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郭亭依 Guo, Ting-Yi |
|---|---|
| 論文名稱: |
青年世代的臺灣認同與歷史記憶之形構:以本土遊戲《返校》系列為中心 Taiwan Ident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emory in Young Generation: Focusing on Taiwanese Native Game Detention and Series |
| 指導教授: |
李承機
Li, Cheng-J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 畢業學年度: | 11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8 |
| 中文關鍵詞: | 白色恐怖 、歷史記憶 、神話學 、臺灣認同 |
| 外文關鍵詞: | the White Terror, historical memory, mythology, Taiwan identity |
| 相關次數: | 點閱:141 下載:5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赤燭遊戲於2017年推出的遊戲《返校Detention》(以下簡稱《返校》)作為一款以臺灣白色恐怖為題材的國產遊戲,先是突破過去國產遊戲在全球遊戲平台STEAM上的銷售紀錄,並在熱烈討論聲量之中,先後推出以遊戲原作為改編基礎的小說《返校:惡夢再續》(2017)、電影《返校》(2019)、影集《返校》(2020)及實境體驗展(2020、2021)。這些紀錄都是《返校》作為一款備受關注與歡迎的國產遊戲之結果,這也讓《返校》與赤燭遊戲成為近年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一款國產遊戲及獨立遊戲團隊。
綜合至今的輿論及研究,遊戲《返校》受到熱議有兩大主因,其分別為「支持國產」及「白色恐怖歷史」。加上改編續作皆以「白色恐怖」作為敘事主軸之現象,前人研究進一步直指《返校》的爆紅是現下臺灣青年世代在臺灣意識/臺灣認同興起之社會氛圍中,進而關注白色恐怖歷史所導致的。本文的問題意識便是基於這樣的看法,更一步探討《返校》系列文本、青年世代的臺灣意識/臺灣認同間,相輔相成、互相吸引、互相結合的「偶合作用」(couple action)。
本論文透過梳理與概述臺灣遊戲產業發展近況以及與二十位青年世代的受訪者進行訪談,論證《返校》受到熱議的現象不但與臺灣遊戲市場長期為外國電子遊戲佔據有關,也指出在足夠的社會條件之下,《返校》此類虛構文本與國族意識之間足以促成具有真實感的歷史記憶。就本論文對《返校》案例的研究觀之,《返校》正是現下臺灣青年世代面對臺灣作為一個「生命/政治共同體」時,所做的一項涉及國族認同及政治意識的歷史記憶重建工程。
最後,本論文認為從《返校》系列文本而來的歷史記憶建構雖由大量的情感及記憶組成,而讓臺灣青年世代逐漸遠離歷史過程,產生一定程度的認知失真。同時,也因為青年世代透過《返校》對白色恐怖歷史的情感投入,實則有助於凝聚個體間歧異的歷史及文本解讀,進而形塑出一套特殊的歷史記憶。讓《返校》系列文本在生硬的調查資料與「真相」爭議之外,給予臺灣青年世代一個管道可以體驗白色恐怖時期的壓迫感,並藉以加深個人感觸與認識興趣的同時,也有助於除去臺灣社會對於關注白色恐怖等於「臺派」的武斷的負面標籤。
As a rare and the White Terror-themed electronic game, Detention from Red Candle Games had made many innovations. First, it broke the selling record as a Taiwanese native game on Steam and became a worldwide game. Then, after Detention being famous, game-based novel, game-based movie, game-based drama, and immersive experience exhibition released one by one. These follow-up effects were special records that other Taiwanese native games couldn’t reach until nowadays.
Therefore,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reason that Detention as the most famous Taiwanese native game in these years. By point out the obstacles in Taiwan gaming industry, and the rising Taiwan identity as a main ideology in young generation in Taiwan. Moreover, this thesis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tention series and Taiwan identity, by explaining how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closely, like a couple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s, this thesis also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luences that the Detention series had made.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young generation’s historical memory and the interest in the White Terror, but also get rid of the negative stereotype in Taiwan society of focusing on the White Terror.
