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文正
Yeh, Wen-Cheng
論文名稱: 醫師不作為醫療的刑法問題
指導教授: 林東茂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不作為不作為犯不作為醫療告知後同意保證人遺棄安樂死
相關次數: 點閱:124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扣緊醫療行為與刑法上不作為犯間的關係,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範圍,第二章首先針對文獻上醫病關係與Informed Consent理論略作說明,並據此補充醫療行為的意義與醫病關係的特徵、Informed Consent(告知後同意)理論的內涵等。在第三章裡,先由不作為的行為討論入手。次處理刑法學理上針對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處罰依據,所發展出的「保證人地位」的專有名詞。於第四章中予以討論醫療刑法在實務上最常見者:醫療行為的過失不作為傷害或過失致人於死行為。此兩罪在構成要件上的要求為何?有無相關案例可供檢驗,從第五章開始,則針對不法的醫療行為,討論成立刑法構成要件的可能性問題。本文僅將研究焦點置於與不作為密切相關的遺棄罪與安樂死問題的討論上。最後,於第六章提出結論。希望能就上述醫師責任與刑法間的疑點,初步做出澄清並表達己見。

    none

    第一章 緒論…………………………………………………………………………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6 第二章 醫病關係與「告知後同意」原則…………………………………………9 第一節 醫療行為與醫病關係………………………………………………10 第二節 醫療行為的內涵與範圍……………………………………………12 第一款 我國實務意見……………………………………………………………12 第二款 我國學說看法……………………………………………………………13 第三款 外國法……………………………………………………………………15 第四款 小結………………………………………………………………………15 第三節 告知後同意原則與醫師的說明義務………………………………………17 第一款 告知後同意理論淺析………………………………………………………18 第二款 告知後同意理論與病患自我決定權………………………………………27 第三款 告知後同意於刑法體系之定位……………………………………………42 第三章 不作為犯概論………………………………………………………………49 第一節 不作為與保證人地位………………………………………………………49 第一款 各類保證人地位之理論………………………………………………51 第二款 各類保證人地位之類型………………………………………………53 第二節 檢驗刑法第十五條…………………………………………………………61 第一款 條文解釋……………………………………………………………………61 第二款 刑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的存廢?……………………………………………62 第三款 刑法第十五條與罪刑法定原則……………………………………………63 第四章 過失不作為之醫療行為……………………………………………………65 第一節 告知說明義務欠缺…………………………………………………………66 第一款 實務見解……………………………………………………………………66 第二款 本文意見……………………………………………………………………74 第二節 麻醉與手術過失……………………………………………………………75 第一款 實務見解……………………………………………………………………75 第二款 本文意見……………………………………………………………………80 第五章 故意不作為之醫療行為……………………………………………………83 第一節 遺棄……………………………………………………………………83 第一款 條文結構解讀…………………………………………………………83 第二款 本文意見……………………………………………………………………89 第二節 安樂死…………………………………………………………………90 第一款 概念與問題說明………………………………………………………91 第二款 消極安樂死與醫師的作為義務………………………………………93 第六章 結論…………………………………………………………………………101 參考書目(依姓氏筆劃或字母順序)……………………………………………103 一、中文書籍與專論………………………………………………………………103 二、德文書籍與專論………………………………………………………………106 三、網路連結………………………………………………………………………107

    一、中文書籍與專論
    1. 王澤鑑,醫學倫理與法律,台灣醫界,第三十卷第五期,民國八十六年五月。
    2. 王皇玉,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評價─以患者自我決定權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3. 王志傑,病患自主權理論基礎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4. 甘添貴,緩和醫療行為之適法性,月旦法學雜誌第三十八期,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5. 甘添貴,義務衝突之性質與解決原則(上),月旦法學雜誌第四十期,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6. 甘添貴,義務衝突之性質與解決原則(下),月旦法學雜誌第四十期,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7. 甘添貴,治療行為與傷害,月旦法學教室第十五期,民國九十三年一月。
    8. 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9. 李昂杰,保證人地位,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10.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民國九十年。
    1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八版,民國九十二年。
    12. 林東茂,刑法綜覽,民國九十三年九月版。
    13. 林萍章,新版手術同意書與知情同意法則,萬國法律第一三三期,民國九十三年二月。
