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鐘聖
Huang, Chung-Sheng
論文名稱: 永續發展理念下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空間規模之研究
A Research of Dimensional Scale in Collective Housing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張珩
Zhang, 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永續發展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因子分析空間規模
外文關鍵詞: Factor Analysis, Dimensional Scale, Collective Hous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點閱:139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永續發展主要可分為「經濟發展」、「環境生態」、「社會公正」與「文化保存」等價值面向。就環境生態角度觀之,當前所面臨的生態與環境危機,居住環境實為永續發展理念下必須加以深思與研究的課題,在都市化趨勢日增的今天,如何才能在都市發展與環境保護間取得平衡,符合「二十一世紀議程」中所提出的有關「足夠的住宅」,「改善住宅的管理」,「促進永續土地利用的計畫」等生態項目與發展方向。

    對於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而言,所具有的特性在於增加土地使用效益、提供大量的居住單元以及有效的管理方式,因其獨特的建築型態與生態議題相互結合,能提供出對大環境有正面助益的居住計畫。

    雖然公寓大廈集合住宅的特性符合生態觀點,但若考慮其室內空間組合與使用者日常生活行為,在室內空間組織、動線安排、私密性與生活行為等基本要項上,所建立起之空間計畫是否達成永續發展之目標,亦即從居住使用者的角度反觀永續發展理念的可能性。本研究即以使用後評估之角度進行調查,針對住宅空間特性與居住使用行為進行評析,綜合質化要項進行交叉分析。由分析結果進一步討論各要項間之影響程度,提出共同因子之探討與評估項目,了解家庭特性與居住使用狀況對空間的影響。同時由符合永續發展的相關要項歸納出建築計畫與空間規模設定的運作核心,進而規劃出以使用者需求為主、適意性高的住宅建築,達成永續居住環境之目標。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divide into several dimensions,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cial justice」,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Fro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habitable environment will be a deliberate research when we face the crisis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we should ma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approach the 「Agenda 21」 including 「sufficient habitation」,「upgrade the management of habitation」 and 「advance the plan of sustainable land-use」, etc.

    The collective housing can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affording the mass habitable units and well management. To combine the unique type and ecologic subject could organize the efficiency habitable planning.