研究對象
Steam上《返校》販售頁面,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55220/_/?l=tchinese(最後查詢日2020年12月7日)。
笭菁,《返校:惡夢再續》,(臺北,尖端出版,2017年)。
一、專書
羅蘭.巴特著,江灝譯,《神話學》(臺北:麥田出版,2019年)。
福嶋亮大著,蘇文淑譯,《當神話開始思考:網路社會的文化論》(臺北:大鴻藝術,2016年)。
李承機、李育霖編,《帝國在臺灣II:「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年)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10年)。
蘇瑞鏘,《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新北:稻鄉出版,2014年)。
Johnny L. Wilson、Rusel Demaria著,蔣鏡明、李宜安校譯,《圖解電子遊戲史》(第二版),(臺北,麥格羅希爾,2002年)。
Irving Seidman著,李政賢譯,《訪談研究法》(臺北:五南出版,2009年)。
張茂桂、羅文輝、徐火炎等編,《台灣社會變遷1985~2005:傳播與政治行為》,(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3年)。
李維斯陀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林美容,《台灣鬼仔古》(新北:月熊出版,2017年)。
廖為民,《台灣禁書的故事》(臺北:允晨文化,2017年)。
廖為民,《美麗島後的禁書》(臺北:前衛,2019年)。
廖為民,《解嚴之前的禁書》(臺北:前衛,2020年)。
陳培豐,《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新北:衛城,遠足文化,2020年)。
張炎憲、陳美蓉主編,〈導言: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歷史學會)。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臺北:時報文化,2010年)。
林太崴,《玩樂老臺灣:不插電的78轉聲音旅行,我們100歲了!》(臺北:五南,2015年)。
葉龍彥,《臺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臺北:五南,2001年)。
二、論文
(1)期刊論文
翁榛憶,〈電玩遊戲與在地歷史的交會:以《返校Detention》為例〉《文化研究季刊》165期(2019年3月),頁3-20。
陳智豪,〈台灣遊戲「內容」產業發展契機〉《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3卷5期 (2020年5月),頁113-119。
陳康芬,〈台灣二二八敘事的電子遊戲化-從「雨港基隆」案例談台灣數位內容休閒產業的深化挑戰〉《休閒研究》8卷2期(2019年3月),頁39-53。
張玉佩,〈台灣線上遊戲的在地情境與全球化文化流動〉《新聞學研究》113期(2012年10月),頁77-122。
林傳凱,〈從《返校》的劇情談起(上)〉《人本教育札記》333期(2017 年3月),頁102-106。
林傳凱,〈從《返校》的劇情談起(下)〉《人本教育札記》352期(2018年10月),頁70-73。
曾奕寧,〈遊戲中的恐怖經驗與創作式參與-以赤燭公司兩款遊戲《返校》與《還願》為例〉《問學集》25期(2020年 11 月),頁115-132。
陳陸輝、陳映男、王信賢,〈經濟利益與符號態度:解析臺灣認同的動力〉《東吳政治學報》30卷3期(2012年9月),頁1-51。
董立文,〈論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的爭辯〉《臺灣國際研究季刊》9卷3期(2013年9月),頁115-135。
李冠成、楊婉瑩,〈老台灣人vs新台灣人:台灣人認同世代差異之初探〉《台灣政治學刊》20卷2期(2016年12月),頁125-186。
邱貴芬,〈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年10月),頁125-127。
林宗弘,〈再探臺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1995-201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卷2期(2015年6月),頁395-436。
關弘昌,〈臺灣青年世代統獨與兩岸經貿交流態度之探索〉《遠景基金會季刊》19卷2期(2018 年4月)頁1-40。
吳乃德,〈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9卷2期(2005年12月),頁5-40。
吳乃德,〈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4卷1期(2000年12月),頁57-103。
吳乃德,〈臺灣民主化的特徵〉《文化研究》18卷(2014年3月),頁227-234。
吳乃德,〈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期(2006年9月),頁1-34。
蔡佳泓、陳陸輝,〈「中國因素」或是「公民不服從」?從定群追蹤樣本探討太陽花學運之民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卷4期(2015年12月),頁573-603。
謝貴文,〈論清代臺灣的城隍信仰〉《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8卷1期(2011年7月),頁1-28。
林美容,〈臺灣民間信仰的分類〉《漢學研究通訊》10卷1期(1991年3月),頁13-18。
瞿海源,〈民間信仰對台灣人性格的影響〉《新使者》20期(1994年2月),頁8-10。
王智宏,〈實用殯葬禮俗系列-口含飯、腳尾飯、拜飯、求飯〉《中華禮儀》25期(2011年 11月),頁62-63。
余永湧,〈臺灣民間傳統祭禮蘊含的民俗事項與民間文學研究〉《中華禮儀》33期(2015年12月),頁4-10。
阿茹,〈燒紙錢的由來〉《海翁台語文學》105期(2010年9月),頁120-125。
