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洪煜盛 Hong, Yu-Sheng |
|---|---|
| 論文名稱: |
中醫醫療契約告知說明義務 The Duty to Explanatory of TCM Treatment Contract |
| 指導教授: |
侯英泠
Hou, Ing-L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 畢業學年度: | 10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69 |
| 中文關鍵詞: | 中醫醫療契約 、契約說明義務 、亞健康 、養生保健 、轉診 |
| 外文關鍵詞: | TCM medical contract, explanatory obligations of the contract, sub-health, health care, referral |
| 相關次數: | 點閱:206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代社會發展下,於醫療領域中醫病關係早已不像過往維持父權式醫療模式,隨著病人自主意識上揚,基於病人保障中心主義,醫病雙方皆能肯定就某些事項,醫療提供者應負有告知說明義務。過往亦不乏許多學者、實務判決對醫療契約之契約說明義務深究之。然而,關於中醫之契約說明義務卻鮮少有人討論,本次研究遂由中醫之角度,企圖釐清何謂中醫之契約說明義務及其定性。
為達前開研究本旨,本次研究先就形式上中醫醫療契約之成立時點與性質討論,並得出由中醫醫病雙方所訂立之醫療契約應屬於委任性質。爾後,由醫療告知說明法理之背景切入,說明於該告知說明法理影響下,發展出醫療契約說明義務,並可類型化為一般告知說明義務、安全說明義務、告知後同意之說明義務等。
本次研究則將重點討論疾病、亞健康、調整身體狀態以及相關之飲食宜忌(可區分為「與藥效或病情治療直接密切相關之飲食宜忌」及「與體質相關,但與當次治療或主訴病症非直接密切相關之飲食宜忌」二類型)、養生保健(可區分為「與藥效或病情治療直接密切相關之養生保健」及「非關體質、治療,但屬能強身健體之預防觀知識」),以及轉診等項目。爾後,先就前述項目論證是否屬於中醫醫療業務範圍內,並於所有項目得到肯定答案後,就前述項目之告知說明義務加以定性,並得出關於疾病、亞健康、調整身體狀態、「與藥效或病情治療直接密切相關之飲食宜忌」、「與藥效或病情治療直接密切相關之養生保健」、轉診之告知說明屬於主給付義務,而「與體質相關,但與當次治療或主訴病症非直接密切相關之飲食宜忌」屬於從給付義務,至於「非關體質、治療,但屬能強身健體之預防觀知識」則屬附隨義務。最後,前開各類型之契約說明義務違反,除最後一種附隨義務之違反毋庸負損害賠償,僅能請求說明外,其餘各類型說明義務之違反若有造成醫療需求者之損害,應依委任相關規定與債務不履行規定請求之。
Summary
In the past, people seldom discussed the explanatory obligations of TCM treatment con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this study tries to clarify what the explanatory obligations of TCM treatment contract ar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diseases, sub-health, constitutional adjustment and related diet Taboo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Diet taboos that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medicinal effect or treatment of illness" and "Diet taboos that are related to body constitution but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hief complaint of illness"), health care ( It can be divided into "health care tha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medicinal effect or the treatment of illness" and "non-constitutional, non-relevant treatment, but prevention knowledge that can strengthen the body"), and referral items.
After that, first discuss whether the aforementioned items fall within the scope of TCM medical treatment, and after all items are answered affirmatively,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and explain the aforementioned items will be qualitatively determined, and the conclusions about the explanation of diseases, sub-health, constitutional adjustment, and "Diet taboos that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medicinal effect or treatment of illness", "health care tha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medicinal effect or the treatment of illness", and the instructions of referral belo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obliga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Diet taboos that are related to body constitution but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hief complaint of illness" is a subordinate obligation. As for the the explanation of "non-constitutional, non-relevant treatment, but prevention knowledge that can strengthen the body" is an accessory obligation. Finally, for the previous types of the breach of explanatory obligations, excepting for the last type of accessory obligation having no damage, only an explanation requested, and the violation of the other types of explanation obligations which causes damage to the patient, should be applie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appointment and the imperfect performance provision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34)第4冊,2004年10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增訂三版,2012年3月。
史尚寬,債法各論(上下冊合訂),自版,1986年11月。
吳志正,醫療契約篇─解讀醫病關係I,台北元照,2006年9月。
李淑明,債法各論,八版,台北元照,2017年1月。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台北瑞興,2012年10月。
邱聰智,民法研究(一),增訂版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1月。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台北元照,2002年10月。
姚志明,債法研究叢書系列─契約法總論,元照,修訂二版,2014年9月。
