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芷嫻
Su, Chih-Hsien
論文名稱: 性別主流化於台灣長期照護體系之探討:以家庭照顧制度為例
Exploration of Gender Mainstreaming in Taiwan's Long-Term Care System: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Family Care System
指導教授: 宋鎮照
Soong, Jenn-Jaw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性別主流化長期照顧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
外文關鍵詞: Gender Mainstreaming, Long-tem Care, Family Caregivers, Supportive Services
相關次數: 點閱:12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家庭照顧者是台灣長期照護體系中第一線人員,「女性」在「父權」社會結構中,長期擔任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女性家庭照顧者成為長期照護制度下最被忽視的一環。台灣現行長照政策未貫徹性別主流化精神,致長照相關政策與法案存在性別平等問題,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措施尚未完善。而女性受到傳統社會文化與性別角色規範制約,且囿於個人心理因素,社會結構因素及傳統孝道文化規範等因素,女性易成為家庭照顧者。在本論文,我們深度訪問了8位家庭照顧者,以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同時, 我們也檢視來自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的數據,以了解長照系統目前的情形。
    結果顯示,現行長照政策雖有提供喘息服務,但由於宣導不足,所以家庭照顧者不論性別為何,都很少使用到政府所提供的長照資源,而照顧工作也對家庭照顧者的生活也帶來生理與心理壓力,但政府郤忽略家庭照顧者在這方面的需求。因此,造成政府長期照顧美意大打折扣。可喜的是,在照顧過程中,照顧者仍有其正向收穫,如家庭成員間關係的改善、家庭成員的緊密結合、與被照顧者間的關係好轉等。面對快速老化的台灣社會,如何利用有限資源發展長期照護體系,讓失能、失智者之家庭達到最適切的服務,值得各界審慎討論的,更是台灣長照成功與否的重點,故家庭照顧者是長照體系中,不可忽視的角色。

    In Taiwan, familiesmembers constitute the first line of care givers at long term care system. Most care givers are women who grow up in a "patriarchal" social structure, and play the main role as long term caregiver for families. But, woman family caregiver becomes the most neglected part under long term care system.
    Even Taiwan's existing long-term care policy includes “gender mainstreaming” spirit but it is insufficient. Government’s strategies and laws are unfair to women care givers. Also, support service for family caregivers is inadequate.
    Also, women are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and cultural norms, and also confined to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social structure factors and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oncept. This is why women are easy to become family caregivers.
    In this thesis, we deeply interview 8 family caregivers to understand their difficulties and needs. Also we review data and information from government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to underst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long term care system.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8 第一節 性別主流化定義與理論 8 第二節 長期照護定義與台灣發展歷程 11 第三節 家庭照顧者定義與理論 17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設計及方法 2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32 第四章 台灣長期照護政策性別觀點分析 33 第一節 探討台灣長期照護制度之發展 34 第二節 台灣性別主流化與長照制度之評估 41 第三節 台灣家庭照顧者性別角色之探討 48 第四節 支持服務措施規劃與現況 55 第五章 回首性別家庭照顧來時路 69 第一節 扛起責任向前行:性別有別 71 第二節 咬緊牙關蹣跚過:女性角色之分析 80 第三節 路途中美好收穫:性別於家庭關係之轉變 90 第四節 能否喘息再出發:性別運用長照資源之情況 94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4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7 附錄 125

