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米琪
Tsai, Mi-Chi
論文名稱: 從商品行銷到醫療期待:醫學美容糾紛的社會學分析
From Commercial Marketing to Medical Expectation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Disputes in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指導教授: 許甘霖
Shu, Kan-Lan
共同指導教授: 侯英泠
Hou, Ying-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醫學院 - 公共衛生學系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醫學美容醫療糾紛醫學期待醫用關係醫療消費主義
外文關鍵詞: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 (medical cosmetology), Medical Dispute, Medical Expectation, Professional-User Relationship, Medical Consumerism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背景:就在醫學美容產業快速興起的同時,伴隨醫學美容糾紛的案件也層出不窮。與傳統醫療糾紛有別的是:這類新興醫療糾紛通常不涉及顯著的傷害、很多糾紛並無明顯的醫療疏失,甚至解決方式也類似典型的消費糾紛,大大衝擊醫療行為及糾紛處理的規範。
    研究目的:醫學美容是生活型態醫療的代表之一,最大的特點在於求助醫療的使用者是健康的人,即使不使用醫療行為,仍不危及生命,反而是使用醫療行為後可能導致的損傷,但目前法規卻未對此新興醫療進行規範,反而還鬆綁法規,在這脈絡下,探討醫學美容糾紛與一般性醫療糾紛發生的差異性。
    研究方法:本文從醫用關係的模式出發,結合行動分析和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分析資料的來源有三:(1)新聞報導:中時資料庫、聯合知識庫等,與「醫療糾紛」、「醫療爭議」及「醫療紛爭」關鍵字相關的報導;(2)司法檔案:與「醫」字相關的司法判決書;(3)深度訪談:包含接受醫學美容治療的抱怨者(7人)、地區醫師公會理事長或醫療糾紛負責人(2人)、醫學中心負責處理醫療糾紛部門主管(2人)、病患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團體相關事務負責人(1人),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醫事部門主管(3人)。
    研究結果:醫學美容糾紛的發生,主要是治療結果與醫療行銷內容產生落差;而其解決方式,絕大多數抱怨者採取類似消費糾紛但形式有異的「出走」行動;服務提供者則根據是否對自身有利而採取醫療模式或消費模式,或者兩者間轉換並用;政府機關方面消保單位將醫學美容視為消費行為卻因涉及醫療行為而無處理權責,法院卻根據有利於醫療專業的必要性醫療原則來處理。

    Background: Accompany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we observe a new type of medical dispute with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essential medical needs. These new disputes generally involve no severe injury and even no evident malpractic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re similar to consumer disputes in many regards.

    Objectives: By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disputes of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this thesis aims to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festyle medicine and essential medical needs and to contribute to regulations of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and theorization of lifestyle medicine.

    Materials and Method: Discourse analysis of talks and texts from (1)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officials, physicians, NGO member and hospital managers taking charge of medical disputes; (2)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users who have unpleasant experience in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3) news concerning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and, (4) juridical cases concerning dispute over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Results: Most disputes of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are results of gap between commercialized medical marketing and treatment outcome. Moreover, responses of users to unpleasant experiences are similar to “exit” in consumer disputes, while different in forms.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rs of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maneuver between professionalism and consumerism, depending upon which model is favorable to them. With these considerations,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consumerism model might be better option for regulation of the emerging medical beauty treatments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 3 (三) 章節安排 3 第一章 醫療糾紛 (一) 醫療糾紛的界定 5 (二) 醫療糾紛的解決管道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必要性醫療與新興醫療糾紛的出現 9 (一) 醫療糾紛的趨勢與成因 9 (二) 病患特性 10 第二節 解決醫療糾紛的法律選項 11 (一) 醫療專業主義 12 (二) 醫療消費主義 13 (三) 從「醫用關係」到「病患行動分析」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 19 第一節 研究問題 1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19 (一) 研究範圍 19 (二) 資料來源與收集方法 20 (三) 分析方法 26 第四章 醫學行銷與治療效果的落差 第一節 行銷語境中的醫學美容 28 第二節 從行銷到現實 38 第五章 醫學美容糾紛的解決 46 第一節 醫用者的行動類型 46 第二節 醫學專業的回應 50 第三節 主管機關的回應 52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0 (一) 期待落差的行動反應 60 (二) 意涵 61 (三) 研究限制 62 參考文獻 63 附錄 67 附錄1 訪談大綱-處理醫療糾紛的受訪者 67 附錄2 訪談大綱-醫學美容抱怨者 67 附錄3 新聞報導文本資料 68 附錄4 司法判決書文筆資料 72 附錄5 節錄訪談內容 73 附錄7 醫審會鑑定流程 84 附錄8 醫療機構醫療糾紛處理流程-關渡醫院為例 85 附錄9 台南市衛生局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86 附錄10 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處理流程 87 附錄11 消費者保護法 88 表目錄 表1 受訪者資料 23 表2 醫美抱怨者資料 24 表3 資料蒐集與方法 25 表4 醫學美容技術發展與行銷效力宣稱-以飛梭雷射為例 30 表5 醫學美容技術的行銷策略與行銷用語 37 圖目錄 圖一 醫療糾紛、醫療傷害及醫療過失的界定概念 6

