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南彰
Huang, Nan-Chang
論文名稱: 營建產業數位轉型之研究 – 以H 建設公司為例
Research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 A Case Study of the “H” Construction Company
指導教授: 楊朝旭
Young, Chaur-Shiu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1
中文關鍵詞: 營建產業數位轉型
外文關鍵詞: construction industr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13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營建產業是勞力密集的產業,傳統工法仰賴大量的人力卻也面臨缺乏效率及少子化所帶來的缺工問題,加上未能致力於研發新工法、技術層面未能有效提升,及過度依賴舊有工法、無法同步帶動產值提升等,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項目延誤、成本超支以及流程脫節以及活動和資源協調不力造成的材料浪費等挑戰。營建產業鏈中的公司,包括建築師、建築材料供應商、製造商、建築和工程公司,現在都在尋求創新,加快其數位戰略的擴展。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營建產業如何規劃數位轉型。採用個案研究之方式,以商業模式為架構,訪談產業專家獲得重要命題如下:一、發展智慧營造同時滿足客製化高品質與低成本之顧客需求;二、朝向服務導向之全方位智慧建物管理組織。面對數位潮流下,本研究之研究成果希望提供建設公司同業之決策高層在規劃數位轉型的參考。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rely on a large amount of manpower, but the industry is also facing a lack
    of labor caused by a declining birthrate and in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re has been
    a failure to engage in research 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onstruction methods,
    so the technical level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re has been
    a simultaneous over reliance on old methods and a failure to increase output value.
    For a long time, there have been challenges related to project delays, cost verruns, process disconnection, and material waste caused by poor coordination of both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Compani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in, including
    architects, building material suppliers, manufacturers, and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mpanies, are now seeking innovations that will accelerate the expansion of their digital strateg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aiwan's construction industry plans to
    engage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Using a case study method and taking the business model as the framework, by interviewing industry experts, we developed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propositions: 1) Develop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intended to meet the needs of customized high-quality and low-cost customers at
    the same time. 2) Develop a service-oriented,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digital trend, it is the hope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cision-makers in construction companies to plan their path towar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VI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IX 圖 目 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營建產業之概述 4 第二節 營建產業相關文獻 8 第三節 商業模式相關文獻 15 第四節 數位轉型相關文獻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23 第二節 個案公司簡介 25 第三節 訪談對象選定 28 第四節 訪談大綱 31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 33 第一節 發展智慧營造同時滿足客製化高品質與低成本之顧客需求 33 第二節 朝向服務導向之全方位智慧建物管理組織 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48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 50 參考文獻 51 附件一、訪談逐字稿 60

    一、中文文獻
    1.丁琬容(2018),「台灣餐飲服務業數位轉型模式與策略之研究」,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林清波(2012),臺灣營造業百年史:臺灣傳統營造產業,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3.內政部營建署(2020),中華民國108 年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報告。
    4.文崇一與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5.方民傑(2017),「數位轉型策略與價值鏈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
    6.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五版),台北:五南。
    7.王秋葳(2009),「金融業、營造業、建築業之組織文化與價值創新關係之實證比較」,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碩士論文。
    8.王翰翔與陳介豪(2014),「營造業產業發展概況」,台灣地區2014 房地產年鑑,210,pp.268。
    9.包國忠(2020),「高級住宅商業模式規劃之分析-以青天建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10.古秋雄(1999),「台灣大型營造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1.白昌明(2007),「建築業核心能力與競爭策略對經營績效影響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EMBA 班碩士論文。
    12.朱家慧(2019),「數位轉型︰中小企業面對之歷程與挑戰 -以蘆洲機械為例」,醒吾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碩士論文。
    13.江慶鴻(2002),「核心擴張策略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建築產業為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2018),營建統計資訊。
    15.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報告。
    16.何仕婷(2019),「製鞋業導入數位轉型資訊系統關鍵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7.吳奕杰(2015),「我國營建業企業社會責任執行程度之分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18.李東樺(2018),「以數位化便利服務連結顧客-台灣大車隊數位轉型之探索性研究」,明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9.李政道(1999),「台灣不動產景氣與政府政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0.李美華(1998)(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21.李雪玉(2011),「建築業建案決策因子之分析研究-以K 公司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22.李華偉等(1998)(譯),社會研究方法(下冊),台北:時英。
