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晉儀 Wu, Ching-Yi |
|---|---|
| 論文名稱: |
使用權住宅法律問題探討-以台北市交九用地開發案為例 A Study of Legal Issues of Tenured Houses:Taking the Zone No T-9 Development Project in Taipei As An Example |
| 指導教授: |
侯英泠
Hou, Ing-L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 畢業學年度: | 10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2 |
| 中文關鍵詞: | 使用權 、使用權住宅 、租賃權 、地上權住宅 、組屋 、BOT |
| 外文關鍵詞: | Tenure, tenured house, leasehold, superficies right-based house, HDB flats, BOT |
| 相關次數: | 點閱:67 下載: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景氣影響,許多國家遭受公共建設不足及服務品質不佳問題,因此,政府積極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工程之興建及營運,以改善公共工程與公共服務品質。BOT模式是政府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主要方式。本文以「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交九用地開發案-京站」為例,本案採BOT模式進行,由政府將土地設定一定期限之地上權予民間投資機構,民間投資機構於土地上興建建物後,將建物所有權信託給信託機構,由信託機構銷售「房屋使用權」給消費者,首創國內「房屋使用權」概念,購買人沒有土地的所有權,只擁有一定年限的「房屋使用權」,且基於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還需繳納地租、房屋稅及大樓管理費。
本文先就BOT專案計畫運作以及理論予以探討,以了解我國以BOT模式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運作現況,再分析使用權住宅買賣之法律性質及使用權住宅之契約條款內容及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關係,本文認為本案使用權住宅交易間的法律關係應適用民法租賃契約規定,並分別「以房屋租賃效力觀點」、「以房屋租賃變更觀點」及「以房屋租賃消滅觀點」三大部份予以探討比較使用權住宅之契約條款內容與民法租賃權之差異處,此外,並探討國內外類似案例,如新加坡組屋及本國地上權住宅以作為經驗借鏡,最後,本研究再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Being affected by economic recession in recent years, many countries face issues of insufficient public construction and poor service quality, hence the government actively encourages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circle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works, so as to improve public works and its service quality, BOT model is the main way that government encourages non-governmental circl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works, “The Zone T-9 Development Project in Taipei City – Q Square” is introduced as a case study by the paper, the project is conducted by BOT model, with superficies of land upon certain period of time set to non-governmental investment organizations by government, with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entrust buildings’ ownership to trust organizations after non-government investment organizations constructed building on land, with “Usufruct of House” sold to consumers by trust organiza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a concept of “Usufruct of House” was created domestically, in which buyers do not have ownership of land, they only comprise “Usufruct of House” for certain period of years, and will have to pay for land tax, property tax and condo fee upon a concept of users fee.
The paper explores operation and theory of BOT proje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urrent oper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circles involved in public works through BOT model in Taiwan,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n the legal nature of tenured house selling and purchasing, contract provisions of tenure house and rights & obligations of interested part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paper, legal relationship for the transaction of tenured houses should apply to the regulations of lease contract of Civil Law, also, a discussion on is conducted to compar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visions of contract and leasehold of Civil Law in terms of “perspective of legal effect of residential lease”, “perspective of changes in residential lease” and “perspective of termination of residential lease”, besides, a discussion on similar case studies locally and abroad is conducted, e.g. HDB flats and superficies right-based residence in Taiwan as lessons, and lastly, with few suggestions proposed as reference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ers.
