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謝佩芳 Hsieh, Pei-Fang |
|---|---|
| 論文名稱: |
國家、商品與個人:戰後臺灣學生制服的物質文化史研究 The State, Product and Individual: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Material Culture on Student Uniforms in Postwar Taiwan |
| 指導教授: |
謝仕淵
Hsieh, Shih-Yu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 畢業學年度: | 11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9 |
| 中文關鍵詞: | 制服抗爭 、卡其制服 、學校代辦 、商品化 、服儀解禁 |
| 外文關鍵詞: | Uniform Protest, Khaki Uniform, School Agency, Commodification, Lifting the Ban on Uniform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2 下載:8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研究1946-1979年間臺灣新政權重建中華文化,與推行軍事化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制服的樣式如何受到規範與管理。其中研究重點觀察學校如何執行學生制服規範,調解國家與學生之間的衝突,來補充以往學生制服研究「國家壓迫、學生反彈」的論述。
同時以物質文化研究的視角,觀察學生制服的商品化,如何在1946-1970年間臺灣校園中形塑出「學校代辦、家長購買」的消費模式。學校代辦的過程中,除了加速散播國家規範的卡其制服之外,學校無法完美權宜國家、制服製作廠商與學生家長間的需求,導致學生制服被想像為學校貪汙的工具。1960年代中後期人造纖維材質的學生制服,引起家長追求流行時尚的消費需求,成為學生間效仿與競爭的時尚之物。
1980年後臺灣校園中的學生制服改革,各校校服取代卡其制服,成為獨具各校特色的學生制服。有趣的是,校園中學生穿著的服裝不侷限於制服,開始出現學生間各自群體認同的服裝,或是服儀尚未完全解禁下,學生穿著特定制服依舊遊走於服儀違規之邊緣。最後,當代學生詮釋自身的制服文化,致力於性別議題與爭取學生身體自主權,解構自己所期望穿著的制服。制服作為物件,大眾收藏個人或群體對學生制服的記憶,豐富學生制服的多元詮釋。
This thesis studies how the styles of student uniform were regulated and managed dur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romotion of the militarized education by the new regime (Chiang regime) in Taiwan from 1946 to 1979.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observing how the schools implemented student uniform regulations, and mediate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tudents so as to complement the statement, “Oppression from the state meets the backlash from students.”, in previous studies that relate to student uniform.
In addition, observation is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 culture study, on how the commodification of student uniform shaped the consumption pattern in the campuses of Taiwan from 1946 to 1970. The pattern is named as “Schools, the agents; parents, the buyers”. 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being the agency, the spread of khaki uniform has been accelerated. What’s more, the schools at that time were unable to fully accommodate the needs of the state, uniform manufacturers, and students’ parents, which led to that student uniforms were viewed as the tool of the school corruption. In the mid-to-late 1960s, the student uniform made of artificial fiber showed up, and its consumption demands was increased by parents’ pursuit of fashion. Then student uniform became a fashion thing that caused the mimic behaviors and competitions among students.
After 1980, the reforms of student uniform started on campuses in Taiwan. The khaki uniforms were replaced by respective school uniforms which demonstrate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schools. Interestingly, students wore more than student uniforms on campus. At that time, clothes that earned the respective recognitions of student groups began to appear on campus. In the period of the ban on uniforms remained, students walked on the verge of breaching dress codes by wearing self-altered uniforms. Finally, contemporary students have interpreted their own uniform culture via focusing on gender issues, fighting for students’ body autonomy, and deconstructing the uniforms they expect to wear. In terms of uniform being a thing, the public preserves their individual or group memories of student unifor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s of student uniform become more diverse.
