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鈺萍 Chiu, Yu-Ping |
---|---|
論文名稱: |
學生助理的勞動關係─學術自由與勞動保護的交錯 Labor Relations of Student Assistants: Dialogue of Academic Freedom and Labour Protection |
指導教授: |
蔡維音
Tsai, We-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學生助理 、學術自由 、勞動關係 、勞動保護 |
外文關鍵詞: | Student Assistant, Academic Freedom, Labor Relation, Labour Protec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136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始於台大研究生籌組工會的學生助理爭議問題,因教育部與勞動部制定兩原則走入新的境界。問題已不再僅是勞工身分的認定,學習關係與勞動關係的互動無疑地成為整個事件爭議的核心。因此,理解學生助理勞務給付在學習關係與勞動關係中本質上的異同是重要的。在工作權價值所建構的保護結構中,除了依照家庭狀況而給予救助的助學生不適用勞動關係外,研究助理與教學助理與學校或其代理人(教師)之間的勞務給付具有從屬性,而應獲得相應的勞動保護。學生助理所擁有之大學生身分以及其勞務給付的目的及場域,使其作為憲法第11條學術自由的基本權主體,享有學術自由的保障。本文即以學術自由所構築的保護結構作為學生助理學習關係之保障基礎,重新闡釋學生助理之勞動關係適用之爭議問題,並歸結出:學生助理的勞動關係,同時受到學術自由與工作權的作用,而建構出實踐學術自由的勞動保護。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uidance in the protection for college student assistants’ rights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Labor, the controversy of Taiwan’s college student assistants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raced back to an attempt to organiz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abor Union in 2016, the issue does not only pertai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labor, but also undoubted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hip and labor relations has become a bone of contention. Accordingly,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differentiate the character of student assistant in the realm of studentship and labor relations respectively. On the one hand, if viewed from protection constructed by workers’ rights, except students qualified for government subsidies, student research assistants and teaching assistants are subordinated to school and its agent; hence, they possess the right to labor prot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owing to student assistants’ identity as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status in labor market, they are entitled to academic freedom by the provision in Article 11 of the Constitution. To reexamine the controversy, this thesis deploys a protection constructed by academic freedom to form the basis of student assistants’ studentship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Namely, academic freedom and rights to work both take effect on labor relations of student assistants, which consequently constructs a labor protection to put academic freedom into practice.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王澤鑑,債法原理,自版,2009年。
2.吳全成、馬翠華,勞資關係,新文京,2017年。
3.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2004年。
4.吳庚、盛子龍,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五版),三民,2017年。
5.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12年。
6.周志宏,學術自由與大學法,蔚理法律事務所,1989年。
7.周志宏,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制(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8.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2014年。
9.邱駿彥、黎博文,我國勞資會議規範與實況之研究,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7年6月。
10.馬克思‧韋伯著,錢永祥譯,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遠流,2014年。
11.許育典,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許育典,憲法,元照,2010年。
13.許育典,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元照,2013年。
14.許育典,大學法制與高教行政,元照,2014年。
15.陳新民,憲法學釋論(8版),三民,2015年。
16.黃越欽著,勞動法新論,翰蘆,2012年。
17.楊通軒,就業安全法理論與實務,五南,2012年。
18.楊通軒,個別勞工法:理論與實務(增訂6版),五南,2019年。