    中文:
    王玉皇,2005,<整形美容、病人同意與醫療過失中之信賴原則>。《月旦法學雜誌》127: 50-63。
    汪紹銘,2007,《醫療法規入門、案利解說》。台北:永然。
    和田仁孝、前田正一,陳虹樺譯,2003,《醫療糾紛處理與實例解說》。台北:合記。
    林東龍,2004,《醫療糾紛之社會控制:社會學的分析》。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金定、顏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朱柏松,2005,<整型美容醫學之區別及其廣告應有之法規範>。《月旦法學
    教室》31: 92-104。
    成令方,2002,〈醫『用』關係的知識與權力〉。《台灣社會學》3:11-71。
    侯英泠、李建良、蔡宗珍,2009,《醫療法規隨身典》。台北:新學林。
    侯英泠,1999,<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台灣月旦法學雜誌》49(6):127-136。
    張惠雯,2008,《泛專科化?美容醫學醫師的興起與再專業化》。台南: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佳育,2009,<白色巨塔內的醫療糾紛-只能「摸黑」解決?>。《醫改雙月刊》 31:2-3。
    胡幼慧,2001,《新醫療社會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心理出版社。
    許君強、洪敬宜、湯澡薰、楊哲銘,2008,<台北市醫療爭議解決途徑之分析>。《台北醫學雜誌》5(6): 571-581。
    陳春山,2001,《醫師、病人、醫療糾紛》。台北:五南。
    陳忠五,2004,<醫療糾紛的現象與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5:1-4。
    陳榮基,1993,<台灣醫療糾紛的頻率及原因的分類>。《台灣醫界》37(6):102。
    陳雪雲,1990,<論媒介現實的論述分析>。《社會教育學刊》19:135-167 。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2009,<台灣的醫療糾紛狀況>。《台灣醫學》13(1):1-7。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詞書(New Dictionary of Education)》,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于玲、吳嘉苓,2001,<順從、偷渡、發聲與出走:「病患」的行動分析>。 《台灣社會學》3:73-117。
    許甘霖,2010,《從體徵框構到醫學轉譯:醫學美容行銷的擬劇論述分析》。第二屆STS年會,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楊國輝,1999,《美容極短篇-整形知多少》。台北:聯合文學。
    楊秀儀,2002,<論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及歸責原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9:121-131
    廖蕙玟,2009,《非治療性醫學美容民事法律關係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廖本山,2010,《瘦身美容相關醫療行為之管理規範與台灣地區施術者及機構之現況調查》。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七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
    李美玉,2006,《我國醫療糾紛處理法規範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忠仁,2009,《選對你的醫學美容》。台北:原水出版社。
    曾逸仙,2009,《女性美容整形者的動機、影響與資訊尋求》。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文閣,2003,《美容整形與醫療糾紛》。北京:學苑。
    劉綺,2010,《醫療過失之犯罪與醫療傷害補償制度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蔡惠如,2004,<台灣醫療糾紛之法律課題>。《月旦民商法》4:126-137。
    蕭翊亨,1995,《整形美容醫療責任與糾紛處理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Macdonell D.著, 陳墇津譯,1995,《言說的理論》。台北:遠流出版。(Macdonell D. , 1986, “Theories of discourse. ”)

    英文:
    Kronenfeld, J. J., 2000, “New Trends i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mpact of managed care on the growth of a consumer protections model.” Sociological Spectrum 21: 293–317.
    van Dijk, Teun A., 200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Pp.352-371 in Deborah Schiffrin, Deborah Tannen, and Heidi E. Hamilton, eds.,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Currie, Cris M., 1998, “Mediation and Medical Practice Disputes.” Mediation Quarterly 15(3): 215-226.
    Goldberg, David J., 2006a, “Legal Considerations in Cosmetic Laser Surgery.”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5(2):103-106.
    Goldberg, David, J., 2006b, “Legal Issues in Laser Operation.” Clinics in Dermatology 24(1): 56-59.
    Cowdrey, M. L. Basic Law for the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 Boston: Jones & Bartlett, 1990
    Macgregor, Frances Cooke, 1984, “Cosmetic Surgery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Litigation and a Surgical Specialty.”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8(4): 219-224.
    May, Marlynn L. and Daniel B. Stengel, 1990, “Who Sues Their Doctors? How Patients Handle Medical Grievances.” Law & Society Review 24(1): 105-120.
    Norman Fairclough,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Polity press.

    其他:
    李秉穎,1999,<莫讓消保法扼殺醫療的情理>。GQ的兒科小棧-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網站。http://www.tmn.idv.tw/pinging/comment/CO009.HTM
    林萍章,2005,<談消保法無過失責任適用於醫療行為>,Pchome新聞台—談醫學法律,2005年6月11日。
    馬光中, 2006,<醫療院所醫療糾紛的原因與處理措施>,引自acupotomy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LvSijAiTEwL6rbzlGZp63NE-/article?mid=15
    廖苑利,2010,<台灣醫學美容診所發展趨勢與市場概況>,工研院電子報第9911期,2010年11月20日。http://edm.itri.org.tw/enews/epaper/9911/d01.htm
    醫改會,2004,《醫療爭議參考手冊》。
    醫改會新聞稿,2003,<突破醫糾困境,誠實是最好的政策:醫改會呼籲醫院打破黑箱,作「負責任的醫院」>。
    醫改會新聞稿,2009,<醫界搭消費券商機,民眾當心不實醫療廣告>。
    楊少強,2005,<俊男美女 連薪資收入都漂亮>。商業週刊924:125。

    下載圖示 校內:2012-02-11公開
    校外:2012-02-1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