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一)檔案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教育類詢問案(1946年5月7日)〉,《臺灣省參議會史料彙編 教育篇(一)》,臺北:國史館,2004,頁12-13。
〈學生制服整齊(1965年2月24日)〉,《第三屆第四次大會專輯》,頁2945。
〈建議修訂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制服一節,宜從長計議,暫不考慮(1978年1月20日)〉,臺(67)軍字第一八二七號。
〈臺南市民王登仕陳情為全省學校制服可自行設計請暫緩二年後實施案。(1984年4月19日)〉,《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33110073005。
〈茲廢止不合時宜函令六種如說明,請查照(1989年9月29日)〉,七八教軍字第八六七九號。
〈開放中、小學生制服(1987年)〉,「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議會第二屆第三次定期大會議員提案」,收入《地方議會議事錄總庫》,http://journal.th.gov.tw/,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第五十一次政務會議紀錄(1946年11月22日)〉,《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號:A309200000Q/0035/9999/8/1/002。
〈學生制服的分別(1987年)〉,「臺中縣議會第十一屆第四次定期大會口頭質詢」,收入《地方議會議事錄總庫》,http://journal.th.gov.tw/,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頁247-249。
〈有關學生制服處理的原則(1998年)〉,「臺中縣議會第十四屆第二次定期大會口頭質詢」,收入《地方議會議事錄總庫》,http://journal.th.gov.tw/,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頁1129-1139。
〈學生改穿便服的問題(1980年)〉,「臺南縣議會第九屆第五次定期大會口頭質詢」,收入《地方議會議事錄總庫》,http://journal.th.gov.tw/,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頁21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收入《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s://gaz.ncl.edu.tw/,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1946年。
《臺灣省政府公報》,收入《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s://gaz.ncl.edu.tw/,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1946-1970年。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收入《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s://gaz.ncl.edu.tw/,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1953、1962年。
《臺灣省議會公報》,收入《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https://drtpa.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1日,1961-1995年。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典藏號:087-00411;087-00650;087-00652;087-00743;087-00777;087-00925;087-00971;087-01130;087-01285;087-01410;087-01448。
〈取締非軍人穿著軍服暫行辦法轉知案(1948年12月21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典藏號:0040738007022021。
「公署第51次政務會議紀要通告案(1946年12月11日)」,〈剪閱公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典藏號:00301100039014。
〈1953年臺北市大橋國民學校六年辛班畢業班級團體照〉,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典藏號:2009.008.0067.0012。
〈臺灣省婦女會縫紉工廠承製制服請通令案(1946年9月17-18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典藏號:00312360002006。
〈中山女中夏季制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典藏號:2017.002.0003。
〈太子牌太子龍衣料廣告單〉,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典藏號:2003.046.0001。
〈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丁組學生大頭照〉,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典藏號:2009.008.0084.0020。
〈臺灣省立臺中第一中學初三乙全體同學畢業留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典藏號:2004.028.4173。
〈臺灣省立臺中第一中學校歡送照〉,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典藏號:2010060022ˍP001。
〈嘉義市崇文國民學校甲班畢業班級團體照〉,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典藏號:200900800740008ˍP001。
(二)專書
《附中二十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67。
《附中五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52。
《建中校友》,第37期,臺北: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會,2008。
《新附中創刊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50。
《臺北市史畫集》,臺北:臺北市文戲委員會,1980。
《臺灣省通志稿》,卷10:光復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2。
吳基先等,《附中校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2002。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省教育廳,1959。
林一民編,《中一中九十年》,臺中: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2005。
柯旗化,《臺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高雄:第一出版社,2008。
洪惠冠主編,《新竹眷村文物專輯》,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7。
胡芳芳等,《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上、下冊,臺北: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200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歡耀百年.榮耀南女》,臺南: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2018。
張厚基,《長榮中學百年史》,臺南: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1985。
陳垗花、陳明蕊著,臺北市大橋國民學校編輯,《洋裁全書》,第3輯,臺北:社會印刷局,1948。
陳若曦,《陳若曦七十自述:堅持.無悔》,臺北:九歌,2008。
陳進金訪談、陳瑞琪紀錄,《威權統治時期糖廠與紙廠公營事業政治案件研究調查計畫採購案期末報告書》,花蓮:國立東華大學,2022。
黃偉立、吳曉暢、陳余各等人,《100th 百週年校慶特刊》,臺中:臺中第一高級中學,2015。
黃煌智、谷湘琴等人編輯,《彰化女中100周年校慶特刊-紀念特刊全文》,彰化: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2019。
廖財固、彭佳偉等人編輯,《臺中一中百年週年校慶特刊》,臺中: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2015。
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百年好學.中女臻美》,臺中: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202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臺灣光復二十年》,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臺灣光復廿五年》,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0。
成功高中100周年校刊編輯,《成功高中校友會會刊創刊號》,臺北:中華民國臺北成功高中校友會,2020。
賴哲信,《百卉涵英》,臺北: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1997。
薛月順,《臺灣省貿易局史料彙編(第一冊)》,臺北:國史館,2001。
二、報紙
《國聲報》
《民報》
《自立晚報》
《民聲日報》
《中央日報》
《聯合報》
《星報》
《聯合晚報》
《經濟日報》
三、專書
(一)中文
Tim De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書林出版,2009。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
孟悅、羅鋼,《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洪紹洋,《商人、企業與外資 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新北:左岸文化,2021。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莎拉‧瑪札(Sarah Maza)著,陳建元譯,《想想歷史》,臺北:時報出版,2018。
彭威翔,《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臺北:左岸文化,2019。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臺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葉立誠,《臺灣服飾流行地圖》,臺北:商鼎數位,2001。
葉立誠,《臺灣服裝史[典藏二版]》,臺北:商鼎數位,2014。
瑪麗恩・蘭金(Marion Rankine)、呂奕欣譯,《尼采忘了他的傘:這些傘,撐出一個時代!那些你沒聽過的生活、文學、歷史、藝術中的傘》,臺北:木馬文化,2019。
謝仕淵、胡佳君、張瀛之、許佩賢,《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展覽專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9。
蘇瑞鏘,《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新北:稻鄉出版社,2014。
(二)英文
Arjun Appadurai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Neil McKendrick, John Brewer and J. H. Plumb eds.,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s, 1982.