19.楊通軒,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增訂6版),五南,2019年。
20.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出版文化,2001年。
(二)專書篇章
1.吳明孝,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二號解釋之評釋,收錄於:財團法人李模務實法學基金會,判解研究彙編(五),財團法人李模務實法學基金會,2001年,頁135-157。
2.李玉春,勞工保險之強制加保對象,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主編,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元照,2016年,頁56-63。
3.李建良,大學自治、受大學教育權與法律保留原則─「二一退學制度」合憲性的探討,收錄於:氏著,憲法理論與實踐(三),學林文化,2004年,頁141-167。
4.李建良,經濟管制的平等思維─兼評大法官有關職業暨營業自由之憲法解釋,收錄於:氏著,人權思維的承與變,新學林,2010年,頁63-137。
5.周志宏,析論學生權利之保障,收錄於:賀德芬主編,大學之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時報文化,1990年,頁161-174。
6.周志宏,內在精神自由(二),收錄於:許志雄、陳銘洋、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合著,現代憲法論,元照,2008年,頁123-135。
7.林更盛,德國近來對勞工概念之討論與立法,收錄於: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編,勞動法裁判選輯(三),元照,2000年,頁1-20。
8.林更盛,勞動契約,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主編,勞動法文獻研究—理解、分析與重構,元照,2017年,頁1-29。
9.林更盛,對工作規則法律性質的幾點初步想法─評最高法院80年第2243號判決,收錄於:徐婉寧、林佳和、鄭津津、林更盛、侯岳宏,終止勞動契約,元照,2019年,頁123-147。
10.林佳和,部分工時的勞動法與社會法保障,收錄於: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林良榮、孫迺翊主編,勞動市場變遷與社會安全制度-兩岸勞動法與社會法的比較,新學林,2013年12月,頁249-303。
11.林佳和,救濟途徑之前提:社會救助或第二勞動市場?─以臨時工作津貼及多元就業方案為中心,收錄於:氏著,勞動與法論文集Ⅱ: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元照,2014年,頁217-253。
12.林佳和,教師工會,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集體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元照,2017年,頁13-23。
13.林佳和,團結權之意義:大法官釋字第373號解釋,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主編,集體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元照,2017年,頁1-11。
14.林佳和,社會正義、權力關係與法律形式自由:勞動派遣作為典型的艱難問題,收錄於:許宗力主編,追尋社會國: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頁363-460。
15.林凱衡,學術黑工,收錄於:戴伯芬主編,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群學,2015年7月,頁258-292。
16.法治斌,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與其他權利之標準,收錄於:氏著,人權保障與釋憲法制:憲法專論 (一),月旦出版,1993年,頁227-271。
17.邱駿彥,勞動基準法上勞工之定義,收錄於: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編,勞動法裁判選輯(二),元照,1999年,頁93-106。
18.孫迺翊,再探勞工保險之法律關係─以最高行政法院91年度判字第156號判決為出發點,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主編,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元照,2016年,頁32-41。
19.郝鳳鳴、蔡茂寅、簡育聰、鍾秉正,勞工保險,收錄於:臺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編,社會法,元照,2016年,頁159-197。
20.張桐銳,就業保險法,收錄於: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主編,社會法,元照,2016年,頁200-223。
21.許志雄,職業規制與保留的違憲審查─司法院釋字第649號解釋評析,收錄於:氏著,人權論:現代與近代的交會,元照,2016年,頁333-422。
22.許宗力,比例原則與法規違憲審查,收錄於: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編輯委員會編,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元照,2004年,頁1-21。
23.郭明政,社會憲法:社會安全制度的憲法規範,收錄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元照,2006年,頁313-352。
24.黃程貫,勞動基準法之公法性質與私法轉化,收錄於:氏著,勞動、社會與法,元照,2011年,頁3-29。
25.葛克昌,大學自治與國家監督,收錄於:國際刑法學會台灣分會主編,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2005年,頁531-545。
26.劉建宏,工作權,收錄於:氏著,基本人權保障與行政救濟途徑(一),元照,2019年,頁3-13。
27.潘世偉,我國的公部門勞動關係,收錄於:焦興鎧、王松柏、王能君、成之約、林佳和、陳淳文、潘世偉、謝棋楠合著,公部門勞動關係,空大,2008年12月,頁37-79。
28.蘇永欽,部門憲法—憲法釋義學的新路徑?,收錄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元照,2005年,頁1-31。
(三)期刊
1.王惠玲,「工作時間」概念之探討,萬國法律,第98期,1998年4月,頁2-10。
2.吳志光,教育主管機關對大學行政監督之界限,世新法學,第8卷第1期,2014年,頁1-38。
3.吳明孝,學術自由、大學自治與教師待遇調整─兼評屏東地方法院103年度重勞訴1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99期,2016年7月,頁13-23。
4.李仁淼,憲法與行政法─以教育法為中心:第二講學術自由與大學之人事自治,月旦法學教室,第105期,2011年7月,頁32-43。
