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李典蓁 Li, Tien-Chen |
|---|---|
| 論文名稱: |
公平交易法中媒體業結合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多角化結合之跨媒體效果為中心 A Study of Media Industry Merger under the Fair Trade Ac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ross-Media Effect of Conglomerate Merger |
| 指導教授: |
林易典
Lin, Yi-Ti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 畢業學年度: | 9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50 |
| 中文關鍵詞: | 通訊傳播 、數位匯流 、多角化結合 、跨媒體效應 、言論同質化 、市場占有率拉抬 、市場界定 、整體經濟利益 |
| 外文關鍵詞: | communications, digital convergence, conglomerate merger, cross-media effect, idea homogenization, leverage of the market power, defining market, the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 |
| 相關次數: | 點閱:173 下載:1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目前對於通訊傳播之管制,係依照通訊傳播媒體類別,與傳播內容之特性,分別訂定專門法律規定。惟隨著科技整合,伴隨而來「數位匯流」現象,使得原本在各自通訊傳播產業中的主要事業已逐漸跨出原產業,試圖提供更多樣化之服務來達到整合服務的效果。由於通訊傳播產業的結合案遞增,逐漸走向集團化之現象,將挑戰原先以不同傳輸載具而作的個別產業特殊管制,以及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權限分際。
「數位匯流」是指不同的傳輸載具,均能傳輸相同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因此,傳統的通訊傳播管制架構在「數位匯流」情形下是否適用,將產生疑義。此外,「數位匯流」所導致媒體跨業經營的趨勢,也對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以及言論、意見之多元性帶來變化。例如,各媒體市場的市場占有率之彼此拉抬效果,或各類媒體內容同質化。
本論文主要探究媒體產業在面臨「數位匯流」趨勢下所為之跨業務多角化結合,及其帶來的跨媒體效應與可能的因應方式。此外,並分析德國、美國通訊傳播事業結合案例,從比較法中得到啟發。之後,本論文檢討競爭主管機關與產業主管機關間,應如何適當考量通訊傳播政策基本原則與市場競爭,而為結合審查之決定及權限分野,並進而就結合判斷標準「整體經濟利益及限制競爭之不利益」嘗試提出不同定義。最後,本論文以我國通訊傳播事業結合管制目前現況予以分析與檢討建議。
The current Taiwanese legal controls on communication are regulated by separate statute laws, based on the patterns of media and the contents broadcasted by it. However, a trend of “digital convergence”, which accompanied with technology integration, has moved those main undertakings in respect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crossing their boundaries, offering more diversified services to achieve integrating service. With increas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are much more collectivized. This will certainly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mode—based on types of broadcasting carriers—which is designed for individual industries. Furthermore, the trend will also challenge the boundaries of competences between the 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NCC) and the Fair Trade Commission (FTC).
Digital convergence means that different carriers can carry the same broadcasting content and service. Therefore, whether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s control applicable in digital convergence would be an controversial issue. Moreover, the trend of cross-ownership taking by digital convergence also raised concerns such as fair competition in free market and diversity of speech—for instance, the cross-promoting effect manifested in market share of each media market, and uniformity in contents carried by different media.