    23.李盡英(2008),「以A 營造公司的轉型策略之研究-資源基礎論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24.杜佳珍(2017),「建設公司選擇綠建材評選模式之研究 -計畫行為理論觀點」,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25.沈貴斌(2017),「經濟趨勢與建築業發展之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6.辛勝華(2008),「建築業決策資源資訊化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27.林之晨(2012)(譯),獲利世代,台北:早安財經出版社。
    28.林文英(2012),「跨越性別就業藩籬?-建築業女性勞工勞動經驗之探析」,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29.林正佳(2019),「組織制度與數位轉型對創新流動影響之研究 -孔恩循環(The Kuhn cycle)觀點」,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0.林秀鈴(2018),「營建產業之利基型成長策略與商業模式轉型探討-以國內中部某營建業者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1.林亭君(2010),「以服務科學觀點建構營建產業的商業模式」,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2.林政男(2019),「企業數位轉型重要成功影響因素探討-以電池製造業為例」,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3.林柏君(2017),「我國營造業之發展現況與趨勢」,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臺灣經濟)研究所。
    34.林柏君(2020),「疫情衝擊下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發展」,經濟前瞻,190,pp.58~61。
    35.林淑慧(2018),「應用層級分析法(AHP)探討企業實施數位轉型之考量因素- 以連鎖餐飲業為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36.林雅惠(2009),「中美貿易摩擦台灣產業之影響」,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7.林筠(2018),「數位服務便利性與品質對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以數位轉型之藥廠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 學位學程)碩士
    論文。
    38.林聰敏(2001),「產業技術升級與生產力、勞工工作動機之研究-營建產業實證」,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9.紀明潭(2008),「平衡計分卡制度導入建設公司經營管理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0.胡偉良(2002),從營造產業的發展歷程談台灣土木工程未來的發展趨勢,台北: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41.宮內康雄(2016),「先進製造之策略:六家製造企業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組碩士論文。
    42.徐卉芸(2017),「銀行業因應金融科技與法遵科技衝擊進行數位轉型--以推動微型創業貸款為例」,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43.徐惠萍(2016),「商業銀行實體分行數位化與行動化轉型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
    44.張育娟(2015),「地產業的多角化經營及轉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5.張孟秋(2009),「房地產產業生產過程中投入-產出與產品價值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46.張品龍(2014),「組織彈性與組織績效之間的演化-營造商的個案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7.張淑敏(2011),「營建公司創新商業模式-住宅服務導向之觀點」,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班博士論文。
    48.張献明(2015),「建築業永續經營商業模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9.張麗蓉(2019),「建築業企業集團多角化策略之研究 -以遠雄企業團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EMBA 專班碩士論文。
    50.張韡(2016),「企業IT 部門因應數位轉型之研究-以金融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AMBA)碩士論文。
    51.許毓珉(2018),「電子製造業數位轉型之研究—以F 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2.許澤宇(2019),「建築業轉型多角化經營成功之策略探討—以L 建設公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3.連清塗(2015),「營建業應用物聯網策略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臺大-復旦EMBA 境外專班碩士論文。
    54.郭志偉(2008),「金融海嘯後建築業組織績效衡量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為實證」,國立成功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55.郭若綺(2019),「中小型建商之土地開發策略 -以F 建設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56.郭義汶(1999),「建築投資業建立工作團隊與績效相關之研究─以銷售階段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7.郭嘉昌(2015),「政府打房政策下建設公司策略轉型研究- 以昌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
    58.陳冠今(2018),「數位轉型、供應鏈整合與供應鏈績效關係之研究 -以T 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 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59.陳勇延(2019),「企業數位轉型發展對於差異化優勢影響之研究:以台灣服務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行銷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60.陳姿妤(2019),「數位轉型下會計人才培育養成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
    61.陳昭勳(2008),「以平衡計分卡之觀點探討建築業之網絡管理模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碩士論文。
    62.陳昱敏(2018),「中小型營造業之再造商業模式-以A 公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3.陳國珍(2019),「平價住宅商業模式規劃之個案研究:以M 建設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64.陳淑芬(2019),「會展產業之數位轉型與服務創新策略研究:以全何科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
    65.陳德富(2004),「台灣地區營建業轉型與多角化經營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6.麥聖偉(2013),「建設開發公司成長策略之研究:以P 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組碩士論文。