5.李玉春,論工會法中勞工之範疇,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44期,2014年8月,頁205-251。
6.李建良,大學自治、受大學教育權與法律保留原則─「二一退學制度」合憲性的探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9期,2001年,頁33-46。
7.李惠宗,憲法工作權保障系譜之再探─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頁121-157。
8.周兆昱,勞資會議決議法律效力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36期,1998年4月,頁93-101。
9.周兆昱,部分工時勞工保護立法芻議,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8期,2011年6月,頁181-215。
10.周兆昱,大學編制外工作人員契約性質之研究─以學生兼任工作人員與兼任教師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叢刊,第97期,2016年03月,頁79-132。
11.周佳宥,從大學自治本質論國立大學人事自治權限範圍與國家監督界限,東吳法律學報,第31卷第2期,2019年10月,頁47-82。
12.周祝瑛,橘子與香蕉如何比?從SSCI看臺灣高等教育學術評鑑之迷思,教育研究月刊,第212期,2011年,頁40-51。
13.林更盛,論勞動契約之特徵「從屬性」─評最高法院八一年度台上字第三四七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期,2002年7月,頁75-90。
14.林良榮,論大學生兼任校內助理工作之勞工身分爭議與相關社會保障權利:以日本大學生兼任助理之教育勞動政策及其轉換為中心,政大勞動學報,第78期,2016年2月,頁59-99。
15.林佳和,教師與憲法同盟自由之保障─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六年度判字第○○二八○號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51期,2007年11月,頁240-254。
16.林佳和,德國部分工時勞工社會保險初探,台灣勞工雙月刊,第15期,2008年9月,頁18-32。
17.林佳和,德國最低工資立法之啟示:問題、思考與行動,社區發展季刊,第151期,2015年9月,頁192-203。
18.林佳和,勞工定義:古典還是新興問題?從保險業務員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245期,2015年10月,頁17-37。
19.徐婉寧,民法第四八三條之一之研究─以我國實務見解及日本法為素材,政大法學評論,第138期,2014年9月,頁237-304。
20.張桐銳,社會保險法律關係核心問題之探討─從體系性觀點之個案研究,中原財經法學,第34期,2015年6月,頁225-277。
21.張嘉尹,大學「在學關係」的法律定位與其憲法基礎的反省,台灣法學雜誌,第50期,2003年9月,頁3-23。
22.張鑫隆,新勞動三法對臺灣工會的意義及未來的課題,臺灣勞工季刊,第22期,2010年6月,頁38-43。
23.許育典,在學關係下教育行政的法律監督─以中小學生為核心,教育研究集刊,第53輯,第2期,2007年6月,頁73-101。
24.許育典,大學法制下大學自治概念的釐清─兼論法律保留的適用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01期,2012年2月,頁5-21。
25.許雅斐、陳俊言,台灣高等教育及學費政策之研究:市場機制與公民權利,政策研究學報,第8期,2008年,頁117-146。
26.陳志煌,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業務檢討與改進,科學發展月刊,第28卷第12期,2000年,頁921-927。
27.陳愛娥,退學處分、大學自治與法律保留,台灣法學雜誌,第27期,2001年10月,頁81-86。
28.陳愛娥,憲法與行政法的互動場域:第一講─從特別權力關係到特別身分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103期,2011年5月,頁
29.陳愛娥,大學自治的憲法要求與其對教育行政的規範效果─以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提供的判準為考量中心,世新法學,第8卷第第1期,2014年12月,頁39-78。
30.曾大千,教師法與勞動法之交會:論教師之法律地位,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第8卷第1期,2015年4月,頁105-128。
31.曾大千、陳炫任,從在學關係論大學學生校內勞動行為之法律定位,市北教育學刊,第58期,2017年12月,頁21-41。
32.黃舒芃,學術自由、大學自治與國家監督─從大學自治的意義與界限檢討博碩士學位論文抄襲爭議之規範及監督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218期,2013年7月,頁5-27。
33.黃越欽,憲法中工作權之意義暨其演進,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34-55。
34.楊通軒,實習生勞工法律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8期,2012年12月,頁243-328。
35.劉士豪,勞動基本權在我國憲法基本全體系中的定位(下),政大法學評論,第88期,2005年12月,頁1-62。
36.劉梅君,被綁架的世代─教育與職業的漩渦,社區發展季刊,第146期,2014年6月,頁33-52。
37.蔡茂寅,工作權保障與勞動基本權的關係及其特質,律師雜誌,第219期,1997年12月,頁22-30。
38.蔡維音,評釋字第578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11期,2004年,頁185-192。
39.蔡維音,勞工保險中之「保險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頁95-101。
40.衛民,臺灣的產業民主:集體協商或勞工參與1卷第3期,1998年春,頁137-173。
41.戴伯芬,學術工廠中的新工會主義︰高教工會的經驗省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9期,2012年12月,頁313-329。
(四)政府資料、研討會與研究報告
1.立法院公報處,會議記錄,收錄自:立法院公報,第79卷第78期,1990年7月26日,頁39。
2.林凱衡,研究生兼任助理的待遇困境與台大工會的組織反省,成功大學學生助理勞動權益研討會,未出版,第2016年5月14日,頁3-11。
3.黃程貫、王能君、林佳和,勞資協議法制化對我國勞資關係之影響評估研究 ,計畫編號:PG10401-0227,勞動部委託研究報告,2014年。
(五)學位論文
1.吳明孝,社會保險與司法審查之研究─以全民健康保險法為中心,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2.李育慈,大專院校學生兼任助理社會保障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3.林姁璇,大學規章自治下校規的制定與問題:以大學生的權利保障為中心,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4.張修齊,大專院校兼任助理僱傭關係認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5.曾翔,知識經濟下的大學學術生產體制與研究生的學術勞動:政治經濟學批判,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6.廖哲宏,論研究自由基本權之保障與限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六)報紙新聞