四、期刊論文
卡維波,〈制服的權力政治〉,《聯合文學》,第12卷第11期(1996),頁57-61。
史浩然,〈(二)從教廳重新規定中學生製服說起〉,收入於《自由中國資料庫》,臺北:大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14,第9卷第6期(1953)。
吳奇浩,〈洋服、和服、臺灣服──日治時期台灣多元的服裝文化〉,《新史學》,26卷3期(2015),頁77-144。
吳奇浩,〈喜新戀舊:從日記材料看日治前期臺灣仕紳之服裝文化〉,《臺灣史研究》,19卷3期(2012),頁201-236。
周彥怡、王功錦,〈裙子的迷思〉,《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28期(2004),頁63-65。
洪郁如,〈旗袍•洋裝•モンぺ:戰爭時期台灣女性的服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7期(2009),頁31-66。
張淑媚,〈評析《自由中國》雜誌對戰後初期救國團教育(1952-60)之論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2卷第3期(2016),頁151-171。
陳孜,〈自由中國─預訓班與大專學生的軍訓問題〉,收入於《自由中國資料庫》,臺北:大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14,第18卷第5期(1958)。
陳耀宏、蔡禎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全國性動態青年活動之歷史變遷〉,《體育學報》,第15期(1993),頁27-45。
傅崇益、吳怡靜,〈「男裙」、「難裙」?─成大穿裙週活動的實踐與反思〉,《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75期(2016),頁38-45。
黃東之,〈臺灣之紡織工業〉,《臺銀研究叢刊》,第5卷第3期(1952.12),頁81-96。
黃東之,〈臺灣之棉紡工業〉,《臺銀研究叢刊》,第7卷第1期(1954.12),頁1-33。
葉立誠,〈二十世紀臺灣服飾變遷因素之探討〉,《臺灣文獻》,第53卷第2期(2001),頁51-98。
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中等學校之學風與訓育(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第2期(2002),頁214-254。
鄭任汶,〈從《自由中國》談1950年代的救國團〉,《黨產研究》,第2期(2018),頁61-86。
魯愚,〈(二)這個樣子的訓導主任!〉,收入於《自由中國資料庫》,臺北:大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14,第11卷第10期(1954)。
蕭昭君、廖珍儀,〈半世紀以來台灣高中女生的制服 三代女生一樣情〉,《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28期(2004),頁38-45。。
蕭富隆,〈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對臺籍行政人員之接收與安置〉,《國史館館刊》,第24期(2010),頁1-44。
瞿宛文,〈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第19卷第1期(2008),頁167-227。
五、網頁資料
〈工藝之家〉,《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uid=211&pid=453,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3月7日。
〈中美牌制服〉,https://udn.com/upf/newmedia/2015_vist/12/20151214_uniform_01/index.html,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8日。
〈什麼是嫘縈?嫘縈是人造絲的台灣中文名稱〉,(https://reurl.cc/586yAn),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0日。
〈卡其布(咔嘰)〉,《中文百科》(https://www.newton.com.tw/wiki/%E5%92%94%E5%98%B0),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0日。
〈台南女中短褲事件〉,《臺灣女人》,https://women.nmth.gov.tw/?p=19992,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4日。
〈台南女中補辦110級畢典 400多名校友穿校服重聚〉,《中華新聞雲》,2021年7月13日,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620203,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0日。
〈安平鄉土文化館-台灣制服展2015.12.30-2016.3.1〉,《制服地圖》,https://uniform.wingzero.tw/blog/archives/6512?fbclid=IwAR1j1rdv6s7O8kjISw_ivix9iyWwx0oPQsHl5olQo-9tb-EHv00oiXfdnTU,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0日。
〈制服不紮下襬 老師開剪!家長怨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459791,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7月22日。
〈制服解禁吵不停!網友爭議總整理〉,《網路溫度計》(https://dailyview.tw/Daily/2016/06/08),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2月2日。
〈屏東縣參議會建議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舊有黃色制服准穿著至破廢等事宜,1950年6月6日)〉,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search/search_detail.jsp?xmlId=0000042518&checked=&unchecked=0000042518,,最後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5日。
〈政大附中制服週展現創意活力 動漫Cosplay、食物裝扮最吸睛〉,https://reurl.cc/LXxXrK),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1日。
〈為何北一女制服是綠色的? 三張圖讓你秒懂〉,https://reurl.cc/QW0250,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4日。
〈新竹市立建功高中學生學生服儀規定〉,https://a02.cksh.hc.edu.tw/ezfiles/2/1002/attach/8/pta_19553_6814507_23068.pdf,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1日。
〈經典不敗 南一中、南女制青春〉,https://reurl.cc/VRK2gY,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0日。
〈嗶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8024&la=0&powerMode=0#col4),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30日。
〈臺中一中高中二年級同學合照〉,https://nrch.culture.tw/view.aspx?keyword=%E8%A8%98%E6%86%B6%E5%BA%AB&s=497177&id=0002293739&proj=MOC_IMD_001,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0月28日。
