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玉萍 Wu, Yu-Ping |
|---|---|
| 論文名稱: |
兩稅合一與企業盈餘管理行為之關聯性研究 |
| 指導教授: |
吳清在
Wu, Tsing-Za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會計學系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 畢業學年度: | 9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80 |
| 中文關鍵詞: | 裁決性應計項目 、盈餘管理 、兩稅合一 |
| 相關次數: | 點閱:53 下載: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係探討兩稅合一制之實施是否會造成企業有盈餘管理行為之產生,亦即預期企業於民國86年可能會遞延收益或提前費用之認列,使得當年度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減少,進而降低股東之個人綜合所得稅稅負。研究之事件期間為民國86及87年,以台灣上市公司為對象共計148個觀察值,其研究方法為利用簡單敍述統計量、簡單迴歸及複迴歸分析,進行流動裁決性應計項目、盈餘管理迴歸模型及檢測個別項目(應收帳款、存貨、應付帳款及應付費用)對流動裁決性應計項目影響之實證分析。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1、在兩稅合一制實施之前(即民國86年),上市公司之流動裁決性應計項目為負數,表示企業有遞延收益或提前認列費用之情況,經標準化預估誤差變動數之t檢定,顯示86年之標準化預估誤差小於87年之標準化預估誤差,且顯著為負相關。
2、在兩稅合一制實施之前(即民國86年),公司規模與流動裁決性應計項目為負相關惟不具統計顯著性,即規模較大之公司並無顯著從事降低盈餘之行為。
3、在兩稅合一制實施之前(即民國86年),公司債務比例與流動裁決性應計項目為顯著正相關,即顯示公司債務比例愈高者其因有債權人之監督,較無法從事盈餘管理之行為以達到降低盈餘之目的,其結果支持本研究之假說。
4、在兩稅合一制實施之前(即民國86年),公司董監事持股比例與流動裁決性應計項目為顯著負相關,即顯示公司董監事比例愈高者,公司有動機從事降低盈餘之管理行為,其結果支持本研究之假說。
5、在兩稅合一制實施之前(即民國86年),公司有效稅率與流動裁決性應計項目為顯著負相關,即有效稅率較高之公司會從事降低盈餘之行為,使兩稅合一制實施前之稅負降低,讓股東享有個人稅負減免之利,其結果支持本研究之假說。
6、盈餘管理工具之使用方面,其與營業有關之裁決性應計項目(應收帳款、存貨、應付帳款及應付費用)經由個別之t檢定可知,公司較可能利用應收帳款及存貨進行盈餘管理之行為,而應付帳款及應付費用則較無可能。
一、中文部分
1、王詠慧,(民國90),兩稅合一前後未分配盈餘與股價關連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巫鑫,(民國87),兩稅合一實務精典,台北:勤業叢書。
3、吳清在,(民國88),「兩稅合一之資訊披露」,中國稅務旬刊,第1702期:17-18。
4、吳姮誼,(民國87),企業應用關係人交易從事盈餘管理之實證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吳明儀,(民國86),管理當局股權結構與盈餘管理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興(台北)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吳庭州,(民國86),股權結構、盈餘管理與盈餘資訊性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林德威,(民國89),兩稅合一制對台灣上市(櫃)股票除權除息行為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林明璋,(民國87),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之研究,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林蟬娟、蔡彥卿、李文智、楊孟萍,(民國82),「實是性會計研究之發展背景與理論架構(上)」,會計研究月刊,第95期,144-147。
10、林蟬娟、蔡彥卿、李文智、楊孟萍,(民國82),「實是性會計研究之發展背景與理論架構(下)」,會計研究月刊,第96期,142-145。
11、林蟬娟、蔡彥卿、李文智、楊孟萍,(民國82),「實是性會計研究之假說與研究方法」,會計研究月刊,第97期,119-123。
12、林世銘、蔡彥卿、林宗輝,(民國90 ),「兩稅合一與盈餘管理」,2001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
13、柯治宏,(民國90),電子業在兩稅合一前後除權(息)日異常報酬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孫建華,(民國89),現金增資與盈餘管理關係再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連靜仙,(民國82),新上市公司盈餘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6、張至善,(民國90),首次上市公司盈餘管理與股價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張哲文,(民國90),我國新上櫃公司盈餘管理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馮瑞君,(民國88),兩稅合一之市場效應,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黃天福,(民國87),我國兩稅合一稅制對投資意願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黃書楣,(民國87),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增資與盈餘管理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1、曾秀玉,(民國90),我國兩稅合一制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2、游松輝,(民國90),兩稅合一進階,台北: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3、蔡玉玲,(民國89),兩稅合一稅額扣抵比率之資訊內涵,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陳亭如,(民國89),兩稅合一下營所稅與股票報酬關聯性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陳心怡,(民國89),上市公司現金增資前盈餘管理與其後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6、陳暄妮,(民國89),財務預測修正與盈餘管理選擇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盧育仕,(民國89),兩稅合一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之實證研究,私立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
28、蘇逸穎,(民國88),本期盈餘、預期未來盈餘和盈餘操縱之關聯性,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Boynton, C. E., P. S. Dobbins, and G. A. Plesko, 1992, “Earning management and the corporate alternative minimum tax”,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30): 131-153.
2、Dhaliwal, D. and S.W. Wang, 1992, ”The effect of book income adjustment in the 1986 alternative minimum tax on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 15): 7-26.
3、Dechow, P. M., R. G. Sloan, and A. P. Sweeney, 1995,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0): 193-225.
4、DeAngelo, L. E., 1986, ”Accounting numbers as market valuation substitutes: a study of management buyouts of public stockholders”,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61): 400-420.
5、DeFond, M. L. and C. W. Park, 1997, “Smoothing Income in Anticipation of Future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February) , pp.115-139.
6、Friedlan, J., 1994, ”Accounting choices by issuers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11): 1-31.
7、Guenther, D. A., 1994, ”Earning management in response to corporate tax rate changes: evidence from the 1986 Tax Reform Act”,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69): 230-243.
8、Healy, P., 1985, ”The impact of bonus schemes on the selection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 7 ): 85-107.
9、Jones, J., 1991,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ing relief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29): 193-228.
10、Jeffery, D.G., 1991, ”The effect of the alternative minimum tax book income adjustment on accrual decis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36-56.
11、Lopez, T. J., P. R. Regier and T. Lee, 1998, ”Identifying tax-induced earnings management around TRA 86 as a function of prior tax-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Vol. 20): 37-56.
12、Northcut,W. D. and C. C. Vines, 1998, ”Earning management in response to political scrutiny of effective tax rates”, Journal of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Vol. 20): 22-36.
13、Teoh, S. H., I. Welch, and T. J. Wong, 1998, ”Earning management and the long-run market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6): 1935-1974.
14、Wang, S. W.,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reporting practices and the 1986 alternative minimum tax”,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69): 495-506.
15、Watts, R.L. and J.L. Zimmerman, 1978, “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Accounting Review (January), pp.112-134.
16、Watts, R.L. and J.L. Zimmerman, 1990,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A ten year perspective”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65): 1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