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佩芩
Tsai, Pei-Chin
論文名稱: 尚和歌仔戲團策略成效之研究-以《田都班的最後一齣戲》為例
Research on Strategic Effectiveness of Sun-Hope Taiwanese Opera Troupe-the Case of “The final Performance of Dian-Dou”
指導教授: 楊永年
Yang, Yung-Na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尚和歌仔戲團策略成效田都班的最後一齣戲
外文關鍵詞: Sun-Hope Taiwanese Opera Troupe, Strategic Effectiveness, The final Performance of Dien-Dou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時空背景不同,歌仔戲的永續化受到考驗,本論文針對尚和歌仔戲團經營策略進行個案研究,並以《田都班的最後一齣戲》為例,探討該團的經營策略是否發揮應有的成效。同時以觀眾滿意度及戲曲傳承與推廣進行經營策略成效之研究,同時分別從尚和歌仔戲團的經營策略形成、規劃與執行進行探討。本論文採質化研究,受訪者包括劇團決策者、主要行政人員、志工、學員與觀眾等共13人。本研究共有六點研究發現:第一、領導者與導演分別決定經營策略的形成與劇場創新方向;第二、觀眾群培養成效顯著;第三、創新與製作成本未能在票房上充份回收;第四、多元戲路的規劃有利歌仔戲傳承與推廣;第五、製作經費影響行銷策略;第六、年輕演員及學員的培訓尚有成長空間。同時依據這六點提出讓其他劇團參考的三個典範。第一、該劇團可成為地方歌仔戲團典範。第二、觀眾群培養可作為歌仔戲推廣教育模範。第三、持續維持多元戲路。另提出四點建議。第一、創新方向與製作成本應納入策略考量。第二、劇團行銷可再強化。第三、年輕學員培訓方式宜再多元。第四、政府應完善文化傳承的配套措施。綜言之,尚和歌仔戲團經營策略的形成、規劃與執行,有發揮觀眾滿意度及戲曲傳承與推廣的成效。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as about the strategic effectiveness of Sun-Hope Taiwanese Opera Troupe by using “The final Performance of Dien-Dou” as an example. Audiences’ satisfaction and opera legacy were main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Related literatuire and information such as Taiwanese Opera books, periodical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is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trategic effectiveness, in-depth interview was used through Sun-Hope Taiwanese Opera Troupe’s leader, staff, volunteers, learners and audiences. There were six research findings. First, the Leader and Director of the Opera Troupe respectively decided the formation of operational strategy and innovative direction of the troupe. Second, cultivation effect of audiences is significant. Third, innovation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were not fully returned from sales. Fourth, Planning of diverse performing styles enhances Taiwanese opera legacy and promotion. Fifth, manufacturing budget might affect marketing strategy. Sixth, young actors’ training should be improved. There were thre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the Troupe. First, the Troupe could become a model of local Taiwanese opera. Second, cultivation of audiences can serve as model of promotion education of Taiwanese opera. Third, retention of multiple performing styl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four suggestions. First, innovative direction and manufacturing cost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trategy. Second, marketing of the troupe can be reinforced. Third, young learners’ training should be more diverse than before. Final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mplete the related measure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摘要 i 誌謝 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五節 個案介紹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歌仔戲傳統經營策略 16 第二節 經營策略形成 32 第三節 經營策略規劃 36 第四節 經營策略執行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4 第二節 訪談對象 67 第三節 訪談問題設計 6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70 第五節 研究限制 73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 75 第一節 經營策略形成 75 第二節 經營策略規劃 82 第三節 經營策略執行 9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 132 附錄二 207 附錄三 212 附錄四 214

    一、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王慶富,2005,《專案管理》,臺北,聯經出版社。
    石之瑜,2015,《社會科學方法新論》(2015年10月初版四刷),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吳正婷,2015,《歌仔天團 春藝尬戲:2010-2015高雄春天藝術節歌仔戲紀錄書》,高雄,文化局。
    吳淑華、鍾震東、欒錦榮、龔昶元、呂益丞譯,Hitt.Ireland.Hoskisson原著,2004,《策略管理》,臺北,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市,銀華出版社。
    邱坤良,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林茂賢,2006,《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初版),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孫本初、吳復新、夏學理、許道然,1999,《組織發展》,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馬森,2016,《當代戲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容淑華,1999,<台灣有商業劇場嗎?台灣劇場現況之探討>,1999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1999年3月12-14日,台南市,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收錄於《1999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勁草,2014,《台灣的戲劇、電影與戲院》,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麗紗,1992,<落地掃小戲時期>,《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臺北市,學藝出版社。
    莫光華,1996,《臺灣歌仔戲論文輯錄》,(初版),臺中,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
    張逸帆,1999,<台灣專業劇場的西洋戲劇挪用>,1999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1999年3月12-14日,台南市,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收錄於《1999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永義,1997,《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初版),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曾永義,1996,〈台灣歌仔戲之近況及其因應之道〉,《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月,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雅蓉,1997,《臺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身段教材》,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雅蓉,1998,《臺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表演教材》,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玟惠,2012,《曲韻悠揚:台灣傳統戲曲歌仔戲》(初版二刷),臺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永年,1999,《警察組織剖析》,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楊永年,2006,《組織行為》,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楊馥菱,2001,《台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初版),臺北,學海出版社。
    楊馥菱著,曾永義校閱,2002,《臺灣歌仔戲史》,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蔡欣欣,2005,《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初版),臺北市,里仁書局。
    蘇拾忠,1996,《策略規劃指南》,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李汝和主修,張炳楠監修、廖漢臣整修),1980,《台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 藝術篇>,(再版,第二冊),臺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現代戲曲文教協會,沈惠如,1998,<論臺灣歌仔戲與新加坡的交流>,《臺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秋月對歌》,1月,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二) 期刊
    周榮杰,1988,<歌仔戲的昨日與今日(上)>,《國立編譯館館刊》,17(1):212。
    馬森,1990,<演員劇場與作家劇場:論二十年代的現代劇作>,《中外文學》,19(5):67-86。
    張文義,1993,<尋找老歌仔戲的故鄉>,《宜蘭文獻雜誌》,5: 37。
    莊珮瑤,1991,<戲假情真的自我追求>,《表演藝術》,73:51。