〈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學生服裝儀容規定〉,https://reurl.cc/MXr29W,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1日。
1985年新竹縣立關西高中畢業紀念冊,https://www.khsh.hc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143/?cid=5605,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7月14日。
1986年新竹縣立關西高中畢業紀念冊,https://www.khsh.hc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143/?cid=5605,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7月14日。
1987年新竹縣立關西高中畢業紀念冊,https://www.khsh.hc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143/?cid=5605,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7月14日。
FB「老照片交流道」徐宗懋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4346490494897/permalink/3118917248371138/,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4日。
FB「老照片交流道」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4346490494897/permalink/2925771894352342/,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4日。
FB「老照片交流道」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4346490494897/search/?q=%E5%88%B6%E6%9C%8D,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0日。
人本教育基金會編,《奇裝異服怎麼辦?小手冊》,https://issuu.com/72364/doc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0日。
王韶君,〈打造人纖時代的臺灣紡織〉,《報時光》,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09/5738958,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4日。
洪郁如,〈大和民族的衣裳:近現代東亞場域中和服論述、資本與性別政治〉,https://reurl.cc/33y43M,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0日。
徐美金口述,劉芳妙訪問,〈「太子龍」制服 紡織業品牌鼻祖〉,《經濟日報》,2007年4月19日,A9版/企業要聞,http://healthandwealth168.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8886.html,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8日。
徐統,〈我是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團員〉,https://www.cksh.tp.edu.tw/glory/glory_01_list/%E6%B0%91%E5%9C%8B-51-%E5%B9%B4-1962-%E7%95%A2%E6%A5%AD%E6%A0%A1%E5%8F%8B%E5%BE%90%E7%B5%B1%E3%80%88%E6%88%91%E6%98%AF%E4%B8%AD%E5%9C%8B%E9%9D%92%EF%A6%8E%E5%8F%8D%E5%85%B1%E6%95%91%E5%9C%8B/,頁6,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4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學生服裝儀容規定〉,https://www.hs.ntnu.edu.tw/static/webroot/G162269152981136/application/NW163126786385601.pdf,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7月14日。
張皓安拍攝,《中央通訊社》,https://www.phototaiwan.com/Query/PhotoDetails.aspx?IMG_ID=20081212000800&IMG_SUB_ID=200812120008000000&page=1,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7月14日。
陳中寧,〈公民意識,從「身」開始:論台南女中「說好的自由呢?」運動〉,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50974,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4日。
陳柏言,〈過境〉,《聯合報副刊》,第3840期(2012.2.12)第3840期,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C0004/210944/web/,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27日。
單兆榮,〈百年南女(19)——冷戰前後的時代〉,http://tngs100.blogspot.com/2017/08/19.html,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1月1日。
劉建邦,〈警察制服全面換新裝 回顧3階段演變史〉,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80107.aspx,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1日。
劉婉君,〈60年老店中美牌制服 把制服變文創〉,《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83870,最後檢索日期:2023年1月1日。
蔡佩芸 王志剛,〈北一女校服秀 重現當年記憶〉,https://news.tvbs.com.tw/life/390621,最後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4日。
六、學位論文
王俊榮,〈臺灣中學生服裝儀容規範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9。
呂建政,〈1951-1957我國童軍教育的課程改革〉,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2016。
李怡萱,〈臺灣棉紡織業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官力安,〈書包裡的青春物語——日治時期的學生書包〉,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林億昕,〈從轉變中的服裝儀容規範探討學生身體的規訓與反抗〉,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
莊宏年,〈戰後臺灣中學的訓導教育──以中央政策以實務問題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陳佩婷,〈臺灣衫到洋服-臺灣婦女洋裁的發展史(1895年~1970年)〉,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盈璇,〈內衣、身體與社會—台灣女性身體美感的論述流變(1940-1960)〉,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蔡雅薇,〈日治時期臺灣高等女學校的制服〉,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