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慧如
Liu, Hui-Ju
論文名稱: AI相關發明申請專利之特殊性
The particularity of AI-related inventions patent application
指導教授: 許忠信
Hsu, Chung-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Legal Sciences (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AI人工智慧專利權人工智慧相關發明發明人進步性新穎性充分揭露可據以實施DABUS案
外文關鍵詞: AI, patent, AI-related invention, inventor, DABUS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發展逐漸影響人類的生活,從輔助性質的人工智慧應用,例如:智慧醫療,到利用人工智慧作為發明的工具,突破人類科技的極限,未來,當人工智慧完全自主發明問世時,是否能取的專利權也成為各方討論的議題。依據目前現行的專利制度只能免強涵蓋應用型的人工智慧,但仍存在與現行制度有適用上的困境,且人工智慧自主創造的發明目前是不能取得專利的,本文認為人工智慧相關發明應該與其他發明一樣具有相同的審查基準取得專利,現有專利制度對人工智慧相關發明不友善的地方應加以調整。
    本文根據專利權要件,可專利性、專利實體要件以及專利程序要件上分別討論人工智慧相關發明的特殊性,並區分人工智慧發明的類型,針對不同類型人工智慧相關發明說明在美國、歐洲及台灣所遇到的專利審查困境以及試圖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本文認為,現有專利制度的專利審查標準應該隨著不同類型的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做相應的調整,並輔以人工智慧監管制度以及數據財產權等相關制度,讓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可以順利取得專利權,以激勵人工智慧科技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AI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impacting on human life in various ways, such as in the field of assistive AI applications like smart medical devices, as well as in the field of humans utilizing AI as a tool for invention to overcome current technological limitations. With the advent of fully autonomous AI in the future, the existing patent law system may fac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he current system does not adequately accommodate fully autonomous AI inventions, leading to a situation where these inventions cannot be granted patent rights. Therefore, it is believed that some adjustments to the current patent law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fairness.
    This paper discussing patent eligibility, novelty, nonobviousness , the sufficiency of disclosure requirement, in the particularity of AI-related inventions. This paper separat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I-related inventions to explain the difficult in the U.S.A patent application, Europe patent application and Taiwan patent application, and try to find a solu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believe that the current patent examination standard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different AI-related inventions. It is also submittal that to create an AI supervisory agency and to recognizing training date’s property to help AI-related inventions owners can smoothly obtain the patent right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AI