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琇棋
Chuang, Hsiu-Chi
論文名稱: 醫療機構對第三人之醫事契約責任─以感染法定傳染病為中心
A research on the third parties' contractual medical liabilitie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especially focusing on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指導教授: 侯英泠
Hou, Ing-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醫事契約責任法定傳染病院內感染契約保護第三人效力
外文關鍵詞: contractual medical liability, notifiable diseases, infection in hospital, contract to be applicable in the third parties
相關次數: 點閱:77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民事責任體系分為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前者契約之效力僅存在於契約當事人間,其他第三人在契約上,既不得享有權利,亦不須負擔義務,當有損害情形發生,僅得依侵權行為法上之相關規定來主張賠償。
    惟,近年來各國判例與學說,因侵權行為法適用上之難題,而進一步地發展擴張契約保護之範圍,使契約之效力得及於與債權人具特殊關係之第三人,以德國判例與學說所創之「附保護第三人作用契約」(此理論並於2002年德國民法修正時,加以明文化),以及美國統一商法典2-318所規定之「利益第三人擔保責任」即可得知。此觀我國,是否有必要在民事責任之二大體系下,另劃分出一塊領域,使無締約基礎之第三人,於符合一定條件下,受到契約之保護,殊值研究。
    有鑒於傳染病所帶來之傷害程度更加嚴重,醫療機構對此更應採取較為嚴謹之管制措施,並針對不同之傳染途徑,為必要之杜絕方式,以防止疾病之散播。
    而在第三人因醫療機構之疏失而造成感染到法定傳染病之情形,第三人是否得依醫療契約來主張損害賠償?還是僅得回歸侵權行為責任來處理?除了須先承認契約另有保護第三人之效力外,尚須視在不同醫療契約上,醫療機構所應負之給付義務類型而定。如此,始能在保護第三人權利之同時,兼顧到民法責任之體系。

    The civil liberty system is divided into contractual liabilities and tortious liabilities in Taiwan. The effects of the former contract exist only in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The third parties’ rights in the contract, however, can neither execute the rights nor shoulder the obligations. When the tortious situations occur, therefore, the third parties can only be compensated for the resulting damages under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ort law.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application of tort law in recent years, the legal precedents and legal theories in the countrie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cope of contractual protection to enabl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act to be applicable in the third parties who have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creditors, such as “incidentally-third-party-protecting contract” (the theory has been proclaimed in writing in 2002 when the German civil law was amended) was created by jurisprudence and legal theory in Germany and “Third Party Beneficiaries of Warranties Express or Implied” in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2-318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is reason, in our country, it will be worth it to study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divide up into another field under the two major systems of the civil liability so that the third parties who do not have the conclusion of contracts could be protected by the contract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 view of the more serious degree of injury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s,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uld adopt a more stringent control measures and take the necessary way for eliminating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mission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hen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have been negligent in causing the third parties contracted to the notifiable diseases, it remains to be studied whether the