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力豪
Chen, Li-Haw
論文名稱: 鰲鼓保護區設立之可行性探討與分區劃界研析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o-gu Protected Area and Its Zoning Delimitation
指導教授: 莊士賢
Chuang, Laurence Z.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Institute of Ocean Technology and Marine Affair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9
中文關鍵詞: 保護區分區劃界海岸溼地生物多樣性問卷調查SWO分析
外文關鍵詞: zoning delimitation, protected area, coast wetland, biodiversity, questionnaire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海岸溼地是海域與陸域生物的共存地區,其所占的面積不到全球陸域面積的百分之五,但卻提供全球百分之二十五的淨生產力。目前海岸溼地的面積正逐年消失中,因此各國正採取不同保護措施來維護地球上的溼地環境,最常採用的方式為設立保護區以限制人為活動,使溼地環境得以休養生息。
    保護區的型態大致上可依地理條件不同分成陸域保護區與海洋保護區兩種類型。台灣四面環海,海洋保護區應更加被重視,然而國內目前尚無專法據以建構海洋保護區,更遑論要設立海洋保護區以維護海岸溼地環境。因此本文選用位於海岸地區的鰲鼓溼地為研究對象,為現階段國內海洋保護區設立的法源依據(建議未來仍以成立專法為宜),以及未來在(海洋)保護區的分區劃界等相關議題,提供一客觀並具科學基礎的評估方法。
    鰲鼓溼地長年受到國、內外保育團體的重視,曾被國際溼地聯盟評選為亞洲重要溼地之一;亦受國際鳥盟關注,列為重要鳥類棲息環境。行政院農委會更於2009年4月正式將鰲鼓公告為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目前嘉義縣政府正積極推動鰲鼓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成立。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認為鰲鼓具有做為台灣溼地保護示範性地位,故選定鰲鼓做為保護區劃設之研究案例,來達成兩個研究目的:(一)透過可行性評估找出鰲鼓成立保護區的適用類型、法律依據、及因應策略;(二) 依據科學事實與現地環境條件之限制,利用科學方法整合多方正反意見以決定保護區的分區劃界範圍,並以此研究方法的建立來做為其他海岸溼地之環境生態保育的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鰲鼓溼地如欲成立保護區,最可行的方式乃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鰲鼓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以棲息在鰲鼓的鳥類生物多樣性為保護標的。但在執行面尚須面對諸多法律相關議題,例如:土地如何取得、當地民眾權益如何保障等問題,這將有賴政府機關、當地居民與台糖公司三方加以協調處理。
    至於保護區範圍的劃界與分區規劃,本研究建議以鰲鼓溼地為保護區核心,再結合緩衝區之延伸面積大約相當於目前政府所公告之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範圍,且核心區與緩衝區的界限範圍是與嘉義縣政府內部分區規劃結果近似,只有局部區域有些特殊考量;而永續利用區本研究認為仍有許多後續討論空間,故不對永續利用區做明確範圍上的建議。
    本論文雖是以鰲鼓為研究案例,然而所研發方法應可適用於其他海域及陸域保護區的劃設上,且可有效改善傳統過於主觀作法,並讓各方意見能公平合理地納入公共事務的決策,因此吾人認為本研究發展之方法未來將可廣泛應用於不同類型的保護區規劃上。

    Wetlands in coastal area have the features of high biodiversity and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Taiwan is a maritime country, so there are many coastal wetlands. The Ao-gu Wetland in southwestern Taiwan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coastal wetland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ajor wetlands in Asia by the Wetlands Internation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o-gu Protected Area and its zoning delimitation. The legislative basis for the prope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to the Ao-gu Wetland was first discussed. SWOT analysis was then used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volved in setting up the Ao-gu Protected Area. Finally, we concluded that Wildlife Refuges, based on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Law, is the best choice to conserve wildlife, protect species diversity and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natural ecosystems at Ao-gu area.