    Although the particularity of collective housing consists with the ecologic point, we also should review the possibility of sustainable space planning from habitant and consider the items of organization of space, circulation, privacy, and behavior. This research will do a survey of the space quality and habitable behavior by post-use evaluation. To arrange the items, we will process this information by pivot analysis and discuss the affected degrees between the items. To realize the family quality and habitable usage by common factors and evaluation, we can induce the points of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units scale setting, establishing the support to satisfy people, and finish the goal of the sustainable habitable environmen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課題與目的……………………………………………1-1 一、 研究動機……………………………………………………………1-1 二、 研究課題……………………………………………………………1-2 三、 研究目的……………………………………………………………1-3 第二節 研究範圍……………………………………………………………1-4 第三節 研究流程……………………………………………………………1-5 第四節 相關名詞定義與說明………………………………………………1-6 第二章 住宅使用規模與建築空間計畫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居住空間之沿革與發展……………………………………………2-1 一、 國內外居住空間之轉變……………………………………………2-1 二、 現代住宅建築空間計畫之發展趨勢………………………………2-7 三、 小結…………………………………………………………………2-8 第二節 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居住使用與規模之相關規定與計畫準則..2-9 一、 法規有關使用規模與面積方面……………………………………2-9 二、 建築空間計畫方面…………………………………………………2-10 三、 小結…………………………………………………………………2-13 第三節 建築環境規劃與居住行為理論……………………………………2-14 一、 建築環境規劃之相關理論…………………………………………2-14 二、 居住行為理論………………………………………………………2-16 三、 小結…………………………………………………………………2-19 第四節 從永續觀點探討居住空間所應具有之特性………………………2-20 一、 永續理念所提出有關居住環境之議題……………………………2-20 二、 與住宅內部空間相關之永續指標…………………………………2-22 三、 小結…………………………………………………………………2-24 第三章 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建築空間計畫應有之考量 第一節 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建築空間計畫之特性………………………3-1 一、 空間形成原因與形式分類…………………………………………3-1 二、 空間規模的設定……………………………………………………3-3 三、 室內空間單元的特性………………………………………………3-4 四、 小結…………………………………………………………………3-7 第二節 居住行為對建築空間計畫之影響…………………………………3-8 一、 由住宅使用狀況探討空間計畫之設定……………………………3-8 二、 居住行為影響空間使用頻率方面…………………………………3-10 三、 居住行為過程與空間組織之關係…………………………………3-11 四、 小結…………………………………………………………………3-12 第三節 永續環境發展對建築空間計畫之影響……………………………3-13 一、 永續環境發展理念與居住空間……………………………………3-13 二、 永續居住環境中影響建築空間計畫之要項………………………3-14 三、 永續環境發展中居住空間之評核指標……………………………3-15 四、 小結…………………………………………………………………3-17 第四章 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空間規模與使用現況調查分析 第一節 調查計畫的擬定與樣本之結構分析………………………………4-1 一、 調查樣本抽樣分配與統計意義……………………………………4-1 二、 調查課題與項目內容………………………………………………4-1 三、 基本資料結果分析…………………………………………………4-3 四、 量化數值結果整理…………………………………………………4-6 五、 小結…………………………………………………………………4-8 第二節 因子分析法理論應用………………………………………………4-9 一、 空間計畫中空間量設定之潛在因子………………………………4-9 二、 因子與實質建築空間計畫設定之相關度分析……………………4-13 三、 因子得分評估………………………………………………………4-21 四、 小結…………………………………………………………………4-22 第三節 迴歸模型之建立……………………………………………………4-23 一、 空間單元面積之廻歸方程式………………………………………4-23 二、 建築空間計畫中空間量設定之模型………………………………4-32 三、 小結…………………………………………………………………4-33 第五章 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空間特性與規模之結果探討 第一節 空間單元特性之描述………………………………………………5-1 第二節 空間規模之研究結果………………………………………………5-3 一、 迴歸方程式能定出的空間量………………………………………5-3 二、 有固定的空間量設定………………………………………………5-4 三、 依據其他空間量而設定的空間……………………………………5-5 第三節 建築計畫中空間規模之設定對永續發展理念之回應……………5-7 第四節 有關空間機能設定之建議…………………………………………5-1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一、 研究成果與結論……………………………………………………6-1 二、 研究建議與後續研究………………………………………………6-1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地球環境危機時代永續住居環境規模與使用調查」 附錄二「標準化後之基礎資料」 附錄三「各空間單元之變異數分析」 附錄四「各空間單元迴歸結果」

    期刊部份:

