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張家維 Chang, Chia-Wei |
|---|---|
| 論文名稱: |
論時空法則在土地法規上之運用—以空間變遷之土地所有權屬之認定為核心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ules of Time and Space in Land Law - Focusing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land ownership with spatial change |
| 指導教授: |
蔡志方
Tsai, Chih-Fa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 畢業學年度: | 108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0 |
| 中文關鍵詞: | 時空法則 、法學方法 、土地法規 、空間變遷 、土地所有權屬之認定 |
| 外文關鍵詞: | Rules of time and space, Land law, Spatial change, Determination of land ownership, Methodology of jurisprudence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1 下載:17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將時空法則作為法學方法運用於土地法規,對空間變遷之土地所有權屬之認定進行解析,進而應用時空法則作為研究法學之方法
基於人類與法律皆離不開時間與空間之要素,本研究將實定法或相關制度以時間與空間關係為經緯,歸納出各種時空法則,進而發現權屬認定之時空法則。於研究中舉空間變遷土地所有權屬之事例,並以時空法則進行探討現行土地法規對私有土地所有權擬制消滅制度與土地回復原狀後之請求權時效制度,並實際運用時空法則進行事實及法規適用與時間關係之判斷,對本研究事例之事實與法律上時空關係進行解釋。
在研究方法上除文獻分析研究外,主要是運用時空法則,進行土地所有權屬之認定,以及土地回復原狀後之回復請求權之時空關係,並就事實與法規面交互審視,來尋求相關法規解釋之妥當性與安定性,並嘗試發現法與時轉的應有思維與可能之法律續造,並以土地法規中有關之程序失權與實體失權之規定,歸納其中之時空法則與可能權屬,作為運用新方法探索法律之訓練,進而發現新觀點或新思維,最後提出本文運用時空法則於土地法規之結論與建議,對土地法學研究進行貢獻。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wnership of land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the rules of time and space in land laws. At the same time, it applies the rules of time and space in land law to determine land ownership with spatial change.
Based on the inseparable elements of time and spac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law,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various laws of time and spac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space as context of positive law or related systems and then discovers the rules of time and spa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and ownership.
Also,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spatial change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and ownership, and in various cases, various the rules of time and space in land law were discovered. Meanwhile the rules of time and space was applied as the legal method in this research.
專書
1.Ingeborg Puppe著,蔡聖偉譯,法學思維小學堂:法學方法論密集班,元照,台北,2010年1月。
2.王澤鑑,民法總則,王澤鑑自版,台北,2014年2月增訂新版。
3.石田文次郎著,印斗如譯,土地總有權史論,中國地政研究所,台北,1959年。
4.考夫曼,刘幸义等译,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北京,2004年6月。
5.何維信,測量學,何維信自版,台北,2004年8月。
6.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台北,2015年增訂十三版。
7.李淑明,民法物權,元照,台北,2010年7月六版。
8.李惠宗,法學方法論,新學林,台北,2018年三版。
9.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台北,2009年9月六版。
10.來璋,土地法規大綱,中國地政研究所,台北,1984年3月。
11.來璋,平均地權理論與實踐,來璋自版,台北,1985年1月。
12.罗斯科·庞德著,邓正来譯,法律史解释,中国法制,北京,2002年11月。
13.姜世民,民事訴訟法上冊,新學林,台北,2015年8月四版。
14.陳大齊,劉郁君主編,大眾理則學,中華書局,台北,2020年1月。
15.陳立夫,土地法釋義(一),二版,元照,台北,2018年10月。
16.陳明燦,土地法導論,二版,陳明燦自版,新北,2017年9月。
17.陳明燦,土地法理論與實務,陳明燦自版,新北,2014年8月二版。
18.焦祖涵,土地法釋論,三民,台北,2002年8月增訂三版。
19.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台北,2002年9月增訂四版。
20.黃國昌,民事訴訟法教室I,元照,台北,2009年4月。
21.黃異,法學方法,元照,台北,2009年3月。
22.黃異,海域管理與行政法,神州圖書,台北,2003年6月。
23.黃異,漁業法規,渤海堂文化,台北,1999年5月。
24.楊松齡,實用土地法精義,五南,2019年9月十九版。
25.楊雲明,經濟學,智勝文化,台北,2010年7月。
26.溫豐文,土地法,溫豐文自版,台中,1996年9月修訂七版。
27.雍琦著,楊智傑校訂,法律邏輯學,五南,台北,2009年1月。
28.蔡志方,行政法三十六講(普及版),蔡志方自版,台南,1997年10月增訂再版。
29.鄭玉波,法諺(一),鄭玉波自版,台北,1984年8月。
30.鄭玉波,法諺(二),鄭玉波自版,台北,1988年12月。
31.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新學林,台北,2014年9月修訂六版。
日文專書
1.荘司雅彦,荘司雅彦の法律力養成講座 六法で身につける,日本実業,2009年2年。
論文集
