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耿修
Hus, Keng-Hsiu
論文名稱: 台灣戶政制度研究
指導教授: 石萬壽
Shyr, Wam-Show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台灣戶政研究
相關次數: 點閱:103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敘述自荷人治台以來歷明鄭、清領、日治以迄國民政府之台灣戶政制度研究;雖說此為大題小做的方式來處理,但對這段將近四百年台灣戶政史有系統的整理,尤其是編年表的呈現,將使本論文在研究者分不清台灣史通志中浩卷長篇的附錄公文、規程、法令等資料時,以及關於各縣市分別戶政制度的支離破碎之際,提供一較完整且權威之參考論文。
    首先本文略論荷據、明鄭統治時期分別六次及二次的戶口調查概況,緊接著是清領時期,由於清政府對於戶政管理的輕忽,以致戶政資料可稽者甚少,故本文僅略述康熙以迄光緒年間的戶口調查概況。
    迨進入日治期間,人口管理異常嚴密,由憲兵管理轉由警察統理,在五十年間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戶口調查,將台灣的戶政管理奠下萬分鞏固的基石。
    國民政府在西元一九四五年進入台灣,同時也將在中國大陸施行多年的戶籍法帶進台灣,本文為使讀者明瞭這一段歷史緣由,特闢專節敘述,讓讀者能清楚發現台灣現行的戶政制度是國民政府的戶籍法與日治時期嚴密戶籍登記制度的合一體。由此一關鍵切入,台灣戶政制度關念的釐清,將是便捷且重要的。
    一九九0年以後,台灣戶政管理進入資訊化時代,其便捷與服務的效能將對台灣行政機關掀起一場行政效率現代化的革命,此一部份本文亦均有詳盡細述。
    本文試著將台灣戶政制度做一有系統的探討研究,惟不免有疏漏之難處,尚祈讀者不吝惠示指教。

    none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內容‧‧‧‧‧‧‧‧‧‧‧‧‧‧‧‧‧4 第二章 日治以前之戶政‧‧‧‧‧‧‧‧‧‧‧‧‧‧7 第一節 宋元明與荷治時期‧‧‧‧‧‧‧‧‧‧‧‧‧‧‧‧7 第二節 鄭氏與乾隆以前戶口編查‧‧‧‧‧‧‧‧‧‧‧‧11 第三節 嘉慶至光緒年間戶口與番地之戶口編查‧‧‧‧‧‧17 第三章 日治時期之戶政‧‧‧‧‧‧‧‧‧‧‧‧‧21 第一節 日治時期之戶政制度與實務‧‧‧‧‧‧‧‧‧‧‧21 第二節 大正九年以前之戶口總調查‧‧‧‧‧‧‧‧‧‧‧29 第三節 大正九年以後之戶口總調查‧‧‧‧‧‧‧‧‧‧‧35 第四章 大戰以後之戶政‧‧‧‧‧‧‧‧‧‧‧‧‧40 第一節 中日戰爭以前中國之戶政‧‧‧‧‧‧‧‧‧‧‧‧40 第二節 台灣戶政制度之籌備‧‧‧‧‧‧‧‧‧‧‧‧‧‧48 第三節 台灣戶政制度之實施‧‧‧‧‧‧‧‧‧‧‧‧‧‧56 第五章 戶籍整理與普查‧‧‧‧‧‧‧‧‧‧‧‧‧66 第一節 整理戶籍與戶口登記‧‧‧‧‧‧‧‧‧‧‧‧‧66 第二節 戶口校正與普查之展開‧‧‧‧‧‧‧‧‧‧‧‧‧75 第三節 第二次以後之戶口普查‧‧‧‧‧‧‧‧‧‧‧‧‧84 第六章 戶警之合與分‧‧‧‧‧‧‧‧‧‧‧‧‧‧93 第一節 戶警合一制之制定‧‧‧‧‧‧‧‧‧‧‧‧‧‧93 第二節 戶警合一制之檢討‧‧‧‧‧‧‧‧‧‧‧‧‧102 第三節 戶警分立‧‧‧‧‧‧‧‧‧‧‧‧‧‧‧‧‧‧108 第七章 結論‧‧‧‧‧‧‧‧‧‧‧‧‧‧‧‧‧117 參考資料及引用書目‧‧‧‧‧‧‧‧‧‧‧‧‧‧‧‧‧119 台灣戶政沿革年表‧‧‧‧‧‧‧‧‧‧‧‧‧‧‧‧‧‧123