    (三) 博碩士論文
    李雅惠,1997,<葉青歌仔戲表演藝術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麗紗,1987,<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許惠華,2008,<歌仔戲產業的創新策略探討-以明華園歌仔戲團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昱馨,2006,<高雄市歌仔戲劇團生態與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灔雯,2006,<台灣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歌仔戲之變遷-以嘉義「桂秋雲歌劇團」與台中「劉文和女子歌劇團」(1950~1970)為討論對象>,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永喬,2001,<明華園歌仔戲團演藝實踐及經營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馥菱,1997,<楊麗花及其歌仔戲藝術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永宏,2008,<從落地掃到文化場:客家撮把戲在臺灣的形成與轉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君霖,2015,<融合中西戲劇文化的臺灣劇場歌仔戲──孫榮輝與一心戲劇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庭,1999,<賣藥團:一個另類歌仔戲班的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翻譯文獻
    林秀雲譯,Earl Babbie,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陳義彥、陳景堯、林妤虹、吳宜璇、何景榮、任雲楠等六人合譯,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2009,《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謝應寬、王維林合譯,Pauline V. Young,1960,《社會調查與研究》上冊,臺北,教育部/世界書局。

    (五) 網路資源
    文化部106年度「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名單,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網址:http://grants.moc.gov.tw/Web/PointPublish.jsp?B=395,檢索日期:2017年4月22日。
    文化部105年度「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名單,文化部網址: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44153.html,檢索日期:2017年4月22日。
    文化部104年度「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名單,文化部網址: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34296.html,檢索日期:2017年4月22日。
    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作業要點,植根法律網,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260001018300-1010514,檢索日期:2017年5月10日。
    李韻晨,2007,<公演5000元 楊麗花:很平常的價格>,參閱自TVBS新聞網站:http://news.tvbs.com.tw/entertainment/325826,檢索日期:2017年5月27日。
    非凡台灣真善美,高雄尚和歌仔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DOZCGLZBM,檢索日期:2016年9月28日。
    尚和歌仔戲團官方網站,<歷年演出>,尚和歌仔戲團網址:http://sunhope.myweb.hinet.net/,檢索日期:2016年8月25日。
    尚和歌仔戲團臉書,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unhope.fans/,檢索日期:2016年8月25日。
    明華園天字團臉書,網址:https://zh-cn.facebook.com/MingHuaYuanTianTaiwaneseOpera/,檢索日期:2017年1月27日。
    春天藝術節網站,活動訊息,劇讀上癮-《將軍的押不蘆花》分享會:http://www.ksaf.com.tw/events-view.aspx?sn=457,檢索日期:2017年5月7日。
    春美歌仔戲團臉書,網址:https://zh-cn.facebook.com/chunmei.opera/,檢索日期:2017年1月27日。
    風神寶寶兒童歌仔戲團臉書,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FengShenBaoBao/,檢索日期:2016年9月28日。
    姜瑪利(戲曲工作者),2014,<台前台後戲曲命運《田都班的最後一齣戲》>,表演藝術評論台-戲劇類: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2933,檢索日期:2016年10月2日。
    徐亞湘,2015/11/5,<培養戲曲人才的當代思考>,傳藝.Online,傳藝觀察站網址:http://magazine.ncfta.gov.tw/onlinearticle_135_101.html,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4日。
    國家兩廳院,<場地與技術 國家戲劇院>,國家兩廳院網站:http://npac-ntch.org/zh/venues/intro,檢索日期:2016年9月28日。
    彭蕙珍2015年01月19日採訪後記,蘋果日報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50119/36335740/,索檢日期:2016年12月20日。
    楊明怡,2016,<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公告補助名單>,自由時報: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565858,檢索日期:2017年5月9日。
    楊菁菁,2005年2月15日,<無情火 燒光尚和歌仔戲家當>,自由電子報網址:http://old.ltn.com.tw/2005/new/feb/15/today-life11.htm,檢索日期:2016年12月20日。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歌仔戲>,維基百科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歌仔戲,檢索日期:2016年8月7日。
    臺灣民俗文化工作室,<臺灣戲曲 歌仔戲>,臺灣民俗文化工作室網址:http://www.folktw.com.tw/drama.php,檢索日期:2016年8月7日。
    蔡欣欣,2014,<民間傳統與文化轉型──打拼臺灣歌仔戲的當代新活力>,國藝會線上誌網站: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132&id=136,檢索日期:2016年10月25日。
    蔡欣欣,2004,<台灣歌仔戲與電視媒體的跨界聯姻>,政大機構典藏網站: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Print?DocID=18139078-201401-201402250037-201402250037-85-114,檢索日期:2017年5月24日。
    劉美芳,2013,<梨園子弟老爺戲《歌舞菩薩田都爺》>,表演藝術評論台: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7911,檢索日期:2016年11月20日。
    錢泳霖,2005,<尚和歌仔戲團-打造歌仔戲新希望>,網址:http://old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162,檢索日期:2016年12月4日。

    二、 英文部分
    Hill, C. W. and G.R. Jones. 2004.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Publishing.
    Ott, J. S. 1989.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 Il: The Dorsey Press.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 Y.: Free Press.
    Schein, E. H. 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2n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