1.吴经熊,许章润主编,六十年来西洋法学的花花絮絮,收入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頁211-228,2005年3月。
2.吴经熊,许章润主编,法律的三度论,收入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頁15-19,北京,2005年3月。
3.陳立夫,第一講 私有土地所有權之消滅與回復:土地法第十二條,收入土地法釋義(一),二版,元照,台北,頁1-33,2018年10月。
4.陳立夫,第二講 禁止外國人取得權利之土地:土地法第十七條,收入土地法釋義(一),二版,元照,台北,頁34-50,2018年10月。
5.陳立夫,土地法第12條相關法律議題之解析,收入最高法院103年度民事學術研討會─浮覆地所有權回復之研討,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台北,頁71-92,2014年4月。
6.陳明燦,私有土地流失浮覆回復所有權及其相關問題,收入土地法理論與實務,二版,陳明燦自版,新北,頁15-22,2014年8月。
7.陳新民,財產權保障的陰暗角落—論被徵收人的回復權問題,收入法治國家原則之檢驗,元照,台北,頁260-297,2007年7月。
8.黃茂榮,土地之沈沒與浮覆引起之權利變更,收入最高法院103年度民事學術研討會─浮覆地所有權回復之研討,頁53-69,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台北,2014年4月。
9.黃異,海域在公物法上的基本地位,收入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頁1408-1409,五南,台北,2000年12月。
10.廖義男,第十三講 土地法案例研究,收入土地法制度論集,元照,台北,頁195-204,2015年1月。
11.蔡志方,公法與私法之區別,收入行政救濟與行政法學(二),三民,台北,頁1-88,1993年3月。
12.蔡志方,論法之安定性,收入鄧衍森等主編,法理學,元照,頁149-235,2020年3月。
13.蔡志方,論時空法則在行政法上之運用,台灣公法學的墊基與前瞻:城仲模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下冊),新學林,台北,頁97-185,2018年10月。
14.戴秀雄,國家對私有土地上級所有權概念之辯正,民事法學的現代課題與展望:溫豐文教授六秩五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台北,頁88-119,2011年。
期刊論文
1.J•H•冯•基尔希曼著,赵阳译,作为科学的法学的无价值性—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比较法研究,18卷1期,頁138-155,2004年1月。
2.王珍玲,地籍圖重測與更正登記,台灣法學雜誌,129期,頁141-144,2009年6月。
3.王珍玲,公法上請求權時效,台灣法學雜誌,173期,頁107-112,2011年4月。
4.卡尔·拉伦茨著,赵阳译,论作为科学的法学的不可或缺性—1966年4月20日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比较法研究,19卷3期,頁144-155,2004年5月。
5.朱展毅、許晉嘉、游豐銘、蔡季欣、蘇惠璋,典藏圖籍自動化管理作業,地籍測量,34卷3期,頁26-37,2015年9月。
6.李震山,政府資訊公開法與資訊隱私權保障,研考雙月刊,259期,頁50-60,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7年6月。
7.李建良,法學方法與基本權解釋方法導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0卷2期,頁237-277,2018年6月。
8.胡化凯、张道武,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念研究,物理期刊,31卷2期,頁117-121,2002年2月。
9.許萃華,原住民族基本法之司法實踐原住民族土地權為中心,司法新聲,106期,頁23-38,2013年4月。
10.郭書琴,法律知識的初步考察—從一則「常民」打官司的故事談起,思與言,47卷4期,頁191-235,2009年12月。
11.陳立夫,河川區域土地與所有權時效取得之客體,月旦法學教室,13期,頁34-35,2003年11月。
12.陳立夫,水道浮覆地所有權之回復,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4期,頁127-132,2004年1月。
13.陳立夫,土地法實務導讀,台灣法學雜誌,192期,頁156-167,2012年1月。
14.陳立夫,土地法實務導讀,台灣法學雜誌,302期,頁149-156,2016年8月。
15.陳立夫,土地法實務導讀,台灣法學雜誌,382期,頁153-166,2019年12月。
16.陳明燦,土地流失浮覆後之回復所有權,月旦法學教室,31期,頁38-39,2005年5月。
17.陳明燦,我國土地登記簿資料公示及其法律問題分析-兼論德國土地登記簿條例第12條與第126條,東吳法律學報,30卷1期,頁1-32,2018年7月。
18.陳淳文,審判歷史:不可或缺的正義?不可能的正義?,台灣法學雜誌,313期,頁78-97,2017年2月。
19.陳聰富,醫療法:第六講: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上),月旦法學教室第80期,頁75-91,2009年6月。
20.曾華松,地號及建號會說真話,也會說假話-地籍圖重測法律問題,法令月刊,60卷8期,頁77-95,2009年8月。
21.曾華松,土地登記與經界訴訟,法令月刊,63卷2期,頁49-65,2012年2月。
22.黃異,法學方法導論,臺灣海洋法學報,5卷1期,頁59-84,2006年6月。
23.楊秀儀,論病人自主權我國法上「告知後同意」之請求權基礎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6卷2期,頁229-268,2007年6月。
24.葉俊榮,探尋隱私權的空間意涵-大法官對基本權利的脈絡論證,中研院法學期刊,18期,頁1-40,2016年3月。
25.劉宏恩,「書本中的法律」(Law in Books)與「事實運作中的法律」(Law in Action),月旦法學雜誌,94期,頁282-287,2003年3月。
26.劉明生,占有之事實推定與權利推定-評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台上字第八六四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5期,頁64-71,2010年10月。
27.蔡達智,開放空間中的隱私權保障,月旦法學雜誌,145期,頁127-146,2007年5月。
28.蔡達智,衛星監控資訊作為法庭證據之實證研究-以高等以上法院裁判為中心,科技法學評論,5卷1期,頁61-101,2008年4月。
學位論文
1.王珮榕,土地法第十二條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年8月,https://hdl.handle.net/11296/6fn33b。
2.李志殷,台灣光復初期土地權利憑證繳驗工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2月,https://hdl.handle.net/11296/p2p55c。
3.張淑娟,我國土地登記審查制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https://hdl.handle.net/11296/cygz3r。
