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宗頴
Hsieh, Tsung-Yin
論文名稱: 長期配發現金股利公司的企業生命週期研究
Organizational Lifecycle with Paying Cash Dividends Long Term
指導教授: 蔡明田
Tsai, Ming-T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ngineering Management Graduate Program(on-the-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5
中文關鍵詞: 企業生命週期股利政策兩階段集群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 Organizational Lifecycle, Dividend Policy, Cluster Analysis
相關次數: 點閱:10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 Punj and Stewart(1983) 兩階段集群分析法作為劃分企業生命週期之基本架構,採總資產、營業年數、年營收、營收成長率、自由現金流、員工數、資產報酬率等七個變數作為劃分生命週期之變數,先利用華德法決定集群的個數,再利用K平均數集群分析法將其劃分為企業生命週其中的初始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等階段,篩選台灣自1986年至2017年中連續25年配發現金股利之公司。
    實證結果發現:一、水泥業於成長期時,傾向同時發放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而於成熟期及再成長期時,傾向發放現金股利。二、紡織業於初始期時,傾向發放股票股利。進入成長期後,傾向同時發放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而進入成熟期後,傾向發放現金股利而不發放股票股利。三、自2000年以後,不論是水泥業或紡織業的公司,皆傾向以發放現金股利為主,而近年來,四家公司皆僅發放現金股利而不發放股票股利。

    In this study, Punj and Stewart's (1983) two-stag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as the basic framework for dividing the company's life cycle. Total assets, year ofbusiness, annual revenue, revenue growth rate, free cash flow, number of employees, and return on assets were used. Seven variables are used as the variables to divide the life cycle. The number of clusters is first determined by Wards Method, and then it is divided into the initial stage, growth stage, maturity stage, and decline stage of the company life cycle using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At other stages, the company that screens dividends for 25 consecutive years from 1986 to 2017 in Taiwan is screen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When the cement industry grows, it tends to issue cash dividends and stock dividend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ture stage and the long-term, it tends to issue cash dividends. 2.The textile industry tends to issue stock dividends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After entering the growth stage, it is inclined to issue cash dividends and stock dividends at the same time. After entering the mature stage, it tends to issue cash dividends instead of issuing stock dividends. 3. Since 2000, both companies in the cement industry and the textile industry have tended to mainly distribute cash dividends. In recent years, all four companies have only issued cash dividends instead of dividends.

    第1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動機及目的...........2 1.3 研究架構.............4 第2章 文獻回顧............5 2.1 企業生命週期劃分...........5 2.2 企業生命週期與股利政策關聯性.........8 2.3 企業發放股利動機...........10 2.4 價值型投資選股策略...........14 2.5 小結.............19 第3章 研究方法............21 3.1 劃分企業生命週期...........21 3.2 集群分析.............22 第4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25 4.1 選擇研究標的.............25 4.2 四家公司簡介.............26 4.3 企業生命週期之劃分...........42 4.4 企業生命週期階段與股利政策關聯性.......53 第5章 結論與建議............60 5-1 研究結論.............60 5-2 研究限制與建議...........61 參考文獻...........62

