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陽佳君 Yang, Chia-Jun |
|---|---|
| 論文名稱: |
論代理孕母所生子女之法律地位 The status of the children given birth by the surrogate mother |
| 指導教授: |
侯英泠
Hau, In-L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98 |
| 中文關鍵詞: | 子女最佳利益 、身分 、收養制度 、人工生殖 、代理孕母 |
| 外文關鍵詞: | surrogacy, children's status, surrogate mother, adopt |
| 相關次數: | 點閱:122 下載: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擬先就現行法中有關親屬法之規範探討親權之歸屬,若以「分娩事實」為標準,代理孕母無疑地是嬰兒法律上之母親。倘若分娩事實僅為血緣關係之客觀表象,則應以「血緣關係」作為認定親子關係之標準,此時,代理孕母若已婚,其配偶即推定為嬰兒法律上之父親,委託夫妻若欲成為該名子女之雙親,必須由代理孕母或其夫配合提起否認子女之訴或訂定收養契約。在肯定代理孕母契約合法之前提下,考量代理孕母契約之特質,試從契約自由原則與善良風俗檢視於代理孕母契約中約定父母子女關係之容許性,次就代理孕母或委託夫妻之一方有違約之情況發生,對於「交付」或「接受」子女之執行上,探討有無窒礙難行之處。
倘若親屬法之規範與契約法之規範都無法妥善解決代理孕母所生子女之法律地位,形成代理孕母(法律上之父母)與委託夫妻(事實上之父母)二對父母親之拔河,如同離婚夫妻雙方在爭執子女之親權,此時,若依據子女最佳利益之保護來決定系爭子女權之歸屬,就須從收養制度與離婚後子女親權之歸屬加以研究,企圖找出真正對於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之保護。
最後,對於立法之展望,由於牽涉身分關係,探討是否可於代理孕母與委託夫妻訂定代理孕母契約之同時,約定將來於子女出生後訂定收養契約,並透過公示公信之方式,在法院為收養契約之預告登記,一方面納入公權力監督之機制,一方面預防紛爭之發生,作為規範代理孕母契約所生子女法律地位之參考。雖然,在贊成代理孕母契約係合法之英、美二國皆直接規定代理孕母所生子女之父母為委託夫妻,則代理孕母契約之性質將不在侷限於債權契約,尚包含身分契約之性質在內,如此一來,衝擊「分娩者為母」之原則,也將引發新的問題,為減少變動親屬法之規範體系,試圖提出一個可行之參考途徑。
壹、中文資料
一、書籍
甲、 李聖隆,醫護法規概論,華杏書局,民國75年9月初版。
乙、 林秀雄,家族法論集(二),三民書局,民國76年。
丙、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民國76年4月4版。
丁、 高鳳仙,親屬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社,民國87年。
戊、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著,民法親屬新論,三民書局,民國79年9月三版。
己、 陳惠馨,親屬法諸問題研究,月旦出版公司,民國82年11月,初版。
庚、 楊友仕、陳思原,試管嬰兒,正中書局(大眾醫學叢書),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辛、 趙錫如主編,辭海,將門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民國76年2月版。
壬、 蔡墩銘,醫事刑法要論,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4年9月出版。
癸、 戴炎輝、戴東雄合著,中國親屬法,三民書局,民國90年5月新修定二刷。
11、 戴東雄,親屬法實例解說,三民書局,民國83年4月三版。
12、 戴東雄,親屬法論文集,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7年12月初版。
二、學位論文
1、丁蓓蓓,論民法法上親權之行使,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1月。
2、王富仙,生殖細胞之法律性質,國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1月。
3、史勝德,美國關於代理孕母契約之法律爭議,國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7月。
4、高麗華,人工生殖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6月。
5、李立如,兒童保護行政之研究-實現兒童最佳利益,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6、李端珺,代理孕母法律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89年7月。
7、林素英,論離婚後親權之行使,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7月。
8、林燕翎,夾縫中的女人-探討台灣代理孕母問題,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9、陳美伶,人工生殖之立法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3年8月。
10、陳蕙芳,人工生殖子女之法律地位,國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11、陳慧雯,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管制模式之法律政策分析-以代理孕母之管制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12、黃綵君,親屬法上會面交往權之研究,東海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13、黃義成,論以未成年養子女利益為中心之收養法,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1月。
14、黃雅琴,收養要件之評析與前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月。
15、郭銘禮,性、法律與經濟分析-從Posner的性經濟理論檢討台灣之性管制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16、曾建豪,子女交付請求權之研究-以日本法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17、劉介中,論我國收養認可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6月。
