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明瑞
Wu, Ming-Jui
論文名稱: 台灣臨床醫師助理相關性法律問題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leg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physician assista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侯英泠
Hou, Ing-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醫師助理臨床工作法律關係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外文關鍵詞: physician assistant, clinical works, legal relationship, civil liability, criminal liability, administrative liability
相關次數: 點閱:118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眾所皆知,醫師助理乃醫師於臨床工作上的幫手,亦即醫師助理輔助醫師從事醫療業務行為。在台灣,他們遍存於各大大小小醫療機構,包含地方診所,地區醫院,甚至在醫學中心亦可尋得其蹤跡。然而,目前在台灣,醫師助理制度尚未合法化,這表示各醫療機構聘用醫師助理從事臨床醫療工作是違反現今法律規定的。事實上,為了解決基礎醫療人員的短缺及其分佈不均,許多醫院必須聘用醫師助理這類醫療專業人員以處理繁重的臨床醫療工作。既然醫師助理在從事臨床工作上有其重要性角色,且在台灣充斥於整個醫療系統,為何醫師助理無法合法化?本文認為,醫師助理合法化是必要的,基於此,本論文研究目的在討論有關醫師助理之法律關係,包含醫院與病患間之關係,提供對於醫師助理合法化之有用建議,最後,期能推動醫療法律之改革以使醫師助理合法化。
      醫師助理一詞源自於美國。在1960年代中期,為了擴展醫療照護的供應品質,在北卡羅里蘭州的杜克大學醫學中心Eugene Stead博士設計了第一個醫師助理的訓練課程。在美國,醫師助理是合法的,他們的定義為具有執照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或由聯邦政府認證而雇用的技術員,在臨床醫師的指導監督下從事醫療行為。在本文第二章中將首先定義醫師助理,此外敍述醫師助理在美國的歷史與在台灣的現況。接著比較醫師助理與其他醫療人員之異同,然後闡明醫師助理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在台灣其應合法化的理由。
      由於醫師助理的工作與臨床醫師息息相關,因此其訓練模式必須是輔助臨床醫師的業務。本文第三章將介紹醫師助理的醫療業務。在美國,醫師助理有其應有之責任工作,包括理學檢查,診斷與治療疾病,開立檢驗檢查單,預防性健康照護諮詢,充當外科助手,以及書寫醫囑等。在醫師與醫師助理的關係中,醫師助理在醫療決定上有其自主性,並且提供了大範圍的診斷與治療之醫療服務。本文第三章討論醫療業務之本質及其分類,然後界定醫師助理在臨床工作上之醫療業務及其責任。
      存在於醫師助理、臨床醫師、醫院以及病患之法律關係既不明朗且複雜。本文第四章將闡述並定義在醫師助理合法化後,存在於此間之各項法律關係。首先本章介紹醫療提供者與病患間的法律關係,然後界定醫師助理與醫院間的法律關係,於此有兩種情況需討論,即醫師助理在公立醫院或在私立醫院中。最後討論醫師助理和主治醫師間的法律關係。本文認為尤其在遇到醫療糾紛時,釐清醫師助理和主治醫師間的法律關係是相當重要的。
      醫師助理在從事醫療業務時,牽涉到民法、刑法及行政法範疇。本文第五章將定位醫師助理的法律狀況及其民事、刑事與行政責任,並討論其於違反醫療契約時所應負之責任。最後,本文最末章做一結論並提出數項有用建議予相關當局以促進醫師助理合法化。