一、書籍
1.王澤鑑,民法債編總論第一冊 基本理論債之發生,1994年10月。
2.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六),1996年10月。
3.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1998年9月。
4.王澤鑑,「債法原理---不當得利」,三民書局,1999 年10 月第1 版。
5.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2000年9月。
6.王澤鑑,民法物權,三民書局,2006年9月8版。
7.史尚寬,債法各論,自版,1986年11月出版。
8.吳秀明,第五章租賃,收錄於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冊,2002年7月初版。
9.吳啟賓,租賃之理論與實務,司法週刊印行,1992年10月再版。
10.林誠二,民法總則(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
11.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元照出版公司,2003 年 3 月。
12.邱聰智著,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9月新訂一版一刷。
13.邱聰智著,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9月新訂一版一刷。
14.黃立,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1版。
15.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增訂版),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6年9月再版。
16.溫豐文,土地法,三民書局,2000 年9 月修訂版。
17.鄭玉波,民法債篇各論上冊,自版,1990年11月出版。
18.鄭玉波、黃宗樂,民法物權,三民書局,2003年10月修訂14版1刷。
19.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文光圖書公司,1958年7月版。
20.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冊),三民書局,2003年7月修訂2版。
21.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三民書局,2004年8月修訂三版。
22.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冊,三民書局,2004年8月修訂三版。
二、期刊文獻
1.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月旦出版社,1998年。
2.王文宇,「BOT 主要契約內容解析(上)」,全國律師,第3卷,第11 期,1999年11 月。
3.王文宇,行政判斷與BOT法制-以ETC案及京站案為例,月旦法學雜誌,142期,2007年3月。
4.王文宇,從高鐵興建營運合約論獎參條例的政府收買機制,月旦法學雜誌,33 期,1998年2月。
5.王澤鑑,買賣不破租賃:民法第425條規定之適用、準用及類推適用, 軍法專刊,第 35 卷 第 8 期 ,1989年8月。
6.林幸加,民間參與投資開發暨營運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交九用地之相關課題探討,捷運技術半年刊,第36期,2006年2月。
7.張武訓、李侃、林宗銘、周義順,以捷運創造都心開發的新價值-交九BOT案,捷運技術半年刊,頁169-170,2005年8月。
8.陳明燦、張蔚宏,我國促參法下BOT之法制分析:以公私協力觀點為基礎,公平交易季刊,13卷2期,2005年4月。
9.曾品傑,論不動產買受人暨借款人之保護,月旦法學雜誌,第171期,2009年8月。
10.曾品傑,論信託關係下使用權轉讓契約審閱期間之實務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42卷,2007年3月。
11.楊松齡,海峽兩岸不動產使用權法制之比較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1期,1997年2月。
12.蔡茂寅,「淺論BOT的幾個相關公法問題」,萬國法律,第102期,1998年12月。
13.賴宗裕、鍾麗娜,設定地上權課題之新思維,臺灣土地金融季刊,2001年6月。
14.謝哲勝,信託運用於BOT契約的法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142期,2007年3月。
三、學位論文
1.王保章,BOT模式特許權合約與風險管理之研究-以民間機構之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任慶力,基地上房屋狀況對基地租賃期限影響之法律問題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7年6月。
3.吳岳融,新加坡公共住宅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4.孫吉甯,BOT與計畫評估模型之初探研究-以台灣高速鐵路計畫為例,中華土木工程所碩士論文,2000 年6 月。
5.徐珮瑜,以信託方式辦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6.梁秀菊,以BOT模式推動公共建設之研究—以臺北市交九轉運站為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7.陳旺好,我國特許合約BOT法律屬性與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7月。
8.陳銘聰,中國大陸房屋租賃法制之研究-兼論兩岸房屋租賃之比較,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9.曾士哲,論專案融資模式於公私部門合作開發公共工程的應用-兼論我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相關規定,東吳法研所甲組碩士論文,2000 年7 月。
10.楊克成,預售屋交易機制對消費者之安全保障,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11.葉裕祥,私立墓園交易契約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1月。
12.劉榮村,具地上權之信託財產在土地開發實務上運用之研究-以臺北市「交九」用地開發案為例,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在職專班) ,2008年。
13.劉鵬,新加坡集合住宅研究,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學位論文,2008年5月。
14.簡後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採取BOT 模式-由事前規劃至興建階段之基本法制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5.嚴佳雯,地上權信託財產管理與運用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2005年6月。
校內:2018-08-12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