18、鄭世脩,否認子女之訴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19、廖慧全,論代理孕母之法律規範,國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20、蘇坤成,論代孕契約之損害賠償,國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三、期刊論文
1、王富仙,生子契約容許性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民國90年8月。
2、王以禮,「代理孕母」法律關係之研究,全國律師民國86年11月號。
3、王海南,由法律觀點談人工生殖技術,法律評論,第54卷第6期,民國77年6月。
4、王海南,人工生殖在刑法上面臨的難題,政治評論,第46卷6期,民國77年6月。
5、王綺華等,徵求子宮,待遇從優?!代理孕母法律問題初探,法律學刊,民國87年6月。
6、李鎡堯,國內人工生殖科技之現況,月旦法學雜誌第二期,民國84年6月。
7、李鎡堯、楊友仕,我倆為何不孕?健康世界雜誌社,民國81年6月。
8、李震山,從憲法保障生命權及人性尊嚴之觀點論人工生殖,月旦法學雜誌第2期,民國84年6月。
9、林秀雄,非婚生子女之收養,月旦法學雜誌第73期,民國90年6月。
10、林芳玫,新科技是舊傳統的幫兇:代理孕母與母親身分之問題化,騷動,民國85年10月。
11、周博裕,血緣模糊化的弔詭-談「代理孕母」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5期,民國87年1月。
12、施宇芳,論子宮之工具化與代理孕母制度之立法方向,法律學刊,民國86年6月,第26期。
13、孫鳳儀,淺談代理孕母工具化暨其解決,應用倫理研究第9期。
14、孫效智,代理孕母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應用倫理研究第4期。
15、時國銘,代理孕母是一種商品嗎?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5期,民國87年1月。
16、陳惠馨,人工生殖技術對於親屬法之衝擊,高雄律師會訊,民國85年12月,第1卷第12期。
17、陳美伶,人工生殖子女婚生地位之認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期,民國84年6月。
18、陳美伶,同性戀問題對傳統身分法之衝擊,月旦法學雜誌第30期,民國86年11月。
19、陳美華,物化或解放-女性主義者關於代理孕母之爭論,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民國88年9月。
20、陳昭姿,翹首期盼代理孕母合法化-等待生命的轉捩點,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民國88年9月。
21、陳妙芬,浮濫的平等?-談代理孕母的法理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民國88年9月。
22、黃蕪,對「代理孕母草案」的意見,法務通訊,民國88年5月27日。
23、黃義豐譯,借腹生子契約之研究(關於M女嬰之判決)--美國法漫談(四),司法週刊,第347期,民國76年12月30日。
24、楊哲銘,代理孕母的法律問題,誰是媽媽?法律與你,民國85年10月。
25、詹森林,借腹生子契約之違背善良風俗性與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萬國法律,第33期,民國76年6月。
26、廖建台,借腹生產之立法趨勢,法務通訊,第1215期,民國74年5月。
27、趙公茂,人工生殖暨遺傳科技與法律之關係,政大法學評論,第57期,民國86年6月。
28、劉仲冬,代理懷孕:女性及醫療社會學觀,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4期,民國86年10月。
29、雷文玫,以「子女最佳利益」之名: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與負擔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28卷,第3期,民國88年。
30、雷文玫,兩對父母親之拔河-從父母子女關係之認定看近來代理孕母合法化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民國88年9月。
31、顏厥安,自由與倫理-由代理孕母合法化問題談價值命題的論證,政大法學評論第57期,民國86年6月。
32、顏厥安,沒有臉龐的權利主體-由法理學檢討生物科技與人工生殖技術,月旦法學雜誌第2期,民國84年6月。
33、蔡墩銘,人工生殖與胚胎試驗,月旦法學雜誌第2期,民國84年6月。
34、戴東雄,孩子,你的父母是誰?論人工生殖之子女,尤其是管嬰兒在法律上之身分,法學叢刊,第125期,民國76年1月,21頁。
35、「代理孕母應否合法化」研討會會議記錄,醫事法學民國90年6月。
36、薛瑞元,「代理孕母」所生子女的身分認定-誰是他的母親?月旦法學雜誌第38期,民國87年7月。
37、薛瑞元,「代理孕母」的管制原則及措施,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民國88年9月。
38、駱惠美,探討代理孕母於我國適用之可行性,景文技術學院學報,民國89年4月。
四、報章資料
1、 中國時報,八十六年十月三日,三十九版。
2、 民生報,八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二十三版。
3、 聯合報,七十六年四月六日,三版。
4、 美國愛莉特․史威澤女士案,民生報,八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十五版。
5、 英國人蘇珊,自幼即無子宮,其母將為其懷胎生子,民生報,八十四年七月三日,二十一版。
6、 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甘蒂女士,代替女兒懷胎生子,中時晚報,八十六年四月十四日,五版。
7、 自由時報,八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十一版。
8、 聯合報,八十六年九月十三日,三版。
9、 民生報,八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二十三版。
10、民生報,八十六年三月十日,二十四版。
11、中時晚報,八十六年十二月三日,五版。
12、聯合報,八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五版。
13、中國時報八十六年九月四日,三十九版。
貳、英文資料
一、書籍
1、Annas, Geoge J. Some Choice: Law, Medicine, and the Market.(New York, New York, 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Atwood , Margaret. The Handmaid’s Tale.(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Houghton Mifflin, 1986).