third parties may claim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ual medical liabilities or whether they only can request compensation under the tortious liabilities? In order to enable the contract to be applicable in the third parties, the medical contract should recognize the extra effectiveness for protecting the third parties first. Besides, depending on diverse types of obligations borne by medical institutions, the different medical contracts have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s for the third parties. Therefore, the medical contracts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third parties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ystem of civil law.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提出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一項 民事契約上責任 5 第二項 法定傳染疾病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8 第一項 研究方法 8 第二項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法定傳染疾病與院內感染 11 第一節 院內感染之定義 11 第二節 感染之原理 11 第一項 易感宿主 12 第二項 感染源 12 第三項 傳染途徑 13 第三節 院內感控之目的與手段 16 第一項 院內感控之目的與主要工作 16 第二項 院內感控之隔離防護措施 17 第一款 1994年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建議之簡化隔離措施 18 第一目 標準防護措施 18 第二目 接觸防護措施 18 第三目 飛沫防護措施 19 第四目 空氣防護措施 19 第二款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建議之其他重要隔離措施 20 第一目 血液及體液隔離管制措施 20 第二目 腸胃道隔離管制措施 20 第三款 特殊感染症之隔離措施 21 第一目 MRSA感染管制措施 21 第二目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感染管制措施 22 第四節 發生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 24 第一項 院內感染之前民事契約上責任 24 第一款 概說 24 第二款 院內感染之締約過失責任類型 24 第一目 違反締約安全保護義務 25 一、締約安全保護義務之概說 25 二、醫療契約之締約安全保護義務 26 (一)有形之空間硬體上設備 26 (二)無形之安全就醫空間 27 第二目 違反院內感染之說明義務 29 一、締約上說明義務之概說 29 二、院內感染之說明義務 30 第三款 違反締約上責任之效力 32 第二項 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 33 第一款 概說 33 第二款 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上責任的成立要件 34 第一目 給付義務之違反 34 一、住院醫療契約 34 (一) 住院醫療契約之目的與內容 34 (二)院內感控義務為主給付義務 36 二、門診醫療契約 36 (一) 門診醫療契約之目的與內容 36 (二) 院內感控義務為附隨義務 37 第二目 歸責事由 38 第三目 因果關係 40 一、相當因果關係 40 (一)相當因果關係理論 40 (二)適用相當因果關係之案例 41 二、疫學因果關係理論 43 (一)適用相當因果關係之難題 43 (二)疫學因果關係理論為輔 44 (三)適用疫學因果關係之案例 45 三、院內感控義務之違反與各類傳染病傳染之因果關係認定 47 第三款 違反感控義務之法律效果 51 第一目 住院醫療契約 51 一、醫療法上之規定 51 二、傳染病防治法之規定 52 三、民法上之規定 52 第二目 門診醫療契約 54 第五節 小結 55 第三章 契約對第三人之保護效力 58 第一節 概說 58 第二節 德國法上「附保護第三人作用之契約」 58 第一項 附保護第三人作用契約之意義 58 第二項 附保護第三人作用契約之法律基礎 59 第一款 第三人利益契約說 59 第二款 補充性契約解釋說 60 第三款 習慣法說 62 第四款 誠信原則之法續造說 62 第五款 小結 63 第三項 附保護第三人作用契約之成立要件 64 第一款 債之關係存在 64 第二款 涉及第三人 65 第一目 第三人須處於給付鄰近關係 65 第二目 債權人就第三人之保護,具特別利害關係 66 一、實務見解 66 二、學說見解 68 第三目 債務人對第三人須有預見可能性 69 第四目 第三人須有保護必要性 70 第三款 債務人違反義務之行為 70 第四款 第三人受有損害 71 第四項 附保護第三人作用契約之法律效果 71 第一款 第三人請求之基礎 71 第二款 第三人請求之限制 72 第一目 債務人與有過失之主張 72 第二目 債務人抗辯權之行使 73 第三目 當事人間約款之限制 73 第三款 舉證責任之分配 74 第四款 第三人請求之消滅時效 74 第一目 舊法規定 74 第二目 德國新法修正適用 75 第五項 附保護第三人作用契約之適用範圍 76 第三節 美國法上「利益第三人負擔責任」 79 第一項 理論緣由 79 第二項 功能與特色 80 第三項 理論內容 81 第四節 德國與美國制度之比較 82 第五節 我國實務見解 84 第一項 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二年上字第五號民事判決 84 第一款 事實概要 84 第二款 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見解 85 第二項 臺灣高等法院九十八年上字第八七七號民事判決 85 第一款 事實概要 86 第二款 臺灣高等法院見解 86 第六節 小結 87 第四章 醫療契約對第三人之保護效力 89 第一節 概說 89 第二節 第三人適用醫療契約之成立要件 91 第三節 第三人於不同醫療契約中之適用結果 93 第一項 前民事契約上責任 93 第一款 違反締約上安全保護義務 93 第二款 違反院內感染之說明義務 94 第二項 民事契約上責任 95 第一款 違反院內感控義務 95 第一目 住院醫療契約 95 一、住院病人之照顧者 95 二、住院病人之探視者 97 三、其他第三人 97 第二目 門診醫療契約 98 第二款 違反安全說明義務 100 第三款 違反正確檢查疾病之義務 101 第四節 小結 102 第五章 結論 107 第一節 法定傳染病與院內感染 107 第二節 第三人受契約保護效力所及 108 第三節 醫療契約對第三人之保護效力 109 參考書目 112 壹、中文文獻 112 一、中文書籍 112 二、期刊文獻 114 三、碩博士論文 115 貳、外文文獻 116 一、德文書籍 116 二、期刊文獻 117 附錄 美國統一商法典§2-318之三個方案 118

