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夏漢威
Hsia, Ham-Wei
論文名稱: 自主型水下載具浮潛姿態與導航定位之系統整合
The System Integration of Attitude Posture and Navigation Positioning i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指導教授: 林忠宏
Lin, Chung-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Systems and Naval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4
中文關鍵詞: 水下載具模組化
外文關鍵詞: AUV, Modular
相關次數: 點閱:85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目的是建構可調整四自由度的水下載具,藉由深度控制系統、俯仰調整系統、縱移與橫擺調整系統來達成控制水下載具姿態的目的。載具中段配置一組浮力引擎,可進行深度控制;後段則搭載螺桿配重設備,可調整俯仰姿態,機構的驅動是利用體積小扭力高的步進馬達為動力來源。縱移與橫擺系統由裝置在載具兩邊的推進器負責控制,並且計算載具的航速,評估是否有抵抗海流之能力。
    載具結構採用模組化設計,達到攜帶方便,擴充容易,設備維修與替換便捷之目的。載具總共分為五個艙區,分別為艏艙、主控艙、浮力艙、配重艙與艉艙,並且利用艙間接頭將每個艙體做連接。艏、艉艙的材質選用加工能力佳的聚丙烯為材料;載具外殼選用不會產生訊號屏蔽效應的壓克力材料;考慮艙間接頭必須要承受多次的開合,因此選用耐磨性佳的鋁合金製成。
    本研究將在水槽進行四自由度的控制試驗,並且提供控制流程與實驗數據驗證結果。最後將四自由度的控制與利用GPS輔助導航定位進行整合,在戶外進行整合實驗,繪出載具軌跡的實驗結果,探討系統整合之可行性。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the underwater which is adjustable with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by the depth control system, pitch adjustment system, surge and yaw adjustment system to reach the goal of controlling underwater vehicle.
    The middle group of the underwater vehicle configurations a set of buoyancy engine, can carry on a depth control; then the back equipment loads the screw weight equipment, can adjust the state of pitch. Actuator is the use of small size, high torque stepper motor as the power source. The way for equipment to drive is to use the stepping motor with small volume and high torque as the power source.
    It is surge and yaw system that propell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vehicle are responsible for controlling, moreover the vehicle speed which is calculated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is the ability to resist ocean currents.
    That vehicle structure is modular in design can achieve the goal, easy to carry, the expansion of the easy,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Total veh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spaces, bow cabin, master cabin, buoyancy tanks, ballast tanks and stern cabin. And it uses the joint to do the connection of each cabin.
    The polypropylene which has good processing capacity is chose to be the material of bow and stern cabin. Vehicle shell selects acrylic materials which will not produce signals shielding effect. Consider the joint between cabins must bear the repeated opening and closing, therefore we choose the aluminum alloy within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to manufacture.
    The study will make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control experiment in the tank, and provide control processes and experimental data to verify the results.