    一、專書
    1.王舒芸、王品,2014,〈台灣照顧福利的發展與困境:1990-2012〉,收錄於陳瑤華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年》,(初版),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李孟芬、石決、曾薔霓、邱冺科、曾煥裕、趙曉芳、王潔媛、陳柏宗,2013,《台長期照護概論》,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吳淑瓊,2001,《長期照護體系》,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福利社會雜誌社。
    5.陳燕禎,2007,《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初版),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6.黃源協、蕭文高,2012,《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二版),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7.葉至誠,2012,《老人長照政策》,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呂寶靜、陳景寧,2003,〈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收錄於劉毓秀 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 (再版),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鍾秉正,2004,《社會福利法制與基本人權保障》,台北: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0.戴章洲、吳正華,2009,《老人福利》,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1.薛慶意,2004,《老人照護工作:護理與社工的專業合作》,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期刊
    1.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1,〈長期照護保險給付制度—家庭照顧者教育訓練課程計畫〉,《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委託業務計畫期末成果報告》。
    2.王增勇,2010,〈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的創新〉,《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12 :22-23。
    3.王增勇,2011,〈家庭照顧者做為一種改革長期照顧的社會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397-414。
    4.江清馦等,2009,《德國、荷蘭長期照護保險內容與相關法令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5.曲同光、彭美琪、白其怡,2015,〈規劃長照保險重要基礎資料庫─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3(1):108-114。
    6.吳肖琪等,2006 ,《台灣長期照護法令制度規劃研究》,內政部委託規劃報告。
    7.吳肖琪等,2009,《長期照護保險法制服務輸送及照顧管理之評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8.吳淑瓊等,1998,《配合台灣社會福利制度之長期照護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9.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台灣衛誌》,20(3):192-201
    10.吳瓊滿,2010,〈從主要照顧者不同階段需求談照顧者支持與協助〉,《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63:15-17。
    10.吳淑妍,2014,〈因應人口高齡化的居家照護產業發展〉,《經濟前瞻》,155:14-20。
    11.吳玉琴,2013,〈照顧服務人力的培育與留任〉,《社區發展季刊》,141:113-130。
    12.呂寶靜,2005,〈支持家庭照顧者的長期照顧政策之構思〉,《國家政策季刊》,4 (4):26-40。
    13.李逸、周汎澔、陳彰惠,2011,〈家庭照顧者議題—從性別、私領域到公共政策的觀點〉,《護理雜誌》,58(2):57-60。
    14.李逸、周汎澔、陳彰惠等,2011,〈家庭照顧者議題—從性別、私領域到公共政策的觀點〉,《護理雜誌》,58(2)。
    15.李淑芳、舒昌榮、劉靜如、林頂榮、黃淑如、程義區,2004,〈政府施政如何因應高齡化時代的來臨-以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為例〉,《行政管理個案精選》,7:339-364。
    16.林芳玫,2009,〈性別主流化在台灣:從國際發展到在地化實踐〉,《新世紀智庫論壇》,45:32-34。
    17.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4(4):273-290。
    18.郭芝榕,2012,〈告別安養院 在地老化才幸福〉,《天下雜誌》,504:80。
    19.黃俐婷,2003,〈女性照顧者角色負荷及其資源運用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224-239。
    20.黃全慶,2010,〈以照顧津貼為導向的長期照顧制度對家庭照顧者的影響:以奧地利長期照顧制度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8(1):233-261。
    21.陳正芬,2011,〈台灣長期照顧政策之規劃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3:192-203。
    22.陳正芬,2011,〈家庭照顧者之教育訓練利用之相關因素研究〉,《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看見長照服務中的照顧者研討會》。
    23.陳正芬,2013,〈台灣長期照顧體系欠缺的一角:照顧者支持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41:203-213。
    24.陳惠姿等,2009,《長期照護保險法制服務提供及服務人力之評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5.詹火生等,2009,《因應長期照護保險法制規劃檢視『台灣長期照護十年計畫』成效及發展方向》,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6.簡璽如,2012,〈國內現有提供家庭照顧者教育教練模式介紹〉,《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67:4-16。
    27.羅鈺珊,2014,〈新加坡因應高齡化趨勢之政策〉,《經濟前瞻》,155:28-31。

    三、論文
    1.王吟吏,2012,《長期照護制度中家庭照護者法律定位之研究─日本長期照護制度之借鏡與反思》,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2.林俊立,2012,〈台灣長期照護保險之策略規劃-財務、人力與服務觀點〉,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商學組碩士論文。
    3.陳景寧,1996,《女性照顧者角色之成因、處境及其福利政策分析--以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顧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4.陸敏清,2010,《國家擔保責任於長期照護之實現》,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
    5.溫秀珠,1996,《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因素與照顧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之照顧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蔡承儒,2006,《女性外籍配偶作為失能老人照顧者之研究-以臺南縣東南亞籍女性外籍配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蔡雅竹,2014,《論台灣長期照護雙法草案及其法律問題—兼論德國之長照保險制度》,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路資源
    1.內政部統計處,2012,《內政部公布100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結果》,內政部統計處網站: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6548,檢索日期:2016年3月9日。
    2.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生命統計〉,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9&CtNode=4595&mp=1,檢索日期:2015年5月4日。
    3.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性別統計專區〉,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6007,檢索日期:2015年5月4日。
    4.江慧珺、鄧桂芬,2016,〈新政府長照藍圖 林全拍板成立長照局〉,聯合新聞網網站:http://udn.com/news/story/9485/1607103-%E6%96%B0%E6%94%BF%E5%BA%
    9C%E9%95%B7%E7%85%A7%E8%97%8D%E5%9C%96-%E6%9E%97%E5%85%A8%E6%8B%8D%E6%9D%BF%E6%88%90%E7%AB%8B%E9%95%B7%E7%85%A7%E5%B1%80#prettyPhoto,檢索日期:2016年4月6日。
    5.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2015,〈長照十年計畫補助內容〉,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網站:http://www.ltcpa.org.tw/public/benefit-detail.php?oid=80&search_groupcode=002
    ,檢索日期:2016年3月15日。
    6.林玉琴,2010,〈女性身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困境〉,婦女聯合網站:http://www.iwomenweb.org.tw/cp.aspx?n=A056265F89CB89D7,檢索日期:2016年3月7日。
    7.張心華,2012,〈長照保險提現金給付,民團批:阻礙長照服務發展〉,苦勞網網站: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8336,檢索日期:2016年3月16日。
    8.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少子化、高齡化Q&A〉,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post/13/8108,檢索日期:2015年5月6日。
    9.財政部,2015,〈國稅節稅手冊:伍、扣除額篇〉,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網站:http://www.etax.nat.gov.tw/etwmain/front/ETW118W/CON/406/5140077482396615285?tagCode=,檢索日期:2016年3月24日。
    10.蔡鐿安,2006,〈論家庭變遷下老人之家庭照顧支持系統〉,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網站: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5/55-62.htm,檢索日期:2015年5月6日。
    11.遠見雜誌,2015,〈當大家都累了!家庭照顧者的四大窘境〉,遠見雜誌網站: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4787_1.html,檢索日期:2015年5月4日。
    12.鄭津津,2010,〈從性別主流化看性別平等機制的發展與實踐〉,婦女聯合網站:http://www.iwomenweb.org.tw/cp.aspx?n=A056265F89CB89D7,檢索日期:2016年3月7日。
    13.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12,〈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長照雙法之檢視及議題清單〉,婦女聯合網站:http://www.iwomenweb.org.tw/cp.aspx?n=0E791EFB
    DDAAAF80,檢索日期:2016年3月18日。