李涵鈺,〈德法共同歷史教科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憶:倫理面向的探討〉《課程與教學》24卷2期(2021 年4月),頁123-151。
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臺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東亞觀念史集刊》7期(2014 年12月),頁205-251。
王明珂,〈台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歷史學報》25期(1997 年6月),頁149-182。
石計生,〈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寶島歌后」紀露霞歌謠演唱史與台灣民歌之研究〉《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二卷第二期(2009年秋季號),頁433-477。
石計生,〈從德勒茲理論探究臺灣禁歌時代:歌仔本“根莖”生成變化(1945–1990)〉《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七卷第二期(2014年秋季號),頁387-427。
(2)學位論文
戴思博,〈省籍影像與世代遊戲:《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超級大國民》、《返校》的白色恐怖再現〉,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七月。
巫家穎,〈遊戲作為創造臺灣文學的新途徑―以《雨港基隆》、《返校》、《為匪宣傳》為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七月。
翁榛憶,〈遊戲過去,反思現在――臺灣青年玩家對於歷史恐怖遊戲《返校》的體驗與詮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八月。
王仲楷,〈探討台灣獨立遊戲開發支援網絡之發展:以創業生態系統觀之〉,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七月。
朱英韶,〈禁淨出出:戰後查禁與淨化下流行歌曲的崎路〉,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七月。
林靜怡,〈歌曲創作的美麗與哀愁─國治時期查禁歌曲管制體系之探討─〉,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七月。
吳姿慧,〈戰後台灣流行歌曲禁歌之研究〉,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六月。
高仲恆,〈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八月。
三、電子媒體
(1)網路資料庫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布(1992~2021.12)」,2022年1月10日,https://esc.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7804&id=6960(最後查詢日2022年5月4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全國電影票房2019年9/23-9/29統計資訊」、「全國電影票房2019年9/30-10/6統計資訊」、「全國電影票房2020年02/24-03/01統計資訊」,2019年10月3日、2019年10月10日、2020年3月5日,https://www.tfai.org.tw/boxOffice/weekly(最後查詢日2022年5月18日)。
公共電視,「歷年成績」中「公視節目製播表現」之「2020年第4季」,https://info.pts.org.tw/score.html(最後查詢日2022年6月8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懲治叛亂條例」,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00010(最後查詢日2022年6月7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00012(最後查詢日2022年6月7日)。
(2)網路文章
國家教育研究院,〈偶合效應coupling〉,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02年12月,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26438/(最後查詢日2022年8月5日)。
Steam,〈2017年度最佳熱門新品〉,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sale/2017_top_new_releases/(最後查詢日2020年12月7日)。
洪文,〈【2019台片票房排行】《返校》2.59億榮登冠軍 「五月天第3名」打趴賀歲片〉,ETtoday星光雲,2019年12月09日,https://star.ettoday.net/news/1597165(最後查詢日2021年8月9日)。
楊景棠,〈《返校》擠下《鬼滅》榮登Netflix第二名 方學姊折斷雙腳「處刑」班導嚇瘋網友〉,鏡周刊,2020年12月8日,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1208web006/(最後查詢日2021年8月9日)。
NMEA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數據助攻!揭開《返校》破億票房的行銷秘訣〉,數位時代,2019年12月26日,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64/nmea_topic_03(最後查詢日:2021年8月6日)。