    壹、中文文獻
    一、中文書籍
    1.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五南,2008年6月初版七刷
    2.Mervyn Susser原著,江東亮、陳建仁譯,流行病學的概念與策略─因果關係的邏輯,台灣省公共衛生教學實驗院發行,1981年6月初版
    3.王澤鑑,民法總則,自刊,2003年10月十二刷
    4.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自刊,2001年7月五刷
    5.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自刊,2003年10月初版九刷
    6.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自刊,2003年10月七刷
    7.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自刊,2004年10月
    8.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自刊,2004年10月
    9.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自刊,2004年10月
    10.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自刊,2004年10月
    11.史尚寬,債法總論,自刊,1990年8月七刷
    12.史尚寬,債法各論,自刊,1986年11月
    13.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愛滋病防治手冊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ual,自刊,2009年12月第二版
    14.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Ⅰ─醫療契約篇,元照,2006年9月初版第一刷
    15.邱聰智,民法研究,五南,2002年1月二刷二版
    16.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自刊,2003年1月新訂一版修正二刷
    17.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自刊,2003年3月新訂一版二刷
    18.邱聰智,新定債法各論(中),元照,2002年10月初版第一刷
    19.林金絲,實用傳染病防治學,華杏出版,2002年3月一版一刷
    20.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上),瑞興圖書,2000年9月初版
    21.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下),瑞興,2001年3月初版
    22.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2002年3月初版
    23.侯英泠,論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以爆發SARS院內感染為例,正典,2004年6月一版
    24.施啟揚,民法總則,自刊,2003年8月修訂版
    25.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2003年2月初版
    26.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自刊,2005年12月修訂版
    27.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自刊,2004年11月修訂版
    28.孫森焱,論醫師為診療行為應負之義務,「鄭玉波先生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三民,1988年1月初版
    29.陳志龍,傳染病檢疫與刑事責任之本土研究─由預防傳染病的預警措施探討檢疫科技新知要求及必要的作為義務,翰蘆圖書,2006年初版
    30.許清曉,傳染病防治手冊,藝軒圖書,2002年10月第二版
    31.張進祿,呂春美,醫院感染,合記書局,2005年2月初版一刷
    32.黃丁全,醫事法,元照,2000年7月初版第一刷
    33.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刊,2006年11月修正三版第一刷
    34.黃立,德國新債法之研究,自刊,2009年9月初版
    35.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自刊,1993年7月增訂三版
    36.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二冊增訂版),自刊,2004年7月增訂版
    37.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翰蘆圖書,2007年10月再版
    38.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2004年10月修訂二版二刷
    39.劉文瑢,醫事法要義,合記圖書,1999年11月初版一刷
    40.劉春堂,契約對第三人之保護效力,民商法論集(二),自刊,1990年4月初版
    41.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三民,2004年3月初版第一刷
    42.蔡墩銘,疾病與法律,翰蘆圖書,2007年8月
    43.賴玫娟,感染管制實務(上冊),藝軒圖書,2003年2月第一版
    44.賴玫娟,感染管制實務(下冊),藝軒圖書,2003年2月第一版
    45.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三民,1989年10月再版

    二、期刊文獻
    1.Kurt Siehr著,侯英泠譯,德國新債法之締約過失,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
    2.王怡蘋,論德國法中契約對第三人之保護效力,法學叢刊,第198期,2005年4月
    3.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