    Finally we integrate the four degrees of control and navigation orientation, doing the consolidation experiment outdoor and drawing the vehicle path contain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system integration.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符號說明 XI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文獻回顧 2 1-3 論文架構 9 第二章 四自由度運動系統規劃與機構設計 11 2-1 浮潛調整系統 11 2-1-1 浮力引擎設計與探討 11 2-1-2 浮力引擎的馬達選用 15 2-1-3 浮力容積與終端速度之計算 18 2-2 俯仰調整系統 21 2-3 縱移與橫擺調整系統 22 2-3-1 載具前進航速計算 23 2-3-2 水下推進器 24 第三章 模組化設計與結構分析 26 3-1 模組化概念 26 3-2 主控艙區設備介紹 27 3-2-1 主控制器介紹 27 3-2-2 無線通訊設備 29 3-2-3 方向定位計 30 3-2-4 類比訊號轉換器 32 3-2-5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33 3-2-6 電子式壓力計 35 3-3 浮力艙區設備介紹 36 3-3-1 步進馬達驅動器(浮力引擎) 36 3-3-2 固定端板 37 3-4 配重艙區設備介紹 37 3-5-1 螺桿配重設備 37 3-5-2 直流馬達控制器 38 3-5 其他設備 39 3-6-1 電力設備 39 3-6-2 推進器支撐座 41 3-6-3 防水接頭 41 3-6 結構設計與測試 42 3-6-1 壓力外殼性能分析 42 3-6-2 艙間接頭與水密試驗 45 第四章 載具控制系統 48 4-1 運動系統架構 48 4-2 俯仰姿態控制規劃與實驗 49 4-3 浮潛深度控制規劃與實驗 50 4-4 橫擺姿態控制規劃與實驗 56 4-5 導航定位之控制規劃 58 第五章 系統整合與任務測試 61 5-1 結構組裝 61 5-2 元件整合 62 5-3 任務設計與實驗結果 65 第六章 結論 70 參考文獻 71 自述 74

    1.Gerard G.,Plastic Stability Theory of Thin Shells,Journal of the Aeronautical Sciences,Vol.24,1957
    2.Karl Ulrich & Karen Tung,Fundamentals of product modularity ASME:Issues in Design Manufacture/Integration, DE-Vol.39,1991年
    3.Kendrick S.,The Buckling Under External Pressure of Ring Stiffened Circular Cylinder,R.I.N.A,1965
    4. (SAUC-E)-Journals Girona,http://www.dstl.gov.uk,2010年4月
    5. (SAUC-E)-Journals Cambridge,http://www.dstl.gov.uk,2010年4月
    6. Seabotix,http://www.seabotix.com,2009年11月
    7.S.Miyamoto,Maneuvering control system design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Oceans 2001 Mts/IEEE:An Ocean Odyssey,Vols 1-4,2001年
    8. 可瑞加科技,http://www.corega.com.tw,2010年3月
    9. 江品萱,自主型水下載具模組化規劃與流體動力之模擬測試,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8年6月
    10. 名晨電子,http://www.my-chance.com.tw,2010年3月
    11. 李安中,GPS定位原理及應用,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2. 呂賜興,臺灣海域海流特性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水利暨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4年6月
    13. 林天祥,模組化設計模式之理論應用-以自行車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2年7月
    14. 林俊安,四自由度自主型水下載台設計與浮潛姿態控制,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7年6月
    15. 型錄,機械元件系列,勁亨軸承有限公司
    16. 孫清華,最新可充電電池技術大全,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7. 張平儒,順流型水文資訊自動量測載具之研發,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4年6月
    18. 許政行,水中載具減阻技術之實驗研究,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論文,中華民國95年5月
    19. 莊定諺,運用太陽能與滑翔翼板增加水下載具續航時間之評估,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7年6月
    20. 陳政吉,順流形俯仰姿態可調整式水下載具之研發,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6年6月
    21. 陳立元,Visual Basic自動控制與機器人應用,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2. 黃堃洋,開框架式無人小艇之設計、動態分析與控制,國立中山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9年6月
    23. 陸磐安,潛艇概念設計,國立成功大學出版中心
    24. 嵌入式系統,http://zh.wikipedia.org,2010年4月
    25. 模組化,http://zh.wikipedia.org,2010年4月
    26. 董瑞閔,裝載前後浮力引擎水下滑翔機之設計與製造,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7年1月
    27. 劉于睿,水下滑翔機之動態模擬,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6年7月
    28. 簡建睿,GPS應用於漁船用油管理系統之開發,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5年6月
    29. 賴佳宏,微小潛水艇之設計與製作,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5年6月
    30. 盧柏杰,自主型水下載具設計與開發影像伺服進行管線追蹤功能,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8年6月
    31. 壓克力,http://zh.wikipedia.org,2010年4月
    32. 蘇俊源,應用GPS導航機制雙胴載具之研發,國立成功大學水利暨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3年12月
    33. 飆機器人專賣店,http://www.playrobot.com,2009年10月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12-08-19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