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至秀
Hu, Chih-Hsiu
論文名稱: 臺灣豫劇兩版本《杜蘭朵》文本、角色與服裝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Text, Character and Costume on Two Versions in Taiwan Bangzi Opera Turandot
指導教授: 朱芳慧
Chu, Fang-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藝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歌劇川劇豫劇《杜蘭朵》人物角色服裝設計
外文關鍵詞: opera, Sichuan opera, Bangzi opera, Turandot, character, costume design
相關次數: 點閱:252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義大利劇作家浦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經典歌劇《杜蘭朵》(Turandot)不斷在世界各地的劇場中搬演著。隨著各國的演出團隊、劇種及時代背景的不同,此劇擁有了萬種風情且各具特色的樣貌。臺灣豫劇團於 2000 年演出《中國公主杜蘭朵》,該團於 2017 年再度重新詮釋此劇,名為〈青春作伴《杜蘭朵》〉,演出值得肯定。本論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杜蘭朵》從歌劇到川劇之文本與角色變化;包括經典作品《杜蘭朵》、歌劇《杜蘭朵》情節與角色、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文本與角色。第二部分,豫劇兩版本劇情與角色、詞情與板式;包括豫劇兩版本劇情大意與人物角色、魏明倫川劇與豫劇二版之文本比較及豫劇二版詞情與板式應用。第三部分,豫劇兩版本服裝設計、角色繪圖;包括戲曲服飾源流、訪談豫劇二版服裝設計師蔡毓芬、豫劇兩版本服飾與繪圖。

    本論文從《杜蘭朵》的文本劇情延伸至人物角色及其服裝設計之研究。期盼本文 能提供相關研究者作為參考。

    The classic opera Turandot by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the Italian opera composer, was constantly performing in theater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different performance teams, various types of play in each era and country, this play had thousands of unique appearances. In 2000,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played Chinese Princess Turandot. The troupe reinterpreted the play again in 2017 in the name of Turandot. The performance was a success. In summary, This study w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focused on the text and character of Turandot between the original opera and Sichuan opera,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Turandot’s story. The second compared the text and character on the two versions of Bangzi opera (2000, 2017), including the discussion for plot, character, lyrics and rhythmic. The last presented a close inspection on costume design and graphic art. To be more specific, this section would consist of Chinese opera costume origins and an interview with Tsai, Yu-Fen, the costume designer for the Bangzi version of Turandot (2017). Furthermore, it discussed Turandot’s costume and graph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of Bangzi opera (2000, 20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on the text, character and costume for Turandot. The study looked forward to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artistic workers in their researche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一、專書 2 二、期刊論文 8 三、學位論文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1 一、研究方法 11 二、研究方法步驟圖 13 三、研究範圍 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4 一、研究架構 14 二、研究架構圖 16 第二章《杜蘭朵》從歌劇到川劇之文本與角色變化 17 第一節 經典作品《杜蘭朵》、歌劇《杜蘭朵》情節與角色 17 一、故事演變與情節大意 17 二、歌劇《杜蘭朵》人物角色 20 第二節 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文本與角色 21 一、文本與情節 21 二、人物與角色 24 第三章 豫劇兩版本劇情與角色、詞情與板式 26 第一節 豫劇兩版本劇情大意與人物角色 26 一、劇情大意 26 二、人物角色 28 三、魏明倫川劇與豫劇二版之文本比較 29 第二節 豫劇二版詞情與板式應用 33 第四章 豫劇兩版本服裝設計、角色繪圖 40 第一節 戲曲服飾源流 40 第二節 訪談豫劇二版服裝設計蔡毓芬 42 第三節 豫劇兩版本服飾與繪圖 44 第五章 結論 50 參考文獻 52 附錄一 訪談服裝設計蔡毓芬(〈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 55 附錄二 訪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專任教師喻國雄 58 附錄三 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音樂板式 61 附錄四 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文本比較圖 64 附錄五 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劇本 68 表目錄 表 1 歌劇《杜蘭朵》劇情大意 18 表 2 歌劇《杜蘭朵》人物角色性格 21 表 3 川劇《中國杜蘭朵》劇情大意 23 表 4 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人物角色性格 24 表 5 豫劇二版之劇情大意 27 表 6 豫劇兩版本《杜蘭朵》主要人物及其性格之比較 29 表 7 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文本台詞對照一 30 表 8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文本台詞對照二 31 表 9 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文本台詞對照三 32 表 10 豫劇二版之音樂板式 33 表 11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人物板式變化一 37 表 12 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人物板式變化二 38 表 13豫劇〈青春作伴《杜蘭朵》〉人物板式變化三 39 圖目錄 圖 1研究方法步驟圖 13 圖 2論文架構圖 16 圖 3伊登12色相環圖(1961) 47 圖 4豫劇一版杜蘭朵劇照 48 圖 5豫劇二版杜蘭朵劇照 48 圖 6豫劇一版杜蘭朵裝扮藝術圖 49 圖 7豫劇二版杜蘭朵裝扮藝術圖 49