陳聰富,醫療責任的形成與展開,台大出版中心,修訂版,2019年12月。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增訂四版,2018年10月。
陶御風、王佑民、洪丕謨,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中國傳統醫學漫話,台北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修訂版,台北三民,2014年10月。
教育部體育司,運動鑑賞叢書(一):奧林匹克運動會,教育部初版,2009年9月。
黃丁全,醫事法,台北月旦,1995年11月。
黃丁全,醫事法,台北元照,2000年7月。
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增訂版),植根再版,2006年9月。
鄭玉波、陳榮隆,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二版五刷,2008年7月。
劉春堂,民法債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台北三民,2001年9月。
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台北三民,2004年3月。
二、專書論文
孫森焱,論醫師為診療行為應負之義務,「鄭玉波先生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台北三民,1988年1月。
張世展,論醫療行為有有關民法上損害賠償諸問題,司法研究年報,第24輯1篇,2004年。
三、期刊論文
王志嘉,論緊急與建議轉診義務─台灣高等法院96年度醫上訴字第3號刑事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87期,2010年12月,頁219-237。
王祖寵,醫師之民事過失責任,法令月刊,21卷1期,1970年1月,頁6-10。
王建光,”扁鵲見蔡桓公”─對一則古代案例的倫理回顧,中外醫學哲學第10卷第2期,2012年,頁73-91。
王富仙,杏林法語-轉診的義務,榮總人月刊第313期(或27卷第1期),2010年6月,頁8。
吳志正,醫療契約之定性,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2006年12月,頁200-214。
吳志正,存活機會喪失—醫療損害之迷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50期,2007年11月,頁90-114。
吳靜麗、林志商、黃柏銘,亞健康在中醫的評估,中華推拿與現代康復科學雜誌第7卷第1期,2010年12月,頁1-9。
吳景崇,肥胖的中醫治療,收錄於呂鴻基、張永賢、林宜信主編,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 肥胖症治療的對話,2006年12月,頁38-44。
林舜穀中醫師,淺談中醫師臨床常見的醫學倫理議題-知情同意與尊重自主,醫學倫理通訊課程,台北市中醫師公會首都中醫報導第32期第14版,2016年9月20日,頁14-15。
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上),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2001年5月,頁116-132。
侯英泠,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頁9-23。
侯英泠,德國醫事民法中病人與有過失之探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6期,2013年6月,頁125-183。
侯英泠,德國醫療契約債編各論有名契約化,月旦法學雜誌第240期,2015年5月,頁169-184。
陳忠五,法國法上醫療過錯的舉證責任,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1期,2006年8月,頁31-60。
陳聰富,醫療法:第6講: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上),月旦法學教室第80期,2009年6月,頁75-91。
梁淑梅、吳承玉、高宗桂,亞健康狀態之中醫研究進展,台灣中醫科學雜誌第1卷第1期,2006年2月,頁51-59。
項平,中醫學干預亞健康狀態的運用與研究思路芻議,首屆海峽兩岸中醫藥、亞健康暨抗衰老醫學論壇2011論文集,主編:王剴鏘、林姿里、彭文俊、黃碧松、鄧振華、鄭振鴻、鄭歲宗、賴震源、顧明津,中華中醫抗衰老醫學會出版 ,2011年8月,頁27-32。
曾品傑,我國醫療上告知說明義務之實務發展,科技法學評論,第9卷第1期,2012年6月,頁15-49。
楊秀儀,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138-152。
楊秀儀,論病人自主權我國法上「告知後同意」之請求權基礎探討,臺大法學論叢36卷2期,2007年6月,頁229 - 268。
楊立新,中醫師的告知義務及違反告知義務的責任,第19講,楊立新民法講義(柒)-侵權法分則,2009年11月,頁179-185。
靳宗立,醫療行為與犯罪評價之探討─以醫療法規與刑法「法令行為」為中心,軍法專刊53卷第3期,2007年6月,頁53-70。
董莉、董玉整,「亞健康」的表現、原因和對策,醫學與哲學第22卷第12期,2001年,頁54-55。
鄭逸哲、莊裕棠,「醫療法」下的「醫療刑法」─「醫療刑法」導論,軍法專刊第55卷5期,2009年10月,頁143-151。
廖建瑜,論醫師之轉診義務─評析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5年度重醫上更(三)字第2號刑事判決,法學新論第35期,2012年4月,頁121-156。
劉小虹,亞健康與中醫養生,首屆海峽兩岸中醫藥、亞健康暨抗衰老醫學論壇2011論文集,主編:王剴鏘、林姿里、彭文俊、黃碧松、鄧振華、鄭振鴻、鄭歲宗、賴震源、顧明津,中華中醫抗衰老醫學會出版,2011年8月,頁44-58。
蔡甫昌,中國古代醫學倫理之探討,台灣醫學第9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80 - 191。
蔡章麟,私法上誠實信用原則及其運用,收於鄭玉波主編,民法總則論文選輯(下),五南圖書公司,1984年7月,頁843-892。
薛瑞元,醫療契約與告知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頁35-45。
戴正德,東西方醫學倫理思維之共通性─中國歷史名醫事蹟中顯示的醫學倫理原則,中山醫學雜誌第18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359-372。
鐘文冠,論八綱、六淫辨證,收錄於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 「病人為中心」的問診、檢查、診斷與治療,呂鴻基、張永賢、林宜信主編,2006年12月,頁18-21。
四、學位論文
吳建樑,醫師與病患醫療關係之法律分析,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林朝暉,傳統中醫治療的告知後同意相關法律問題研究--以針灸治療為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天佐,古代中醫醫德文獻(言論篇)整理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曾靖雯,新藥人體試驗契約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
五、實務判決、立法院記錄或其他行政函釋
(一) 實務判決
最高法院53年台上字第2354號判決。
最高法院70年台上字第1049號判決。
最高法院77年度台上字第1876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82年台上字第267號判決。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676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057號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076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28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2年度上字第596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5年上字第572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5年度醫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3年度上字第80號民事判決。