    The major wildlives to be conserved in the Ao-gu Protected Area are diverse waterfowls and birds, so their observed data at monitoring points and habitat conditions within the proposed are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this study. Several biodiversity indice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evenness of the species and to map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rd diversity. Information mentioned above was provided for questionnaires to ask stakeholders to delimit Central Zones, Buffer Zones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Zones of the Wildlife Refuge.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zoning of protected areas was then developed to integrate stakeholder considerations.
    Although this is a case study on Ao-gu Wetland, nevertheless, the proposed zoning method, based on combining public opinion, could be applied to any other protected areas.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 誌 v 論文目錄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6 第一項 鰲鼓歷年相關研究 6 第二項 國內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區劃設相關文獻 1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3 第五節 本文組織 16 第二章 鰲鼓保護區設立之可行性初探 19 第一節 鰲鼓溼地簡介 20 第一項 溼地定義 20 第二項 鰲鼓溼地之形成 25 第三項 鰲鼓溼地利用之歷史演變 26 第二節 保護區設立 31 第一項 保護區之定義 31 第二項 鰲鼓保護區設立法源探討 41 第三項 海岸法草案與溼地法草案探討 43 第三節 鰲鼓保護區設立須面對之挑戰 47 第一項 待解決的重要議題 47 第二項 SWOT分析 48 第四節 小結 52 第三章 鰲鼓之鳥類資訊與其棲地環境 55 第一節 地理資訊與土地利用型態 56 第二節 植物分布型態 61 第三節 鳥類資料 67 第四節 鳥類多樣性分析 73 第一項 生物多樣性發展沿革 73 第二項 鰲鼓鳥類生物多樣性指標 76 第三項 鰲鼓鳥類生物多樣性分布 81 第五節 小結 87 第四章 鰲鼓保護區分區劃界 89 第一節 問卷調查 90 第二節 問卷回收結果之整理與分析 97 第一項 深度訪談 97 第二項 委員意見分析與綜整 100 第三節 保護區之分區建議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21 一、英文文獻 121 二、中文文獻 123 三、新聞資料 128 四、網路資料 129 附錄一 鰲鼓IBAs-TW21測區之鳥類數量與生物多樣性指標 131 附錄二 問卷樣張 150 附錄三 問卷回收結果 167 附錄四 各委員建議之分區劃界圖資轉換為網格化量尺分數 178 自述 189

    一、英文文獻
    1. Beazley, Mitchell (1994). Wetlands in Danger. London: Reed International Books Limited.
    2. Environmental Law Institute(1994). Wetland mitigation banking,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Support Center,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IWR Report 94-WMB-6.
    3. Fisher, R. A., A. S. Corbet, and C. B. Williams (1943).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a random sample of an anim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vol.12 , p.42-58.
    4. Harald, Hohmann (1992). Basic Document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3. London: Graham & Trotman.
    5. Hook, D. D. (1993). Wetland: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Environment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vol.12, p.2157-2166.
    6. IUCN (2008). 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7. Mitsch, W.J. and J.G. Gosselink (2000). Wetlands. Jone Wiley & Sons, Inc..
    8. Shaw, S. P., and C. G. Fredine (1956). Defining Wetlands. Applied Wetlan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 Donald Kent (Ed.) (1996). New York: Lewis Publishers.
    9. Reppert, R.(1992). Wetland mitigation banking concepts,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 Water Resources Support Center,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IWR Report 92-WMB-1.
    10. Simpson, E. H. (1949). Measurement of diversity. Nature, vol.163, p.688.
    11. Spellerberg, L. F. (1994). Monitoring Ecological Chan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2. Whittaker, R. H. (1977). Evolu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land communities. Plenum, New York: Evolutionary Biology, Vol. 10, pp. 1-67.
    13. Whittaker R. H. (1960). Vegetation of the Siskiyou Mountains, Oregon and California. Ecol. Monogr, vol.30, p.279–338.
    14.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1989). Federal Manual for Identifying and Delineating Jurisdictional Wetlands.