This thesis will first introduce the media industry’s strategies of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and conglomerate merger under the trend of digital convergence, its cross-media effects and possible responds. Secondly, it will go through a comparative legal analysis covering German and U.S. cases on undertaking merger in communication industry. Furthermore, by re-examining the proper distribution of basic public policy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authorities dominating the industry and the competition, this thesis will also suggest a different way to refer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 of restricted competition”. Finally, this thesis analyses and suggests o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control concern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aiwanes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一、中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書籍與論文集
David Croteau, William Hoynes著,湯允一、董素蘭、林富美、許瑩月等合譯,《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初版,2001年。
David L. Weimer, Aidan R. Vining著,陳恆鈞等譯,《最新政策分析:概念與實踐》,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初版,2004年。
Denis McQuail著,陳芸芸、劉慧雯譯,《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初版,2003年9月。
Joseph Straubhaar & Robert LaRose著,涂瑞華譯,《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初版,1996年。
Oster著,洪明洲譯,《現代競爭分析》,臺北市:華泰書局,初版,1999年1月。
Philip M. Napoli著,邊明道、陳心懿譯,《傳播政策基本原理─電子媒體管制的原則與過程》,臺北市:揚智文化,初版,2005年。
Robert G. Picard著,馮建三譯,《媒介經濟學》,臺北市:遠流,1994年。
Stephen Lacy, Ardyth B. Sohn, Jan LeBlanc Wicks著,李秀珠譯,《媒體管理:案例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Thomas F. Baldwin, D. Stevens McVoy, Charles SteinField著,謝奇任、唐維敏、甘尚平譯,《大匯流:整合媒體、資訊與傳播》,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初版,1997年11月。
石世豪,〈廣電事業的外部生態與內部結構─多元化政策的結構導引規範〉,《廣電媒體的非常管理:「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四)」論文彙編》,臺北市: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1997年。
石世豪,《向競爭轉的通訊傳播匯流法制》,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9年。
石世豪,《我國廣播電視體制法制化之研究─概念論、法制論與釋義論之多重探索》,台北:瑞興書局,2000年3月。
石世豪,《我國廣播電視體制法治化之研究─概念論、法制論與釋義論之多重探索》,台北:瑞興,初版,2000年3月。
伍忠賢,《企業購併-理論與實務:全球投資觀點》,台北市: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第3版,2000年3月。
伍忠賢,《企業購併聖經》,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98年8月。
朱容徵,《管理經濟:策略分析實用寶典》,台北縣深坑鄉:揚智文化,初版,2006年9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交易法之注釋研究系列(一)》,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3年12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交易法立法目的與條文說明》,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2年。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及行政規則彙編》,台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7年12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交易法論述系列(三)-事業結合之認定及其案例》,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3年。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美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彙編》,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5年。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美國競爭法相關法規彙編》,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4年9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第12版,2009年8月。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資訊社會之傳播政策分析》,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初版,2002年12月。
何之邁,《企業經濟力集中之法律問題》,台北市:黎明文化公司,初版,1989年12月。
何之邁,論企業之結合,《公平交易法專論》,1993年10月。
吳庚,《憲法的理論與適用》,台北市:自版,3版,2004年。
李文福、賴源河,《公平交易法制之建立及其經濟分析》,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初版,1989年。
李惠宗,《憲法要義》,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4版,2008年。
李震山,〈論憲法未列舉權之自由權利保障—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李震山,《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為保障為核心》,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李鴻禧,《憲法與人權》,台北市:元照出版社,初版,1999年。
