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可視作文明的發韌,代表人類從原始的穴居野處進入到人工營造的空間,因此也可視作由自然走向人工的初步。園林則是人類刻意營造的自然環境,無論是作為畜養動物種植蔬果的經濟目的,或是驅馳田獵遊覽觀賞的娛樂功能,園林保留了許多自然的特點。
魏晉是中國園林興盛與轉折的時代,私家園林、寺廟園林、自然風景園林皆誕生於此時。並且不同於秦漢園林著重地表建物的營造,魏晉園林透顯的是重現自然物我合一的心靈觀照,可以視作人類由人工邁向自然的追求。
肇因於魏晉獨特的時代背景,與園林發展史上的意義,本論文中筆者嘗試以園林作為檢視士人個體思想的切入點,並由此反映魏晉群體的文化現象,其中可歸納出如下四點:
其一、就政治層面而言,在以士人為園林主的時空背 景下,無論是出處進退,魏晉園林帶有濃厚的政治意義。
其二、就經濟層面而言,魏晉園林仍保有經濟生產的功用,並結合時代風尚,成為誇飾富貴的象徵。
其三、就思想層面而言,由於玄學的流行,魏晉園林成了跡冥圓融的實踐,並為園林中人與自然的結合注入玄意。
其四、就心靈層面而言,魏晉園林是士人安頓身心的歸宿,出世與入世的統一,他們在此安身立命,是身體也是心靈的棲居。
因此,在圖寫魏晉園林時會發現,它的素材是多元的,色調更是豐富又大膽的。它是政治的,也是隱逸的;是世俗的,也是脫俗的;是造作的,也是自然的;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魏晉園林的風景之所以如此多變,便在於魏晉人心中佈滿了孤傲奇崛又濃麗哀頹的塊壘,園林不但呈顯出魏晉的文化意蘊,也是士人精神面貌的反映,心靈深處的秘密花園。
none
一、史傳類
漢 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出版社,1997
漢 劉向:《戰國策》,台北:里仁書局,1982
漢 班固:《漢書》,台北:鼎文出版社,1983
漢 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
晉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2
南齊 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1
北齊 魏收:《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
梁 釋慧皎撰:《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 魏徵:《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
唐 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1
唐 李延壽:《南史》,台北:鼎文書局,1985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二、子集類
秦 呂不韋:《呂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91
漢 桓寬:《鹽鐵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漢 許慎:《說文解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漢 鄭玄:《毛詩鄭箋》,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
晉 葛洪:《西京雜記》,台北:廣文書局,1981
晉 陸翽:《鄴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台北:世界書局,1980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台北:三民書局,1998
梁 劉勰:《文心雕龍》,台北:里仁書局,1998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台北:三民書局,2001
唐 徐堅:《初學記》,台北:新興書局印行,1966
唐 歐陽詢:《藝文類聚》,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
宋 樂史:《太平寰宇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
清 潘眉:《三國志考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清 張澍 編輯:《三秦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清 嚴可均 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
清 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清 畢沅 校正:《三輔黃圖》,北京:中華書局,1985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93
逯欽立 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
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三、今人研究專著
(一)、政治經濟類
(日本)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鄭欣:《魏晉南北朝史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
馬乘風 朱伯康 祝慈壽 合著《中國經濟史綱》,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勞幹:《魏晉南北朝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1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陳長琦:《兩晉南朝政治史稿》,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二)、園林建築類
童寯:《造園史綱》,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1983
許石丹:《認識中國園林》,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台北:地景出版社,1988
馮鍾平:《中國園林建築》,台北:明文書局,1989
彭卿雲 劉煒 等編:《全國重點文物大全》,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89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台北:明文書局,1991
劉天華:《園林美學》,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高鉁明 覃力 合著:《中國古亭》,台北:南天書局,1992
孟亞男:《中國園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陳植:《園冶注釋》,台北:明文書局,1993
耿劉同:《中國古代園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侯迺慧:《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周武忠:《城市園林藝術》,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陳從周 主編:《中國園林鑑賞辭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樓慶西:《中國園林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三)、文化思想類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任繼愈 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劉叔成 夏之放 樓昔勇 合著:《美學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英國)Roger Bacon:《培根論文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
王曉毅:《放達不羈的士族》,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
蕭登福:《列子古注今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俞紹初 輯校:《建安七子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莊萬壽:《嵇康研究及年譜》,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
許抗生:《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山東:齊魯書社,1991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江蘇:南京出版社,1992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魏晉思想》(甲、乙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
(美國) Henry Gleitman:《Psychology》洪蘭 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孔繁:《魏晉玄談》,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梁啟超:《陶淵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丁俊清:《中國居住文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朱大渭 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吳世昌:《文史雜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2000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蔡日新:《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陳洪:《詩化人生》,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張承宗 魏向東:《中國風俗通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許輝 邱敏 胡阿祥:《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李洪權:《魏晉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2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汪德華:《中國山水文化與城市規則》,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馬良懷:《士人 皇帝 宦官》,湖南長沙:岳麓書社,2003
李亮偉:《涵泳大雅–王維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3
四、論文類
黃長美:《中國文人思想與庭園關係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1
侯迺慧:《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 以全唐詩文的呈現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林敏勝:《六朝園林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周翊雯:《時空之下的身體展演 ~《世說新語》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五、期刊類
江建俊:<過江三理-聲無哀樂、養生、言盡意論探微>《成功大學學報》,1981年第16期
魏明安:〈皇甫謐《高士傳》初探〉《蘭州大學學報》,1982年第4期
戴晉新:〈有土有財-土地分配與經營〉《中國文化新論 經濟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
江建俊:〈魏晉「朝隱」風氣盛行的原因及其理論根據〉《尉素秋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江建俊:〈由劉伶「酒德頌」談到魏晉名士之酒德〉《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謝大寧:〈儒隱與道隱〉《國立中正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余曉川:〈中國園林藝術淺說〉《東方藝術》,1997年第4期
烏廷玉:〈唐朝「莊園」說的產生發展及其在中國的流傳和影響〉《史學集刊》2000年第3期
尤雅姿:〈虛擬實境中的生命諦視-談魏晉文學裡的臨界空間〉《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
徐華:〈東漢莊園的興起及其文化意蘊〉《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論集-熊鐵基先生七十華誕紀念》,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發行,2002
趙剛健:〈中國古典園林的深層文化意蘊〉《江淮論壇》,2003年第3期
彭學文:〈古典園林「七韻」談〉《中國文化月刊》,2003年第2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