technolog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二章 AI相關發明的產業發展與專利申請的必要性 7 第一節 產業發展 7 第一項 AI起源及介紹 8 第一款 古典人工智慧時期 8 第二款 西元1980年代 9 第三款 現代 9 第二項 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 10 第一款 機器學習 10 第二款 深度學習 11 第三項 AI應用 12 第一款 語音辨識 12 第二款 電腦視覺 13 第三款 自然語言處理 14 第二節 AI專利申請概況 15 第一項 AI專利申請趨勢 15 第二項 台灣申請AI相關專利 17 第三項 AI相關發明的類型 18 第三節 AI相關發明申請專利之必要性 18 第三章 AI是否能成為發明人問題探討 21 第一節 專利制度與AI 21 第一項 洛克的勞工理論 21 第二項 人格理論 22 第三項 功利主義(報償論) 23 第四項 小結 24 第二節 DABUS案 24 第一項 案例事實 25 第二項 各國申請說明 25 第一款 美國 26 第二款 歐洲 27 第三款 台灣 29 第四款 澳洲 30 第五款 南非 32 第六款 小結 32 第三項 DABUS 案反思—淡化發明人地位 33 第一款 發明人獎勵制度 33 第二款 發明人地位淡化 35 第三款 小結 37 第三節 AI 發明人的可行性探討 37 第一項 AI對於發明的貢獻 37 第一款 輔助性人工智慧 38 第二款 創造性人工智慧 38 第三款 小結 39 第二項 擬制法人格 40 第一款 法人的人格 40 第二款 擬制人工智慧人格 40 第三款 本文見解 41 第四節 AI相關發明的專利申請權歸屬 41 第一項 人工智慧所有人 41 第二項 人工智慧使用者 42 第三項 共有 43 第四項 依對發明貢獻度而定 44 第五節 AI成發明人在專利法上特殊性 45 第一項 調整通常知識者審查基準 45 第二項 減輕充分揭露負擔 45 第三項 簡化發明紀錄 46 第四項 複雜化法律關係 47 第五項 小結 47 第六節 結論 47 第四章 AI相關發明在專利實體要件之特殊性探討 49 第一節 AI相關發明容易落入非發明的類型 49 第一項 抽象概念 50 第一款 數學概念 50 第二款 人類心智活動(心智步驟) 51 第二項 電腦軟體 52 第三項 小結 52 第二節 論AI相關發明可專利性之特殊性 53 第一項 現行人工智慧相關發明之可專利性審查 53 第一款 美國 53 第一目 美國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可專利性審查 53 第二目 美國人工智慧相關發明案例分析 55 第三目 小結 61 第二款 歐洲 61 第一目 歐洲人工智慧演算法相關發明可專利性審查 62 第二目 歐洲人工智慧相關發可專利性案例分析 65 第三目 小結 67 第三款 台灣 67 第一目 電腦軟體專利審查基準 67 第二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適用於電腦軟體審查基準 68 第三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案例分析 69 第四目 小結 71 第二項 美國心智步驟理論適用於人工智慧發明的相容性 71 第一款 心智步驟理論不適用於人工智慧相關發明 71 第二款 心智步驟理論於人工智慧相關發明上應用調整 72 第三款 本文見解 73 第三項 論人工智慧演算法相關發明適用歐洲電腦軟體可專利性審查 73 第四項 小結 75 第三節 論AI相關發明在專利實體要件上之特殊性 75 第一項 現行人工智慧相關發明通常知識者認定標準 75 第二項 AI相關發明在適用新穎性上之特殊性 76 第一款 新穎性的基本判斷原則 77 第一目 先前技術範圍的判斷 77 第二目 不具有新穎性的情況 79 第二款 AI相關發明新穎性適用問題 80 第三款 小結 83 第三項 AI相關發明在現行進步性之標準 83 第一款 現行美國AI相關發明之進步性之判斷 83 第一目 美國進步性判斷標準 84 第二目 美國人工智慧相關發明於非顯而易見性要件之案例分析 86 第三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之在判斷進步性的困境 88 第二款 歐洲對AI相關發明在進步性之判斷 89 第一目 歐洲專利局對進步性判斷標準 90 第二目 案例分析 92 第三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在進步性上審查困境 94 第三款 台灣 95 第一目 電腦軟體進步性判斷 95 第二目 案例分析 97 第三目 人工智慧與進步性審查 101 第四款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在進步性審查之特殊性 101 第一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對進步性判斷標準的影響 101 第二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先前技術範圍之調整 102 第三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通常技術水準者認定之調整 103 第四目 輔助性判斷因素對人工智慧相關發明的進步性判斷標準的影響 105 第五目 小結 105 第四項 產業利用性 106 第四節 結論 106 第五章 AI相關發明在專利程序要件上之特殊性探討 109 第一節 專利程序性要件 109 第一項 美國專利的程序性要件 109 第一款 可據以實施要件 110 第二款 書面描述 111 第一目 書面描述要件演進 111 第二目 書面描述要件審查 113 第三款 最佳實施例 114 第四款 充分揭露要件案例分析 114 