李鴻禧等合著,《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台北市:元照出版社,初版,2002年12月。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傳媒再解聘》,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6月。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關鍵力量的沉淪:回首報禁解除二十年》,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8年4月1日。
周韻采等合著,劉幼琍主編,《電訊傳播》,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初版,2004年3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導論〉,收錄於:《台灣憲法縱剖橫切》,台北市:元照出版社,初版,2002年,12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市:元照出版社,初版,1999年。
林石根,《電信管制與競爭》,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4年7月。
林信華,〈文化現象與政策〉,收錄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3版,2005年。
范建得、莊春發,《獨占、結合、聯合──市場力量之管制》,台北市:健新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
張正修,〈從電波公有論談廣電法制模式—英德美日四國廣電法制之剖析〉,江文瑜主編,《媒體改造與自由民主》,台北市:前衛,1994年。
張永明,〈大眾傳播自由權之憲法基礎〉,收錄於氏著,《新聞傳播之自由與界限》,台北市:永然文化,2001年。
張宏源,〈併購策略之運用及其對組織之影響-東森、和信兩大集團之營運實證研究〉,《二十一世紀兩岸廣播電視發展趨勢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1999年。
張錦華,《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市:正中書局,1997年。
莊春發,〈市場的迷思:論市場定義在公平交易法應用的困境〉,瞿宛文主編,《產業結構與公平交易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初版,1994年。
莊國榮,〈廣播電視產業集中化與管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暨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編著,《千禧傳播法制的回顧與前瞻「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八)」論文彙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暨發展中心,2002年。
許光耀,《歐共體競爭立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初版,2006年10月。
許光耀,《歐共體競爭法通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初版,2006年10月。
許志雄等,《現代憲法論》,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4版,2008年。
許育典,《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許育典,《宗教自由與宗教法》,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許育典,《憲法》,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版,2008年。
陳炳宏,《傳播產業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有限公司,初版,2001年。
陳振長,《產業結構經濟學》,下冊,台北市:台灣銀行,初版,1991年10月。
陳淑芳,〈文化憲法〉,收錄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台北市:自版,5版,2005年。
陳銘祥,《通信的規範結構與通信變革》,台北:韋伯,初版,2002年。
曾國峰,〈媒介組織資訊管理〉,彭芸、關尚仁主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台北:雙葉書廊,初版,2003年。
湯明輝,《公平交易法研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初版,1992年4月。
程予誠,《線纜傳播:科技原理與經營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程予誠,《線纜傳播:科技原理與經營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95年。
黃西玲,《從臺灣看美國媒體併購經驗-近五年併購個案及相關法令之分析與探討》,臺北市;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初版,1997年。
黃宗樂,〈數位匯流趨勢下之競爭法與競爭政策〉,范建德主編,《電信法制新紀元─全國資訊通信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3年4月。
黃金益,《通訊傳播監管體制──我國傳播、通信及資訊機關組織與作用法統合之研究》,台北市:黎明文化,初版,2006年。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編著,《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一九六一~一九八七)》,臺北縣:國史館,2002年。
廖義男,〈從法律上看反托拉斯的對策〉,收錄於氏著《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台北市:作者,初版,1995年10月。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臺北市:三民書局,初版,1995年10月。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一)──第一條至第十七條》, 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3年1月。
劉孔中,《公平交易法》,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3年10月。
劉幼琍,〈從層級模式(layer model)看數位匯流政策法規-以傳輸與內容分離為例〉,《數位媒體發展政策論壇會議實錄》,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2003年。
蔡念中、張宏源,《匯流中的傳播媒介─以美國與台灣為例》,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初版,2005年3月。
鄭瑞城,《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臺北市:澄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93年。
賴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論》,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二)學位論文
曾柏升,《台灣衛星電視頻道經營之垂直整合效益研究:以東森與三立為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尤伯祥,《宗教自由之權利內涵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周宇修,《論公共廣電集團制度之建構-以平等使用媒體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蔡德揚,《從憲法廣電自由論我國公共電視之組織與財政制度》,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郭銘松,《共和價值作為廣電媒體管制基礎的功能及其侷限─以「第四權理論」的檢討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王碧芳,《廣播電視自由與廣播電視組織-以德國法制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江國棟,《水平結合之福利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頁13-16。