3、Cooper, Susan Lewis. and Ellen Saraohn Glazer. Choosing Assisted Reproduction: 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Indianapolis, Indiana, U.S.A.: Perspective Press,1988).
4、Corea, Gena. The Mother Machine: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from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o Artificial Wombs.(New York, New York, U.S.A.: Harper & Row, 1985).
5、Freedman, Warren, Legal Issues in Biotechnology and Human Reproduction: Artificial Conception and Modern Genetics. (New York ,New York , U.S.A.:Quorum Books ,1991.)
6、Gostin, Larry ed. Surrogate Motherhood: Politics and Privacy.(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7、Goldstein J., A. Freud & A. Solnit, Beyond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1973).
8、Hull, Richard T. ed ., Ethical Issues in the New Reprodictive Technologies.(Belmont , California , U.S.A.:Wadsworth,1990).
9、Keane, Noel P. and Dennis L. Breo, The Surrogate Mother.(New York, New York,U.S.A.:Everest House,1981).
10、Krause Harry D.,Family Law.
11、Kuhse, Helga and Peter Singer.eds.A Companion to Bioethics.(Oxford, U.K.:Blackwell, 1988.)
12、Morgan Derek & Lee Robert G., “Human Fertilisation & Embryology Act 1990”-Abortion & Embryo Research , The New Law ,1991.
13、Priest Jacqueline A.,“Assisted Reproduction -Developments in England”,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37,July 1988.
14、Robertson, John A. Children of Choice: Freedon and the New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Princeton , New Jersey ,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15、Irving J. Sloan,The Law of Adoption and Surrogate Parenting,(Ocean 1988).
16、Singer ,Peter.and Deane Wells.Making Babies :The New Science and Ethics of Conception.(New York ,New York , U.S.A.: George Allen & Unwin ,1983).
17、Sunstein , Cass R. The Particial Constitution.(Cambrige , Massachusetts, U.S.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18、Tong , Rosemarie.Feminist Approaches to Bioethics:Theoretical Reflection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Boulder , Colorado , U.S.A.:Westview Press,1997).
19、Warnock, Mary , A Question of Life —The Warnock Report on Human Fertilisation & Embryology.(Oxford, U.K.:Basil Blackwell , 1985).
二、期刊論文
1、Anderson, Elizabeth S.“Is Women’s Labor a Commodity?” Philosophy & Publick Affairs vol.19(1990).
2、Allen, Anita.“Surrogacy , Slavery and the Ownership of Life”, Harvard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 vol.13(1990).
3、Areen, Judith.“Baby M Reconsidered”, Georgetown Law Journal vol.76(1988).
4、Brandel, Abby.Comment,“Legislating Surrogacy:A Partical Answer to Feminist Criticism”,Maryland Law Review vol. 54(1995).
5、Brophy K.M., A Surrogate Mother Contract to Bear a Child, Journal of Family Law(1981/1982), vol.20.
6、Comment, Contract Mother Contrasts: Analysis of a Remedial Quagmire , Emory Law Journal , vol.37(Summer 1988).
7、Dickens, Bernard M., Medico-legal Aspects of Family Law,1979.
8、Dean Malcolm,“Couple Can Keep Surrogate Child”,Guardian , Dec.3,1987.
9、Douglas Gillian,The Human Fertilisation & Embryology Act 1990, Family Law,vol.21,1991.
10、Freestone, David(ed.), Children and the Law,1990.
11、Field M. A., SURROGATE MOTHERHOOD (Harvard 1990).
12、Gitlin , H. Joseph “Family Law Section Approves Model Surrogacy Act:A Comment”, Family Law Quarterly, vol. 22, No.2 summer 1988.
13、Givelber , The Right to Minimum Social Decency and the Limits of Evenhandedness:Intentional Inflictuon of Emotional Distress by Outrageous Conduct , Columbia Law Review ,vol.82(1981).
14、Hau , Mark A.& Ellman Ira Mark, Health Care Law and Ethics, 1989.
15、Halther Mills , “Surrogate Mother Can Keep Twins ”, The Independent . March 13 ,1987 .
16、James and Diana Hutchison , “Surrogate Mother Wins Battle to Keep Twins”,Daily Maily ,March 13 ,1987
17、Krause, Harry D. , Family Law,3rd ed., West 1990.
18、Lacayo Richard,“Who’s Child Is This?”Time, January 19,1987.
19、Lorio ,“Alternative Means of Reproduction:Virgin Territory for Legislation”, Louisiana Law Review ,vol. 44 ,1984 .