    五、外文資料
    1.Baldwin, S. M and Parker.,G. M. 1991. “Support for Informal Carers – the role of social security.” Disability and Social Policy , London: PSI, 163-198 .
    2.Bass, D. M. and Noelker, L. S. 1987.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Care giving on Elder’s Use of In-home Services: An expande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8(2):194-196.
    3.Berry, G. L., Zarit, H. Z., and Rabatin, X. R. 1991. “Caregiver Qctivity on Respite and Nonrespite Days: A comparison of two service approaches .” The Gerontologist, 31(6) : 830-935.
    4.Bywaters, P. and Harris, A. 1998. “ Supporting Carers: is Practice still Sexist.” Health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6(6) : 458-463
    5.Coase, Ronald.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3: 1-44.
    6.Evans, Patricia Marie and Gerda, R. Wekerle. 1997. Women and the Canadian Welfare State-Challenges and Chang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7.Fraser, Nancy. 1989. Unruly Practice: Power, Discourse, and Gen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8.Gerald, Lynn B. 1993 . “Paid Family Caregiving: A Review of Progress and Policies .” Journal of Aging and Social Policy,5(1/2):73-89.
    9.Haley, W.E. 1991. “Caregiver Intervention Programs: The moral equivalent of freehaircuts .”The Gerontologist, 31(1) : 7-8.
    10.Jenson J , Jacobzone S. 2000.“Care Allowances for the Frail Elderly and Their Impact on Women Care-Givers.”http://www.oecd-ilibrary.org/social-issues-migration-health/care-allowances-for-the-frail-elderly-and-their-impact-on-women-care-givers_414673405257 (accessed March 18, 2016).
    11.Kane, Rosalie A. and Kane, Robert L. 1987. Long-term Care:Principles. Programs and Policies.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2.Lister, Ruth.1989. “Women, Economic Dependency and Citizenship .”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19(2):445-467.
    13.Lundsgaard J. 2005.“Consumer Direction and Choice in Long-Term Carefor Older Persons, Including Payments for Informal Care: How Can it Help Improve Care Outcomes, Employment and Fiscal Sustainability.” http://www.oecd.org/els/health-systems/34897775.pdf (accessed March 18, 2016).
    14.Maddox George. 1992. “Long-term Care Polic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ging and Society, 12 (3):355-368.
    15.Miller, B. 1990. “Gender Difference in Spouse Caregiver Strai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the Family, 52: 311-321
    16.Olson, K. Laura.1994. “Women and Social Security: A Progressive Approach .” Journal of Aging and Social Policy, 6(1/2):43-55.
    17.Riggs, J. A. 2004. “A Family Caregiver Policy Agenda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enerations, 27(4): 68-730.
    18.Schultz, T. W.1968. “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 .”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50:1113-1122
    19.Schumacher, K. L., Steward, B. J. and Archbold, P. G. 1998.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Doing Family Care Giving Well.” Imag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30(1): 63-69.
    20.Shyu, Y. I. 2000. “ The Needs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Frail Eelder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Hospital to Home: A Taiwanese Sampl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2(3): 619-625.
    21.Ungerson, Clare. 1995.“Gender, Cash and Informal Care: European Perspectives and Dilemmas.” Journa

    六、政府文件
    1.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3至150年)報告》。
    2.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2015年性別圖像》。
    3.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4.行政院內政部,2011,《100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5.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07,《台灣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摘要本》。
    5.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07,《2010年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
    5.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2,《台灣長期照顧十年計畫~101至104年中程計畫》。
    5.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第一期)-102年至105年》。
    5.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5,《長期照顧服務量能提升計畫-104~107年》。

    七、研討會文章
    1.趙善如,2001,〈失能老人女性照顧者的經濟生活現況〉,第六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區域論壇,3月14日,高雄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廳。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1-07-01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