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欣祐
Wu, Sin-You
論文名稱: 澎湖南寮聚落視覺景觀分析
The Analysis of Visual Landscape in Nan-liao Settlement of Penghu
指導教授: 曾憲嫻
Cheng, Hsien-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澎湖聚落景觀視覺景觀組織性原則
外文關鍵詞: Penghu, Settlement Landscape,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of Visual Landscape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聚落景觀是人類活動集結的表象,歷經長時間的推演而成,然而,面對現代社會發展趨勢,聚落當中具有歷史價值卻面臨閒置之建築日益增多,並逐漸抹滅地方之聚落景觀。本研究選定澎湖縣湖西鄉南寮聚落作為研究對象,此聚落仍保有較完整咾咕厝建築群,但就聚落整體而言,多數建築仍已經過增建、改建或拆除重建。因此,歷史性景觀元素與新建房舍之間在視覺景觀上的關係該如何調合,以利環境整體和諧發展,為現今面臨之重要議題。
      研究方法部分,利用疊圖分析解析聚落空間之擴張,和決定聚落道路層級順序,並以此進行田野調查,依序拍攝影像記錄做分析。利用Jim McCluskey(1994)三維空間之道路形式進行分類,再將Simon Bell(1993)視覺組織性以及Smardon, R. C., Palmer, J. F., Felleman, J. P.(1996)視覺景觀評估等相關理論做整合,檢核聚落道路之視覺景觀,並以視覺組織性原則進行解構,探究不同景觀構成之元素及其特性。
      本研究經過相關文獻回顧及歷史圖層之疊圖分析,選定聚落中五種類型之道路作為實證研究對象,包含縣道、鄉道、產業道路、聚落主要道路及聚落次要道路,透過田野調查拍攝聚落道路視景,將聚落景觀分類後,可區分為南寮聚落最初有機型之發展「漸轉型」;因應交通發展所開發之「直線型」;「岔路型」多分佈於受信仰及風水影響之岔路口;「臨開放空間型」主要緊鄰廟埕廣場與空地;「臨道路型」則出現在連外道路相交處居多。
      由人行之觀景尺度分析南寮聚落之視覺景觀,本研究提出南寮聚落之視覺景觀分析內容,以及指認重要之區域、地標與節點,提供後續研究或擬訂景觀管制原則時之參考依據,屆時應考量聚落範圍、道路構景型式和鄰近建物之排列方式等,並重視歷史景觀元素和景觀構成特質,同時尊重當地居民生活,取得生活與保存之平衡點,在規範下,聚落仍可以保有其生活性且富含當地景觀特色。

    In this study, Nan-liao settlement was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re are still retaining many complete traditional houses built by coral stones. But this settlement is located in a non-urban land, there are no regulations to control addition, re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of buildings. Therefore,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 landscape elements and modern buildings in the visual landscape, as well a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ttlement. This study used Jim McCluskey (1994)’s opinion of discussing the various forms of road landscape and combined with Simon Bell (1993) visual landscape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and Smardon, R. C., Palmer, J. F., Felleman, J. P. (1996)’s analysis of road visibility. Then applied the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of visual landscape to analyze the landscape of the settlement roads.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of follow-up study or landscape control principles. In the follow-up study should consider the scope of the settlement, the types of roads and the arrangements of buildings, etc.,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historical landscape element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While respecting the lives of local residents,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life and preservation. Within the norms of the landscape principles, the settlement can still preserve their living and local abundan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   一、研究方法 5   二、研究流程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聚落相關文獻 9   一、聚落定義與構成 9   二、聚落保存之探討 10   三、澎湖聚落特有領域觀念與環境要素 12   四、小結 23  第二節 視覺景觀相關文獻 25   一、視覺景觀定義 25   二、視覺景觀之構景原理 26   三、視覺景觀之分類方法 28   四、道路形式與視覺景觀 30   五、視覺景觀之分析元素 34   六、視覺景觀之分析元素與都市景觀相關分類標準 46   七、小結 49 第三章 南寮聚落視覺景觀構成調查與分析 50  第一節 南寮聚落區域構成調查與分析 51   一、南寮聚落現況使用與使用分區 52   二、南寮聚落五營範圍與現況使用 54  第二節 南寮聚落道路構成調查與分析 56   一、南寮聚落道路之分析與歸類 57   二、南寮聚落道路調查流程 60   三、南寮聚落歷史建築型態於道路之分佈 62   四、道路視覺景觀類型歸納方法 63   五、南寮聚落道路視覺景觀調查 65   六、南寮聚落視覺景觀構成分析 79  第三節 南寮聚落節點和地標之調查與分析 86   一、南寮聚落民間信仰建築 87   二、南寮聚落之營頭 88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結論 92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99 附錄 102

    Colin J. (1994). The Sustainable Street: The Environmental, Human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Street Design and Management.