20、Lee, Robert & Morgan , Derek(ed.)Birthrights-Law and Ethics at the Beginnings of Life,1989.
21、Massie , Ann Maclean , Restricting Surrogacy to Married Requirement in the Uniform Status of Children of Assisted Conception Act , Hasting Constitution Law Quarterly , vol.18, 1991.
22、Miller Steven L.,“Surrogate parenthood and Adoption Statutes:Can a Square Peg Fit into a Round Hole ?”Family Law Quarterly, vol.22(summer 1988).
23、Morgan ,Derek & Lee , Robert G., Black stone’s Guide to the Human Fertilisation & Embryology Act 1990,Abotion & Embryo Research, the Law , 1991.
24、Maurice M. Suh, Surrogate Motherhood: An Argument for Denial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 Columbia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Problems, vol.22,(1989).
25、Ontario Law Reform Commission , Report on Human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and Related Matters , 1985.
26、Pertore Laura “A Select Bibliography on Surrogacy ”,Family Law Quarterly vol.22.
27、Parker ,Motivation of Surrogate Mothers:Initial Finding , American Journal Psychiatry ,vol.14, (1983).
28、Radian, Margaret Jane.“Market-Inalienability” , Harvard Law Review vol.100(1987).
29、Reports of a Working Party , Council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 Human Procreation —Ethical Aspects of the New Techniq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30、Rothman ,Barbara Katz, Recreating Motherhood,1989.
31、 Rosenbalatt,K. The Baby in the Factroy, Time, Feb.14,1983 .
32、Stanworth , Michelle(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Gender, Motherhood and Medicine , 1988.
33、Skoloff Gary N., “Special Issue on Surrogacy - Introduction ”, Family Law Qarterly ,vol.22,No.2.
34、Sloan Irving J., The LAW OF ADOPTION AND SURROGATE PARENTING,(Ocean 1988).
35、Vetri Dominick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nd United States Law”,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arterly , vol.37, July 1988 .
36、Wikerson, Albert E.(ed.), The Rights of Children—Emergent Concepts in Law and Society,1973.
37、Weber ,Walter M, The Personhood of Unborn Children:A First Principle in “Surrogate Motherhood” Analysis , Harvard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 , vol. 13,(Wint. 1990).
參、日文資料
一、 書籍
1、小池隆一、田中實、人見康子編著,人工受精諸問題,慶應義塾大學法學研究會,1980年。
2、久貴忠彥,親族法,民法學全集9,日本評論社,1984年10月10日。
3、太田武男,久貴忠彥,親子法律,有斐閣,昭和55年10月23日新版第一刷。
4、石井美智子,人工生殖法律學,有斐閣,1994年8月30日。
5、田中實,親族法論,成文堂,昭和54年5月1日。
二、 期刊論文
1、人見康子,生命科學進展法律-代理母法律,民事研修,第61卷第5期。
2、人見康子,生殖技術法律,民事研修第四0九號。
3、人見康子,人工授精-子人權側面-,1873年11月25日臨時增刊號。
4、人見康子,體外授精法律問題,,1985.1.1-15(No.828)。
5、人見康子,人工生殖代理母(新˙家族法特集),法學教室,第一二五號,1991年2月。
6、大鳩一泰,西第56回法學者大會出席,醫事法學年報,1987年2月。
6、三木妙子,人工生殖比較法研究-,比較法研究,第53期,1991。
7、中山敬一,胚子保護關法律討議草案,關法,第38卷,第1期。
8、石川 稔,新˙家族法事情-代理母契約,法學第353號,1984年5月。
9、石川 稔,代理母-法學立場,法學教室No.150,1993.3。
10、石川 稔,人工生殖比較法的研究-,比較法研究第53期,1991。
11、石川 稔,人工生殖比較法的研究-Ⅰ總括(1),比較法研究第53期,1991。
12、石原 明,體外受精法的視點課題, No.807,1994.2.15。
13、河上倫逸、平田公夫共譯,人工生殖醫學家族法上諸問題-誰父母˙場合,法律時報第59卷,第12號,1987.11。
14、河上倫逸、星野一正監譯,人為的生殖醫療技術議論狀況-˙ 篇,法律時報第59卷,第12號,1987.11。
15、岩志和一郎,西代理母問題,判例No.197,1986.7.10。
16、岩志和一郎,人工生殖比較法的研究-,比較法研究第53期,1991。
17、岩志和一郎,胚保護法,醫事法學-Journal of Medicen Law,1992.7。
18、岩志和一郎(一),體外授精許容條件限界-西對應狀況,法律時報,第59卷第12期,1987年12月。
19、岩志和一郎(二),人工生殖比較法的研究-,比較法研究,第53期。
20、齊藤純子,立法介紹-胚保護法,外國立法,第30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