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彥霖 Lin, Yen-Lin |
|---|---|
| 論文名稱: |
醫療契約保密義務 Confidentiality of Medical Contracts |
| 指導教授: |
侯英泠
Hou, Ing-L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 畢業學年度: | 10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8 |
| 中文關鍵詞: | 隱私權 、醫療資訊 、醫療契約 、保密義務 |
| 外文關鍵詞: | Privacy, Health Information, Medical Contracts, Confidentiality |
| 相關次數: | 點閱:106 下載: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醫療資訊因具有高度敏感性,屬個人資訊中重要之一環,而有特別加以保密之必要。在我國,關於醫療資訊之保密規範共可分為個人資料保護法、醫療健康相關法規、刑法及民法部分,本文主要係由民法之角度切入,以醫療契約保密義務做為討論議題。由於醫療契約保密義務係由理論推導而出,我國民法並未加以明文規定,因此其內容究竟如何?醫療提供者究應如何遵循,即生疑義。為此,本文之主要目的即在嘗試建構醫療契約保密義務之內容。
透過「隱私權」、「美國及我國法對於醫療資訊隱私權保護的相關規範」及「醫療契約法律關係」之討論,本文乃於第五章將保密義務之主體、客體、時期及例外等保密義務之內容建構而出。其中,保密義務之例外部分,由於涉及醫療提供者合理使用及揭露病患之醫療資訊,影響病患之權益甚深,尤為本文著墨之重點。接著,本文將以「勞工健康檢查契約」為例,探討醫療機構就受檢勞工之檢查結果是否仍負保密義務及僱主得否要求醫療機構告知該檢查結果。
醫療資訊之保密固然重要,惟其實際運作於我國醫療實務仍存有許多問題及難度,希望藉由本文之討論,足為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提供醫療契約保密義務遵循的方向,以落實醫療資訊隱私權之保護,使醫病雙方共同建立良好、完善之互動關係。
Health information has the necessary to encrypt due to it’s highly sensitivity and important s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We divide confidential standard of health information into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 health & medical related regulations, Civil Code and Criminal Code in our nation. This thesis i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Civil Code and utilizes confidentiality of the medical contract as discussion issue. Because of the confidentiality of the medical contract is from theoretical deduction, our Civil Code do not regulate it by law. In this regard, the content is indistinct, and it is dubious for medical service providers to follow it. Therefore, the main theme of this thesis is to try to construct the content of the confidentiality of the medical contrac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Privacy, the regulations of health information privacy from the law of United States and our nation and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medical contract, the content of confidentiality of the medical contract has constructed in chapter five such as the subject, object, period and exceptions. The exceptions of confidentiality of obligation is the main discussion because it relates to the reasonable using of medical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disclosure of patients’ health information and influence patients’ rights and interests overwhelmingly. Then, this thesis utilizes labor physical examination contract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whether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should tak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fidentiality of obligation of labor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whether the employers should have the rights to ask the institution for the results.