    1.王明蘅,住宅設計之議題與開放式營建方法論,住宅學報,民83.01,p32。
    2.王明蘅,類型設定:一種住宅設計方法,住宅學報,民85.01,p12。
    3.王順治,從「NEXT 21」近未來型集合住宅思考臺灣未來的集合住宅設計方向,空間,民85.04,p69。
    4.內田祥哉主講、王順治,胥直強整理,近未來型集合住宅--邁向環境共生之實驗住宅,空間,民85.03,p25。
    5.內田祥哉,大阪瓦斯公司實驗住宅「NEXT 21」概述,住都雙月刊,民85.04,p28。
    6.李永展,李碩慈,邁向21世紀的環境行為研究--參加1997年「日本人類環境研究學會」國際研討會出國感言,空間,民87.04,p96。
    7.杜功仁,臺灣住宅整建需求之特性,建築學報,民91.02,p3。
    8.林秋瑾,楊宗憲,張金鶚,住宅價格指數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住宅學報,民85.1,p3,p4。
    9.吳明修,現階段集合住宅之類開放式居住方式,住宅天地,民85.02,p43。
    10.吳讓治,臺灣住宅計畫研究之現況及課題,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民81.05,p122-125。
    11.胡志平,住宅市場分配之效率化與公平性--績效指標實證模式之建立,建築與規劃學報,民89.12,p51。
    12.胡海豐,住宅面積與環境寧適需求的取捨,建築學報,民91.02,p12。
    13.陳彥仲,王健陽,高雄市不同住戶層級對住宅屬性需求之研究,規劃學報,民85.12,p27,p31。
    14.陳彥仲,臺灣地區期望住宅需求彈性之分析,都市與計畫,民86.09,p195,p196。
    15.陳建良,林祖嘉,財富效果、所得效果、與住宅需求,住宅學報,民87.08,p47。
    16.黃宗源,從歐式豪宅流行風看臺灣住宅發展的問題--兼談新臺灣人住宅觀,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民90.07,p44。
    17.楊裕富,光復後臺灣地區住宅發展與住宅論述的研究,建築學報,民80.12,p22,p24,p26,p27,p28,p33。
    18.楊冠政,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民81.10,p12。
    19.謝靜琪,黃俊凱,臺中市居民對住宅環境需求偏好之分析,臺灣土地金融季刊,民87.09,p3。
    20.蕭家興,永續的住宅發展策略,空間,民89.01-02,p120,p121。
    21.蕭家興,建構符合臺灣社會情境的住宅政策,空間,民86.01-02,p76,p120,p121。
    22.韓乾,王啟聰,從居民屬性分析居民對住宅環境之需求,土地管理學報,民84.09,p31。

    書目部份:

    1.J.T. Boekholt,A.P. Thijssen,P.J.M dinjens,N.J.Habraken原著,Wim Wiewel英譯,王明蘅中譯,Variations: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Support變化:大眾住宅的系統設計,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民78.08。
    2.約迪克Jurgen Joedicke撰,孫全文譯,近代建築史,台隆書店,民86.02。
    3.菊竹清訓著,許玉明譯,代謝建築論,茂榮圖書公司,民74.10。
    4.王明蘅,Proceeding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en Building1998開放建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民87.11。
    5.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研究,實施容積管制地區建築技術規則研究報告,內政部營建署,民71.12。
    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住宅環境之規劃與設計,民70.11。
    7.何友鋒計畫主持,王小璘,國民住宅空間標準之建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民82.03。
    8.杜功仁,林慶元,開放式建築與建管法規與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90.12。
    9.東正修,居住環境評估法之初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66.05。
    10.林尚毅,由使用觀點檢視住宅陽台之功能與角色,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80.06。
    11.林草英,施乃中,開放建築整體生產流程自動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88.06。
    12.洪肇陽,台灣地區住宅生活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77.06。
    13.徐天安,使用行為調查研究與國內集合住宅規劃設計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01。
    14.施宣光,簡聖芬,開放建築整體規劃與發展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89.09。
    15.孫全文等著,近代建築理論專輯,詹氏書局,民75。
    16.陳漢江,本省集合住宅居住單元規模彈性化之設計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66.04。
    17.陳紹興,高層集合住宅居住環境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81.06。
    18.陳錦賜計畫主持,蔡添壁,林宗州,建築發展研究之規劃-建築法規,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85.05。
    19.陳裕益,永續發展理念下都市住宅設備現況調查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90.07。
    20.黃啟煌,台灣地區住宅廚房使用行為與空間特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82.06。
    21.張湘揚,台灣地區公寓式集合住宅的起居室、餐室及臥室空間使用現況調查與建築空間計劃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82.06。
    22.喻肇青,國民住宅建築計畫準則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81.09。
    23.葉志敬,以環境永續觀點探討公寓住宅界面空間的繁衍,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91.07。

    下載圖示 校內:2008-09-03公開
    校外:2008-09-03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