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鄭俊傑 Cheng, Chun-Chie |
|---|---|
| 論文名稱: |
從家庭暴力事件談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法制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Youths Legislation from Domestic Violence Perspective |
| 指導教授: |
許育典
Hsu, Yue-D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 畢業學年度: | 10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9 |
| 中文關鍵詞: | 兒童及少年 、兒童福利法 、少年福利法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家庭暴力防治法 |
| 外文關鍵詞: | children and juveniles, Child Care Law, Juvenile Welfare Act, Children and Youth Welfare Act,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Youths Welfare and Rights Act,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Act. |
| 相關次數: | 點閱:216 下載:1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73年制定兒童福利法,為我國第一部有關兒童保護之專責法律,正式開啟我國制度化之兒童福利。其立法目的,主要在維護兒童身心健康,促進兒童正常發育,保障兒童福利。1989年,制定第一部有關少年福利之單行法律-少年福利法。開創我國兒童及少年法制分立之新紀元。2003年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合併修正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單一法律,開始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法制專責法律之施行。2011年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正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全文118條。
1998年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成為亞洲第一部家庭暴力防治專法。將家庭成員間之暴力行為,視為犯罪型態之ㄧ,公權力得積極介入處理有關家庭暴力事件,讓婚姻暴力之受害者與受虐兒童一樣可以獲得法律上之保護。
目前我國對兒童及少年保護之看待與執行如何?透過檢視現行有關兒童及少年保護相關法制及有關家庭暴力防治等法規之狀況,以符合實際需要並達到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立法之目的。同時透過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及其相關法規之落實與推展,加以實現兒童及少年權利。同時若干社會福利相關法規明文規定執行社會福利需運用社會工作人員,以確保兒童及少年權益之維護,如何確保社工人員晉用、升遷及合理薪資,建立專職長任,相對減少流動性,累積社工人員之專業服務能量。同時兼顧保障現有約聘僱社工人員權益。然而現行法規之操作,是否真能實現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我國憲法有關保護兒童及少年權利之要求,值得研究。
最後,就上述現行兒童及少年保護法制之若干缺失提出研究者之看法,或可供政府機關於研修相關兒童及少年保護法制時之參考。
關鍵詞:兒童及少年、兒童福利法、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家庭暴力防治法
Child Care Law enacted in 1973 was the first specialized law to protect children in Taiwan. This act founded the institutionalized children welfare care. The goal was to keep children grow up healthily in physical and mental. In 1989, the first legislation which focused on teenaged welfare was ratified: Juvenile Welfare Act. This was the era of dual-law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2003, Child Care Law and Juvenile Welfare Act combined as Children and Youth Welfare Act, which was the specific law to protect the young. In 2011, Children and Youth Welfare Act was amended as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Youths Welfare and Rights Act.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Act, the first specialized domestic violence protective law in Asia, was enacted in 1998. The state power intervened actively among domestic violence, taking violence between household members as a crimination.
This article focus on several viewpoints as following: it estimates the practice of current laws to see if the regulations meet the needs in reality. Meanwhile, it emphasizes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How to make sure the recruitment, promotion and well-payment of social workers become an issue. In addition, it stresses proper positions and guarantee contracted social workers’ rights could reduce burnout. The article also sees if current protective regulations meet the purpos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ights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Last but not least, the author provides standpoints of defects of current protective laws and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amend protective laws of children and juveniles.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1998,《兒童福利大體檢》,台北:中華徵信所。
2、內政部兒童局,2006,《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指南》,台中: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編輯。
3、林勝義,1988,《兒童福利行政》,台北:五南書局。
4、陳義彥、陳景堯、林妤虹、吳宜璇、何景榮、任雲楠等譯,2009,《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
5、楊國樞等編,198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東華書局 。
6、蔡漢強、王國聯審閱、張富翔、林姹君等,2004,《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析評》,台北:中華社會行政學會、中華婦幼發展協會。
二、期刊論文
1、王順民,2012<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一般性解讀>,《社區發展季刊》139:29。
2、吳素霞、張錦麗,2011,〈十年磨一劍-我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之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33:328。
3、沈慶鴻,2001,<被遺忘的受害者--談婚姻暴力目睹兒童的影響和介入策略>,《社區發展季刊》94:241-251。
4、林淑娥,2000,《誰的最佳利益—母親或兒童?初探台北市婚姻暴力合併兒少虐待家庭的社工處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3。
5、林志嘉、羅瑩雪,1998,〈兒童福利法之修正實施及展望〉,《兒童福利大體檢》,39。
6、周清玉、曾冠鈞等,2011〈保護性社工人力與工作條件之研究〉,《亞洲家庭力與性侵害期刊》,7(1):4。
7、韋愛梅,2011,<婦幼保護的實踐-高危機被害人警政的策略運用(一)>引言人。
8、許育典,郭兆軒,2011,〈「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憲法架構:兼論國網路內容分級規範的合憲性〉,《台北大學法學論叢》,77:6。
9、張秀鴛,2011,<婦幼保護的實踐-以警政為中心的婦幼保護網絡整合-兒童及少年保護實務之省思>。