    二、中文文獻
    1. 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1985),嘉義東石海埔地開發環境影響評估,台北:行政院農委會。
    2. 內政部營建署(2008),國家重要溼地導覽手冊,內政部營建署。
    3. 王小璘(1999),都市公園生物多樣性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THU00358016。
    4. 王素芬、鄭祈全、張哲彰(2004),應用生態系經營決策支援系統於野生動物棲地適宜性之評估,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
    5. 王聖智(2002),都市公園生態空間特性之研究-以台南市公園鳥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NCKU5347006。
    6. 台灣糖業公司蒜頭糖廠(1984),台灣蒜頭糖廠海埔地農漁牧綜合經營之概況,嘉義:台灣糖業公司蒜頭糖廠。
    7. 朱珊玟(2004),鰲鼓溼地發展生態旅遊可行性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HU05699009。
    8. 行政院農委會(1987),自然保育通訊,13。
    9. 吳孟修(2002),以景觀生態學觀點評估台中都會公園之棲地營造現況,私立大葉大學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DYU00619013。
    10. 林秋芳(2005),環境信託理念應用於台灣私有林地經營管理之研究-以龍崎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CKU5347029。
    11. 林家駒(1977),偉大的開發-嘉義海埔地墾殖利用實況,嘉義縣政府文獻,第八期,嘉義縣政府。
    12. 林庭以(2005),生物多樣性指標的貝氏估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4NCKU5337018。
    13. 林欽榮(2006),聽,溼地在唱歌-城市生態復育手冊:高雄市生態廊道復育成果分享,高雄市工務局和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行。
    14. 邱文彥(1999),台灣溼地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9,23-32。
    15. 邱文彥(2003),海岸管理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6. 青境工程顧問公司(2003),嘉義東石農場鹽溼地生態造林示範區整體規劃,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17. 徐家雯(2008),地理統計在植群生態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98級97學年度專題討論論文集,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18. 荊樹人、林瑩峰、施凱鐘、陳欽昭(2008),人工溼地在不同水體汙染之實際應用,第一屆海峽兩岸人工溼地研討會論文集,武漢(中國)。
    19. 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2008),嘉義縣好美里及鰲鼓溼地野生動物保護區籌設計劃,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20. 國立中山大學(2009),鰲鼓溼地森林園區規劃-期中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21. 國立中山大學(2009),鰲鼓溼地森林園區整體規劃-期初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2. 康城顧問公司(1993),嘉義縣鰲鼓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修訂本),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23. 陳有祺(2005),溼地生態工程,滄海書局。
    24. 陳俊德(2008),以空間分析模式劃設海洋、海岸保護區之研究-以高美溼地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SYS5282009。
    25. 陳清彬(1996),台糖五十年:邁向新紀元,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6. 陸曉筠、尚淑婷(2009),台灣經濟發展與海岸溼地環境政策-以鰲鼓溼地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27. 彭宣穎(2004),集合住宅開放空間環境因子與鳥類群聚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河堤公園周邊集合住宅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CKU5222037。
    28. 游進裕、劉正川、蔡智賢、許富雄、賴弘智(2008),「鰲鼓溼地從開發到復育的技術與變遷」,亞洲溼地大會中文論文集。
    29. 閔志偉(2002),台灣海洋環境的永續管理-以墾丁國家公園建構海洋保護區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HU00700011。
    30. 黃麗娟(2006),居民對溼地環境認知之研究-以嘉義縣鰲鼓地區為例,立德管理學院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5LU005759028,
    31. 董旭峰(2003),以地景生態觀念探討新竹香山野生動物保護區之規劃,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PU0399004。
    32. 嘉義縣政府(2005),鰲鼓溼地環境現況調查分析報告,嘉義:嘉義縣政府。
    33. 嘉義縣政府(2008),嘉義縣鰲鼓溼地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計畫書(草案),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34. 嘉義縣政府(2009),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35. 熊映美(2003),認識生物多樣性,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醫學組。
