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振昌
Lee, Cheng-Chang
論文名稱: 遊憩吸引力與滿意度對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竹溪為例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reational Att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on Revisit Intention - Taking Zhuxi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蔡明田
Tsai, Ming-T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ngineering Management Graduate Program(on-the-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臺南竹溪遊憩吸引力滿意度重遊意願
外文關鍵詞: Zhuxi,Tainan, Recreational Attractiveness, Satisfaction, Revisit Inten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01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自從台灣開始實施週休二日之後,已越來越多人願意花費更多時間來從事旅遊相關活動,亦漸漸地開始對旅遊的質與量之要求有所提升,可以說如今我們每一位國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觀光旅遊。一個遊憩景點要如何吸引人潮前來遊玩並讓遊客感受到滿意度,進而願意再次回訪且願意分享自身經驗與推薦親朋好友前來遊憩。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臺南竹溪整治後,遊客對其遊憩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互關係與現況。因此以曾經在三年內到過臺南竹溪旅遊的遊客為對象,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共回收380份問卷,其中365份為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以SPSS統計軟體來作為問卷回收收集後的資料分析工具,採用之方法有描述性統計分析、平均數與標準差、項目分析、信度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迴歸分析,來進行資料統計分析。在問卷調查中遊憩吸引力所分析出來的結果,在1到5的等級間,其評分落在3.68~4.19之間並不是很高,顯示目前臺南竹溪所具備的條件還有加強的空間。所得到之驗證假設結果為,遊憩吸引力顯著影響滿意度、遊憩吸引力顯著影響重遊意願、滿意度顯著影響重遊意願,彼此之間有著正向顯著影響。
    本研究依分析後之結果,可以知道一個景點首先必須具備吸引力,所以必需積極的推動各項觀光發展,來有效提升景點的遊憩吸引力才能吸引人潮、提升滿意度、進而增加遊客的重返意願。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以期能提供相關單位或未來研究者些許參考,1.加強硬體設備的維護及更新、2.增設藝術裝置景點、3.定期舉辦生態導覽活動、4.定期舉辦節慶燈會與及集市、5.成立臺南竹溪的專屬品牌。

    SUMMARY

    After the two-day weekend policy was implemented in Taiwan, the amount of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spend money on tourism has increased and so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in tourism. Tourism has become inseparable from our lives nowadays. How can a recreational place attract the tourists, make them feel satisfied, and lead them to revisit and recommend it to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by sharing their touring experien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creational attractiveness to tourists, tourists’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 intention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fter the stream restoration at Zhuxi, Tainan.

