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佩妤 Chen, Pei-Yu |
|---|---|
| 論文名稱: |
各種不同規模社會住宅之長期修繕成本預測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ong-Term Repair Cost in Different Scale of Public Housing |
| 指導教授: |
楊詩弘
Yang, Shih-Ho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 畢業學年度: | 11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51 |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住宅 、長期修繕計畫 、建築物生命週期成本 |
| 外文關鍵詞: | Social Housing, Long-term Maintenance Plan, Lifecycle Costs of Buildings |
| 相關次數: | 點閱:252 下載:4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會住宅建築物會隨時間推移及環境與人為因素逐漸老化,使建築結構和設備性能逐漸下降。有鑒於「八年二十萬戶」的社會住宅即將興建完工,制定長期修繕成本計畫可以確保住宅的維修與更新,及早規劃日後修繕的預算編列,可避免住戶及相關管理單位面臨修繕儲備金不足以支付修繕工程費用時的困境。為此,本研究將探討預算編列使用,提出可能的方案。
有鑒於台灣目前在物業管理方面,長期修繕的觀念正在逐漸興起,隨著社會住宅的竣工,政府也開始重視生命週期的費用編列,我國需要建立適合台灣氣候與人文條件的長期修繕計畫方法論。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法,基於鄰國的長期修繕方法構架,制定出本土化長期修繕計畫方法論,提出可能進行的修繕建築構造與設備與其修繕方式與週期。並透過案例的模擬分析,實際演練所建構之方法論,於不同案例大小可能發生的修繕情形。綜前所述,本研究的具體成果為:
社會住宅長期修繕計畫的方法論建立:將社會住宅長期修繕方式分為以下步驟(1)將建築構造與設備部位進行分類(2)按照結算明細表與圖說清點建築構造與設施設備(3)擬定建築修繕時間表與百分比(4)估算60年長期修繕計畫所需費用。
盤點可能發生的建築構造與設備劣化之情形,修繕費用與修繕週期預估:本研究模擬六社會住宅案例,計算出六案六十年期間所需修繕費用,以建築類第五大項「建築裝修」大項所需費用為最高,約佔當案所需修繕成本24%~46%。年度修繕費用以第30年與第60為最高,約佔當案之29%~33%。
修繕策略的擬定:將社會住宅原先預設的全面進行更新修繕,調整為不提供傢俱廚具等設備,並將隔間裝修採用只做重新粉刷的項目,可有效調降15%~20%之費用。
六十年生命週期成本的收支計畫:本研究將擬定兩種收支計畫,分別為(1)定期定額依照m^2收取(2)定期增額費用收取,此收支策略將於第30年發生修繕儲備金不足以支付修繕工程費用,因此各案例皆需做起始費用之調整。
Social housing buildings gradually age over time and due to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factors, leading to a decline in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performance of equipment. In view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200,000 units in eight years" social housing project, the formulation of a long-term maintenance cost plan can ensure the repair and updating of the housing, as well as the early budget allocation for future repairs, thereby avoiding the dilemma of insufficient reserve funds to cover repair costs for residents and related management units.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the use of budget allocation and propose possible solutions.
Given that the concept of long-term maintenance is gradually emerging in property management in Taiwan, an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social housing,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begun to emphasize the allocation of lifecycle costs. Taiwan needs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maintenance planning methodology that is suitable for its climate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This study uses a literature review approach and draws on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methodologies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to develop a localized long-term maintenance planning methodology. It proposes possible repair methods and cycle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equipment. Through simulated analysis of cases, the constructed methodology is practically demonstrated for different scenarios where repairs may occur.
1. 住宅長期修繕計畫標準作業程序之研究。李育珍(2013)。華夏技術學院資產與物業管理研究所。
2. 公寓大廈類建築物生命週期「修繕週期與費用」之基礎資料調查與應用。杜功仁(2018)。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3. 社會住宅長期修繕計畫之方法與應用_以大龍峒公共住宅為例。蔡彰純(2019)。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4. 台北市社會住宅長期修繕生命週期維護模式成本比較之研究。蔣燿宇(2021)。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5. 公寓大廈長期修繕計畫機制之研究。陳宏明(2020)。立法院法制局研究報告。
6. 台灣社會住宅政策過程之政經分析。張志源(2019)。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7. 建築物長期修繕計畫與經費編列。杜功仁(2018)。
8. 建築裝修防水工程規範。台塑企業規範(2019)。
9. 長期修繕計畫製作指針與解說。台灣物業管理學會(2020)。
10. 樓宇復修實務指南。香港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有限公司(2019)。
11. 住屋全保障:亞洲公共住宅比較研究。劉恆君(2016)。台灣人權學刊第三卷第三期。
12. 應用開放式建築延長既有集合住宅壽命之案例模擬與評估。杜功仁(2014)。
13. 社會住宅興辦計畫。行政院(2017)。
14. 社會住宅規劃設計興建及營運管理作業參考手冊。內政部營建署(2018)。
15. 從建築物長期修繕計畫角度探討管理費收費標準之研究。李金玲(2014)。華夏技術學院資產與物業管理研究所。
16. 淺談“長期修繕計畫”對建築物維護與更新的意義_以台灣自建出租型學生公寓為例。何亭枚、胡麗瓊、廖硃岑、傅宥臻(2017)。第十一屆物業管理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17. 集合住宅長期修繕預算預測模型。張智元、管采榕(2012)。
18. 台北市集合住宅管理維護模式之研究。洪子茵(2002)。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19. 住宅電氣設備F案例檢查之研究。王建翔(2002)。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20. 建築再生學。松村秀一(2016)。
21. 公寓大廈共用部分機電設備維護費用支出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徐春福(2003)。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22. 物業管理介入社會住宅前期規劃之研究。蔡佳桂(2017)。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
23. Optimisation of sinking funds for major repairs in a housing association. G Bowles' and JS Dagpunar(2000)。
24. 老舊集合住宅劣化現況調查與開放式修繕技術應用。陳甫桓(2015)。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25. 社會住宅給誰住?破除自償迷思,追求可負擔租金。彭揚凱(2020)。社會住宅推動聯盟。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com/2020/09/10-10993.html
26. 展示陳列類型建築物長期修繕計畫之研究_以設備為例。厲娓娓(2016)。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