4.陳良駿,土地法對自然流失土地擬制為所有權消滅妥當性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https://hdl.handle.net/11296/ty849y。
5.陳宛榆,網路空間隱私權問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https://hdl.handle.net/11296/8j2e8b。
6.熊谷秀,論鑑定制度之理論構成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https://hdl.handle.net/11296/23yvy4。
7.劉臺強,法律知識論的建構—以法律釋義學的探討為基礎,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https://hdl.handle.net/11296/8z29tq。
研究研討報告
1.曾華松等,經驗法則在經界訴訟上之運用,民訴法研究會第五十六次研討紀錄,頁179-251,1995年6月。
法學論著資料庫
1.蔡志方,論公法上請求權與處分權之消滅時效,法源法律網,2015年3月。
2.蔡志方,論風險之因應法制:以維冠金龍大樓倒塌案為例,法源法律網,2016年4月。
3.蔡志方,法律時空異質論,法源法律網,2016年5月。
4.蔡志方,「時間雜籽」之法律觀,法源法律網,2016年6月。
5.蔡志方,論「時地禁止原則」與「逆襲式」調漲房屋稅之合法性,法源法律網,2016年6月。
6.蔡志方,論法律上時間不守恆定律,法源法律網,2016年6月。
7.蔡志方,論法學著作是否具有發明專利能力,法源法律網,2016年6月。
8.蔡志方,論「浮動領土」與「領土延伸」之時空準據法,法源法律網,2016年8月。
9.蔡志方,再論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6年9月。
10.蔡志方,論土地及附著物的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6年9月。
11.蔡志方,論在途期間的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6年9月。
12.蔡志方,論程序失權的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6年9月。
13.蔡志方,論實體失權的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6年9月。
14.蔡志方,法律語言與非法律語言之區別及其使用之影響,法源法律網,2017年2月。
15.蔡志方,論歷史的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7年2月。
16.蔡志方,論法律效力的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7年6月。
17.蔡志方,誰能獲得上帝的恩寵?論自然力形成之物的權利歸屬,法源法律網,2018年10月。
18.蔡志方,論時空法則在行政法上之運用,法源法律網,2018年10月。
19.蔡志方,論陸地魚塭養殖登記與魚群流失之尋回法制,法源法律網,2018年3月。
20.蔡志方,論行政法上事實與法規判斷基準時之時空法則,法源法律網,2018年4月。
網際網路資料
1.Time,大英線上百科全書,https://www.britannica.com/(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2.土地登記,臺北地政e博館,https://emuseum.land.gov.taipei/Answer/Detail/%E5%9C%9F%E5%9C%B0%E7%99%BB%E8%A8%98(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3.大氣折射,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B0%A3%E6%8A%98%E5%B0%84(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4.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https://www.arteducation.com.tw/shiwenv_740f1087a38c.html(瀏覽日期:2020年6月10日)
5.中華民國108年5月8日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案整合暨綜合查詢系統,https://lis.ly.gov.tw/lygazettec/mtcdoc?PD090713:LCEWA01_090713_00022(瀏覽日期:2020年6月20日)
6.公地悲劇,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AC%E5%9C%B0%E6%82%B2%E5%8A%87(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7.太空法,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7%A9%BA%E6%B3%95(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8.日據時期之土地登記簿冊,高雄鹽埕地政事務所,https://yanland.kcg.gov.tw/inside.php?nid=271(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9.水道河川浮覆地復權案件申請程序,水利署楊靜華,水利署電子報資訊網,https://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32F73100176EFB61(瀏覽日期:2020年6月26日)
10.台大教授時空演算法 分析疫情來源靈感自颱風路徑圖,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310054(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11.司法院大法庭專區簡介,司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s://www.judicial.gov.tw/work/work23.asp(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12.外太空條約,維基文庫,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85%B3%E4%BA%8E%E5%90%84%E5%9B%BD%E6%8E%A2%E7%B4%A2%E5%92%8C%E5%88%A9%E7%94%A8%E5%8C%85%E6%8B%AC%E6%9C%88%E7%90%83%E5%92%8C%E5%85%B6%E4%BB%96%E5%A4%A9%E4%BD%93%E5%9C%A8%E5%86%85%E5%A4%96%E5%B1%82%E7%A9%BA%E9%97%B4%E6%B4%BB%E5%8A%A8%E7%9A%84%E5%8E%9F%E5%88%99%E6%9D%A1%E7%BA%A6(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13.