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肇東
Kou, Jao-Dond
論文名稱: 燃煤電廠 SOx&CO2空污減量方案之環境效益與評估模型構建
Evaluation framework and environmental cost effect in SOx & CO2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technical selection for coal fuels power plants
指導教授: 施勵行
Shih, Li-Hs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ngineering Management Graduate Program(on-the-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最佳可行方案成本效益環境成本環境效益層級分析方法論
外文關鍵詞: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B.A.T), AHP, environmental effect cost
相關次數: 點閱:71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針對台電公司近年來所推動空污防治的政策,構建一套SOx及CO2減量方案評估流程的模型,評估流程是從資料的收集到設備資產成本的估算,然後考量環境成本,分析減量方案的環境效益,最後以實例探討減量方案評估流程的合理性,並可選出最佳減量方案。
    首先探討適用於燃煤發電廠的減量方案,利用層級分析方法論(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從設備成本、功能性、可靠性、環境風險、政策法規風險等考量因素,評價各方案優劣得分情形,找出較佳可行性技術方案。先以傳統的發電成本,計算減量方案投資前後之成本,評估是否有成本效益,若無成本效益則導入環境成本,分析是否有環境效益,因為環境成本不確定性高,所以模擬三種環境成本情境,加以探討環境效益。若投資減量方案有成本效益或環境效益,則此減量方案,為最佳可行方案(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簡稱BAT)。
    最後以SOx以及CO2減量可行方案作為實例印證,並將其結果與經驗心得,提出建設性意見,供台電公司決策者或是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policy of Taiwan Power Company (T.P.C.)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research, it studies the various methodologies of reducing pollution for both of SOx and CO2. Also,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cost for them.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implement to reduce equipment with evaluation process framework.

    Firstly, with the AHP methodology to estimate the various methods of reducing pollution by the using of five factors, such as equipment cost, reducing function, reliability, environmental risk, and uncertain policy risk in three side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AHP, the theory that take better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reducing equipment as the priority.

    Secondly, put to use the cost of the unit power generation and the cost of equipment asset to calculate the cost ratio in the equipment before and after investment with the better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reducing equipment. If the cost of the investment is no benefit, simulate the environment effect cost within three differential scenarios, then to calculate them. The analysis of process framework shows that if the environment effect cost is greater than the cost equipment asset, so we take the evaluating process eventually obtains the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B.A.T) of reducing equipment.

    Finally, by utilizing both of SOx and CO2 approves to show the practical procedures of design for evaluation process framework. Hopefully, this research result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future policy in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provides worthwhile suggestions for Taiwan Power Company.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誌謝VI 目錄VII 表目錄XII 圖目錄XIV 符號XV 頁次 第一章、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5 1.3 研究對象6 1.4 研究流程7 1.5 研究章節安排8 第二章、文獻探討1 0 2.1 二氧化碳固定法文獻探討1 0 2.2 環境經濟管理方法探討12 2.3 國內外環境會計定義分類分析1 4 2.4 火力電廠衡量成本效率、環境成本及策略1 8 2.5 燃煤發電趨勢與燃煤發電一般性污染防治2 2 第三章、燃煤電廠空污防治最佳技術評估流程之構建2 8 3.1 SOx 及CO2 最佳技術評估流程模式構建30 3.1.1 最佳技術BAT 評估流程構建3 0 3.1.2 最佳技術評估流程圖架構分析3 2 3.2 適合燃煤電廠SOx 及CO2 減量技術可行方案3 3 3.2.1 SOX 減量技術可行方案33 3.2.2 CO2 減量技術可行方案37 第四章、AHP 層級分析法評估模式探討41 4.1 方案評量構面之分析4 3 4.1.1 各方案成本面之分析43 4.1.2 各方案功能面之分析4 5 4.1.3 各方案風險面之分析48 4.2 空污防治減量各方案綜合分析表5 1 4.2.1 成本及功能性分析表5 2 4.2.2 風險性及特性優劣分析表5 4 4.3 層級分析(AHP)之構建5 6 4.3.1 SOx 及CO2 減量方案AHP 架構圖5 6 4.3.2 構面及評量因子間權重分配5 8 4.4 減量方案評量因素評分體系建立5 9 4.4.1 方案定性評量相對重要性之建立5 9 4.4.2 方案定量相對係數之建立6 4 4.4.3 評量因素定性計算6 7 第五章、發電成本與環境效益計算模式構建71 5.1 燃煤電廠環境成本定義依據理論71 5.1.1 日本環境會計指標體系之探討72 5.1.2 企業環境成本定義之探討73 5.1.3 燃煤電廠環境成本定義之探討74 5.1.4 國內外環境成本項目定義之區別74 5.1.5 SOX 及CO 2 空污稅費估算76 5.2 燃煤發電成本計算模式77 5.2.1 單位發電成本模型之建立78 5.2.2 防治設備資產均化成本計算模型之構建80 5.3 減量方案成本計算與環境效益分析82 5.3.1 傳統單位發電成本計算83 5.3.2 方案投資後環境成本計算與效益分析84 5.4 小結87 第六章、最佳減量技術評估流程模式之應用 - SOX、CO 2 減量方案個案研究88 6.1 AHP 方案選擇88 6.1.1 SOX 及CO2 方案間定量計算表88 6.1.2 SOX 及CO2 方案間定性值計算89 6.1.3 投資方案評估總得分92 6.2 投資前後單位發電成本比計算95 6.2.1 發電成本資料收集95 6.2.2 防治設備資產成本及資料分析97 6.3 實例方案研究結果1 0 8 6.3.1 SOX 減量方案成本與環境效益估算結果108 6.3.2 (海洋儲置) CO2 固定法減量方案成本與環境效益估算結果109 6.3.3 (陸地儲置) CO2 固定法減量方案成本與環境效益估算結果109 6.4 SOx 及CO 2 減量技術方案評估總表110 6.4.1 SO x 減量技術方案評估總表110 6.4.2 CO2 減量技術方案評估總表1 1 1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112 7.1 結論112 7.2 建議113 參考文獻1 1 5 附錄119 附錄一興達電廠石膏副產品產量估計表(附表1,2,3) 119 附錄二台中電廠八十九年度有害空氣污染檢測表(附表4,5,6)122 附錄三燃煤電廠營業費科目表(附表7) 1 2 4 附錄四歐美企業環境成本定義案例(附表8,9,10) 1 2 6 附錄五受訪者基本資料(附表11) 129 作者簡介1 3 0

