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淑綿
Lin, She-Mien
論文名稱: 企業電子化營運策略分析-以紡織產業為例
Business Strategy Analysis In Company-The Textile Industry
指導教授: 蔡明田
Cai, Ming-Ti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4
中文關鍵詞: 知識管理企業電子化經營策略價值鏈
外文關鍵詞: e-business,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petitive strategy, value chain
相關次數: 點閱:102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了因應科技進步與經濟自由化所帶來的強大競爭壓力,國內產業與政府相關單位也亟思提昇產業競爭力的策略。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企業電子化也成為進入21世紀企業經營的必經之路,面對這個新的競爭局勢,建立企業電子化的經營模式便顯得刻不容緩。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並以國內傳統產業為研究對象,分析傳統企業的價值鏈活動,並探討在企業導入電子化之後在價值鏈各項活動上的運用情形,進一步分析企業電子化策略及其營運績效,並探討電子化與知識管理的互動模式。
      以紡織產業中之織布、染整、成衣等廠商為研究對象,共發放了500問卷,回收88分,針對有電子化的57家廠商進行一連串的分析,利用交叉分析、T檢定、ANOVA、典型相關等來解釋上述構面之關聯性。其研究結論如下:
    1. 電子化程度會受企業規模影嚮,若企業的規模愈大,則電子化程度愈高,反之,則愈低。
    2. 電子化程度會影嚮經營策略型態的選擇。
    3. 企業在進行電子化系統建構及應用時,會加強企業本身所擁有的優資資源。
    4. 業優勢資源及經營策略型態對績效之間均對績效有正面的影嚮。
    5. 將知識管理以中介者的角色,了解企業電子化加上知識管理對公司績效有加強效果,結果顯示兩者交互作用後會對績效產生正向的影嚮。

    Facing the intensive competition arose fr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global economy, the industries and government have to consider the strategy for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Due to the coming of internet age, e-business is essential for the company to compete in the 21th century. The new strategy for e-business is critical.
    This study focuses o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Taiwan. We analyze the activities of value chain in these industries, and then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n value chain within e-business. Next, we investigate the strategy of e-business and the effect on performance.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e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explored. Finally, we conduct the model of e-business operation.

    摘  要 1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5 第一節 企業電子化之相關文獻探討 5 第二節 價值鏈之相關文獻探討 7 第三節 事業策略之相關文獻探討 9 第四節 優勢資源之相關文獻探討 15 第五節 企業電子化績效之相關文獻探討 17 第六節 知識管理之相關文獻探討 18 一、知識之選擇管理 18 二、知識之取得管理 19 三、知識之建構管理 20 四、知識之學習管理 20 五、知識之儲存管理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25 研究架構、程序及假設 25 一、研究架構 25 二、研究程序 26 三、研究假設 27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7 一、抽樣設計 28 二、問卷設計 28 三、資料分析方法 29 四、問卷回收 31 第三節 研究變數及操作型定義 33 第四章 實証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研究構面整體性分析 35 一、價值鏈活動的應用 35 二、企業經營之策略型態 36 三、電子化後對企業所擁有優勢資源之影嚮 36 四、知識管理之應用 37 五、公司績效 38 第二節 研究構面之信度檢定 39 第三節 電子化程度與企業規模大小之研究分析 42 一、規模大小與價值鏈活動的應用之關係 42 二、企業規模與電子化程度 43 第四節 電子化程度高低與經營策略型態之研究分析 45 一、電子化程度高低對經營策略型態T檢定 45 二、電子化程度對經營策略之比較分析 47 三、電子化程度對經營策略之卡方檢定 49 第五節 企業電子化程度與優勢優勢資源之研究分析 49 一、電子化程度與優勢資源之T檢定 49 二、電子化程度對企業優勢資源典型相關比較分析 50 第六節 經營之策略型態及企業源優勢之分析 52 一、經營策略型態之分析 52 二、企業優勢資源與公司績效之分析 54 第七節 企業電子化與知識管理兩者交互作用對績效之分析 57 一、企業電子化與知識管理兩者交互作用對績效影嚮之研究分析 57 第五章 結論 60 第一節 研究結果 60 一、(H1)企業在價值鏈活動的電子化程度與經營策略型態的互動關係 61 二、(H2)企業在價值鏈活動的電子化程度與優勢資源之互動關係。 62 三、(H3)企業優勢資源及經營策略型態對績效之交互作用 62 四、(H4)企業電子化與知識管理兩者交互作用對績效之互動關係 62 五、(H5)企業在價值鏈活動的電子化程度與規模大小的關係 63 第二節 研究貢獻 63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64 參考文獻 65 問卷內容 69