    14. 林洲富,探討消費者保護法對醫療行為之適用,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15. 林伶貞,安樂死之適法性及其刑事責任之界線,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16. 林美珠,全民健保中醫門診總額支付制度實施前醫療服務品質之研究—以病人滿意度為評量方法,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17. 柯耀程,變動中的刑法思想,民國九十年,修訂二版。
    18. 吳澤誠,從實證醫學論不當醫療行為,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19. 吳俊穎,壽終正寢?—病患親屬代理決定權的探討,月旦法學第一一四期,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
    20. 管高岳,不作為犯的刑事責任,現代刑事法與刑事責任,民國八十六年。
    21. 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第四十九期,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22. 許純琪,談我國法上醫師告知義務之民事責任,萬國法律第一三三期,民國九十三年二月。
    23. 許澤天,論遺棄罪—可予簡化的刑法罪章,戰鬥的法律人,民國九十二年。
    24. 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Informed Consent)」之法理,東吳法律學報第十二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九年二月。
    25. 陳子平,論安樂死與刑事責任,現代刑事法與刑事責任-蔡教授墩銘先生六秩晉五壽誕祝壽論文集。
    26. 陳志龍,論醫療過失的不純正不作為犯,律師雜誌第二一七期,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27. 陳志龍,醫生對自殺者的保證人地位,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年六月。
    28. 陳富豪,台灣現行法律規範下醫療過失之相關研究,高雄醫學院碩士論文,九十二年六月。
    29. 黃丁全,醫事法,民國八十七年,二版。
    30.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下),元照,民國九十二年。
    31. 黃榮堅,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元照,民國九十二年。
    32. 黃榮堅,論保證人地位,法令月刊,第四十六卷第二期。
    33. 黃翰義,論醫療行為之本質—兼評日本實務上幾則代表性案例,法學叢刊第一九四期,民國九十三年四月。
    34. 黃維民,刑法醫療過失與醫事鑑定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35. 黃俊杰、吳秀玲,醫療正義,中原財經法學第五期。
    36. 曾淑瑜,信賴原則在醫療過失中之適用,月旦法學第二十八期,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37.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以中日兩國之實例為檢討對象,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38. 鄭淑屏,醫療過失案件中過失之類型與證據之判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39. 楊秀儀,「誰來同意?誰作決定?從『告知後同意法則』談病人自主權的理論與實際:美國經驗之考察」,台灣法學會學報第20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
    40. 楊秀儀,論強制治療所生之醫療傷害填補原則,萬國法律第一三三期,民國九十三年二月。
    41. 楊秀儀,論基因年代的病患自主權,第二屆基因科技之法律管制體系與社會衝擊研究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10日。
    42. 許玉秀,主觀與客觀之間,民國八十六年。
    43. 許玉秀,保證人地位的法理基礎,刑事法雜誌第四二卷第二期。
    44. 蔡宗珍,「安樂死」合法化的憲法思考基礎-兼論憲法上生命權的體系結構,憲政時代,第二十四卷第一期。
    45. 蔡振修,施用毒品的中外醫事法律比較與修正,醫事法學第九卷第三期,民國九十年九月。
    46. 蔡永祥,醫療行為過失推定立法可行性之探討─兼論因果關係舉證責任之分配,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47. 蔡志宏,刑法上義務衝突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48. 蔡墩銘,論刑法上之承諾,台大法學論叢第二十二卷第二期。
    49. 蔡墩銘,醫療犯之法律構造,律師雜誌第二二二期,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50. 蔡墩銘,醫療糾紛醫事鑑定之解讀,刑事法雜誌第四十四卷第四期,民國八十九年八月。
    51. 謝啟明,刑法上被害者承諾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52. 醫療糾紛案例解析,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編著,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53. 蘇俊雄,刑法總論II,民國八十七年。
    54. 蘇巧慧,我國實務對醫療訴訟中因果關係之認定,萬國法律第一三三期,民國九十三年二月。
    55. 康弼周,組織醫療過失責任歸屬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輯第十三篇,司法院印行,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56. 顏厥安,安樂死的法理學反思,憲政時代第二十四卷第一期。
    57. 盧映潔,論危險前行為的成立要件,月旦法學第七十八期,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58. 龔漢芸,從法學與倫理學觀點探討緩和醫療問題,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二、德文書籍與專論
    1. Amelung, Knut(1998):Irrtum und Täuschung als Grundlage von Willensmängeln bei der Einwilligung des Verletzten, Berlin.
