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玉鳳
Tsai, Yu-Feng
論文名稱: 中國大陸與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績效表現
The performance of SOE in China and Taiwan
指導教授: 吳清在
Wu, Tsing-Za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會計學系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民營化績效股權結構
外文關鍵詞: Privatization, Performance, Ownership Structure
相關次數: 點閱:9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的民營化改革選擇了改革時長、收益大、風險低的「漸進式」改革,造成中國國營事業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部分民營化”(partial privatization)的狀態。而相較於中國,台灣的國營事業有9成以上在民營化後的三年內,國家政府的持股比例即低於50%,兩國民營化歷程存在巨大的差異,中國國營企業這種混合的所有權結構對民營化公司來說能產生較好的公司治理嗎?
    過去學者對於台灣民營化成果的研究多針對各家國營事業,而少有關於整體民營化績效的研究,而針對中國民營化成果的研究結論不一,本研究推論其原因為各文獻其研究期程不一,而造成民營化後短、中或長期不同期程有不同的結論。
    因此本研究蒐集了台灣民營化事業的其中12家,分析其民營化前後的績效差異。針對兩國國營事業民營化改革的績效,本研究首先將民營化歷程由3年拉長至5年與10年,以回歸模型分析比較其不同期程民營化之成效,並且觀察當政府的釋股門檻低於何種程度始對企業產生顯著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台灣的國營事業其獲利能力(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與稅後淨利率)在民營化後是變好,而中國的證據則顯是民營化後獲利能力(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與稅後淨利率)下降。並且,研究證據顯示,若中國政府能於民營化後三年內將持股比例降至10/%以下有助於公司ROE的提升;而台灣則是拉長民營化期程有助於提升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而政府出售其國營事業股權也有助於企業改善其現金流量比率,提高中、短期償債能力。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countries have implement privatization. China followed this tide to solve the abuse in state of enterprises. China chose to privatize slowly in the long time. It caused the enterprises in china stayed with partial privatization. Is it better for China’s business to stay with this mix ownership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ass studies, we elongate the study schedule from 3 years to 5 and 10 year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with the privatized business in China. And We analyze how many stocks the states sell will mostly effect the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In the past, the Scholar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ngle enterprise after privatizing. It can not to examine the whole effect of privatization in Taiwan. So we choose 12 enterprises in Taiwan to accese the change of performance after the reform. Moreover, we still elongate the study schedule from 3 years to 5 and 8 years to see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Finally, we compare the effect of privat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fitability after privatizing in Taiwan is better than Chian not only in shor-term but also in interim and long-term.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business decline significantly.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與假說發展 7 第一節 兩岸民營化發展背景回顧 7 第二節 民營化相關文獻 16 第三節 研究假說發展與彙整 25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資料來源 28 第一節 模型建立 28 第二節 變數之定義與衡量 32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檢定方式 41 第四節 資料來源、樣本期間與選樣標準 42 第肆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46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 46 第二節 實證結果 5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研究貢獻 6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66 附表 67 參考文獻 122 表 2-1 民國78年1月1日至102年05月31日移轉民營之公營事業 13 表 2-1 民國78年1月1日至102年05月31日移轉民營之公營事業 15 表 2-2 中國與台灣民營化歷程之彙總 15 表 2-2 民營化相關文獻彙總表 23 表 2-3 研究假說彙總 27 表 3-1 研究變數彙總 39 表 3-2 樣本篩選結果 44 表 3-3 台灣透過出售股權完成民營化的上市公司資料表 45 表 4-1 中國樣本民營化績效敘述性統計 49 表 4-2 台灣樣本民營化績效敘述性統計 51 表4-4 中國樣本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ROE差異數 68 表4-5 中國樣本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ROE差異數 70 表4-6 中國樣本民營化前三年與後十年ROE差異數 72 表4-7 中國樣本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ROA差異數 74 表4-8 中國樣本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ROA差異數 76 表4-9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NI差異數 78 表4-10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NI差異數 80 表4-11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NI差異數 82 表4-12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十年NI差異數 84 表4-13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CF差異數 86 表4-14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CF差異數 88 表4-15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十年CF差異數 90 表4-16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TAturn差異數 92 表4-17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TAturn差異數 94 表4-18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十年TAturn差異數 96 表4-19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APE差異數 98 表4-20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APE差異數 100 表4-21中國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十年APE差異數 102 表4-22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ROE差異數 104 表4-23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ROE差異數 105 表4-24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八年ROE差異數 107 表4-25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ROA差異數 110 表4-26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五年ROA差異數 112 表4-27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八年ROA差異數 114 表4-28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三年NI差異數 116 表4-29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五年NI差異數 118 表4-30台灣各家公司民營化前三年與後八年NI差異數 120 表4-31 本研究重要假說變數彙總---中國 57 表4-32本研究重要假說變數彙總---台灣 60 圖 1 1 研究流程圖 6 圖4-1 股東權益與稅後淨利變動 52 圖4-2 總資產與稅後淨利變動 52