何吉森,《通訊傳播規範之整合與建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岳霖,《有線電視產業市場之管制與競爭》,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1月。
汪智陽,《合資在反托拉斯法規範中適用與豁免之研究:試從美國與歐洲共同體現行法觀察》,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沈麗玉,《事業結合管制之規範與實務問題研究》,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志瑋,《結合規範中自我預防及治癒機制之研究-以歐體競爭法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林育烽,《垂直合併之經濟分析》,中央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林彥君,《論事業水平結合之審核標準》,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邱琬淇,《「新三中」跨媒體集團資源整合與縱效──以【超級星光大道】之節目策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7月。
侯文賢,《我國公平交易法關於結合管制之研究──兼論中國反壟斷法之管制規範》,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12月。
洪慈遠,《論企業跨國結合管制規範之調和─以競爭法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孫琦蓉,《數位化平台下的跨媒體整合與知識分享》,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涂吟儀,《我國企業多角化與對外投資行為關係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張立群,《數位匯流下通訊事業的通訊傳播自由保障與管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1月。
張啟騰,《廣電媒體所有權規範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31日。
張鴻基,《我國公平交易法對多角化結合規範之探討----以經濟分析為基礎》,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銘松,〈共和價值作為廣電媒體管制基礎的功能及其侷限-以「第四權理論」的檢討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人傑,《市場進入障礙於事業結合管制之探討》,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
陳介山,《企業合併之法律問題研究──美國克萊登法第七條暨史爾曼法》,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陳俊廷,《我國結合規範之研究──以審理程序及實體標準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陳彥至,《論大眾傳播自由他律之可能-以美國傳播法制中之「公平原則」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3年。
曾柏升,《台灣衛星電視頻道經營之垂直整合效益研究:以東森與三立為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湘玲,《跨媒體新聞平台綜效研究─新聞產製及媒體經營管理觀點》,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欣怡,《從廣播電視自由論電視產業集中化之管制政策與法規》,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鄭敏惠,《跨媒體經營法規政策之探討──以中華電信與東森集團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顏雅倫,《我國結合管制之檢討與前瞻--以金融產業之結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蘇欣眉,《論美國、歐盟及我國對跨國事業結合之管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三〉研究計畫
王連常福、何之邁、蔡光第、蕭富山,《歐美管制結合之研究暨我國對結合規範之檢討》,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二年度委託研究計畫一,1993年6月。
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事業網路互連管理機制委託研究報告》,交通部電信總局,臺北市:交通部電信總局,1998年7月。
洪禮卿、黃茂榮、謝銘洋,《事業結合時點與公平交易法適用之研究》,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87年度合作研究計畫,1998年6月。
翁秀琪、陳炳宏、馮建三、陳百齡、石世豪、莊國榮、郭力昕、程宗明,《無線電視公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2001年3月。
莊國榮,《通訊傳播法規整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5年1月3日。
陳炳宏、羅世宏、洪貞玲、劉昌德,《媒體併購案例與媒體產權集中對內容多元影響之研究》,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研究,2009年,12月,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0011/1686_10753_100114_1.pdf。
須文蔚,《廣電媒體跨媒體經營限制等之研究》,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委託研究報告,台北:作者,1996年。
劉柏立等,《因應技術匯流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研究》,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研究計畫,台北市:台灣經濟研究院,2004年。
(四)期刊
方嘉麟,〈我國結合規範之理論與檢討—與歐美制度及背景之比較〉,《政大法學評論》,第44期,1991年12月。
廖義男,〈事業結合四則實務之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25卷第1期,1995年10月。
蘇永欽,〈橫看成嶺側成峰--從個別社會部門整合憲法人權體系〉,《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
廖元豪,〈誰的法律?誰的人權—建構「弱勢人權」芻議〉,《律師雜誌》,第321期,2006年6月。
陳愛娥,〈自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台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1997年1月。
張永明,〈德國與台灣宗教基本權與宗教立法之比較〉,《思與言》,第39卷第3期,2001年9月。
洪貞玲、劉昌德,〈傳播權觀點的商營廣電管制〉,《中華傳播學刊》,第10期,2006年12月。
馮建三,〈人權、傳播權與新聞自由〉,《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2期,2002年12月。
廖元豪,〈把街頭還給基層異議者!—重省集會自由與集會遊行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5期,2006年8月。