Although it is important to conceal the health information, the actual execution on our medical instances still has numerous problems.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set up the confidentiality of the medical contract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staffs to follow, and to ascertain the protec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privacy that can establish the better mutual relationships and greater interactions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1.Alderman Ellen, Kennedy Caroline,吳懿婷譯,隱私的權利,商周,2001年2月,初版。
2.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七),自版,2003年9月。
3.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1年9月。
4.王澤鑑,侵權行為法,自版,2009年7月。
5.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自版,2001年11月。
6.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Ⅰ-醫療契約篇,元照,2006年9月,初版。
7.呂昶賢、林宜慧,不只是醫病-台灣愛滋感染者的醫療現況,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2007年。
8.林山田,刑法各論(上),自版,2002年3月,修訂三版。
9.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2006年3月,三版。
10.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冊),自版,2003年1月,新訂一版修正二刷。
11.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冊),自版,2003年3月,新訂一版二刷。
12.侯英泠,論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以爆發SARS院內感染為例,正典,2004年6月,一版。
13.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2003年2月,初版。
14.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自版,2006年1月。
15.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自版,2006年9月。
16.翁惠瑛主編,病歷相關法律議題:案例解析,財團法人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9年7月。
17.曾淑瑜,醫療、法律、倫理,元照,2007年9月,初版一刷。
18.黃丁全,醫事法,元照,2000年7月,初版一刷。
19.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2002年7月,初版一刷。
20.劉宜廉、王志嘉主編,醫療法律入門:案例導向討論,財團法人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8年11月,第二版。
21.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自版,2004年3月,初版一刷。
22.劉春堂,民法債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自版,2001年9月,初版一刷。
23.盧美秀,醫護倫理學,五南,2008年2月,三版。
24.賴進祥,醫療關係之危險責任,渤海堂,2004年9月,初版。
25.謝瑞智主編,醫療紛爭與法律,自版,2004年7月,增訂一版。
(二) 期刊論文
1.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台灣法學雜誌第96期,2007年7月。
2.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下-1),台灣法學雜誌第99期,2007年10月。
3.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中),台灣法學雜誌第97期,2007年8月。
4.朱世霓,美國人類健康服務部公佈「可辨識之個人健康資訊隱私保護標準規範」概說,科技法律透析第15卷第1期,2003年1月。
5.李惠宗,禁譜辦公室戀曲-基本權第三人效力或基本權衝突,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2001年12月。
6.林子儀,基因資訊與基因隱私-從保障隱私權的觀點論基因資訊的利用與法的規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7月。
7.林四海,醫療機構病歷管理之法律責任與趨勢,醫事法學第9卷第2期,2001年6月。
8.林欣柔,隱私與公益的拔河-論醫病關係中的保密義務,全國律師月刊第10卷第8期,2006年8月。
9.林鈺雄,初探醫療秘密與拒絕證言權-從歐洲人權法院之Z v. Finland判決(愛滋病患案)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
10.侯英泠,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第112期,2004年9月。
11.張世展,論醫療行為有關民法上損害賠償諸問題,司法研究年報第24輯第1篇,2004年11月。
12.張國清,隱私權保護概念的比較探討,全國律師月刊,第5卷第6期,2001年6月。
13.許宗力,基本權的第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9期,2003年7月。
14.許家源,醫病關係之拒絕證言權-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Jaffee判決談起,軍法專刊第50卷第7期,2004年7月。
15.陳鋕雄、劉庭妤,從「個人資料保護法」看病患資訊自主權與資訊隱私權之護,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4期,2011年12月。
16.陳聰富,病人醫療人權的實踐議題,月旦法學教室第64期,2008年2月。
17.陳聰富,誠信原則之適用範圍與效果-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台上字第四九七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期,2011年2月。
18.陳聰富,醫師的行政管制(下),月旦法學教室第67期,2008年5月。
19.陳聰富,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2期,2008年10月。
20.陳聰富,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3期,2008年11月。
21.黃心怡,論精神科專科醫師對第三人之告知義務-以美國Tarasoff v. Regent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一案為例,華岡法粹第40期,2008年3月。
22.黃茂榮,醫療契約(一),植根雜誌第25卷第1期,2009年1月。
23.黃茂榮,醫療契約(二),植根雜誌第25卷第2期,2009年2月。
24.黃益豐,醫院如何因應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醫療資訊電子化第17期,1996年12月。
