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郭家伶 Chia-Ling,Kuo, |
|---|---|
| 論文名稱: |
歲入與歲出之互動關係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Interaction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Evidence from Kaohsiung City |
| 指導教授: |
林軒竹
Lin, Hsuan-Chu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 畢業學年度: | 10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40 |
| 中文關鍵詞: | 自籌財源 、因果關係 、高雄市 |
| 外文關鍵詞: | Self-financing resources, Interaction, Kaohsiung City |
| 相關次數: | 點閱:68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14年11月底止,中央政府累積負債已高達5.2兆,再加上地方政府部分,則全國累計總負債將逼近6兆元。台灣財政之所以會快速惡化到這個地步,簡單來說就是「收入」減少了、「支出」增加了,而收支差短又僅能靠舉借債務彌平,使得負債不斷攀升。
另外,「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第4條第5款,明確定義自籌財源係指歲入決算數扣除統籌分配稅款及補助收入之數額,對照到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情形,歲入扣除中央所補助的收入後,幾乎均無法負擔一般政務支出,要推動其他市政建設更是捉襟見肘。針對此一情勢,多數學者建議地方政府應積極提高自籌財源、增加地方財政努力,但這是否為降低預算赤字有效方法,需進一步的驗證。
故本文試著從1980至2014年高雄市總歲入及各項歲出的預算、決算數分析,探究是否存在某種趨勢,並再將總歲入區分為非自籌財源及自籌財源個別探討,最後研究結果發現:
一、在決算數資料,「總歲出」會領先「自籌財源」,屬地方財政努力之財源部分對於市政整體支出有籌措財源的壓力,也就是地方政府積極提高自籌財源為有效降低預算赤字的方法。
二、不管在預算、決算數資料,「債務支出」會領先「自籌財源」,另在預算數資料,「退休撫卹支出」會領先「自籌財源」、「總歲入」,這部分推測與人事費支出僵固、債務餘額持續攀升有關。
三、預算數與決算數之實證結果具有差異,與中央補助收入較相關的收入及支出,預算、決算間的因果關係結果差異較大,甚至有因果關係轉向的情形,而中央不補助的收入及支出,預算、決算間的因果關係結果差異較小,並沒有轉向的情形。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of revenue (including self-financing resources and non-self-financing resource) and expenditure from fiscal data of Kaohsiung City from 1980 to 2014.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1)From actual numbers, “Expenditure” leads ”Self-financing Resources”, meaning local government which increases the part of self-financing resources actively could improve its financial situation.
(2)From actual and budgeted numbers, ”Debt Expenditures” leads “Self-financing Resources”. From Budgeted numbers, ”Expenditures for the Public Service Pension Fund and Compensation Benefits” leads “Self-financing Resources” and “Revenue”.
(3)Difference exists in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actual and budgeted numbers.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could be the helpful references to the authority.
1、Granger,C.and Newbold,P.(1974),”spurious regression in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2,111-120
2、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3、林向愷.董建宏(2013)「財政集權發展趨勢下中央地方財政關係的調整」,台灣思想坦克季刊2013年12月號第21期。
4、林健次、蔡吉源(2003) 「地方財政自我負責機制與財政收支劃分」,公共行政學報第9期,頁1-33。
5、李鈺瑩(2014)「高雄市財政收入與支出長期均衡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2014年5月。
6、李顯峰、林育君(2006)「台灣地方財政之結構性因素分析」,財稅研究第38卷第5期,頁17-43。
7、姚名鴻(2011)「我國地方財政赤字之理論與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第39期,頁37-70。
8、財政部網站。
9、財政部國庫署網站。
10、許登芳(2001)「財政收支劃分法對地方自主性的影響」,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19期,頁160-173。
11、陳怡如(2006)「我國財政政策永續性之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8月。
12、陳欽賢、劉彩卿(2001)「地方財政與統籌分配稅款: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的模擬分析」,財稅研究第33卷第1期,頁27-46。
13、陳欽賢、林奕仁(2005)「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對地方政府財政之影響」,財稅研究第38卷第1期,頁156-178。
14、張惠美(1996)「臺灣地區中央政府財政收支估測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11月。
15、張慈佳(2000)「地方經濟之政治景氣循環現象─以台灣地區之縣市長選舉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卷3期,頁362-377。
16、黃世鑫(2000) 「為前地方財政問題的盲點-法治與權限劃分」,主計月刊第540期,頁19-26。
17、傅彥凱(2002)「地方政治預算循環之實證研究:以台灣省縣市長選舉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5期,頁137-167。
18、葉嘉楠(2003)「財劃法修正與地方財政的未來」,中國行政評論,第12卷第4期。
19、楊奕農(2013),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雙葉書廊。
20、審計部網站。
21、謝永明(2000)「我國地方政府預算差異及其影響因素之實證分析」,台灣大學會計學系論文,2000 年10 月。
22、蘇彩足(1995)『「量入為出」與「量出為入」-政府歲入歲出之因果關係分析』,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第7卷第2期,頁207-222。
校內:2018-01-27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