    1、 中華高科技研究發展協會,南部地區火力電廠對周邊地區社會經濟影響之研究,期末報告,1990。

    2、 白矄綾 陳佩貞,台灣火力發電廠之二氧化碳回收及深海處置的成本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能源季刊,2001。

    3、 台灣電力公司環境保護處編印,「常用環境保護法規彙編」,2001。

    4、 光宇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日本TECHNO CHUBU CO,LTD./美國BLACK&VEATCH INTERNATIONAL,台電公司煙氣除硫副產物資源化利用與廢棄物處理調查與規劃,1993。

    5、 吳嘉勳、陳進雄,會計學二版,華泰書局,1994。

    6、 吳懷文,美加六大電力公司電業重整與經營策略介紹,台電月刊466期,台電企劃處,2001。

    7、 洪瑛鍈 藍啟仁,物理方法固定二氧化碳的現況,電力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室,台電工程月刊,JANUARY,2001。

    8、 洪瑛鍈 藍啟仁,生物法固定二氧化碳的狀況,電力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室,台電工程月刊,MARCH,2001。

    9、 徐木蘭,企業環境管理績效評量因素建立之探討,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科技管理學刊,1997。

    10、 徐恆文 陳瑞燕,台中電廠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檢測及分析研究,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臺電工程月刊,MAY,2001。

    11、 徐瑜青 王燕祥 李 超,環境成本計算方法研究__以中國火力發電廠為例,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2002。

    12、 耿建新 焦若靜,中國大陸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出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國家環保總局外經辦、會計研究,2002。

    13、 許志義等,各型發電機組發電成本分析與評估方法之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 1990。

    14、 許金和,排煙脫硫與脫硝,台電公司台中發電廠,1994。

    15、 陳勁 劉景江 楊發明,綠色技術創新審計指標測度方法研究,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管理科學研究所,科研管理月刊,NOVEMBER,2001。

    16、 黃銀筆,以單位發電成本趨勢模型來探討台電火力電廠營運效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17、 黃正忠 劉義城,您需要另一本帳--環境成本會計系統,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1998。

    18、 張清溪 許嘉棟等人,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三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

    19、 張四立 施欣錦,能源使用能源效率與CO2排放之關聯性分析,國立臺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經濟研究,2001。

    20、 楊允條,汽電共生對台電電源開發之效益評估,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21、 溫肇東,企業的環境管理與生態共榮的企業綠化研究,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

    22、 楊維禎,系統分析在經營決策上的應用,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23、 趙莊敏等,未來燃料市場變化下台電公司因應策略之研究,電力綜合研究所,臺電工程月刊,FEBRUARY,2001。

    24、 趙子夜,環境成本管理事前規劃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南京大學會計學系, 2002。

    25、 劉賓陽,作業研究,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

    26、 劉明輝 樊子君,日本環境會計研究,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東北財經大學津會計學院,2002。

    27、 謝德仁,企業綠色經營系統與環境會計,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研究,2002。

    28、 鎮潛,日本中部電力公司環保活動概述,台電月刊466期,2001。

    29、 藎壚,實用模糊數學,亞東書局,1991。

    30、 M. Bennett P.James,the green bottom lin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management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trands,published by Greenleaf Publishing Limited,2000。

    31、 B. Commoner,The rel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J.Cleaner Prod,Vol. 5 No., 1997。

    32、 R. Dijkmans, Methodology for selection of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BAT)at the sector level,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9。

    33、 W.D. Nordhaus E.C. Kokkelenberg, Overall appraisa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Washington, Nov,1999。

    34、 R. L. Perry,Thermodynamics f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Breton publishers,a division of Wadsworth Inc.,north scituate massachusetts,1984。

    35、 F.B. Vernadat,Enterprise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published by Chapman & Hall 2- 6Boundary Row,London SEI 8HN UK,1996。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3-07-16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