第五款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在充分揭露要件上之適用 116 第一目 軟體發明充分揭露 116 第二目 人工智慧相關發之充分揭露 117 第六款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之充分揭露案例分析 119 第二項 歐洲專利程序性要件 121 第一款 充分揭露要件 121 第二款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適用充分揭露 122 第三款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之充分揭露案件分析 123 第三項 台灣 124 第一款 可據以實現要件 124 第二款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可據以實現要件 126 第三款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專利案件分析 126 第四項 小結 128 第二節 AI相關發明專利在專利程序性要件上的特殊性 129 第一項 揭露「人工智慧」相關發明 130 第二項 揭露發明者使用人工智慧發明的方法 130 第三項 揭露人工智慧內部運作演算法 131 第四項 小結 132 第三節 專利程序要件審查於AI相關發明之調整 133 第一項 人工智慧演算法儲存制度 133 第二項 建立人工智慧軟體演算法監督機制 134 第三項 建立人工智慧資料庫 135 第四項 鼓勵人工智慧相關發明之揭露 135 第四節 結論 136 第六章 AI相關發明專利制度上調整與建議 139 第一節 AI相關發明在專利程序要件審查調整與建議 140 第一項 強制揭露使用人工智慧衍生相關發明 140 第二項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申請制度 141 第一款 生物材料寄存之相關規定 142 第二款 人工智慧軟體之認證制度 143 第三款 小結 145 第三項 揭露訓練資料庫 145 第一款 資料加值 146 第二款 數據資料財產權 146 第一目 數據財產權對揭露訓練資料的影響 147 第二目 建立數據財產權 147 第三目 小結 150 第四項 小結 150 第二節 AI相關發明在專利實體性要件審查調整與建議 150 第一項 論人工智慧的相關發明之可專利性 151 第二項 調整通常知識者的技術水準 152 第三項 調整先前技術範圍的認定 153 第四項 輔助判斷因素的運用 154 第五項 小結 155 第三節 論AI作為專利權主體之探討 155 第四節 人工智慧相關發明最適保護模式 158 第五節 結論 161 第七章 結論 163 參考文獻 165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牟怡,A.I. 傳播進化:人工智慧重塑人類的交流,清文華泉事業有限公司,高雄,2020年
    2.吳鄭重,研究研究論文 研究裡歷程之科P解密與論文寫作SOP大公開,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16年。
    3.柯利弗•皮寇弗著,林柏宏譯,AI 之書:圖解人工智慧發展史,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20年。
    4.陳家駿,AI人工智能vs智慧財產權,元照出版公司,台北,2022年。
    5.楊智傑,專利法,新學林出版故份有限公司,台北,2014年。
    6.葉席吟、王惠瑜、張小玫,臺灣與全球之人工智慧專利優勢比較分析,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北,2020年
    7.劉靜怡、顏厥安、吳從周、李榮耕、邱文聰、沈宗倫、黃居正,人工智慧相關法律議題芻議,元照出版公司,台北,2018年。
    8.蔡明誠,智慧法原理,元照出版公司,台北,2023年。
    9.諸彥含,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北,2019年。
    10.謝邦昌、蘇志雄,人工智慧導論,方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20年。
    11.簡春安、鄒平儀,社會工作研究法(2016修訂版),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高雄,2016年。

    (二)期刊論文
    1.Andr’e Lucas 著,陳思廷譯,數位時代的著作人格權,月旦法學雜誌,第275期,頁149-155,2018年。
    2.王柏霳,人工智慧之發展—論人工智慧專利發明人之適格性,科技法律透析,第32卷,第10期,頁51-72,2020年。
    3.伊守信,淺析美國專利法上之新穎性要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78期,頁52-70 ,2005年。
    4.伊守信,淺析美國專利法上非顯而易知性要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4期,頁68-81,2005年。
    5.朱宸佐, 人工智慧時代數據財產的保護路徑,收於:張麗卿編,人工智慧與法律衝擊,元照出版,台北,頁166-189,2020年。
    6.朱翊萱,從國際人工智慧專利政策探討我國專利保護政策,科技法律透析,第32卷,第9期,頁46-72,2020年。
    7.江佳芸,澳洲聯邦法院上訴庭認定人工智慧不得列為專利發明人,科技法律透析,第34卷,第8期,頁4-6,2022年。
    8.吳欣玲、邱俊銘、李頤澤,初探人工智慧作為發明人之爭議(上)─以歐洲、英國及美國為例,智慧財產權月刊,265期,頁6-23,2021年。
