systematic Review and Harmonization,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P136 ~ 154, 2012 .
    4. Emerging Energy Research, Global Offshore Wind Energy Markets and Strategies 2009-2020, 2010.
    5. Patrik S.,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n Sweden : Global policies and local obstacle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 11 ), P365 ~ 400, 2007.
    6. Partidário, M.R. & Arts, J.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ollow-Up. Impact Assessment & Project Appraisal 23( 3 ), P 246 ~ 257, 2005.
    7. Partidário, M.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current practices, future demands and capacity - building needs, IAIA Training Courses , pp.3, 2002 .
    8. Partidário, M.R., Element of an SEA framework – improving the added – value of SEA,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p.654, 2000 .
    9. Wood, C. and M. Djeddour., Strateg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 EA of policies, plans and programmes, Impact Assessment Bulletin 10 ( 1 ), P3 ~ 22, 1992.


    網站資料

    1. 行政院環保署,參見網站資料:http://www.epa.gov.tw/index.aspx,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2. 行政院科技會報,參見網站資料:http://www.bost.ey.gov.tw/,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3. 科技部,參見網站資料:http://www.most.gov.tw/mp.aspx,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4. 經濟部,參見網站資料: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 ,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5. 全國法規資料庫,參見網站資料:http://law.moj.gov.tw/Index.aspx,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6. 國際環境影響評估協會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mpact Assessment, IAIA ),詳見網站資料:http://www.iaia.org/default.aspx,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7. 4C offshore,詳見網站資料:http://www.4coffshore.com/index.html,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8. 國際能源署 (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參見網站資料:http://www.iea.org/,最後檢視日期:2014年6月。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16-08-21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