    Physician assistants in general are known as the helpers of doctors in performing clinical works. They are now found everywhere in Taiwan’s hospitals, including local clinics, local hospitals and medical centers. However, physician assistants have not legalized up to the present in Taiwan. This means that when the hospital hired the physician assistants to do some clinical works, it is against our medical law. In f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 shortag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many hospital have to hire these kind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to do lots of clinical works. Since physician assistants are important in performing clinical works and exist in many hospitals in Taiwan, an idea comes into my mind, “Why physician assistants can not be legalized ?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physician assistants legalized in Taiwan”.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legal relationships among physician assistants, hospital staff and patients; provide the useful advices for physician assistants legalization; and finally, promote a medical law amendment.
    The term“ physician assistant” is derived from America. To expand the delivery of quality medical care, Dr. Eugene Stead of the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in North Carolina put together the first class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in the mid-1960s. In America, physician assistants are legalized. They are defined as the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licensed, or in the case of those employ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hey are credentialed, to practice medicine with physician supervis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will give the definition of “physician assistant ” firstly. Besides we talk about its history in America and its current condition in Taiwan. Then physician assistants and other medical staffs were compared. Next part of chapter two will stress the necessity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allocation and the reasons why physician assistants should be legalized in Taiwan.
    Because of the close working relationship the physician assistants have with physicians, physician assistants should be educated in the medical model designed to complement physician training. In the third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hospital affairs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In America, as par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responsibilities, physician assistants conduct physical exams, diagnose and treat illnesses, order and interpret tests, counsel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 assist in surgery, and write prescriptions. Within the physician- physician assistant relationship, physician assistants exercise autonomy in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provide a broad range of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ervi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medical performance and its assortment. Then we identify the physician assistant’s affairs and its responsibilities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hospital.
    The leg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 among physician assistants, physicians, the hospital and patients are unclear and complicated. The forth chapter in the article will elaborate and def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d among these subjects if physician assistant system could be legalized. First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service providers and patients. Then we identify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ian assistants and hospitals. There are two situations discussed; namely, physician assistants in public hospitals and physician assistants in private hospitals. Lastly i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ian assistants and physicians. We think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ian assistants and physicians when meeting with the medical accidents.
    Physician assistants are involved in civil, crimi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s when performing medical works. The fifth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will locate the legal status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and introduce their civil, criminal and administrative liabilities. We discuss the legal effects when physician assistants violat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edical contract. Finally, in the last chapter will make a conclusion and provide some useful policy to our authority for the physician assistant legalization.

    論 文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一項 研究動機 ……………………………………………5 第二項 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8 第一項 研究方法 ……………………………………………8 第二項 研究範圍 ……………………………………………8 第二章 醫師助理之簡介 …………………………………9 第一節 醫師助理之定義 ……………………………………9 第二節 醫師助理之由來 ……………………………………10 第三節 醫師助理之來源 ……………………………………12 第四節 醫師助理與其他醫護人員之比較 …………………16 第一項 醫師助理與護理人員之比較 …………………………16 第二項 醫師助理與醫師之比較 ……………………………18 第五節 我國醫師助理制度之必要與否 ……………………19 第一項 醫師助理存在之必要性……………………………………19 第二項 醫師助理合法化之理由……………………………………22 第三項 本文見解與建議……………………………………………25 第六節 小結 …………………………………………………29 第三章 醫師助理之醫療業務行為 …………………………30 第一節 醫療業務之定義 ……………………………………30 第二節 醫療行為論述 ………………………………………31 第一項 醫療行為之定義 …………………………………………31 第二項 醫療行為之分類 …………………………………………32 第三項 醫療核心行為與醫療輔助行為 …………………………39 第三節 醫師助理之醫療業務行為分類 ……………………42 第四節 我國醫師助理醫療行為之適法性 …………………47 第五節 醫療法修正草案第七十三、七十四條與病歷寫作之探討……………………………………………………49 第六節 小結 …………………………………………………52 第四章 開放後有關醫師助理之醫病間法律關係 ………53 第一節 醫療服務提供者與病患之法律關係 ………………53 第一項 醫病間之法律關係 …………………………………………53 第二項 醫療機構與病患之法律關係 ………………………………59 第三項 醫師與病患之法律關係 ……………………………………60 第四項 醫師助理與病患之法律關係 ………………………………61 第五項 本文見解……………………………………………61 第二節 醫師助理與醫療機構之法律關係 …………………62 第一項 醫師助理與公立醫院之法律關係 …………………………62 第二項 醫師助理與私立醫院之法律關係 …………………………65 第三項 醫師助理與法人或非法人醫事機構之法律關係 …………67 第四項 本文見解……………………………………………68 第三節 醫師助理與主治醫師間之法律關係 ………………69 第一項 醫師助理與主治醫師是否屬同僚關係 ………………69 第二項 醫師助理與主治醫師是否屬代理關係 …………………70 第三項 醫師助理與主治醫師是否屬僱傭關係 ………………71 第四項 醫師助理與主治醫師是否屬委任關係 ………………72 第五項 本文見解 ……………………………………………73 第四節 小結 …………………………………………………75 第五章 開放後醫師助理於醫病關係之法律責任 …………77 第一節 醫師助理於醫病關係之民事責任 …………………77 第一項 醫療行為與民事責任 ………………………………………79 第二項 醫師助理於醫療之契約責任 ………………………………81 第三項 醫師助理於醫療之侵權責任 ………………………………84 第二節 醫師助理於醫病關係之刑事責任 …………………89 第一項 與醫師助理相關之刑責 ……………………………………89 第二項 本文見解 ……………………………………………100 第三節 醫師助理於醫病關係之行政責任 …………………100 第四節 小結 …………………………………………………10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4 第一節 結論 …………………………………………………104 第二節 對我國現今醫師助理制度之建議 …………………106 參考資料 ……………………………………………………109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份:(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書籍
    1.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三民書局,2001年。
    2. 王澤鑑,債法原則(三)侵權行為(一),三民書局,2001年。
    3.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三民書局,2005年。
    4. 汪紹銘,醫療糾紛與損害賠償,永然文化出版,2004年。
    5. 汪紹銘,醫事法規入門、案例解說,永然文化出版社,2007年。
    6. 吳正吉,醫療與法律,吉仁新醫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7. 吳志正,醫療契約篇—解讀醫病關係 I ,元照出版社,2006年。
    8. 吳志正,醫療契約篇—解讀醫病關係 II ,元照出版社,2006年。
    9.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作者自刊,2003年。
    10. 吳凱勳,健康保險概論,中國社會保險學會﹐1994年。
    11. 李聖隆,醫護法規概論,華杏出版,1993年。
    12. 邱聰智,醫療過失與侵權行為,鄭玉波-民法債篇論文選輯(中),五南圖書出版社,1985年。
    13. 邱聰智,醫療過失與侵權行為<民法研究一>,五南出版社,2000年。
    14.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輔大法學,2002年。
    15. 邱聰智,新編債法總編通則(上),輔大法學,2003年。
    16. 邱聰智,新編債法總編通則(下),輔大法學,2003年。
    17. 林山田,刑法通論,三民書局,1990年。
    18.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第九版,台大法學院圖書部,2006年。
    19.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第九版,台大法學院圖書部,2006年。
    20.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第十版,台大法學院圖書部,2005年。
    21.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下),第十版,台大法學院圖書部,2005年。
    22.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新學林出版社,2007年。
    23. 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上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24. 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下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25. 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26. 林勳發,論醫療行為之民事責任<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1991年。
    27.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2005年。
    28. 侯英泠,論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
    29. 姚志明,債務不履行之研究(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30. 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31. 陳志華,行政法概要,三民書局,2007年。
    32. 陳敏,行政法總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33. 黃丁全,醫事法,月旦出版社,1995年。
    34. 黃丁全,醫事法,元照出版社,2000年。
    35. 楊哲銘,臨床案例醫療法律,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36. 楊志良,健康保險,巨流出版社,2003年。
    37. 蔡墩銘,醫療糾紛裁判選集(刑事篇),景泰出版,1994年。