    36. 齊心、黃玉冰、戴佑達、吳宜穎、劉人瑋(2003),由國內生物多樣性35. 論文談生物多樣性研究,生態系經營-永久樣區理論與實務探討會,林務局(台北)。
    37. 劉少陽(2003),空間分析應用於海岸地區土地利用規劃之研究-以花蓮溪口水鳥護區規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DHU5148005。
    38. 蔡智賢、游進裕、劉正川、薛吉人、曹婉容(2005),鰲鼓溼地植被與紅樹林分佈之調查,台灣溼地雜誌,58。
    39. 鄧枝安(2008),溼地環境保育與開發方案之研究-以嘉義縣鰲鼓溼地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CCU05227023。
    40. 闕雅文(1995),海岸溼地保育與開發之決策分析-以鰲鼓溼地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4NCHU0411008。

    三、新聞資料
    1. 經濟日報(1976),「開墾鰲鼓地千頃,台糖投資三億民年六月完成」,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三月八日。
    2. 經濟日報(1991),「陳適庸評六輕若有意設廠嘉義台塑應先與地方民眾溝通」,中華民國八十年三月八日。
    3. 民生報(1996),「鰲鼓溼地可闢為觀光休閒區:林木資源豐富 棲息水鳥多 工業區開發案暫緩」,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4. 經濟日報(1997),「李雅景:鰲鼓工業區可供拜耳落腳工業局已同意報編347公頃」,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5. 聯合報(1998),「鰲鼓設紅樹林公園兩派區民角力:贊成者舉辦慶祝說明會遇抗議者被迫取消 反對者擔心鷺鷥危害養殖業 揚言挖掉紅樹林」,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6. 聯合報(2002),「闢軍事遊樂區 野鳥協會反對認將破壞鰲鼓農場自然生態 縣府強調目前能為紙上作業之階段」,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7. 聯合報(2002),「總統:大家來買虱目魚喔!直誇營養好吃 小時靠它補身體 就職國宴當菜色 賣力拉抬行情」,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五日。
    8. 中正E報(2009),「鰲鼓溼地保育區生態經濟難兩全」,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月十四日。

    四、網路資料
    1. 美國溼地及深水棲地分類(Classification of Wetlands and Deepwater Habitats of the United States),2010年2月23日,擷取自USGC網站網址:http://www.npwrc.usgs.gov/resource/wetlands/classwet/wetlands.htm。
    2. 1982年拉姆薩公約巴黎議定書(The Paris Protocol to the 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 1982),2010年3月4日,擷取自拉姆薩公約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documents-texts-paris-protocol-to/main/ramsar/1-31-38%5E21003_4000_0__。
    3. 大紀元網路報紙網站:http://news.epochtimes.com.tw。
    4. 世界保育組織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iucn.org/。
    5.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國家濱海風景區管理處網址:http://www.swcoast-nsa.gov.tw/12_intro/intro.aspx。
    6.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7. 拉姆薩溼地公約翻譯,2010年3月15日,擷取自台灣溼地保護聯盟網址: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WhatIsWetland.htm。
    8. 限制發展管理原則,2010年3月1日,擷取自內政部營建署網路查詢服務系統網址:http://gisapsrv01.cpami.gov.tw/fcu-gis/new/all-i6.htm。
    9. 國際重要溼地公約—特指水鳥之棲地1972年原始條文,2010年3月4日,擷取自拉姆薩公約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documents-texts-convention-on/main/ramsar/1-31-38%5E20671_4000_0__。
    10. 國際重要溼地公約—特指水鳥之棲地1972年原始條文,2010年3月4日,擷取自拉姆薩公約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documents-texts-convention-on/main/ramsar/1-31-38%5E20671_4000_0__。
    11. 第一屆「世界國家公園大會」於1962年6月30日到7月7日在西雅圖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要有效建立國際上對於國家公園的了解,並且鼓勵國際間發展國家公園的運動,2010年3月15日,擷取自關於WPC網址:http://wpc.e-info.org.tw/PAGE/ABOUT/wpc_history.htm。
    12. 溼地公約簡介,2010年2月13日,擷取自溼地公約網站網址: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home/main/ramsar/1%5E7715_4000_0。
    13.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網址:http://www.ktnp.gov.tw/index.aspx。
    14.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二十一世紀議程官方網站: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chap17.htm。
    15. 鰲鼓溼地地理位置,2010年3月25日,擷取自網址:http://plog.tcc.edu.tw/gallery/398/GRAFE6-1.jpg。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