    摘要 I 誌謝 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I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對象 3 1-4 研究流程與說明 4 第2章 文獻探討 5 2-1 遊憩吸引力 5 2-1-1 遊憩吸引力之定義 5 2-1-2 遊憩吸引力之衡量構面 7 2-2 滿意度 9 2-2-1 滿意度之定義 9 2-2-2 滿意度之衡量構面 12 2-3 重遊意願 13 2-3-1 重遊意願之定義 14 2-3-2 重遊意願之衡量構面 16 2-4 小結 17 第3章 研究方法 18 3-1 研究架構 18 3-2 研究假設 19 3-3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19 3-3-1 研究對象 19 3-3-2 抽樣方法 19 3-4 研究工具 20 3-4-1 量表編制 20 3-4-2 資料分析方法 24 第4章 資料分析 27 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27 4-2 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分析 32 4-3 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 37 4-4 不同背景變項在遊憩吸引力之差異分析 41 4-5 不同背景變項在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46 4-6 不同背景變項在重遊意願之差異分析 52 4-7 遊憩吸引力、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 58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63 5-1 結論 63 5-2 建議 65 5-3 後續研究方向 66 參考文獻 6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丁玲琍 (2009)。民俗活動與文化觀光吸引力的創造-以雲嘉南王爺信仰活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2. 王美嬌 (2020)。高雄市愛河遊客地方觀光魅力、遊客遊憩體驗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臺灣。
    3. 王舜皇 (2002)。三項元宵節活動吸引力與舉辦地特性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臺灣。
    4. 王瑞玲 (2017)。外籍遊客對觀光網站之瀏覽體驗、吸引力與旅遊意願之研究-以澎湖為例。澎湖縣: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5. 方聖心 (2014)。古蹟旅遊動機、滿意度、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赤崁樓遊客為例。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頁 27、52-66、94-99、131-132。
    6. 何宣逸 (2022)。生態旅遊認知與遊憩吸引力對大學生重遊意願之探討。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臺灣。
    7. 何依庭 (2021)。名人故居參觀動機、體驗價值、滿意度、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台灣。
    8. 李婕語 (2021)。消費者口碑與客戶滿意度及休閒農場重遊意願之關係研究,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阮成中 (2012)。越南峰牙已榜國家公園的觀光意象、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論文。
    10. 邱雅筠 (2018)。遊客對集合的觀光吸引力、旅遊動機和重遊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雄市,臺灣。
    11. 沈宜君 (2019)。懷舊情感、觀光意象、遊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九份老街為例。康寧大學,臺北市,台灣。
    12. 周曼蓉 (2015)。遊客知覺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台南市新化老街區為例。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台灣。
    13. 邱麗娟 (2013)。大溪老街遊客遊憩體驗、旅遊滿意度與再遊意願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14. 林慶堯 (2015)。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侯錦雄 (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16. 高國鐘 (2019)。懷舊情感、目的地吸引力對幸福感和重遊意願關係的重構:兼論地方依附的中介效果。銘傳大學,桃園市,臺灣。
    17. 張建華 (2021)。地方永續下水環境管理的民眾滿意度研究-以臺南市竹溪流域景觀規劃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臺灣。
    18. 陳泉煌 (2022)。觀光吸引力、體驗價值對重遊意願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火炎山為例。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臺灣。
    19. 張瀞心 (2020)。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以駁二藝術特區為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雄市,臺灣。
    20. 張依婕 (2022)。遊客的旅遊動機、知覺價值、幸福感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東勢林場為例。南華大學,嘉義縣,臺灣。
    21. 莊光輝 (2005)。自助旅行者的目的地選擇之研究-以澎湖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22. 陳詩文 (2010)。地方節慶的觀光吸引力、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中華大學碩士論文。
    23. 張廖麗珠 (2010)。遊客對鹿港鎮旅遊意象、旅遊品質、知覺價值與再遊意願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3(1),62 -80。
    24. 陳筱涵 (2018)。溪頭松林町妖怪遊客遊憩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5. 陳卉臻 (2011)。目的地意象、服務品質、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系,高雄市。
    26. 黃瑞諒 (2015)。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遊憩區山月村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所學位論文。2015。1-139。
    27. 黃菽娟 (2019)。服務品質與遊憩吸引力之研究-以太平雲梯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28. 黃文成 (2010)。觀光吸引力、遊憩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市布袋好美里風景為例。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14(2),1-19。
    29. 黃微珊 (2017)。高雄市旗津老街遊客觀光吸引力、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碩士論文。
    30. 曾詩馨 (2011)。古蹟旅遊遊客體驗、遊客動機、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遊後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台南市赤崁樓遊客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系碩士論文。
    31. 黃麗學 (2014)。文化認同對旅遊滿意度和重願相關分析-以三義雲火龍節為例。育達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碩士論文。
    32. 詹佩儒 (2014)。遊客旅遊體驗、吸引力與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為例。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頁60、72-73、191。
    33. 葉俊麟 (2013)。運動觀光吸引力、自行車道形象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自行車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34. 葉芝欣 (2015)。大陸來台遊客目的地意象、地方認同、旅遊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35. 鄭葉宏 (2020)。遊憩吸引力與遊客滿意度對重遊意願的影響之研究-以高雄愛河為例。醒吾科技大學,新北市,臺灣。
    36. 蔡民生 (2012)。服務品質、遊憩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飛牛牧場遊客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學位論文。2012。1-89。
    37. 潘靜儀 (2014)。高雄地區自由行陸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高雄市。
    38. 蔡伯勳 (1986)。遊憩需求與滿意度分析之研究-以獅頭山風景區實例調查。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39. 戴佳倫 (2021)。懷舊情感、體驗價值與滿意度對遊客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屏東勝利星村為例。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台灣。
    40. 謝凱惠 (2013)。臺灣對馬來西亞華人旅客觀光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41. 魏鼎耀 (2005)。目的地意象、知覺價值與旅遊後行為意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博士班,臺南市。
    42. 蘇清文 (2020)。正興街區之觀光吸引力、遊客旅遊體驗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臺灣。
    43. 顧家菱 (2021)。景點吸引力、體驗價值、產品忠誠度對重遊意願之研究-以茉莉花壇夢想館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1. Cronin,J.J.,Brady,M.k., and Hult, G.T.(2000). Assessing the sffects of quality, valu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on consume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service, Journal of Retailing, 76(2),193-218.
    2. Domer. D. E.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 The Univerc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022 600).
    3. Getz, 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4. Gunn, L. A. (1993).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3th ed.). New York: Routledge.
    5. Gallarza, G. M., and Saura, G. I., (2006). Value Dimensions, Perceived Value,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 An Investig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Travel Behavior. Tourism Management, 27(3), 437-452.
    6. Hongmei Zhang, Yan Wu & Dimitrios Buhalis (2018). A model of perceived image, memorable tourism experiences and revisit intention.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8, 326-336.
    7. JD Neal & D Gursoy.(2008). A multifaceted analysis of tourism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7(1), 53-62
    8. Kozak, M.(2001). “Repeaters’ Behavior at Two Distinct Destina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8(3): 784-801.
    9. Laws, E. (1995). Tourist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ssues, Analysis and Policies. UK: Routledge.
    10. Peter, M., and Weiermair, K.(2000).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ttracted tourist: How to satisfy today's`fickle'tourist clientele. 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11, 22-29.
    11. Su, Y. J. & Shih, M. L. (2009). A Studu on Satisfaction with Recreational Attactions of Bicycle Trails-A case Study of Forest Park, Taitung City, Joural of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System, 12(6), 1041-1046. doi:
    12. Suofan Tong (2021). Research on Improving Tourist Satisfaction of Wuhan East Lake Greenway Based on IPA Theory. Proceedings of the 202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uter Science, 12, 176-181.
    13. Victor, T. C. Marketing Implications for Attrac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3, 1989, 229-232.
    14. Woodside, A. G., Frey, L. L., & Daly, R. T. (1989). Linking sort/ice an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Journal of health care marketing, 9(4), 5-17.
    15. Zeithaml,V.A.(1988).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2 , 2-22.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