    一、中文專書
    周洵、高春明:《中國服飾五千年》,臺北:美工圖書社,1987年。
    魏明倫:《潘金蓮:魏明倫劇作三部曲》,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張毓吟:《圖像符號傳播的語文式思考:以符號學詮釋國劇臉譜為例》,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5年。
    曾清嫣:《杜蘭朵公主》,臺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
    吳祖強:《普契尼:杜蘭朵公主》,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9年。
    韓德英、楊揚、楊健民:《中國豫劇》,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盧昂:《東西方戲劇的比較與融合:從舞台假定性的創造看民族戲劇的構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
    譚元杰:《戲曲服裝設計》,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葉立誠:《服飾美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年。
    王宇清:《萬古中華服裝史》,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5年。
    臧長風:《服飾的歷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
    魏明倫:《魏明倫創作精品集》,上海:東方出版社,2007年。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鄧啟耀:《藏在衣服裡的秘密》,臺北:書泉出版社,2010年。
    朱芳慧:《跨文化戲曲改編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
    段馨君:《跨文化改編與再現》,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喻國雄:《戲曲服裝造型與功能》,臺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3年。
    馬紫晨、關朋、潭靜波:《圖解豫劇藝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朱芳慧:《當代戲劇鑑賞與評論》,臺北:五南圖書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

    二、中文翻譯專書
    伊田(Johannes Itten)著,江金石編譯:《色彩論》,臺南,信宏出版社,1988年。
    凱倫.布魯斯特爾(karen Brewster)、梅麗莎.莎佛(Melissa Shafer)著,司徒嘉慧譯:《劇場設計:基礎舞台、服裝、燈光設計實務入門》,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三、學位論文
    李廷植:《中國戲曲人物造型藝術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2年。
    楊淑錦:《國劇服裝及其意義研究》,臺北: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喻國雄:《戲曲服裝美學與功能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05年。
    江趙夏枝:〈浦契尼歌劇《杜蘭朵》劇中“柳兒”角色的探討〉,臺北: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侯春富:《京劇服裝「靠」之形制設計與舞台應用》,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2008年。
    江惠美:〈浦契尼歌劇作品《蝴蝶夫人》與《杜蘭朵》東方元素的探討〉,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碖文,2011年。
    葉芳欣:〈《杜蘭朵》歌劇與戲曲四版本探析》,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12年。
    張明玉:〈普契尼《杜蘭朵》歌劇欣賞之教學探討-以國小四年級學生對【茉莉花】的接受度為例〉,臺北: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廖盈淳:〈張藝謀與陳凱歌執導之《杜蘭朵公主》歌劇視覺詮釋與差異研究〉,臺中: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2017年。

    四、期刊
    王旭東:〈戲曲服裝的特點〉,《劇影月報》 2008卷1期 ,頁106。
    梁群玲:〈試談戲曲服裝〉,《南國紅豆》 2010卷5期,頁66-67。
    陳華珍:〈戲曲舞台服裝的腳色運用與搭配〉,《劇影月報》 2010卷3期,頁132-133。

    五、其他
    臺灣豫劇團:〈青春作伴《杜蘭朵》節目手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

    六、影音資料
    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中國公主杜蘭朵》,高雄: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2000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青春作伴《杜蘭朵》〉,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年。

    七、網路資料
    中華戲劇學會文藝會訊【2010海峽兩岸豫劇論壇專刊】(http://www.com2.tw/chta-news/2010-6/),檢索日期:2019年3月10日。
    伊登12色相環圖,(https://yui0201.pixnet.net/blog/post/148597880-%5B%E5%B0%88%E6%AC%84%5D-%E8%89%B2%E5%BD%A9%E5%BF%83%E7%90%86%E5%AD%B8-%EF%BC%8A-%E8%89%B2%E5%BD%A9%E8%88%87%E7%A9%BF%E6%90%AD ),檢索日期:2017年06月13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