    (二) 期刊論文
    1. 吳建樑,醫師助理制度之法律問題研究,醫事法學季刊,2000年。
    2. 李志宏,施肇榮,醫事服務機構與保險對象的法律關係—醫療契約(上),台灣醫界,2008年。
    3. 邱琦,醫師沒有告訴我的話,月旦法學雜誌第164期,2009年。
    4. 林志六,「特別臨床護理技術人員」制度在現行法上之正當化依據,台灣醫界,1999年。
    5. 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上)─從德國醫事責任切入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2001年。
    6. 侯英泠,從SARS談醫院院感控義務之契約責任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05期,2004年。
    7. 姚嘉昌,醫療糾紛之探討,臺灣醫界—醫事廣場,2001年。
    8. 孫振棟,論醫院見習教學中患者隱私權之保護,民商法學第五期,2001年。
    9. 郭吉助,論醫事法律上之醫療行為─由法制面談起─,2008年。
    10. 許素珍,奇美醫院之Physician Assistant與Nursing Specialist,醫院雜誌,1997年。
    11. 陳碧玉,醫療關係之法律性質,法學叢刊第83期。
    12. 陳怡安,醫師執業上的犯罪概況,台灣醫界---醫事廣場,2001年。
    13. 陳端容,新興的醫療工作角色與權限?醫師眼中的醫師助理角色,醫護科技學刊,第三卷第一期,2001年。
    14. 陳聰富,「存活機會喪失」之損害賠償,中原財經法學,2002年。
    15. 黃義霖,論臨床助理制度之合法性及其弊害,高雄市醫師公會雜誌,第七卷第二期,2002年。
    16. 黃明耀,審理醫療民事糾紛案件的幾個問題,人民司法第五期,1995年。
    17. 楊秀儀,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
    18. 盧美秀等,台灣地區專科護理師與醫師助理實施現況,台灣醫學,第三卷第二期,1999年。