    67.曾小娟(2014),「探討建築融資核貸因素-以Y 銀行授信業務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8.黃明進(2009),「台灣地區營造業的營運策略-價值鏈與營運模式之研究」,輔仁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9.黃建皓(2019),「基於物聯網之智慧工廠監控系統研究與實作」,崑山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70.黃敏華(2018),「數位轉型之決定因素:以台灣零售流通業為研究對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71.黃凱稜(2017),「雲林縣老人住宅規劃案之研究 虎尾北溪里長青住宅規劃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72.黃碧雲(2019),「行銷數位轉型與創新商業模式-以寵物產業S 公司為例」,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73.黃麗貞(2010),「建設公司經營模式之研究--以AB 公司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74.楊朝旭(2020),「低接觸經濟下的商業模式轉軸」,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
    75.楊竣丞(2006),「由物業管理之觀點-探討營建產業轉型發展之策略」,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76.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20),2020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77.詹文男、李震華、周維忠、王義智與數位轉型研究團隊(2020),數位轉型力,台北:商周出版。
    78.詹文男與沈柏延(2020),不只是導入資訊系統與流程改善,七大構面檢驗數位轉型,哈佛商業評論,2020 年8 月號。
    79.廖世誠(2019),「機電工程業的交易外包成本與商業模式分析:以CH 工程有限公司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資訊與財金管理EMBA 專班碩士論文。
    80.廖麗婷(2015),「由綜合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間的系統動態關係以探討營建業之企業經營」,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1.趙旖晗(2016),「基於BIM 和物聯網技術的施工現場實時自動化安全管理系統框架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碩士論文。
    82.劉小燕(2015),「營造業策略佈局之研究-以L 公司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83.劉百合(2017),「台灣金融業數位轉型關鍵因素之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EMBA 專班碩士論文。
    84.劉佩真(2017),不動產開發業基本資料,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85.劉佩真(2018),2018 年不動產業之現況與展望,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86.劉俊男(2005),「營建產業景氣指標與營建公司存活機率關係」,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所碩士論文。
    87.劉秋霞(2007),「建設公司經營與行銷策略的探討-以大漢建設為例」,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8.劉庭妤(2019),「數位轉型成功關鍵因素之探索性研究-以臺灣製造業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MBA 碩士論文。
    89.劉時均(2018),「開了十年的大船還在轉彎? —從聯合報看傳統媒體數位轉型之路」,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90.歐健和(2017),「傳統服務業數位轉型IT 挑戰與策略之研究 -以A 集團智慧轉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
    91.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
    92.蔡佳容(2015),「台灣建築業財務危機因素之研究─AHP 分析法之應用」,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93.蔡承佑(2009),「營建產業運用管理資訊系統提昇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
    94.蔡崇禮(2001),「台灣地區建築業轉型暨永續發展策略之探討-以東岩建設個案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95.蔡進逵(2013),「住宅類智慧綠建築開發、生產、消費決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6.鄧建剛(2010),「兩岸營造業經營績效之評比」,玄奘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97.鄭如雯(2019),「客戶導向之數位轉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
    98.鄭俊義(2018),「以循環經濟與綠建築觀點建構舊建築活化之永續性評估指標」,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99.蕭季觀(2018),「台灣資訊產業因應企業數位轉型AI 化之策略分析-以精誠資訊為例」,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0.蕭儒璟(2015),「大學營建管理及通識課程與營建業職能需求關聯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01.賴玉莉(2017),「建設公司差異化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102.賴俐伃(2017),「臺灣營建業經營效率之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03.賴淑文(2019),「壽險業數位轉型之成功關鍵因素與績效評估模型建構—以IFRS17 觀點」,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4.賴筱婷(2018),「金融科技對農會衝擊與員工職能轉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5.謝佳修(2018),「建築業對美學的認知之衝突與實踐」,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106.謝靜儀(2017),「以使用者觀點探討VR 電子商務之使用者介面與經驗」,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07.鍾佳興(2004),「建築業採外包策略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08.鍾孟倫(2013),「營建業組織文化、家長式領導與工作投入對組織績效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9.簡志朗(2019),「台灣建築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J 建設公司為例」,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0.簡春安與鄒平儀(1999),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111.顏瑋廷(2019),「數位轉型下會計人應具備之專業能力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
    112.羅志明(2010),「台灣地區房地產產業經營發展策略之探討─以A 建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
    113.羅志鑑(2000),「以建築師觀點評估營建業整合方式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4.羅椉元(2005),「環境效率運用於台灣地區建築物性能評價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115.羅筱芸(2018),「房地產代銷業客戶關係管理的數位轉型研究 —以A 公司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116.關慶豐(2008),「建築業服務品質與品牌權益對顧客滿意度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7.蘇郁雯(2014),「房地產業服務創新商業模式研究 -以A 建設公司為例」,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1. Aaron, K. Olson (2015),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oesn't Have to Leave Employees
    Behin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 Adner, R., Puranam, P. and Zhu, F. (2019), What Is Different About Digital
    Strategy? From 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 Change, STRATEGY SCIENCE, 4(4),
    pp.251~342.