    9.吳欣玲、邱俊銘、李頤澤,初探人工智慧作為發明人之爭議(下)─以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我國為例,智慧財產權月刊,265期,頁24-41,2021年。
    10.宋皇志,從專利之歷史脈絡與經濟理論談論人工智慧發明人的議題,萬國法律,241期,頁12-19,2022年。
    11.李秉燊,美國專利書面說明要件判決對生技產業的潛在影響—以抗體技術領域為中心,智慧財產權月刊,253期,頁54-71,2020年。
    12.李秉燊,美國專利說明要件判決對生技產生的潛在影響—以抗體技術領域中心,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53期,頁54-71,2019年。
    13. 李崇僖,從產業革命史反思人工智慧專利議題,萬國法律,241期,頁2-11,2022年。
    14.沈宗倫, 人工智慧科技與智慧財產權法制的交會與調和—以著作權法與專利法之權利歸屬為中心,收於:劉靜怡編,人工智慧相關法律議題芻議,元照出版,台北,頁178-213,2018年。
    15.周伯翰,AI發明的可專利性與進步性研究,高大法學論叢,第17卷,第2期,頁95-190,2021年。
    16.周伯翰,美國與台灣有關專利進步性判斷標準之研究,高大法學論叢,第16卷,第1期,頁97-184,2020年。
    17.林育輝,談專利說明書之可據以實現要件—以智慧財產權法院案例為中心,專利師,第36期,頁81-110,2019年。
    18.林國塘,歐洲專利進步性「問題解決法」解析,智慧財產權月刊,74期,頁50-66,2005年。
    19.邱文聰, 初探人工智慧中的個資保護發展趨勢與潛在的反歧視難題,收於:劉靜怡編,人工智慧相關法律議題芻議,元照出版,台北,頁150-175,2018年。
    20.胡心蘭,是壟斷智慧?還是創造財產?—從勞動財產權理論論智慧財產權擴張之趨勢,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6期,頁85-127,2011年。
    21.翁逸泓,開放全民墊子健康資料加值應用之個資保護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85期,頁144-173,2019年。
    22.張腕純,資料生態系與台灣資料治理法制框架建構方向,科技法律透析,第34卷第6期,頁43-71,2022年。
    23.張腕純,澳洲聯邦法院認定人工智慧系統可作為專利發明人—簡析Thaler v.Commissioner of Patents案,科技法律透析,第34卷,第1期,頁8-13,2022年。
    24.莊智惠,進步性判斷方式及理論之探討—以發明專利進步性審查基準修訂為例,智慧財產權月刊,225期,頁6-23,2017年。
    25.許忠信,論AI專利申請之程序性與允許性要件,高大法學論叢,第16卷,第1期,頁43-96,2020年。
    26.許嘉芳,歐盟執委會發布人工智慧法律調和規則草案,科技法律透析,第33卷第7期,頁4-6,2021年。
    27.郭宏杉,心智步驟於專利法之評價:以美國與我國為中心,台大法學論叢,第46卷,第4期,頁1820-1877,2017年。
    28.陳志遠,論專利說明書充分揭露之界線—以文獻種類對於「所屬技術領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影響為核心,專利師,第36期,頁22-48,2019年。
    29.陳思廷,法國與歐盟之智慧財產權保護,台灣法學雜誌,第106期,頁92-102,2008年。
    30.陳思廷,著作技術保護措施之互通性法律研究,成大法學,第30期,頁105-149,2015年。
    31.陳家駿&許正乾,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相關發明之可專利性—以USPTO依美國最高發願判例制定之專利適格標的指南為中心,教育暨資訊科技法學評論,7期,頁111-137,2021年。
    32.陳家駿&許正乾,從美國可專利性的指南談AI相關發明審查原則暨近年專利申請重要案例,月旦法學雜誌,320期,頁6-24,2022年。
    33.陳家駿,AI人工智慧深度、強化學習相關專利及美國先期機器學習侵權訴訟案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65期,頁102-136,2019年。
    34.陳龍昇,我國人工智慧與商業方法發明可專利性之判斷,萬國法律,第244期,頁2-19,2022年。
    35.陳麒文,探討可據以實施要件與請求明確定之專利審查實務,智慧財產權月刊,167期,頁91-149,2012年。
    36.馮達發,先前技術要件論,專利師,第6期,頁20-30,2011年。
    37.馮震宇,從人類創作到AI創作:智財權權利主體與權利歸屬之挑戰,月旦法學教室,第212期,頁34-43,2020年。
    38.黃俊峰&古文豪&陳麒文,論專利可據以實現要件—以未充分揭露技術手段為探討核心,智慧財產權月刊,228期,頁6-16,2017年。
    39.黃盈笛,人工智慧應用型專利之請求項明確要件—以功能界定請求項為中心,智慧財產權月刊,268期,頁49-69,2021年。
    40.葉雲卿,新一代Alice/Mayo二階段軟體可專利性判斷基準之形成與運用,智慧財產權評論,第15卷,第2期,頁21-80,2019年。
    41.董安丹,美國專利法上之非顯著性法律上之判斷標準(下),智慧財產權,第12期,頁71-81,1999年。
    42.劉練軍,人工智能法律主體論的法理反思,現代法學,第43卷第4期,頁73-88,2021年。
    43.謝國廉&黃雯琪,歐洲人工智慧專利保護要件之研究,科技法律評析,第12期,頁103-155, 2020年。