外太空條約,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6%E5%B1%82%E7%A9%BA%E9%97%B4%E6%9D%A1%E7%BA%A6(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14.立法院三讀通過大法庭新制(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新聞稿,司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jirs.judicial.gov.tw/GNNWS/NNWSS002.asp?id=392683(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15.共同侵權行為,方國輝,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634(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16.自然法則,但昭偉,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188/(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17.法則,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_(principle)(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18.法源法律網, https://www.lawbank.com.tw/about/profile.aspx(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19.知識論,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F%A5%E8%AF%86%E8%AE%BA(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20.柏拉圖最適,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7%B4%AF%E6%89%98%E6%9C%80%E4%BC%98(瀏覽日期:2020年6月10日)
21.科學法則,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ientific_law(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22.夏令時間,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6%97%B6%E5%88%B6(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23.動態「時空演算法」—掌握傳染病感染資訊,科技部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新聞資料,https://www.most.gov.tw/hum/ch/detail?article_uid=d5cb964d-d945-494d-9cd9-a4b0b0f3d769&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24.國有,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6%9C%89(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25.張英(清朝),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8%8B%B1_(%E6%B8%85%E6%9C%9D) (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26.善意,漢語網,百科解釋,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67611-154.html(瀏覽日期:2020年6月17日)
27.最高法院55 年台上字第 1798 號民事判例,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ExContent.aspx?ty=J&JC=A&JNO=1798&JYEAR=55&JNUM=001&JCASE=%E5%8F%B0%E4%B8%8A
28.測量誤差,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8B%E9%87%8F%E8%AF%AF%E5%B7%AE(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散路徑圖 台大時空演算法阻疫情失控,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808150095.aspx
30.臺北市議會公報,http://tcckm.tcc.gov.tw/tccgazFront/gazatte/readByGaz.jsp?vol=097&no=03&startPage=1230&endPage=1299(瀏覽日期:2019年6月3日)
31.誤差傳播,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F%AF%E5%B7%AE%E4%BC%A0%E6%92%AD(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32.徵收河中地 6千萬丟水裡,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801000446-260107
33.土地國有,潘廉方,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91&forepage=1(瀏覽日期:2020年3月25日)
34.學者研發「時空演算法」 有助掌控傳染病,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224821(瀏覽日期:2020年6月21日)
35.歷史,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E%86%E5%8F%B2(瀏覽日期:2020年6月25日)
36.關於水道浮覆地及道路溝渠廢置地所有權歸屬處理原則,內政部地政司地政法規查詢系統,https://www.land.moi.gov.tw/law/Resultdet1/105?LCID=171&lawname=%E9%97%9C%E6%96%BC%E6%B0%B4%E9%81%93%E6%B5%AE%E8%A6%86%E5%9C%B0%E5%8F%8A%E9%81%93%E8%B7%AF%E6%BA%9D%E6%B8%A0%E5%BB%A2%E7%BD%AE%E5%9C%B0%E6%89%80%E6%9C%89%E6%AC%8A%E6%AD%B8%E5%B1%AC%E8%99%95%E7%90%86%E5%8E%9F%E5%89%87(瀏覽日期:2020年6月26日)
37.廖珮君,二類謄本申請不設限 民眾個資沒保障,資安人科技網,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article/article_detail.aspx?aid=6536(瀏覽日期: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