    2. Amelung, Knut (1999):Einwilligungsfähigkeit und Rationalität, in:JR, Jg.1999, S.45 ff.
    3. Antonie, Jörg(2004):Aktive Sterbehilfe in der Grundrechtsordnung,Berlin.
    4. Deutsch, Erwin/ Spickhoff, Andreas(2003):Medizinrecht,Heidelberg.
    5. Knauer, Christoph(2000):Ärztlicher Heileingriff, Einwilligung und Aufklärung- Überzogene Anforderungen an den Arzt? Roxin/Schroth,Medizinstrafrecht(Hrsg.)
    6. Laufs, Adolf(2002), Informed consent und ärztlicher Heilauftrag, Hillenkamp(Hrsg.), Medizinrechtliche Probleme der Humangenetik
    7. Laufs, Adolf/ Uhlenbruck, Wilhelm u.a. (Hg.)(1999): Handbuch des Arztrechts, 2.Aufl., München
    8. Roxin, Claus(2000), Zur strafrechtlichen Beurteilung der Sterbehilfe, Roxin/Schroth,Medizinstrafrecht(Hrsg.)
    9. Tom L. Beauchamp/ James F. Childress(2001),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ethics, 5th ed.
    10. Ulsenheimer, Klaus(2003), Arztstrafrecht in der Praxis, 3.Aufl., Heidelberg.
    11. Wessels, Johannes/ Beulke, Werner(2004),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34.Aufl.,Heidelberg.
    三、網路連結
    1.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11662004&dopt=Abstract
    2.http://www.lectlaw.com/filesh/qfl01.htm
    3.http://www.caregiver.org/caregiver/jsp/content_node.jsp?nodeid=429
    4.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11648259&dopt=Abstract
    5.http://content.karger.com/ProdukteDB/produkte.asp?Aktion=ShowPDF&ProduktNr=223854&Ausgabe=224758&ArtikelNr=44964&filename=44964.pdf
    6.http://www.lawyers.com/lawyers/A~1001749~LDS/Informed+Consent+Issues.html
    7.http://www.hhs.gov/news/press/1999pres/990412.html
    8.http://www.arcs.ac.at/dissdb/rn034142
    9.http://www.doh.gov.tw/focus/announce/88060801.html
    10.http://www.drkao.com/diary/40.htm
    11.http://q.cch.org.tw/pub/bull/200103/4_3_c.asp
    12.http://www.aerztezeitung.de/docs/1997/04/02/060a2301.asp?cat=/magazin/sterbehilfe
    13.http://www.aerztezeitung.de/docs/1997/04/02/060a2301.asp?cat=/magazin/sterbehilfe
    14.http://geb.uni-giessen.de/geb/volltexte/2004/1595/pdf/PotrettOliver-2004-06-17.pdf
    15.http://tw.news.yahoo.com/2002/10/08/society/bcc/3579678.html
    16.http://q.cch.org.tw/pub/bull/200103/4_3_c.asp
    17.http://q.cch.org.tw/pub/bull/200103/4_3_c.asp
    18.http://www.aerztezeitung.de/docs/1997/04/02/060a2301.asp?cat=/magazin/sterbehilfe
    19.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9216268&dopt=Abstract
    20.www.dmhmrsas.state.va.us/documents/ manuals/OMH-ContinuityCareAppendixI.pdf
    21.http://q.cch.org.tw/pub/bull/200103/4_3_c.asp
    22.www.rewi.hu-berlin.de/jura/ ls/hnr/materialien/exam/FAHRLAE01AT.doc
    23.http://biotech.law.lsu.edu/cases/consent/index.htm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5-07-12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