    44.謝國廉, 如何以智慧財產權法保護人工智慧—歐洲專利實務界的觀點,收於:張麗卿編,人工智慧與法律衝擊,元照出版,台北,頁146-165,2020年。
    45.謝國廉,論專利法對人工智慧之保護—歐美實務之觀點,高大法學論叢,第15卷,第2期,頁1-38,2020年。

    (三)電子資源
    1.李秉燊,2022年美國最高法院「充分揭露要件」的最新進展,北美智權報,第322期,2022年12月7日,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Biotechnology/IPNC_221207_1101.htm (瀏覽日期:2023年4月9日)。
    2.李淑蓮,AI 人工智慧在現實世界中之具體應用,北美智權報,第 283 期, 2021年4月28日,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IPNC_210428_0704.htm (最後瀏覽日期:西元 2022 年 8 月 19 日)。
    3.李淑蓮,AI 創新高品質專利保護之佈局策略,北美智權報,第 287 期, 2021年6月23日,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IPNC_210623_0702.htm (最後瀏覽日期:西元 2022 年 8 月 19 日)
    4.芮嘉瑋,AI 語音辨識的產業應用,北美智權報,第 286 期, 2021年6月9日,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IPNC_210609_0703.htm (最後瀏覽日期:西元 2022 年 8 月 19 日)
    5.喻韜,明確、充分揭露與可據以實現,北美智權報,第277期,2021年,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xpert_Column/IPNC_210120_1201.htm(瀏覽日期:2023年4月9日)
    6.楊智傑,澳洲聯邦法院判決AI發明人可申請專利? 2021年Thaler v Commissioner of Patents案,北美智權報,291期,2021年8月25日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fringement_Case/IPNC_210825_0501.htm (瀏覽日期:2023年4月9日)。
    7.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基準彙編 第二編第12章 電腦軟體相關發明,西元2021年7月1日, https://topic.tipo.gov.tw/patents-tw/cp-682-870083-10557-101.html (最後瀏覽日期:西元2023年4月9日)
    8.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基準彙編 第二編第3章 專利要件,西元2022年7月1日, https://topic.tipo.gov.tw/patents-tw/cp-682-870054-84cb7-101.html (最後瀏覽日期:西元2023年4月9日)

    二、英文文獻

    (一)英文書籍
    1.Durham, L. Alan, Patent law essentials: a concise guide, Praeger , California,2018.
    2.Haedicke, Maximilian & Timmann, Henrik, Patent law: a handbook on European and German patent law, C.H. Beck, München, Hart, UK, Nomos, Baden-Baden, 2014.
    3.Landers, L. Amy, Understanding patent law, LexisNexis, NJ, 2012.
    4.Mueller, M. Janice, Patent law, Wolters Kluwer, New York, 2016.
    5.Osaka, Kazuhide, The right to employee invention in patent law: debunking the myth of incentive theory, Hart Publishing, Uk, 2018.

    (二)英文期刊
    1.Alderucci, Dean, ARTICLE: COPYRIGHTS PROTECTION FOR PATENTS: SOME SURPRISING IMPLICATION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23 W. Va. L. Rev. 791, 2021.
    2.ASAY, D. CLARK , ARTICLE: ARTIFICIAL STUPIDITY, 61 Wm. & Mary L. Rev. 1187,2020
    3.Comer Carnochan Anna, ARTICLE: AI: ARTIFICIAL INVENTOR OR THE REAL DEAL?, 22 N.C. J.L. & Tech. 447, 2021.
    4.Dersh, Justin, ARTICLE: WH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VENTS: RECALCULATING THE PATENT ACT FOR AI-GENERATED INVENTIONS,73 Rutgers U.L. Rev. Comments 185, 2021.