許育典,〈多元文化國下的通訊傳播自由〉,《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1期,2008年7月。
許宗力,〈基本權主體〉,《月旦法學教室》,第4期,2003年2月。
何吉森,〈因應數位科技匯流之我國廣播電視政策-廣播電視合併修正案評析〉,《傳播管理學刊》,第5卷第1期,2004年,頁41-52。
陳彥龍、熊杰,〈結束後的開始:NCC成立歷程與釋憲後的修法議題〉,《廣播與電視第28期》。
石世豪,〈市場競爭規範適用於廣播電視領域之理論基礎¬¬─德國法學界逾十載¬「卡特爾法」與「廣電法」論戰的啟示〉,《新聞學研究》,第53期,1996年7月。
石世豪,〈電視無疆界?─歐洲化與商業化趨勢下的德國電視法制新秩序〉,《廣播與電視》,第1卷第4期,1994年。
江耀國,〈美國有線電視的特許、整合及競爭管制─市場與法律政策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0卷第4期,1999年。
吳秀明、梁哲瑋,〈德國限制競爭防止法──最新修正內容及全文翻譯(Ⅰ)〉,《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4期,2007年12月30日。
吳秀明、梁哲瑋,〈德國限制競爭防止法──最新修正內容及全文翻譯(Ⅱ)〉,《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5期,2008年3月30日。
吳秀明、梁哲瑋,〈德國限制競爭防止法──最新修正內容及全文翻譯(Ⅲ)〉,《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6期,2008年6月30日。
沈敏榮,〈反壟斷法不確定性及其克服〉,《輔仁法學》,第19期,2000年,頁171。
沈麗玉,〈事業結合之管制與變革-兼論公平交易法之最新修正-〉,《公平交易季刊》,第11卷第1期,2003年1月。
林麗貞,〈建設知識社會、縮小數位差距〉,《知識經濟之意義、內涵與發展策略》,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1年。
陳嘉彰,「地下電台管理政策研析」,教文(研)093-006號,93年8月17日。
黃亮洲,〈同業廠商間相互持股之反競爭效果──公平法規範之探討〉,《公平交易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96年4月。
楊清文,〈美國反托拉斯法對事業結合之規範〉,《公平交易季刊》,1卷4期,台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3年10月。
劉孔中,〈論結合管制之理論與實務〉,《公平交易季刊》,第6卷第2期,1998年,頁25-32。
劉欣怡,〈數位匯流下電視產業集中化之管制〉,《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4期,2005年,頁117-165。
鄭麗琪、陳炳宏,〈媒體企業之集團化與多角化研究──以中國電視公司為例〉,《廣播與電視》,第20期,2003年1月。
賴源河,〈事業結合申請門檻之判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7期,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8月。
簡維克、劉孔中,〈通訊傳播事業間結合的利益與不利益分析〉,《公平交易季刊》,第17卷第4期,2009年10月,頁93-139。
魏玓,〈傳播媒體的市場化.數位化與全球化--從「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合併談起〉,《當代》,151期,2000年。
魏玓,〈監理之外:初探NCC在媒體產業輔導與媒體文化發展的角色〉,《廣播與電視》,第26期,2006年1月。
羅世宏,〈廣電媒體產權再管制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0期,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社,2003年6月。
(五)網路資源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論壇,〈新聞媒體與政府的對抗、合作、共謀?從壹週刊與中國時報遭外患罪控訴談起〉:http://intermargins.net/taishe/forum020324c.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3月6日。
司法院,〈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http://www.judicial.gov.tw/,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4月5日。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結合申報案件之處理原則〉: 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61&docid=217,最後瀏覽日期:2010年12月9日。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德國限制競爭防止法〉: 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069&docid=11202,最後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5日。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第805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ftc.gov.tw/upload/2005594/0960412_001_805_紀錄(公報)ok.pdf,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8日。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第829次委員會議紀錄〉: http://www.ftc.gov.tw/upload/2005707/0960927_001_829_紀錄(公報).pdf,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8日。
周志宏,〈我國獨立機關建制問題之研究〉, http://www.ntpu.edu.tw/pa/news/95news/attachment/951215/951215-01.pdf,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3月10日。
邱晃泉,〈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其批准與施行的背景〉:http://www.tahr.org.tw/files/newsletter/201003/002.pdf,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3月6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常務董事、董事、監察人及總經理變更案」暨「中天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變更案」處理說明書〉:http://www.ncc.gov.tw/default.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董監事及總經理變更案聽證紀錄〉:http://www.ncc.gov.tw/default.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中視及中天負責人變更案聽證會〉:http://www.ncc.gov.tw/default.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台灣記者協會意見書〉:http://www.ncc.gov.tw/default.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代表意見書〉:http://www.ncc.gov.tw/default.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專家鑑定人莊春發教授意見書〉:http://www.ncc.gov.tw/default.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專家鑑定人黃銘傑教授意見書〉:http://www.ncc.gov.tw/default.htm,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通傳會第145次委員會會議紀錄,通傳會網站: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7052/67_1457_070523_1.pdf,最後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3日。