    4.林易典,德國民法債篇修正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5.林易典,德國民法典新舊法部分譯文,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
    6.林明鏘,論SARS所生之行政法上法律關係─以醫療院所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2003年8月
    7.林美惠,締約上過失及其諸類型之探討─附論民法增訂第二四五條之一,月旦法學雜誌第87期,2002年8月
    8.侯英泠,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
    9.侯英泠,「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一)之會後書面補充資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10.張上淳,院內感染,當代醫學,第25卷第2期,1998年2月
    11.陳清秀,SARS傳染病之疫情防治法相關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2003年8月
    12.陳聰富,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2期,2008年10月
    13.陳聰富,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3期,2008年11月
    14.陳碧玉,醫療關係之法律性質,法學叢刊,第83期,1976年

    三、碩博士論文
    1.李小芬,醫療民事責任因果關係之研究,2008年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邱琦,純粹經濟上損失之研究,2002年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洪瑞君,論第三人利益契約─以實務適用之綜合探討為中心,2004年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蔡胥捷,英美法上第三人利益契約(Third Party Beneficiaries)與我國民法規定之比較研究─以美國法為比較重心,2001年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

    貳、外文文獻
    一、德文書籍
    1.Brox/Walker, Allgemeines Schuldrecht, 32.Auflage,Verlage C.H.Beck Münch- en,Nördlingen,2007
    2.Brox/Walker, Besonderes Schuldrecht, 31.Auflage,Verlage C.H.Beck Münch- en,Nördlingen,2006
    3.Fikentscher, Schuldrecht,Schuldrecht, 9.Auflage,Walter de Gruyter‧Berlin‧New York, 1997
    4.Gernhuber, Das Schuldverhältnis, J.C.B.Mohr(Paul Siebeck)Tübingen, 1989
    5.Grunewald, Bürgerliches Recht, 7Auflage, C.H.Beck, Nördlingen ,2006
    6.Habersack Mathias,Vertragsfreiheit und Drittinteressen, Duncker&Humblot, Berlin,1992
    7.Laufs/Uhlenbruck, Handbuch des Arztrechts, 3.Auflage, Verlage C.H.Beck München, 2002
    8.Medicus, Bürgerliches Recht,18.,neubearbeitete Auflage,Carl Heymanns Verlag KG, Köln; Berlin; Bonn ,1999
    9.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 Allgemeiner Teil, 18 Auflage, Verlag C.H. Beck, Nördlingen,2008
    10.Münchener Kommentar,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BandⅡ.Schuldrecht, Allge- meiner Teil, 3 Auflage, Verlag C.H.Beck,1994(簡稱MünchKomm)
    11.Musielak,Grundkurs BGB, 9 Auflage, Verlag C.H.Beck, Nördlingen, 2005
    12.Jauernig,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Kommentar, 13Auflage,Verlag C.H.Beck München ,2009(簡稱Jauernig)
    13.Larenz,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BandⅠ,Allgemeiner Teil,14.Auflage, Ver- lag.C.H.Beck, Nördlingen, 1987
    14.Volker Emmerich, Das Recht der Leistungsstörungen, 3.Auflage, Verlag C.H. Beck, München, 1991.

    二、期刊文獻
    1.Assmann, Grundfälle zum Vertrag mit Schutzwirkung für Dritte, in:Jus1986
    2.Kreuze, Anmerkung zu BGH, in:JZ 1976
    3.Larenz ,Anmerkung zu BGH , in:NJW 1956
    4.Larenz, Zur Schutzwirkung eines Schuldvertrages gegeüber dritten Personen, in:NJW1960
    5.Saar,Grenzen des “vertraglichen Drittschutzes”─BGH,NJW1996,2729, in:Jus 2000
    6.Schwab, Grundfälle zu culpa in contrahendo, Sachwalterhaftung und Vertrag mit schutzwirkung für Dritte nach Schuldrecht,in:Jus 2002,
    7.Zugehör, Berufliche „Dritthaftung“─insbesondere der Rechtsanwälter, Steuer- berater, Wirtschaftprüfer und Notare─in der deutschen Rechtsprechung, NJW 2000,in:1603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