    3. Babbie, Earl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ed.
    4. Bonoma, (1985), “Case Research in Marketing: Opportunities, Problems ,and a
    Process ”,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 Vol.22, pp.199~208.
    5. Boutetière, H. d. l., Montagner, A. and Reich, A. (2018), Unlocking success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s.
    6. Bowersox, D. J., Closs, D. J., & Drayer, R. W. (2005),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eyo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9(1), pp.22~29.
    7. Cheah, C. Y. and Garvin, M. J. (2004), An open framework for corporate strate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11(3),
    pp.176~188.
    8. Demil, B. & Lecocq, X., (2010), Business Model Evolution: in Search of Dynamic
    Consistency. Long Range Planning, 43(2-3), pp.227~46.
    9. Earl Babbie & Fred Halley & Jeanne Zaoino (2000). Adventures in Social
    Research .Pine Forge Press.
    10. Eisenhardt (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4, pp.532~550.
    11. Ferreira, J. J., Fernandes, C. I., & Ferreira, F. A. (2019), To be or not to be digital,
    that is the question: Firm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01, pp.583~590.
    12. Fontana &Frey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361-376). Thomsand
    Oaks: Sage.
    13. Furr, N. and Shipilov, A. (2019), Digital Doesn’t Have to Be Disruptiv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4. Hanna, N. (2018), A role for the state in the digital age.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7(1), pp.1~16.
    15. Imtiaz, S., & Kim, D. J. (2019),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 model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Culinary Science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5(4), pp.91~101.
    16. Kwan, A., Schroeck, M. and Kawamura, J. (2020), If You Want You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o Succeed, Align Your Operating Model to Your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7. Liere-N. K, Packmohr, S. and Vogelsang, K. (2018), Driver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manufacturing, Paper presentation at the 51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ilton Waikoloa Village, Hawaii.
    18. Linder, J. & Cantrell, S. (2000),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Surveying the
    Landscape. 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
    19. Linder, J. C. and Cantrell, S. (2001), Five business-model myths that hold
    companies back,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29(6), pp.13~18.
    20. Magretta, J. (2002), 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5), pp.86~93.
    21. Malar, D. A., Arvidsson, V., & Holmstrom, J. (2019),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banking: Exploring value co-creation in online banking services in India. 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22(1), pp.7~24.
    22. Mark W. Johnson, Clayton M. Christensen, Henning Kagermann (2008),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3.
    24. McGrath, R. G. and McManus, R. (2020), Discovery-Drive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5. Merriam, S.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6. Mihardjo, L. W. W., Sasmoko, Alamsjah, F., & Elidjen. (2019),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transformational performance-based conceptual model through
    co-creation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the Industry 4.0 in
    Indone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18(3),
    pp.369~386.
    27. Miller and Crabtree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Sage.
    28. Mitchell, D. and C. Coles. (2003), The ultim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ntinu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4(5),
    pp.15~21.
    29. Mitchell, D. W., & Coles, C. B. (2004),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reakthrough
    moves.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5(1), pp.16~26.
    30. Moore, J. F. (1993), Predators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3), pp.75~86.
    31. Naresh K. Malhotra. (1993), Marteting Research,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32. Osterwalder, A. and Y. Pigneur. (2010),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a handbook
    for visionaries, game changers, and challengers.
    33. Osterwalder, A., Y. Pigneur, and C. L. Tucci. (2005), 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
    Origins,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6(1), pp.1~25.
    34. Osterwalder, and Pigneur, Y. (2009), Bussines Model Genertio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Moddernam Drukwerk.
    35. Patton,M.Q.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Sage Publications, Inc.
    36. Prahalad, C.and Gary, H.(2007),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7. Robert, K. Yin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38. Schallmo, Daniel, Williams, Christopher A. & Boardman, Luke (2017),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BUSINESS MODELS - BEST PRACTICE, ENABLERS, AND ROADMA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1(8), pp.1~17.
    39. Shaughnessy, H. (2018), Crea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and steps.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46(2), pp.19~25.
    40. Sutton, J. and Austin, Z. (2015), Qualitative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68(3), pp.226.
    41. Tapscott, D., Lowy, A. and Ticoll, D. (2000), Digital Capital: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Business Web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ambridge.
    42. Teece, D. J. (2010),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 43(2-3), pp.172~194.
    43. Wade, M. (2015),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igital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44. Weill, P. and Vitale, M. (2002), What IT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ies are needed to
    implement e-business models. MIS quarterly Executive.
    45. Yin, R. and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Inc, 5, 11.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