張淳育,〈在地元素+國際語言 赤燭能說好故事 / 《返校》電玩 單周登上全球暢銷第三〉,English Career第61期,2017年9月1日,https://www.englishcareer.com.tw/enterprise/%E5%9C%A8%E5%9C%B0%E5%85%83%E7%B4%A0%E5%9C%8B%E9%9A%9B%E8%AA%9E%E8%A8%80-%E8%B5%A4%E7%87%AD%E8%83%BD%E8%AA%AA%E5%A5%BD%E6%95%85%E4%BA%8B-%E3%80%8A%E8%BF%94%E6%A0%A1%E3%80%8B%E9%9B%BB%E7%8E%A9/(最後查詢日2020年12月7日)。
產業諮詢會,〈一款成功的國產遊戲,如何無限延續生命週期?從《返校》實例窺探 IP「變形術」—遊戲產業諮詢交流會〉,文化內容策進院網站,2020年11月3日,https://taicca.tw/article/574a7257(最後查詢日2021年12月13日)
杜易寰,〈『返校』從哪開始爆紅的?〉,QSearch,2017年1月24日,https://blog.qsearch.cc/2017/01/%E3%80%8E%E8%BF%94%E6%A0%A1%E3%80%8F%E5%BE%9E%E5%93%AA%E9%96%8B%E5%A7%8B%E7%88%86%E7%B4%85%E7%9A%84%EF%BC%9F%E5%85%A7%E6%9C%89%E9%81%8A%E6%88%B2%E5%AF%A6%E6%B3%81%E5%BD%B1%E7%89%87/(最後查詢日2021年8月12日)。
吳柏緯,〈恐怖遊戲《返校》爆紅 製作團隊:始料未及〉,自由時報,2017年1月16日,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49460?fbclid=IwAR0bhMO6alp-DcetsFUGR-S9A4IXn-3s2C1dwP-_5tNNMczqnBg_Tm11UnY(最後查詢日2021年8月12日)。
彭子珊、天下Web only,〈台式恐怖遊戲《返校》 竟有6成玩家來自中國〉,天下雜誌,2017年1月19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080558(最後查詢日2021年8月12日)。
Lucie,〈Google:2020年手機遊戲營收540億美元,台灣市場名列全球第七〉,4GAMERS,2021年1月31日,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46517/google-2021-tpgs-event(最後查詢日2021年5月17日)。
Sam Liang,〈2020遊戲產業回顧(下)-趨近飽和競爭加劇的台灣市場〉,medium,2020年12月27日,https://s489791150.medium.com/2020%E9%81%8A%E6%88%B2%E7%94%A2%E6%A5%AD%E5%9B%9E%E9%A1%A7-%E4%B8%8B-%E8%B6%A8%E8%BF%91%E9%A3%BD%E5%92%8C%E7%AB%B6%E7%88%AD%E5%8A%A0%E5%8A%87%E7%9A%84%E5%8F%B0%E7%81%A3%E5%B8%82%E5%A0%B4-cda507cdb1d7(最後查詢日2021年5月17日)。
學生遊戲夢,〈【台灣獨立遊戲團隊】Erotes Studio艾蘿塔斯〉,學生遊戲夢STUDENT GAME DREAM ,2019年4月18日,https://sgd.18light.cc/2019/04/erotes-studio.html?m=0(最後查詢日2021年4月18日)。
畢翔,〈【他們6人慘澹開創赤燭】《返校》初嚐成名滋味 遊戲教官激似馬英九〉,上報快訊,2019年3月1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58518(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3日)。
GEME編輯團隊,〈我們為什麼要談獨立遊戲〉,香港01,2017年12月29日,https://www.hk01.com/%E9%81%8A%E6%88%B2%E5%8B%95%E6%BC%AB/89703/%E6%88%91%E5%80%91%E7%82%BA%E4%BB%80%E9%BA%BC%E8%A6%81%E8%AB%87%E7%8D%A8%E7%AB%8B%E9%81%8A%E6%88%B2(最後查閱日2021年12月13日)。
陳君毅,〈給獎勵、找連結!工業局兩計畫力推獨立遊戲開發,促台灣團隊與國際發行商媒合〉,數位時代,2020.07.16,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8500/indie-games-moeaidb(最後查閱日2021年12月13日)。
徐佑德、張語柔,〈【重擊報告】2019 台灣票房總體檢整體篇:IP改編與迪士尼制霸!年度總榜前25名還透露什麼訊息?〉,娛樂重擊,2020年1月9日,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5600(最後查詢日2022年2月23日)。
廖威誌,〈瘋追劇/你知道最強國片是誰嗎?票房破億TOP10台灣電影一次看〉,民視新聞網,2020年12月2日,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0B27W0094(最後查詢日2022年2月23日)。
程晏鈴、彭子珊、天下Web only,〈《返校》受夠文化輸入 他們用電玩反攻全世界〉,天下雜誌,2017年10月7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085429?template=fashion(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王曉鈴,〈還願遊戲玩過頭 恐拖垮台電玩業〉,中時新聞網,2019年2月25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225000059-260514?chdtv(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黃彥誠,〈國產遊戲《還願》藏彩蛋 篆體符咒暗諷「習近平小熊維尼」〉,上報,2019年2月23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8161(最後查詢日2021年12月14日)。