25.黃惠鈴,台灣的病人,你為什麼還在忍耐?康健雜誌第93期,2006年8月。
26.楊秀儀,法定急救義務?強制締約義務?-醫師法第21條、醫療法第43條性質解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2003年8月。
27.楊秀儀,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28.楊秀儀,論健全病歷制度之建立及健康資訊隱私權保護,全國律師月刊第10卷第8期,2006年8月。
29.楊秀儀,論強制治療所生之醫療傷害填補原則,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30.詹森林,德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3期,2007年9月。
31.劉佐國,我國個人資料隱私權益之保護-論「電腦處理個人資料法護法」之立法與修法經過,律師雜誌第307期,2005年4月。
32.劉靜怡,不算進步的立法:「個人資料保護法」初步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8月。
33.劉靜怡,醫療秘密與出版自由-評歐洲人權法院之Plo v. France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3期,2005年8月。
34.蔡篤堅,疾病隱喻的社會意義,誠品好讀月報第9期,2001年4月。
35.薛瑞元,從新制醫院評鑑談病歷書寫-法律觀點,醫療品質雜誌第2卷第2期,2008年3月。
36.簡旭成,刑事訴訟法上之業務關係拒絕證言權,全國律師第6卷第9期, 2002年9月。
37.顏厥安,財產、人格、還是資訊?論人類基因的法律地位,台大法學論叢第31卷第1期,2002年1月。
38.蘇永欽,從動態法規範體系的角度看公私法的調和-以民法的轉介條款和憲法的整合機制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特刊號,2003年3月。
(三) 研討會及研究報告
1.林秀蓮,新修正「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介紹與評析,收錄於台南市政府100年度「個人資料保護法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南市政府法制處主辦,2011年12月。
2.陸義淋,行政院衛生署91年度研究計畫「確立及推廣醫療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之政策」成果期末報告, http://www.doh.gov.tw/ufile/doc/91年期末報告.pdf。
3.楊哲銘,行政院衛生署93年度研究計畫「確立及推廣醫療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之政策」成果期末報告, http://www.doh.gov.tw/ufile/doc/93年期末報告931230.pdf。
4.劉靜怡、王大為,隱私權保障機制:以健保IC卡計劃為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3年10月。
5.蔡佳婷、王大為、郭旭崧,「醫療院所高階主管對醫療資訊安全與隱私看法的調查研究」,收錄於2001年MIST2001國際醫學資訊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醫療資訊學會主辦,2001年10月。
(四) 碩博士論文
1.吳昊,由醫療資訊隱私權之觀點論全民健考IC卡政策,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2.宋佩珊,醫療資訊電子化對隱私權之影響,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7月。
3.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關於概念範圍、定義及權利形成方法,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4.林嘉涓,論醫師違反醫療法定義務之法律責任,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5月。
5.林慧貞,附隨義務與民事責任之發展,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7月。
6.邱文聰,由醫療資訊談國家對醫療權力的管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7.莊秋華,醫療病歷資訊隱私保障現況及態度調查,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8.莊郁沁,論醫療資訊之隱私保障,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9.陳仲嶙,從新生兒篩檢探討隱私權的法之規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10.曾令嫻,電子病歷流通與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8月。
11.曾靖雯,新藥人體試驗契約之探討,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
12.游明慧,論先契約之責任-以建構我國法制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13.楊琇筎,從病患自主權看病患家屬參與醫療決定之權限,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14.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7月。
15.廖建瑜,論醫師之說明義務,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8月。
16.蔡佳婷,台灣醫療資訊安全之立法與實踐研究-由個資法之經驗到推動HIPAA之可行性,國立陽明大學衛生資訊與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8月。
17.關尚勇,論醫療資訊保護法之建構-以加拿大與美國法制為借鏡,東吳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外文部分》
1.KEVIN. BEAVER & REBECCA. HEROLD, THE PRACTICAL GUIDE TO HIPAA PRIVACY AND SECURITY COMPLIANCE(2004).
2.Lawrence O. Gostin & James G. Hodge, Jr., Personal Privacy and Common Goods: A Framework for Balancing under the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rivacy Rule, 86 MINN. L. REV. 1439 (2002).
3.Lawrence O. Gostin, James G. Hodge, Jr., and Mir S. Burghardt, Symposium: Balancing Communal Goods and Personal Privacy under a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rivacy Rule, 46 ST. LOUIS L.J. 5 (2002).
4.Marie C. Pollio, The Inadequacy of HIPAA’s Privacy Rule: The Plain Language Notice of Privacy Practices Patient Understanding, 60 N.Y.U. ANN. SURV. AM. L. 579(2004).
5.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4 HARV. L. REV. 193 (1890) .
6.William L. Prosser, Privacy, 48 CALIF. L. REV. 383 (1960).
校內:立即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