    一、中文文獻
    1. 吳文弘,「公營事業民營化,提升事業經營績效之利器」。
    2. 黃慶堂、陳建宏,「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47卷第3期,民國85年9月,頁86-109。
    3. 張玉山、王家龍,公營事業民營化快訊,1995 年。
    4. 張玉山,國營事業民營化政策──中國國企改造之介紹,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術文教中心,2008。
    5. 林玉華、張玉山與王毓香,1998,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經營績效的比較-以中石化、中工、中鋼、陽明為例(公營事業評論技術報告),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出版。
    6. 呂秋香,1999,公營事業民營化執行成果與績效評估,主計月報。
    7. 王毓香(民國87年6月),「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績效之比較-以中石化、中工、中鋼、陽明為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林建宏(民國84年6月),「公營事業民營化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9. 張紅軍.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理論及實證分析,經濟科學,2000,(04):34-44。
    10. 趙英林,周在霞.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係的實證分析,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6,(04):19-22。
    11. 陳湘永,鄭學璋,黃雪麗.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的實證研究,證券市場報導,2000,(04):34-41。
    12. 于東智.股權結構、治理效率與公司績效,中國工業經濟,2001,(05):54-62。
    13. 耿新,沈孟康.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3):105-107。
    14. 佘曉明.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世界經濟,2003,(09):50-55。

    二、英文文獻
    15. Boardman, A. E. and Vining, A. R.(1992), “Ownership vs. Competition: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Public Choice, Vol .73, pp.205-239.
    16. Boycko, Maxim, Shleifer, Andrei, Vishny, Robert W, (1996) “A theory of privatisation”, Economic Journal, 106(435), pp.309-320.。
    17. Boardman,Anthony E.and Aidan R. Vining (1989)“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A Comparison of Private,Mixed,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Vol.31,No.2。
    18. Barberis, N., Boycko, M., Shleifer, A., and Tsukanova, N. 1996. How doesprivatization work? Evidence from the Russian shops.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 104(4):764-790.
    19. Barber, B. M., and Lyon, J. D. 1997. Detecting long-run abnormal stock returns:The empirical power and specification of test statistic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3(3):341-372.
    20. Boardman, A. E., and Laurin, C. 2000.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of share issued privatizations. Applied Economics 32(11):1451-1464.
    21. Boubokri,N. and Cossert,J.c.〝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 53, No.3,(June),1998 ,pp.1659-1679.
    22. Boubakri, N., and Cosset, J. 1998.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3(3):1081- 1110.
    23. Dewenter, K. L., and Malatesta, P. H. 2000. State-owned and privately owned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 leverage, and labor intens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1):320-334.
    24. D’Souza, J., and Megginson, W. L. 1999.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privatized firms during the 1990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4(4):1397-1438.
    25. Megginson, W. L., Nash, R. C., Netter, J. M., and Schwartz, A. L. 2000. Thelong-run return to investors in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 FinancialManagement 29(1):67-77.
    26. Megginson, W. L., Nash, R. C., and Van Randenborgh, M. 1994.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 An internationalempirical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9 (2):403-451.
    27. Megginson, W. L., and Netter, J. M. 2001. From state to market: A survey ofempirical studies on privat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9(2):321-389.
    28. Megginson, W.L. Nash, R.C.and Randenbordge, M.V.,〝The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 An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XIX, No.2 June,1994 ,pp403-452.
    29. Sun,Q.,W.Tong and Q.Yu.2002.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across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1(1).
    30. Sun, Q., and Tong, W. H. S. 2002. Malaysia privatizati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Financial Management. 31(4):79-105.
    31. Wei, Z., Varela, O., D’Souza, J., and Hassan, M. K. 2003.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hina’s newly privatized firms. Financial Management 32(2):107-126.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3-12-31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