    一、中文部分
    1. 王俊仁(1997),「台灣上櫃公司股利政策動機之研究」,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銘輝(2010),「股利政策與生命週期假說-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吳欣諭(2005),「台灣電子業上市公司之股利政策與企業生命週期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吳笠群(2017),「不同企業生命週期下面臨財務惡化的重整策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呂建儀(2009),「價值型投資法之應用分析物美價廉的選股策略:以台灣股市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巫鈞聖(2013),「企業盈餘、負債與股利政策:生命週期觀點」,健行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7. 李計祖(2016),「企業經營績效與股利政策之關聯性研究:企業生命週期觀點」,中國文化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李舒禾(2004),「台灣股市選股策略獲利能力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
    9. 李雅璇(2013),「以巴菲特選股模式建構基本面投資組合:在台股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10. 官晁安(2017),「公司特性與現金股利配發之關聯性」,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11. 林佳靜、蘇郁升(2015),「低本益比選股策略之投資績效評估」,管理資訊計算,4卷2期,頁138 – 158。
    12. 林庭妤(2008),「從內線交易角度探究公司發放股票股利動機」,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洪永昌(2004),「企業生命週期與融資決策」,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14. 唐明良(1993),「台灣股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管理動機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徐雅妮(2005),「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之選擇」,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高惠娟、王澤維、陳建葦(2012),「價值型投資策略之探討-以本益比、市價淨值比、市價銷貨比為例」,嶺東學報,1卷34期,頁10-11。
    17. 張世奇(2012),「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創新研發學刊,8卷1期,頁31-37。
    18. 張阜民、王言、黃少暘、柯俊禎(2014),「價值型選股策略之另類思維:以技術分析運用在我國上市公司價值型選股策略之實證」,財金論文叢刊,20期,頁33-58。
    19. 張雅媛(2007),「台灣發放現金股利趨勢與產業結構變遷之關聯」,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張裕任、吳琮璠、王泰昌(2012),「影響外資持股偏好因素之探討:安全性及資訊不對稱」,證券市場發展季刊,24卷1期,頁1-44。
    21. 張嘉文(2016),「企業生命週期轉變對股利變化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莊盛帆(2017),「傳統產業與科技產業之營收市佔率對現金股利配發的影響」,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23. 許妙如(2012),「以現金流量模式做為企業生命週期之代理變數研究-以我國上市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許明雄(2001),「企業生命週期特性與股利政策關聯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陳正直(2005),「組織生命週期中決策與執行經驗-以中鋼結構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6. 陳玟君(2016),「探討每股盈餘和現金股利之關聯性」,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27. 陳家彬(1996),「企業生命週期及多角化策略與公司財務特性之關係」,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Journal of Taichung Evening School, NCHU), Vol.2(1996), 243-294.
    28. 陳雄山(1992),「連鎖企業生命週期與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陳憲民(2001),「台灣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趨勢與公司特性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黃元裕(2003),「價值投資法於台灣股市之運用」,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31. 黃佳瑜(2011),「公司現金股利的決定性因素」,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黃泓嘉(2016),「市場占有率對現金股利之探討」,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33. 黃國彰(2007),「各項選股指標於台灣股票市場的實用性探討--應用對象與應用時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黃翊竹(2004),「公司特性、現金股利與現金流量投資報酬率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葉穎超(2013),「股利政策與公司成長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廖雁茹(2009),「員工分紅費用化對企業員工獎酬制度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劉任昌、呂美慧、邱志忠(2014),「除息日至發放日之間隔天數與公司財務彈性」,商管科技季刊,15卷4期,頁461-497。
    38. 劉任昌、殷向真(2013),「發放政策與除息日到發放日之週期:分析2009至2011年期間之台灣股市」,德明學報,37卷1期,頁1-18。
    39. 劉彥余(2015),「資本公積配發現金股利動機與市場反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博士論文。
    40. 鄧安鎮(2007),「巴菲特價值型選股模式在台股應用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1. 盧映臻(2013),「窮得只剩錢,科技島悲歌─台灣科技業超時過勞現象之探討與反思」,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薛安廷(2018),「長期配發現金股利公司的企業生命週期研究—以5家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3. 簡吉龍(1998),「企業生命週期與進入模式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44. 蘇泰弘(2000),「國內上市公司發放股票股利的動機」,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5. 鐘惠玲(2005),「從台式分紅配股制看台灣電子業變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 Adizes, I., (1989), “Corporate lifecycles: 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2. Anthony, J. H., and Ramesh, K., (1992), "Associ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Stock Prices: A Test of 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5(2), pp.203-227.
    3. Basu, S., (1997)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24, pp.3-37.
    4. Beldona, S. R., Chaganti, M., Habib, M., and Inkpen, A. C., (1997) "Industry variety, life-cycle stages, and performance: a dynamic perspec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Review, 8(4): 65-74.
    5. Danny, M. and Friesen, P. H., (1984),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0, No. 10, pp.1163.
    6. Dickinson, V., (2011) "Cash Flow Patterns as a Proxy for Firm Life Cycle,"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86, No. 6, pp. 1969-1994.
    7. Fernley, T. G. A., (1996) "The pivotal role of an AMC in the life cycle of an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Management, Vol. 48 No. 7, pp. 4-5.
    8. Greiner, L. E., (1972)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 55-67.
    9. Jaap van der Hart, Erica Slagter, Dick van Dijk,(2003) "Stock selection strategies in emerging markets,"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Vol. 10, pp.105-132.
    10. Kazanjian, R. K., and R. Drazin.,(198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stage of growth progression model,"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5 No.12, pp.1489-1503.
    11. Miller, D. and P. H. Friesen.,(1984) "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0 No.10, pp.1161-1183.
    12. Piotroski, J. D., (2000) "Value investing: The Use of Historical Financial Statement Information to Separate Winners from Los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38, pp.1-41.
    13. Punj, G., and D. W. Stewart., (1983) "Cluster analysis in marketing research: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May 1983, pp.134-148.
    14. Robonson, K. C.,(1999) "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fluence if industry structure on eight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for high potential independent new ventur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 14 No.2, pp.165-187.
    15. Shyam-Sunder, Lakshmi and Stewart C. Myers.,(1999) "Testing static tradeoff against pecking order models of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51, pp.219-244.
    16. Smith, K. G., Mitchell, T. R. and Summer, C. E., (1985) "Top level management priorit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organization life cycl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28 No.4, pp.779-820.

    三、網站
    1. 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https://www.acc.com.tw
    最後瀏覽日:2018年6月17日
    2. 信大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hsingta.com.tw
    最後瀏覽日:2018年6月17日
    3. 遠東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fenc.com
    最後瀏覽日:2018年6月17日
    4. 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ftc.com.tw
    最後瀏覽日:2018年6月17日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3-07-31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