10、張秀鴛,2012,〈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概說〉,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公佈施行研討說明會南區場次。
11、張秀鴛,2012,<從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談兒童人權的落實>,《社區發展季刊》139:8-13。
12、郭俊名、葉玉如,2010,〈論兒童及少年保護社工人力之困境與因應-以高雄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9:186、189-190。
13、曾中明、黃碧霞、陳敬宏、蔡適如、黃珮琪、周慧婷等,2010,〈健全社會工作專業制度-談社工人力現況及充實公部門社會工作人力規劃〉,《社區發展季刊》,129:3。
14、彭淑華,〈台灣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與法令制度之發展〉,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研討會,1:11。
15、彭淑華,1998,,〈兒童福利政策發展取向之解析〉,《兒童福利大體檢》,23-25。
16、黃翠紋、葉菀容,2012,<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服務執行現況之評析>,《社區發展季刊》,139:134。
17、葉大華,2012,〈新增權益條文說明:表意權、文化休閒權、社會參與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公布施行研討說明會南區場次。
18、葉肅科,2012,<臺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39:38。
19、鄭麗珍,黃泓智等,2010,,〈政府部門社工人力推估模式的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29:95。
20、賴月蜜,2009,〈小娃兒近衙門-談司法與社工在「兒童出庭」的保護〉,《社區發展季刊》,128:86。
三、網站資料
1、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網址:http://www.unicef.org(瀏覽日期:2011年12月20日)。
2、人權基本法草案,網址: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8997/13/51041113.pdf。
3、兒童權利宣言全文,網址:http://www.bornanew.url.tw/upload/filemanager/declaration.doc。
四、政府資料
1、監察院調查報告,監察院網址: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調查報告/99/099000400調查意見上網.doc。
2、監察院調查報告,監察院網址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調查報告/99/099000398社工調查案上網版.doc。
3、監察院調查報告,監察院網址:
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調查報告/99/099000579蘇女調查意見通過上網.doc。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調查報告/100/1000005351001021新竹虐童案調查意見.doc。
4、監察院2013內正0027號糾正案。
5、監察院2011內正0040號糾正案。
6、行政院,2012,「充實地方政府社工人力配置及進用計畫」。
7、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2003,〈2002年國家人權報告(試行報告)〉。
8、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2005,〈2003-2004年國家人權報告(試行報告)〉。
9、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2007,〈2005-2006年國家人權報告(試行報告)〉。
10、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2009,〈2007-2008年國家人權報告(試行報告)〉。
11、內政部兒童局網址: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兒童局,我國人權報告書。
12、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年報-家庭暴力事件案件統計>,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9-02.xls(瀏覽日期:2011年12月20日)。
13、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瀏覽日期:2011年12月20日)。
14、法務部人權大步走專區,網址: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mp200.html(瀏覽日期:2012年1月10日)。
15、法務部,1999,<各機關主管法令及行政措施是否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檢討清冊>。
16、法務部,1999,<各機關主管法令及行政措施是否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規定檢討清冊>。
法務部,2009委託研究「國際公約國內法化的實踐」,社團法人台灣國際法學會,計畫主持人:廖福特。
17、法務部,2012,(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初次報告)。
18、法務部,2012,(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初次報告)。
19、法務部,2013,(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中華民國初次報告國際審查會議(Review Meeting of the ROC’s Initial Reports under the ICCPR and ICESCR)-作為簽約國報告組成部分的核心文件簽約國根據《公政公約》第40條提交之初次報告公政公約審查委員會提出之問題清單(onsideration of reports submitted by States parties under article 40 of the CovenantRepublic of China (Taiwan)the list of issues to be taken up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its initial report)及作為簽約國報告組成部分的核心文件簽約國根據《經社文公約》第16條及第17條提交之初次報告經社文公約審查委員會提出之問題清單(Consideration of reports submitted by States parties under article 16&17 of the CovenantRepublic of China(Taiwan) the list of issues to be taken up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its initial report))
20、法務部,2012,(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書)。
21、內政身心障礙服務入口網,網址:
http://dpws.moi.gov.tw/commonch/home.jsp?menudata=DisbMenu&contlink=ap/law_view.jsp&dataserno=201012310050&mserno=200805220007&serno=200805220110
22、1999年度家護抗字第22號裁判1999年11月25日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判書彙編(1999年版)第4冊3319-3323頁。
23、2002年度少連上易字第3號裁判2002年5月23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刑事裁判書彙編(2002年版)全1冊 第106-110頁。
24、2009年度上易字第284號裁判2009年4月8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刑事裁判書彙編(2009年版)第78-82頁。
25、2006年度簡上字第152號裁判2006年11月16日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判書彙編(2006年版)第259-264頁。
26、2003年度台抗字第284號裁判2003年6月5日最高法院民事裁判書彙編第46期第521-524頁。
27、2004年度上易字第1568號裁判2004年3月9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刑事裁判書彙編(2004年版)全1冊 第15-24頁。
28、2003年度少連上訴字第489號裁判2003年5月27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刑事裁判書彙編(2003年版)全1冊 第88-98頁。
29、2004年度上易字第456號裁判2004年11月25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刑事裁判書彙編(2004年版)全1冊第312-322頁。
30、2008年度上更(一)字第17號裁判2008年3月11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刑事裁判書彙編(2008年版)第135-144頁。
31、2000年度壢簡字第941號裁判2000年8月27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判書彙編第2冊(2000年版)第635-6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