通傳會第210次委員會會議紀錄,通傳會網站: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7112/67_4036_071129_1.doc,最後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3日。
通傳會第240次委員會會議紀錄,通傳會網站: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8052/67_6274_080522_1.doc,最後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3日。
媒體公民行動網,〈旺旺中時集團-中視中天董監事變更案事件大事記〉:http://www.nccwatch.org.tw/story/20090702/42623,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植根法律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處理公告案許可案及處分案作業要點〉:http://www.rootlaw.com.tw/lawsystem/law_showall.aspx?LawID=A040410001000400-20070402,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23日。
新台灣新聞週刊,〈旺旺拿下中時 巧扮兩岸傳聲筒〉: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85373,最後瀏覽日期:2009年11月17日。
蕃薯藤新聞,〈旺中寬頻收購中嘉案 公平會有條件通過〉:http://n.yam.com/cardu/life/201104/20110430313487.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30日。
二、德文文獻(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一)網路資源
The Bundeskartellamt,http://www.bundeskartellamt.de/wDeutsch/download/pdf/Fusion/Fusion06/B6-103-05.pdf,最後瀏覽日期:2009年11月17日。
The Bundeskartellamt─Fusionskontrolle 2006,http://www.bundeskartellamt.de/wDeutsch/archiv/EntschFusArchiv/2006/Entschfusion.php,最後瀏覽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三、英文文獻(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一)網路資源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and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 at http://ftc.gov/os/2010/08/100819hmg.pdf, last visited on date: 2010/11/2.
In the Matter of Application of EchoStar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a Nevada Corporation),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nd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elaware Corporations) (Transferors) And EchoStar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a Delaware Corporation) (Transferee), CS Docket No. 01-348, at http://hraunfoss.fcc.gov/edocs_public/attachmatch/FCC-02-284A1.pdf, last visited on date: 2011/5/3.
In the Matter of Applications for Consent to the Transfer of Control of Licenses and Section 214 Authorizations by Time Warner Inc. and America Online, Inc.,Transferors, to AOL Time Warner Inc., Transferee, CS Docket No. 00-30, FCC Website: http://transition.fcc.gov/Bureaus/Cable/Orders/2001/fcc01012.pdf, last visited on date: 2011/5/20.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39/2004, OJ L24, EUR-Lex: at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4:024:0001:0022:EN:PDF, last visited on date: 2010/12/7.
The Clayton Antitrust Act , The Antitrust Cases Browser: at http://www.stolaf.edu/people/becker/antitrust/statutes/clayton.html, last visited on date: 2010/11/26.
(二)書籍與論文集
Clarke, Roger., INDUSTRIAL ECONOMICS, New York: Basic Blackwell(1985).
General editor, COMPETITION CASES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THE
ULTIMATE GUIDE TO LEADING CASES OF THE EU AND ALL 27 MEMBER
STATES, London: Sweet & Maxwell (2008).
(三)期刊
Alison. J. Harcourt, EU Media Ownership Regulation: Conflict over the Definition of Alternatives, 36-3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369-389 (1998).
Pritchard David, Christopher Terry, Brewer Paul R., 13-1 One Owner, One Voice? Testing A Central Premise of Newspaperbroadcasting Cross-Ownership Policy, COMMUNICATION LAW AND POLICY 1-27(2008).
Doyle Gillian, The Economics of Monomedia and Cross-Media Expansion: A Study of the Case Favouring Deregulation of TV and Newspaper Ownership in the U.K., 24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26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