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宜樺 Wu, Yi-Hua |
|---|---|
| 論文名稱: |
國家教育支出、個人教育投入與就業薪資水準 State Spending on Education, Personal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Compensation Levels |
| 指導教授: |
吳清在
Wu, Tsing-Za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 畢業學年度: | 10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58 |
| 中文關鍵詞: | 高等教育支出 、教育投入 、薪資水準 |
| 外文關鍵詞: | Higher education spending,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Salary level |
| 相關次數: | 點閱:108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家高等教育支出、個人教育投入在目前台灣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後,高學歷工作者普遍增加的情況下,對研究所畢業之碩士及博士學生初入職場兩年內及進入職場五年以後就業薪資水準之影響。
實證結果發現國家高等教育支出對研究所畢業學生初入職場兩年內的就業薪資水準具正向影響,惟未達顯著水準,且對研究所畢業學生進入職場五年以後的就業薪資水準具負向影響,惟未達顯著水準。另外假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即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後,個人教育投入多寡所造成的教育程度差異對研究所畢業學生初入職場兩年內及出社會五年以後的就業薪資水準均具顯著正向影響。
本研究建議未來之研究可針對博士畢業生的就業薪資水準加以探討,變項方面則僅針對研究所之高等教育支出加以探討,以分析國家高等教育支出及教育程度對博士畢業生的就業薪資水準是否具顯著影響。
Nowadays with the state higher education expenses and the personal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was popularized, and the highly educated workers were general increasing. This study,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n the salary levels based on the masters and doctoral who entered the workplace within two years and those who have worked more than five years.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ate spe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alary of those who worked within two years, but less than significance; and for those who worked more than five years, it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but less than significance. Besides, assuming the other factors unchanged, even after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caused by the amount of the personal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alary of both.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ers may focu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octoral graduates’ employment salary. Using th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s variable, they may analyze whether the state spe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salary or not.
聿箴(1996),「135億用到那裡了?—談教育經費補助結構之改進」,師友月刊,第354期,頁51-54。
何家琪(2010),「高齡化社會,人力資本累積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以台灣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靜洵(2009),「台灣的教育報酬率—兼論高教擴張之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念蓓(2010),「教育經費、經濟成長與所得不均相互關係之研究—以臺灣、日本、中國大陸為例」,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慧瑛(2002),「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2001」,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2卷第33期,頁97-130。
吳炳銅(2009)(著),教育經濟學:基礎篇(初版),台北縣三重市:冠學文化。
吳炳銅(2010)(著),教育經濟學:進階篇(初版),台北縣三重市:冠學文化。
林金源與朱雲鵬(2000),「台灣個人工作報酬不均度的長期變化」,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頁57-75。
邱偉華(2008),「公共教育支出調節收入差異的有效性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第29卷第3期,頁20-26。
林倩如(2007),「高等教育投資值得嗎? 研究所教育報酬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美、陳明郎、方俊德(2006),「台灣產業結構變遷和性別歧視對男女薪資溢酬變動趨勢之影響」,經濟論文,第34卷第4期,頁505-539。
陳麗珠(1983),「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支出所得重分配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良與管中閔(2006),「台灣工資函數與工資性別歧視的分量迴歸分析」,經濟論文,第34卷第4期,頁435-468。
陳建良(2007),「台灣公私部門工資差異的擬真分解—分量迴歸分析」,經濟論文,第35卷第4期,頁473-520。
郭姿伶(2008),「臺灣教育報酬率之實證研究」,淡江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陳婉春(2008),「政府教育支出和經濟成長關係之實證研究:以亞洲四小龍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紹綸(2010),「高等教育擴張對大學畢業生薪資生產力之影響」,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榮祥、吳貞宜(2001),「開啟教育財政革新之新頁—『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內涵之芻議」,學校行政雙月刊,第12期,頁85-92。
彭森明(2005),「台灣高等教育應如何進一步落實公平化的理念?」,教育研究月刊,第137期,頁5-16。
黃自達(2006),「教育經費、所得不均度與經濟成長之相互關係—台灣實證分析」,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建陵,李磊(2009),「中國財政教育支出與社會生產力增長效應分析」,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頁152-154。
黃芳玫(2011),「臺灣人力資本與薪資不均之研究」,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42卷第1期,頁1-37。
蓋浙生(1999)(著),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初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依函(2005),「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的歸宿分析」,國立臺北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明慶(2004),「升學機會與家庭背景」,經濟論文叢刊,第32卷第4期,頁417-445。
蕭博仁(2009),「探究教育程度與學校素質對薪資所得之影響—以台灣的高等教育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Becker,G.S.(1993)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rd edition.
Mincer, J.(1974)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pence, A. M.(1973), “Job market singaling,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 pp.355-374.
校內:2021-09-01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