邱珮畇,〈《還願》遊戲嘲諷習被陸下架 網痛罵:害慘台灣遊戲產業〉,中時新聞網,2019年2月24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224001122-260407?chdtv(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朱迪,〈在六百餘條評論中,我們試圖釐清《還願》的五點爭議〉,端傳媒,2019年2月27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228-youropinion-devotion/(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赤燭遊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dcandlegames/?ref=page_internal,(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賴浩然,〈【還願】中國代理遭吊銷牌照 罪名:危害國家安全!〉,香港01,,2019年7月1日,https://www.hk01.com/%E9%81%8A%E6%88%B2%E5%8B%95%E6%BC%AB/346938/%E9%82%84%E9%A1%98-%E4%B8%AD%E5%9C%8B%E4%BB%A3%E7%90%86%E9%81%AD%E5%90%8A%E9%8A%B7%E7%89%8C%E7%85%A7-%E7%BD%AA%E5%90%8D-%E5%8D%B1%E5%AE%B3%E5%9C%8B%E5%AE%B6%E5%AE%89%E5%85%A8(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返校,STEAM,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55220/_/?l=tchinese#app_reviews_hash,(最後查詢日2022年2月23日)。
王心妤,〈李烈成立新公司 預告赤燭遊戲「還願」變電影〉,中央通訊社,2021年11月11日,https://www.cna.com.tw/news/amov/202111110274.aspx(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劉法柔,〈再登大銀幕!赤燭遊戲《還願》宣布電影化〉,新頭殼,2021年11月11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11-11/665209(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曾鈺閔,〈《還願》遭中國下架 網友:13億人嚇得不敢玩〉,新頭殼,2019年2月24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2-24/211625(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沈朋達、翟思嘉,〈「還願」宣布復活不到6小時遭下架 全球玩家洗版GOG推特抗議〉,中央通訊社,2020年12月17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170114.aspx(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王郁梅,〈中國小粉紅抵制讓《還願》復活失敗 連歐美網友都看不下去〉,信傳媒,2020年12月19日,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4938(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黃敬晢,〈還願下架事件延燒,GOG 受到外國網友抨擊〉,科技新報,2020年12月17日,https://technews.tw/2020/12/17/going-to-the-delisting-incident-to-continue-gog-is-criticized-by-foreign-netizens/(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楊不歡,〈《還願》情緒風暴之後,被吞噬的中國遊戲人〉,端傳媒,2019年3月4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304-mainland-devotion/(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黃肇祥,〈中國玩家哭哭!Steam 正式被列入「黑名單」 玩遊戲得翻牆了〉,自由時報,2021年12月25日,https://3c.ltn.com.tw/news/47170(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張嘉渝,〈金紙銀紙怎麼分?燒紙錢時不能翻?普渡拜拜禁忌一定要知道!〉,自由時報,2018年8月21日,https://playing.ltn.com.tw/article/9840/1(最後查詢日2022年3月8日)。
翻譯偵探事務所,Facebook,2019年9月23日,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428421153914767&set=pcb.2428470300576519 (最後查閱日2022年5月18日)。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白色恐怖簡介」,https://taiwantrc.org/taiwan-history/white-terror-history/(最後查詢日2022年6月7日)。
報導者編輯部,〈香港反送中大事記:一張圖看香港人怒吼的285天〉,報導者,2019年11月26日,https://www.twreporter.org/a/hong-kong-extradition-law-events(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10日)。