    (三) 學位論文
    1. 王水深,從人力資源的整合提昇外科醫療品質,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 江順雄,醫療意外侵權責任歸責原則之探討與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3. 吳志正,醫療契約論,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4. 吳建樑,醫師與病患「醫療關係」之法律分析,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5. 吳玲瑩,從醫療法律、臨床實務及醫療品質的角度探討臨床助理工作內容之適當性,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6. 吳俊裕,「專科護理師」護理人員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7. 余欽博,醫療糾紛民事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8. 陳婉均,論醫療損害賠償責任與補償制度,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9. 陳盈盈,醫療人員對專科護理師制度認知及其角色功能評估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10. 黃思瑜,醫療糾之民事法律問題研析,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11. 葉柳君,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12. 楊允伸,組織醫療責任歸屬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3. 蔡中仁,實習醫生(學生)與病人及與醫院間法律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14. 管靜怡,醫療之民事責任與風險分擔,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5. 廖建瑜,論醫師之說明義務,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6. 劉啟明,影響醫師助理溝通滿意度與工作滿意度因素之研究,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7. 蕭慧雯,醫師助理工作內容調查與相關探討,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97年。
    18. 薛月枝,醫師對臨床助理制度及工作內容的評估,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四) 其它
    1. 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醫療爭議參考手冊」,2003年。
    2. 楊秀儀,政大專題演講:醫療糾紛,1999年。
    3. 楊秀儀著,醫療錯誤與病患安全─台灣醫療糾紛新契機,發表於台北市醫療安全管理研討會,2003年。
    4. 醫事法律學會編,醫療糾紛案例解析,自版,1998年。
    5. 台灣內科醫學會網站http://www.tsim.org.tw/Tc_main.asp

    二、英文部份:
    (一) 書籍
    1.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Into the future: physician assistants look to the 21st century. Developed for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ealth Professions. April 1999.
    2. Heinrich J. J. & Fichandier B. C. The Physicians Assistant as Resident on Surgical Service. Arch Surgical 1980.
    3.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Skill mix and the hospital doctor; new roles for the health care workforce. London: RCP; 2001.
    4. Ruth Ballweg, Edward M. Sullivan, Darwin Brown, Daniel Vetrosky, Physician Assistant:A Guide to Clinical Practice, 4th edition, 2008.
    5. Simon AF, Link MS. Seventeenth annual report on physician assistant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2000. Alexandria: Association of Physician Assistant Programs; 2001.
    6. Twenty-third Annual Report on Physician Assistant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2007. Alexandria, VA. Physician Assistant Education Association.

    (二) 期刊論文
    1. Cawley J. F. Hospital Physician Assista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ospital Topics 1991; 69(3):pp14-19.
    2. Cawley JF. Nonphysician supply and requirements in the health workforce: personnel and policy. N Y Health Sci J. 1998;2:pp117–127.
    3. Cawley JF, Jones PE. Nonphysician clinicians in the health workforce. JAMA. 1999;281:pp509–510.
    4. Chan JS: An 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night nurse practitioner. Nurs Times 1996; 92(38): 38-39.
    5. Hooker, RS. A cost analysis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in primary ca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2002; 15:pp39-50.
    6. Jones PE, Cawley JF. Physician assistants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clinical capabilities,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potential roles. JAMA. 1994;271:pp1266–1272.
    7. Riportella-Muller R, Libby D & Kindig:The substitution of physician assistants and nurse practitioners for physician residents in teaching hospital. Health Affair 1995; pp181-191.
    8. Repicky PA, Mendenhall RC, Neville R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of nurse practitioners in adult ambulatory care settings. Nurse Pract. 1980 5(2):pp27–31,33-4,passim.Mar–Apr.
    9. Salcido, R., Fisher, S. B., Reinstein, L., Willis, J. B. Undeutilization of Physician Assistant in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Arch Physical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1993; 74:pp826-829.
    10. White GL jr. & Davis AM:Physician assistants as partners in physician-directed care. Southern Medicine Journal 1999; pp956-960.

    (三) 其它
    1. AAPA’s publication, 1998.
    2.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ysician Assistant Program, 1998.
    3.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ysician Assistant Program, 2005.

    三、日文部份:
    1. 菅野耕毅,醫療契約法理論,信山社,2001年增補新版。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