    Gurer, T. K. (2012). A Theory for Sustainability of Townscape: Typomorphology. Green and Ecological Technologies for Urban Planning: Creating Smart Cities. Turkey: 293-306.
    Litton, R. B. Jr. (1968). Forest Landscape Description and Inventories: A Basis for Land Planning and Design.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PSW-49.
    Litton, R. B. Jr. (1973). Landscape Control Point: A Procedure Predicting and Monitoring Visual Impacts, PSW-91, Caligornia.
    Li, Y. (2013). A Typo-morphological Enquiry into the Evolution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nd Urban Tissues of the Guangfunan area of Guangzhou, China. Quebec, Concordia University.
    Moudon, A. V. (1989). "The Role of Typomorphological Studies in Environment Design Research." EDRA: 41-48.
    Norberg-Schulz. C. (1985),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On the Way to Figurative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Smardon, R. C., Palmer, J. F., Felleman, J. P. (1986). Foundations for Visual Project Analysis. New York: Wiley.
    王怡云、曾憲嫻(2009)。探討都市計畫內之傳統聚落景觀管制──以安平聚落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田允茂、林會承(1997)。澎湖舊璧澳聚落的領域層次。桃園:中原大學。
    吳武忠、方彥博、呂謙、張瑞心、甘唐沖(2010)。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衝突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1-21。
    李依靜、王世燁(2010)。歷史街區修復後之視覺景觀研究──以三峽民權老街為例。台北:國立臺北大學。
    李麗雪、洪得娟、顏家芝(譯)(1996)。景觀視覺評估與分析(原作者:Smardon, R. C., Palmer, J. F., Felleman, J. P.)。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3)。
    周介一、林會承(1997)。澎湖農漁業活動及空間使用。桃園:中原大學。
    林美吟(譯)(2010)。歷史街區與聚落的保存活化方法。台中: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林會成(1996)。澎湖建築與聚落研究的回顧,澎湖研究,18-28。
    胡家璇(譯)(2004)。城市的意象(原作者:Kavin Lynch)。台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0)
    洪佳慧(1998)。傳統聚落保存方式之研究──以北埔客家聚落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
    張恆輔(譯)(1997)。景觀中的視覺設計元素(原作者:Simon Bell)。台北:六合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2)
    曹正(2007)。視覺景觀理論。台北:太倉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莊凱証(2015)。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文史台灣學報(9),43-92。
    郭蕙瑜、鄭佳昆、沈立(2013)。運用景觀元素探討生長經驗對延續地方連結之影響,建築學報(86),145-167。
    陳宇(2006)。城市景觀的視覺評價。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陳彥儒(2005)。安平歷史聚落建築景觀風格維護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陳飛(2010)。一個新的研究框架:城市形態類型學在中國的應用,建築學報(4),85-90。
    陳書文、黃志弘(2007)。金門縣夏興村傳統聚落變遷之研究。台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曾憲嫻、陳廣武、楊少瑜(2007)。歷史保存區景觀管制之研究──從英國的城鎮景觀思潮及制度發展來探討,規劃學報(33),61-76。
    黃杏夙、曾憲嫻(2014)。台南市中西區巷弄視覺景觀構成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黃慶輝(2012)。島嶼空間型態構成之歷史變遷與願景研究──以澎湖本島為例,島嶼觀光期刊(4),1-25。
    楊博淵、林會承(1998)。水垵的建築。桃園:中原大學。
    楊博淵(2012)。地域建築與聚落保存實踐。高雄:春暉出版社。
    過傳敏、史明(2005)。城市景觀形象的視覺設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趙崇欽、林會承(1995)。空間序位在澎湖社會之運用。桃園:中原大學。
    趙子元(譯)(2013)。公共場所與都市空間:都市設計面面觀(原作者:Carmona, M., S. Tiesdell, et al)。台北:六合出版社。
    趙晏正、孔憲法(2007)。從文化景觀脈絡探討聚落保存價值:以台南縣江家聚落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劉敏耀、林會承(1995)。「地理」對澎湖聚落空間的影響。桃園:中原大學。
    劉銓芝(2012)。聚落與文化景觀保存操作執行手冊。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蔡智仁、林會承(1998)。澎湖社里領域之再省思──以望安島及將軍澳兩島七社里比較。桃園:中原大學。
    鄧浩(2013)。城市肌理與可步行性──城市步行空間基本特徵的形態學解讀,建筑學報,12-23。
    盧錦融、王明蘅(1989)。實質環境結構理論初探──以澎湖傳統村落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關麗文(1987)。澎湖傳統聚落發展之研究,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 57-85。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2-07-31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