    5.Ebrahim, Y. Tabrez, ARTIC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ventions & Patent Disclosure, 125 Penn St. L. Rev. 147, 2020.
    6.Fabris, Daniele, From the PHOSITA to the MOSITA: Will “Secondary Consideration” Save Pharmaceutical Patent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2 ICC 685, 2020
    7.GOODMAN, JORDANA (JORDI), ARTICLE: HOMOGRAPHY OF INVENTORSHIP: DABUS AND VALUING INVENTORS, 20 Duke L. & Tech. Rev. 1, 2022.
    8.GREENBERG, ANASTASIA, ARTICLE: PROTECTING VIRTUAL THINGS: PATENTABIL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60 IDEA 328, 2020.
    9.Gurgula, Olga , AI-assisted inventions in the field of drug discovery: readjusting the inventive step analysis, 2 IJSSPP 7, 2020.
    10.Heon, Lexi, ARTIFICIALLY OBVIOUS BUT GENUINELY NEW: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TERS THE PATENT OBVIOUSNESS ANALYSIS, 53 SETON HALL L. REV.359,2022.
    11.Hsiao, I-H Jerry, ARTICLE: Back to the Future: The Reviving of the Mental Steps Doctrine and the Immature Dem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31 Alb. L.J. Sci. & Tech. 179, 2021.
    12.Hsiao, I-H Jerry, ARTICLE: Patent Eligibility of Predictive Algorithm in Second Generation Personalized Medicine, 22 SMU Sci. & Tech. L. Rev. 23, 2019.
    13.Kappos, David & Kling Asa, ARTICLE: GROUND-LEVEL PRESSING ISSU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I AND IP, 22 Colum. Sci. & Tech. L. Rev. 263, 2021.
    14.Lim, Daryl, ARTICLE: AI & IP: INNOVATION & CREATIVITY IN AN AGE OF ACCELERATED CHANGE, 52 Akron L. Rev. 813, 2018.
    15.Poursoltani, Mehdi, ARTICLE: Disclosing AI Inventions, 29 Tex. Intell. Prop. L.J. 41, 2021.
    16.Ravid, Yanisky Shlomit & Liu, Xiaoqiong (Jackie), ARTICLE: Wh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Produce Inventions: An Alternative Model for Patent Law at the 3A Era, 39 Cardozo L. Rev. 2217, 2018
    17.Reinbold, M. Patric, COMMENT: TAK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YOND THE TURING TEST, 2020 Wis. L. Rev. 873, 2020.
    18.Rudzite, Liva, Algorithmic Explainability and the Sufficient-Disclosure Requirement under the 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 31 JURIDICAL INTERNATIONAL 125, 2022.
    19.Schellekens, Dr. Mauri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re-imagination of inventive step, 13 JIPITEC 89, 2022.
    20.Schuster, W. Michael, ARTIC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ent Ownership,75 Wash & Lee L. Rev. 1945,2018.
    21.Schwartz, L. David & Rogers, Max, ARTICLE: “ INVENTORLESS ” INVENTION? THE CONSTITUTIONAL CONUNDRUM OF AI-PRODUCED INVENTIONS, 35 Harv. J. Law & Tec 531, 2022.
    22.Schwein, L. Rachel, STUDENT SCHOLARSHIP: Patentability and Inventorship of AI-Generated Invention,60 Washburn L.J.561,2021
    23.SHEEHAN, KELLEY, COMMENT: How the U.S. Can Make Subject Matter Eligibility More Predictable and Fre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novation, 23 San Diego Int'l L.J. 341, 2022.
    24.Tschider, A. Charlotte, ARTICLE: Beyond the “Black Box”, 98 Denv. L. Rev. 683,2021
    25.Yanisky-Ravid, Shlomit & Jin, Regina, ARTICLE: SUMMONING A NE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TENT MODEL: IN THE AGE OF CRISIS, 2021 Mich. St. L. Rev. 811, 2021.
    26.Yanisky-Regina, Shlomit & Jin, Regina , A NEW IN THE AGE OF 2021 Mich. St. L. Rev. 811,2021
    27.Yordy, R. Luca, NOTE:The Library of Babel for Prior Art: Using to Mass Prior Art in Patent Law, 74 Vand. L. Rev. 521, 2021.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