林祖偉,〈香港反送中100天:如何從遊行變成暴力衝突?〉,BBC,2019年9月16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extra/Fy2CQzQkHZ/hong-kong-protests-100-days-on(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10日)。
William Yang,〈反送中滿三年 國安法如何改變香港命運?〉,yahoo!新聞,2022年6月17日,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8F%8D%E9%80%81%E4%B8%AD%E6%BB%BF%E4%B8%89%E5%B9%B4-%E5%9C%8B%E5%AE%89%E6%B3%95%E5%A6%82%E4%BD%95%E6%94%B9%E8%AE%8A%E9%A6%99%E6%B8%AF%E5%91%BD%E9%81%8B-031300689.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Dss9RnKIzMAvbI72zqE7xB8GodhsWZqbv8HPZ7cBNEZRc-Li0tG-hYY01wnVg_WScgJMN8nNsNk6NEU3m0-p0klIopRE0LzBGBiM8tDsCUZbTXKQPF4aOez-llc5V3ui0azAV8JQgLWWkO7KdiGYNPOyhnceS1SLwmPTcDGJRZ6(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10日)。
劉宛欣,〈看《返校》「午夜場試映」狂批爛片! 網一查酸爆:是觀落陰看的?〉,ETtoday星光雲,2019年9月21日,https://star.ettoday.net/news/1540053(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4日)。
yahoo!電影戲劇「返校」區,https://movies.yahoo.com.tw/movieinfo_review.html/id=10109?sort=rating_histogram1_sum&order=desc&page=1(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4日)。
(3)網路論壇
PTT,〈〔問卦〕《還願》的包子彩蛋〉,2019年2月23日,https://disp.cc/b/21-bc23(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Dcard,〈《還願》在中國被禁了〉,2019年2月23日,https://www.dcard.tw/f/game/p/230752348(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PTT,〈Re:〔討論〕還願算是被中國政府打壓下架嗎〉,https://pttcomic.com/c_chat/M.1631347252.A.DF6.html(最後查詢日2022年4月19日)。
謝世雄、吳宜桔,〈紙錢(金紙、銀紙)〉,全國宗教知識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92(最後查詢日2022年3月8日)。
(4)影片資料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劇評?返校影集版|超夯遊戲改編的全新故事|無雷|影集版設定詳解|3大劇情線|Detention: the Series〉,youtube頻道「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2020年12月4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LSrWxc8_o,(最後查詢日2021年6月26日)。
姚舜庭,〈《返校》:在地題材國際化〉,youtube頻道「IGDATaiwan」,2017年9月27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VlBmMHpJM&list=PL0UsE9zsW8UfcWa8r6B5UsxF0WIid-sTU&index=3(最後查詢日2020年12月8日)。
魯蛋的頻道,〈【魯蛋】PC返校Detention1/14 (part1)〉,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GMSDAiUtU,(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11日)。
魯蛋的頻道,〈【魯蛋】PC 返校 Detention 1/14 (part2)〉,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LH3zfsBYg,(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11日)。
魯蛋的頻道,〈【魯蛋】PC返校Detention1/14 (part3)〉,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VcsrRfd0M&t=17s,(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11日)。
魯蛋的頻道,〈【魯蛋】PC返校Detention1/14 (part4) END〉,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TnE1qx014&t=29s,(最後查詢日2022年7月11日)。
(5)商品販售或簡介頁面
赤燭遊戲,「《返校》之遊戲簡介」,http://redcandlegames.com/presskit/sheet.php?p=detention&l=ch(最後查詢日2021年6月25日)。
《食用系少女》之官方網站,http://simon.moe/youcaneatthegirl/#top(最後查詢日2021年4月18日)。
《打鬼》之官方網站,https://paguigame.com/(最後查詢日2021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