臺灣基隆地院106醫字第1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89重訴字第472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3年度醫字第19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9年度訴字第2603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103年度原東簡字第26號民事簡易判決。
大法官釋字第585號許宗力大法官之不同意見書。
(二) 立法院紀錄
立法院內政、司法兩委員會審查「醫療法草案」案第5次聯席會議記錄(第77會期),立法院公報第75卷,第88期委員會記錄,頁24 (1986年11月)。
立法院第5屆第5會期第10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353號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頁301-302 ( 討299-討300 ) (2004年3月31日)。
立法院第4屆第6會期第10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214號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頁327 ( 討16 ) (2001年12月25日)。
(三) 其他行政函釋
行政院衛生署1992年8月11日醫字第8156514號函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衛署中會89040119號函釋 (2000年7月15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授藥字第0920001534號函釋(2003年8月7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授藥字第0930000545號函釋(2004年2月10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授藥字第0950000895號函釋(2006年3月24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授藥字第0970003691號函釋(2008年11月24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授藥字第1010001670號函釋(2012年4月26日)。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衛部中字第1071860124號函釋(2018年2月13日)。
六、網路資源
「什麼是DRG支付制度」,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https://www1.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CCB95A682B3DA6D5&topn=5FE8C9FEAE863B46
醫師考選制度與說明-法規與考試-中醫藥保健資訊網,http://www.chmdm.org/discuz/viewthread.php?tid=20
邢懷安/你有病嗎?——「疾病」該由誰來定義,鳴人堂2017年11月30日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847789
天天量體重,肥胖防治,健康生活,健康主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42&pid=9737
肥胖是慢性疾病!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視最佳處方,衛生福利部107年服務園地新聞,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405&pid=8840
陳燕華,淺談低醣飲食Low Carbohydrate Diet,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上稿日期2016年8月15日https://health99.hpa.gov.tw/article/126
董延齡,在中西醫體制下如何選擇正確的醫療(撰於2013年3月10日),PeoPo公民新聞網轉報導,2013年8月13日 https://www.peopo.org/news/114934
貳、西文部分
一、專書
Jay Katz , The Silent Wrold of Doctor and Patient. (1984)。
The Nazi Doctors and Nurumberg Code : Human Rights in Human Experimentation(George J. Annas &Michael A. Grodin eds , 1992)
Dorland. Hardcover , The Definition of Disease ,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 Page 521, Publisher : Elsevier , 33rd edition (9th December , 2019)
二、期刊論文
Hippocrates, Oath of Hippocrates, in 1 Hippocrates 299-301(W.H.S. Jones trans.,1962).
Hyakudai Sakamoto, Global Bioethics or an Inter-cultural Social Turning Technology,in 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 1(1) (2000).
Jacob Dahl Rendtorff , Peter Kemp, Four Ethical Principles in European Bioethics and Biolaw: Autonomy, Dignity, Integrity and Vulnerability. In Biolaw and Poli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uilding Answers for New Questions (E. Valdés, & J. A. Lecaros Eds.) Vol. 78 (2019).
Tom L. Beauchamp & James F. Childress,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2019).
WPT James, REVIEW WHO recognition of the global obesity epidemic,3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12 January 2009).
三、外國判決
Buchan v. Ortho Pharmaceutical Ltd., (1986) 12 O.A.C. 361 (CA).
Smith v. Barking , Havering and Brentwood Health Authority [1994] 5 Med. L.R. 285.
Reibl v. Hughes, 1980 CanLII 23 (SCC), [1980] 2 SCR 880.
四、網路資源
Definition of Health , Constitution ,Who we are, About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s://www.who.int/about/who-we-are/constitution
WHO,Health topics─Obesity Introduction,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obesity#tab=tab_1
Andrew Pollack, A.M.A. Recognizes Obesity as a Disease, June 18, 2013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13/06/19/business/ama-recognizes-obesity-as-a-disease.html?_r=0
William C. Shiel Jr., MD, FACP, FACR, Medical Definition of Chronic disease, see https://www.medicinenet.com/script/main/art.asp?articlekey=33490
校內:2026-02-21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