1.林怡婷,〈台灣大學研究生圍堵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要求教育部將研究生助學金正名為「研究生工讀金」〉,聯合報,2002年12月5日,12版。
2.胡湘帆,〈《有話要說》勞檢入校 製造恐怖〉,中國時報,2015年9月13日,a13版。
3.陳至中,〈台大砍1/3助學金 研究生醞釀抗爭〉,中國時報,2010年10月17日,a04版。
4.嚴文廷,〈5年500億減半 台大助理減薪 薪資少四成〉,聯合晚報,2010年06月19日,a06版。
5.蘇永耀,〈政院協調 國立大學短聘師生 不適勞基法〉,自由時報,2008年2月18日,a10版。
(七)網路資料
1.反高學費格鬥台,反高小歷史(記錄至2004),http://mypaper.pchome.com.tw/highfight/post/1236074108(最後閱覽時間:2020/6/2)。
2.主計總處,臺灣地區失業者按年齡分,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timeser/table15.XLS(最後閱覽時間:2020/7/25)。
3.主計總處,臺灣地區失業者按性別與教育程度分,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month/sex/7.xls(最後閱覽時間:2020/7/25)。
4.台大研究生協會,台大研究生協會 勞動調查座談會會後新聞稿,2011年5月28日,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62368(最後閱覽時間:2020/3/3)。
5.台大研究生協會,台大研協6/18校務會議行動會後新聞稿,2011年6月18日,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62730(最後閱覽時間:2020/3/3)。
6.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大專院校實驗室,竟是工傷重災區!17年來發生34起意外,研究助理卻無勞保職災賠償!,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78945(最後閱覽時間:2020/7/30)。
7.邱羽凡,兼任學生助理「勞動從屬性」論爭與出路(下)─微量工作者之勞動保護政策分析,2015/9/18,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3464(最後閱覽時間:2020/6/17)。
8.國立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108-2學期教學助理行政作業注意事項說明,2020年3月,https://reurl.cc/O111dv(最後閱覽時間:2020/4/18)。
9.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發展處,訂定「國立臺灣大學計畫兼任助理及研究獎助生每月支給上限標準表」,http://ord.ntu.edu.tw/RPA/MessageContent.aspx?id=2576&chk=10d952c4-bf33-4bc0-b1ba-6bcaa43202e7¶m=pn%3D5(最後閱覽時間:2020/4/30)。
10.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發展處,學生兼任助理專區,2019年10月3日 更新,http://ord.ntu.edu.tw/RPA/Assistant.aspx(最後閱覽時間:2020/4/20)。
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僱傭型教學助理僱用契約書(範本),https://ctld.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8/05/107-1-本校僱傭型教學助理僱用契約書範本.pdf(最後閱覽時間:2020/8/1)。
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NTNU教學助理2018教與學手册,https://ctld.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9/01/TA%E6%89%8B%E5%86%8A0814.pdf(最後閱覽時間:2020/4/20)。
13.張智程,【勞動視野論壇】台大工會組織的問題意識與意義,https://laborvision.pixnet.net/blog/post/102046330(最後閱覽時間:2020/6/20)。
1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規劃推動教學獎助生全面納保及持續推動提高私校兼任教師鐘點費達公校水準,2018/5/9,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E119759AC534CD06#(最後閱覽時間:2020/4/20)。
15.解影,【學運斷簡】「學生勞動者」視角的出現─一個初步的思考,https://wknews.org/node/1196(最後閱覽時間:2020/4/1)。
16.廖珮珳、鄭淑美、徐一萍,2019年NPHRST博士求學動機與學位效益調查報告,https://hrst.stpi.narl.org.tw/report/321/2019%E5%B9%B4NPHRST%E8%AA%BF%E6%9F%A5%E5%A0%B1%E5%91%8A_20200304.htm(最後閱覽時間:2020/7/28)。
17.臺大訪客中心,秘書室訪客中心徵學生生活學習助學金生,https://es-la.facebook.com/NTUVC/posts/1061905117153704/(最後閱覽時間:2020/6/14)。
18.衛民,新「工會法」重要修法內容與對勞資關係衝擊之研究,https://www.npf.org.tw/2/7993(最後閱覽時間:2020/6/20)。
二、外文文獻
(一)英文
期刊:
(1)Grant M. Hayden, "The University Works Because We Do": Collective Bargaining Rights for Graduate Assistants, Fordham Law Review 69 (2001).
(2)Henry Etzkowitz, Research group as 'quasi-firms': the inven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Research Policy 32 (2003).
(二)日文
「労働基準法の『労働者』の判断基準について」労働基準法研究会報告,1985年5月19日,https://www.mhlw.go.jp/stf/shingi/2r9852000000xgbw-att/2r9852000000xgi8.pdf(最後閱覽時間:20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