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蘇煒富 Su, Wei-Fu |
|---|---|
| 論文名稱: |
應用萃智理論探討如何提升CNC加工生產產能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Explore how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CNC Machining |
| 指導教授: |
邵揮洲
Shaw, Heiu-Jou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ngineering Management Graduate Program(on-the-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 畢業學年度: | 11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63 |
| 中文關鍵詞: | 要因分析 、萃智理論 、CNC加工 、生產產能 |
| 外文關鍵詞: | Cause & Effect Analysis, TRIZ theory, CNC Machining, Capacity |
| 相關次數: | 點閱:62 下載:6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缺工」讓企業面臨生產產能或服務不足的困境,以加工產線而言,在企業有產能需求時,若未及時填補產線技術性人才之空缺,將導致生產線物流停滯、設備稼動率下滑、成本增加或交期延宕等問題。
加工設備生產線之流程,涉及生產計劃排程、物料/刀/工/治具之使用、製造加工、檢驗到入庫複雜環節。因此本研究以CNC加工生產線為例,探討面臨人力短缺勞動力不足情況下,透過萃智系統創新手法及理論改善工廠生產管理方式。
研究探討是以特性要因分析法,將影響生產產能之關鍵因素歸納為四大範疇,並以其中的兩大範疇「員工訓練」與「料件異常或停滯待料」之關鍵因素作為主要改善目標,再運用萃智理論之矛盾矩陣,找出對應之生產管理啟發解。研究結果,是培訓內部人員技能再造,增加人員技能廣度與作業彈性調度、加快異常料件排除與減少停滯待料,提升加工生產產能。
The "labor shortage" has caused enterprises to face insufficient production capacity or service issues. For production lines, when enterprises have production capacity demands, if technical talent vacancies in the production lines are not filled in time, it will lead to problems such as production line logistics stagnation, declining equipment utilization, and delivery delays.
CNC machining production lines have complex processes, involving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material/tool/worker/mold/fixture retrieval, first piece machining, inspection to warehousing.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chooses CNC machining production lines as a specific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production capacity by optimizing production line operations when facing labor shortages.
Through fishbone analysis,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production capacity are summarized into four major categories. Two of them employee training and work in process or materials waiting, are used as the main improvement goals. Then the contradiction matrix of TRIZ theory is utilized to find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spirations.
[1] 陳建欉(2021)。少子化對勞動人力短缺問題之研析。立法院。議題研析。R01211。
[2] 陳佳彬(2022)。少量多樣生產環境下精實生產系統之研究—K公司為研究對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梁淑惠(2019)。精實VSM與TRIZ理論應用於機械加工廠現場製程改善之研究。明新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碩士論文。
[4] 裘中達(2023)。現代機械製造及工技術分析。機械與電子控制,第5巻,第11期,頁229-231。
[5] 潘乃欣(2023)。十年18萬高職生不見,未來沒人修水電!消失的技術人才怎麼搶救?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580。最後瀏覽日:2023年12月14日。
[6] 張小菁(2023)。台灣高職畢業生八成選擇升學,未來恐將面臨基層缺工問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580。最後瀏覽日:2023年12月14日。
[7] 黃少谷(2021)。以智慧製造迎擊金屬加工產業的痛點。兩岸經貿第357期,18-20。
[8] 國家發展委員會(110)。110-112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編號:(110)008.0802。
[9] Ishikawa, K.(1989), Introduction to Quality Control.,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10] 林嘉佳(2021)。魚骨圖。取自http://acadeck.com/?p=511。最後瀏覽日:2023年12月5日。
[11] 中文百科。TRIZ理論。取自https://www.newton.com.tw/wiki/TRIZ理論。最後瀏覽日:2023年09月18日。
[12] 姜台林(2008)。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台北市,台灣。
[13] 宋明弘(2004)。TRIZ萃智:系統性創新理論與應用(第二版)。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14] Domb, E., Miller, J., & MacGran, E.(1998), The 39 features of Altshuller's Contradiction matrix., The TRIZ Journal, November, p237.
[15] Tate, K., & Domb, E., (1997), 40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 The TRIZ Journal, June, p1-11.
[16] Mann, D. L., (2004), Hands-on Systematic Innovation for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Edward Gaskell Publishers, 315-386.
[17] Mann, D. L., and Domb, E., (1999), “40 inventive (business)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 The TRIZ Journal, vol. 9, pp. 67–83, 1999.
[18] A. Aggarwal, S. Kumar and T. Sikor, (2005),“TOYOTA trizzed:How the celebrated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is a TRIZ derivative”.
[19] 常正明(2013)。以「e化經紀人」協助商業服務微型企業運用電子商務離線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20] 阮德雄(2023)。應用TRIZ開發包裝設備以提高產品包裝效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石凱德(2023)。運用萃智理論探討如何提升工廠生產管理之彈性。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2] 楊傑翔(2022)。運用萃智理論探討工廠端數位轉型驅動因子、關鍵績效指標之決策。國立台南成功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論文。
[23] 連浪(2017)。台灣中小企業升級工業4.0之策略研究:以CNC加工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楊佳緯(2008)。中小企業連續型工廠導入TPS原則研究。臺灣科技大學工業工程所碩士班論文。
[25] 張意婕(2014)。整合精實生產與限制理論應用於產能管理。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梁淑惠(2019)。精實VSM與TRIZ理論應用於機械加工廠現場製程改善之研究-以六方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明新科技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林均燁(2017)。從精實管理與萃智創新方法探討企業因應工業4.0的模式. 2017中華萃思(TRIZ)學會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暨第十屆海峽兩岸創新方法研討會. http://ir.lib.cyut.edu.tw:8080/bitstream
[28] 林憲聰(2018)。從整合8D與TRIZ探討系統化品質善流程-以螢幕製造為例。高雄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29] 翁國星(2012)。應用萃智(TRIZ)於企業營運策略之評估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EMBA專班碩士論文。
[30] 李麗華、賴昶予(2019)。以精實物聯網平台架構實現中小企業達成工業4.0-以製造生產流程為例。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報,第二十六巻,第二期,頁209-240。
[31] 葉繼豪(2009)。創新研發與創新思維執行力:TRIZ工程研發與管理實務之應用。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台北市。
[32] 宋明弘(2017)。TRIZ輕鬆學(二版)。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33] 郭紅偉(2022)。市場競爭條件下製造企業TRIZ方法論的應用研究。Smart City Application.2022,5(4),15–17。https://doi.org/10.33142/sca.v5i4.6681
[34] 林均燁(2009)。應用TRIZ理論建構企業經營管理之矛盾矩陣與策略創新法則。管理學術研討會,第七屆,186–200。https://doi.org/10.29893/NCUTMAN.200911.0186
[35] 陳偉星(2015)。TRIZ原理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運用。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13–25。https://hdl.handle.net/11296/kq28eb
[36] 趙文燕(2008)。TRIZ在管理流程優化中的應用.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 15(2), 79–85. https://www.zjujournals.com/gcsjxb/CN/
[37] Sawjiani, Y., (2022). Application of Value Stream Mapping to Boost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 Technology, 11(2), 5–13. https://doi.org/10.17577/IJERTV11IS020031
[38] Tatar, D. K., (2018). Value Stream Mapping as Lean Production Tool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rganization – Case Study in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ENGINEERING ARCHIVES, 17(2353–7779), 40–44. doi:10.30657/pea.2017.17.09
[39] Wicaksono, S. R., (2019). Lean Manufacturing Machine Using Value Stream Mapping. Journal, 1175. doi:10.1088/1742-6596/1175/1/0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