    參考資料及引用書目

    一‧原典及官方出版品:
    御 撰 明實錄太宗實錄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校印本
    金 鋐 福建通志 康熙二十五年 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 
    陳恭甫 重修福建通志 道光九年修同治七年覈刊 台灣銀行
            排印本
    蔣毓英 台灣府志 康熙二十六年 原版木刻本 
    高拱乾 台灣府志 康熙三十五年 原版木刻本
    周元文 重修台灣府志 康熙五十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劉良璧 重修福建台灣府志 乾隆六年 台灣銀行排印本
    范 咸 重修台灣府志 乾隆十二年 原版木刻本
    余文儀 續修台灣府志 乾隆二十五年 原版木刻本
    陳文達 台灣縣志 康熙五十九年 原版木刻本
    王必昌 重修台灣縣志 乾隆十七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謝金鑾 鄭兼才 續修台灣縣志 道光元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陳文達 鳳山縣志 康熙五十九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王瑛曾 重修鳳山縣志 乾隆二十九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周鍾瑄 諸羅縣志 康熙五十八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蔣師轍 台灣通志稿本 光緒二十年 台灣銀行排印本
    連 橫 台灣通史 民國七年 作者自印本
    林棲鳳等 台灣采訪冊 道光十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盧德嘉等 鳳山縣采訪冊 光緒二十年 中華大典排印本
    夏獻綸 台灣府輿圖纂要 同治十三年 台灣銀行排印本
    伊能嘉矩 台灣文化志 東京刀江書院 昭和四十年複刊本
    班 固 漢書 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柯劭忞 新元史 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樓 鑰 攻媿集 宋光宗紹熙 3年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別集 商務印書館書集成初編。
    施 琅 靖海紀事 康熙年 台灣銀行文獻叢刊排印本
    孫 文  國父全集 台北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訂 
    民國七十年再版
    公 報 總統府公報第二六○○號 台北總統府第三局 
    六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出版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 中華民國開會五十年
    文獻第一編第五冊列強侵略(三) 正中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台二版
    台灣省新聞處編 台灣光復廿年 台灣省新聞處 民國五十四
          年出版。
    村上玉吉 南部台灣誌 台灣州共榮會 昭和九年出版
    汪廷遠 保甲叢書 昭和十五年印行
    許錫專編譯 日據初期之保甲制度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吳定葉編譯 日據初期警察及監獄制度檔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六十八年出版 
    官蔚藍主撰 戶政制度暨戶籍登記措施檢討與改進之研究 
    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民國六十五年出版 略稱官氏戶政研究
    吳俊明 台灣省現行戶警合一制度之檢討與研究 台灣省政府
          研考會 民國六十二出版 略稱戶警合一研究 
    周中一 戶籍行政,錄於中華民國內政誌(一) 中華文化出版
          事業委員會 民國四十六年 略稱戶籍行政
    警政署編 台灣地區實施戶政改進績效報告 警政署 
    民國六十二年出版
    法務部編 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 法務通訊雜誌社 
    民國七十九年
    內政部戶政司 中華民國戶政法規彙編 內政部 
    民國八十二年
    台灣省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 台灣省戶口
          普查處 民國四十八年 五十八年度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法規彙編 行
          政院戶口普查處 民國六十九年 七十一年 七十九年度
    內政部警政署暨台灣省警務處編 現行戶政法規及解釋令(函
          )彙編 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 戶政管理實務 民國八十一年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 現行戶政法規彙編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
          八月印行。

    二‧專題論著
    曹永和 台灣早期歷史研究 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年 
    陳紹馨 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六
            十八年
    古奠基 戶政研究 民國六十四年作者自印 略稱古氏戶政研
            究
    周憲文 日據時代台灣之人口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民國四
            十八年 台灣叢刊第七十一種 
    侯公純編著 戶政實務 民國五十八年作者自印
    高應篤等編 中華民國內政誌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民
            國四十六年印行
    高鵬飛 戶政實務工作手冊 民國八十二年增訂版 作者自印 
    嵇昌先 怎樣辦理戶口普查的整理統計工作 中國統計學社 
            民國五十四年出版
    曹效登 戶口普查概論 民國四十五年作者自印 
    梁爾恭 警政論文集 警民導報社 民國五十一年印行 
    Wirth Albrecht著 周學普譯 台灣之歷史 台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 台灣經濟史六集 民國四十六年
    矢內原忠雄著 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台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 民國五十三年再版 略稱矢內日治台灣

    三‧期刊論文:

    洪慶麟 台灣戶政制度之沿革 台灣文獻十八卷二期 民國五
            十六年六月 略稱戶政沿革
    李棟明 日據時期台灣人口社會增加之研究 台灣文獻二十卷
            二期 民國五十八年六月 
    陳漢光 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 台灣文獻三十六卷一期
             民國七十四年三月。

    下載圖示 校內:2013-08-07公開
    校外:2013-08-07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