    中文部份
    1. 大前研一著,黃宏義譯(1987),策略家的智慧。台北,長河出版社。
    2. 王明輝(1998),「建構國內電子商務與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瑞之、戴鴻邦及林素儀,(1997),電子商務發展趨勢與我國業者研究機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
    4. 王秉慎,(1995),”物流中心使用EDI作為經營策略的工具”,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司徒達賢(1994),「資源基礎理論與企業競爭優勢關係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6. 李仁芳(1994),「企業如何掌握競爭優勢—競爭策略的組織基礎」,世界經理文摘,第89期,頁48-63。
    7. 李國光、丁上發、白榮吉(1999),企業知識管理建構模式之探討—以資訊業為例,1999科技管理研討會。
    8. 李沿儒、邱鈺雯、林敏慧、陳慶帆(1999),知識管理在電子商務上的應用—以網路書局為實例,1999科技管理研討會。
    9. 林錫金(1997),「電子商務業者之優勢資源、策略優勢、績效優勢關係之研究」,台灣大學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晉寬(1995),「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資源特性與成長策略之關係”,政治大學企研所博士論文。
    11. 吳思華(1994),「策略九說—第四說:資源說」,世界經理文摘,第89期,頁74-87。
    12.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麥田出版社。
    13. 周冠中(1998),「1998我國企業Internet應用現況」,資訊與電腦,頁112-118。
    14. 季延平(2000),企業業電子化策略講義。
    15. 許士軍(1994),「贏得市埸的企業特色競爭」,世界經理文摘,第96期,頁38-50。
    16. 許士軍(1995),「掌握競爭優勢的策略思考」,新競爭時代的經營策略,天下文化出版,初版。
    17. 黃明璋,(1998),「電子商務之策略性角色及現階段發展瓶頸」,長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中衛制度基礎篇,未出版之研究報告,民國89年。
    19.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八十六年資訊工業年鑑。
    20. 經濟部,(200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21. 傅士龍,(1997), 「產業合作網路對競爭優勢關係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譚伯群,林清河,施坤壽,張音(2000),「網際網路應用(價值鏈觀點)與經營策略及資訊化成熟度之關係—台灣製造業實證研究」,管理評論,第19卷,第1期,頁151-182。
    23. 林佳璇,(2001),“企業電子化對組織知識管理與創新能力的影嚮”,成大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林沛桀,(1999),“由供應鏈結構探討產業電子化需求--以機電產業為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陳佳琪,(1999),“台灣企業電子化供應鏈管理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經濟部中小企業網站,http://www.moeasmea.gov.tw/index.asp
    英文部份
    1. Amit, R. and Schoemaker, J.H. (1993),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1), pp.33-46.
    2. Barney, J.B.(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pp.99-120.
    3. Cronin, B., Overfelt, K., Fouchereaus, K., Manzvanzvike, T., Cha, M. and Sona, E. (1994), “The Internet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4(3), pp. 222-240.
    4. Cronin, M.J. (1995), Doing More Business on the Internet, Van Nostrand Reinhold.
    5. Dekyman, J., (1997),“EDI moves toward the Internet,” Managing Office Technology, 42(6), pp. 37.
    6. Hall, R.(1992),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2), Feb, pp.135-144.
    7. Hall, R.(1993), “A Framework Linking Intangible Resources & Capabilities to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Nov, pp.607-618
    8. Hitt, M.A., Ireland, R.D. and Hoskisson, R.E. (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N.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9. Kalakota, R. and Robinson, M. (1999), e-Business Roadmap for Success, An imprint of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0. Larry G., (1999), “Service Evolve E-business toward Enterprise Integration,” Midrange Systems, Vol 12.
    11. Mahoney, J.T. and Pandian, J.R. (1992), “The Resource-Based View within the Convers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 pp.363-380.
    12. Miles, R.E. and Snow, C.C. (1978), Organization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N.Y.: McGrace-Hill.
    13. O'Dell, C. and Grayson, C. J. Jr. (1998), 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 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 New York: Free Press.
    14. Peteraf, M.A.(1993),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3), Mar, pp.179-191.
    15. Prahalad,C.K. and Hamel, G. (1991),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s, 68(6), pp.79-91.
    16.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Advantage, N.Y.: Free Press.
    17.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Y.: Free Press.
    18. Porter, M.E.(1991), “Towards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2, 1991, pp.95-117.
    19. Reed, R. and R.J. DeFillippi(1990), “Causal Ambiguity, Barriers to Imitation,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5, p.88-102.
    20. Senge, P.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21. Wiig, K.M., (1994),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central management focus for intelligent-acting organizations, Vol.2.
    22. Zack, M.H. (1999), “Managing codified knowledge”, Slang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 pp.45-57.

    下載圖示 校內:2003-06-22公開
    校外:2003-06-22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