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淑華
Yang, Shu-Hua
論文名稱: 兩岸銀行跨國金融監理法制之研究
A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 Between R.O.C. and P.R.C.
指導教授: 許忠信
HSU, Chung-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2
中文關鍵詞: ECFAMOU跨國銀行金融監理巴塞爾協定交叉補助
外文關鍵詞: ECFA, MOU, International Banks, Financial Supervision, Basel, Cross Subsidy
相關次數: 點閱:227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民國 98 年 4 月 26 日台灣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與中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簽訂「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之日起,台灣與中國之相互金融服務貿易已開啟嶄新的一頁,姑不論雙方相互開放金融服務貿易之優劣,此開放本身已是不可抗拒的現實,於MOU與ECFA簽署前後,兩岸銀行之跨國金融監理規範現況分別為何?或是前進,抑或後退?容有討論之必要,茲就章節先後,依序分述如下:
    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回顧本文撰寫時查詢得知之與本文研究主題有關之學位文獻,進而提出本文之研究目的,及為達成本文研究目的,所採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之研究方法,所特定、限縮之研究範圍,與本節之研究架構介紹。
    二、第二章開始進入本文「兩岸銀行跨國金融監理之規範與風險概況」,以建立諸位對台灣及中國銀行跨國金融監理法制之成文規範與不成文規範,前者為雙方簽署之國際經濟架構與國內金融監理法令體系、主管機關,後者為巴塞爾資本協定之跨國銀行金融監理原則。最後,羅列兩岸交流所涉及之風險概念。於了解前述跨國金融監理概念後,於第三章至第五章,本文將分別討論不同國際經濟協議架構下之兩岸銀行跨國金融監理法制具體內容。
    三、第三章係研究在WTO及其GATS架構下,研究兩岸相互交流並從事金融服務業貿易之型態、服務貿易之金融審慎措施與障礙問題,與在該架構下台灣與中國彼此間得相互主張之內容及其範圍為何,以分析得出台灣與中國兩岸是否有簽訂其他雙邊金融服務貿易協定之必要性。
    四、在台灣與中國兩岸有簽訂其他金融服務雙邊貿易協定必要之前提下,第四章討論MOU架構下,兩岸金融監理法制變動之具體內容?該變動是否與巴塞爾協定之規範相符?該變動對兩岸金融監理法制之影響為何?且,第五章討論ECFA架構下,兩岸金融監理法制有何變動?其變動之具體內容?該變動是否與巴塞爾協定之規範相符?該變動對兩岸金融監理法制之影響為何?此外,本文亦將分別於第四章與第五章評析MOU與ECFA協議內容之妥適性。
    五、解析個別國際經濟協議架構下之兩岸金融監理法制內容及評析後,於第六章,本文更深入其他自由貿易協定之規範下,MOU與ECFA架構之評析與未來展望。
    六、最後,於第七章摘要論點後,總結本文,含本文對MOU與ECFA之評析與建議。

    The financial service trades between R.O.C. and P.R.C. entered into a new era, starting from April 26, 2009 as of the date Taiwan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and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aiwan Straits entered into the so-called MOU. Regardles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such financial service trades, such financial service trades have become the irresistible reality themselves. It is inspired to figure out the statusquote of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 between R.O.C. and P.R.C., before and after the MOU and ECFA was signed; now, therefore, please kindly find the summary introduction of each chapers herein as specified as follows:
    1.Chaper I is the introduction about the motive of, previous research relevant to, the expected objective of, all adapted reaseach approaches to, research scope and the stracture of this thesis.
    2.Chaper II is a door for the entrance of this thesis, as named to be “brief to the legal and risk circumstan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 between R.O.C. and P.R.C.”, for the sake of establishment of basic understandings towards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 law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s entered into by both parties and national law and supervisory administrations, and basel accords, as well as relevant risks. With such basic understandings, detailed cont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 will be set forth in Chapter III, IV and V pursuant t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3.Chapter III is a reseach on the forms of financial service trades, its prudential carve-outs, its relevant difficulties, potential claims from R.O.C. or P.R.C. to each other under the WTO and GATS structures, in order to find out if there is any necessaties to entered into a FTA additional to WTO and GATS.
    4.Chapter IV and Chapter V involve deep discussions about its detailed changes to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 between R.O.C. and P.R.C., subject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ny necessity to entered into a FTA additional to WTO and GATS, and adverse effects arising from such changes, if any, an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such changes and Basel Accord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dequacy of the MOU and ECFA respectively.
    5.After reseaching and evaluating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 under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s, Chapter VI is the reseach and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other international FTAs.
    6.Finally, Chapter VII is the conclusion,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th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bout MOU and ECF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概述與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一項 文獻分析法 4 第二項 比較研究法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五節 研究架構 8 第二章 兩岸銀行跨國金融監理之規範與風險概況 10 第一節 前言 10 第二節 跨國金融監理之成文規範 10 第一項 跨國金融 10 第二項 國際金融監理法制─國際經濟架構 11 第三項 國內金融監理法制 15 第一款 法規體系 15 第一目 台灣 15 第二目 中國 16 第二款 主管機關 18 第一目 台灣 18 第二目 中國 20 第三節 跨國金融監理之不成文規範 23 第一項 巴塞爾資本協定概述 24 第一款 沿革及協定內容 24 第二款 君子協定 26 第二項 巴塞爾資本協定之監理原則 27 第一款 統合監督原則 28 第二款 二元監理原則 32 第三項 巴塞爾資本協定所定義之監理所需資訊 34 第四節 兩岸跨國銀行金融服務貿易之風險 41 第一項 系統性風險 42 第二項 法令規避及不公平競爭之風險 43 第三項 赫斯塔特風險 44 第四項 資金跨國移動風險 44 第五節 小結 45 第三章 服務貿易總協定架構下之跨國銀行金融監理 48 第一節 前言 48 第二節 金融服務貿易之型態 48 第一項 服務貿易總協定之服務貿易型態 49 第一款 服務貿易總協定本文之服務貿易型態 49 第二款 服務貿易總協定附件之金融服務貿易型態 51 第二項 台灣與中國銀行之相互金融服務貿易型態 53 第三節 金融審慎措施與服務貿易障礙 57 第一項 最惠國待遇與金融審慎措施 57 第一款 服務貿易總協定之三大原則概要 57 第二款 最惠國待遇原則之例外 58 第二項 兩岸金融服務貿易之障礙 59 第一款 審批許可機關及投資金額 60 第二款 審批許可程序 64 第三款 審批許可文件 66 第四節 服務貿易總協定架構下之雙邊貿易協定 73 第一項 WTO對雙邊貿易協定之規範 73 第二項 雙邊貿易協定簽署之目的 78 第三項 雙邊貿易協定簽署之必要性 80 第一款 經濟上需求 80 第二款 WTO協定可否滿足經濟上需求 82 第五節 小結:中國與台灣協商之得注意事項 83 第四章 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架構下之跨國銀行金融監理 86 第一節 前言 86 第二節 MOU規範內容 86 第一項 金融合作 86 第二項 交換資訊 89 第三項 檢查方式 90 第四項 聯繫交流 90 第三節 兩岸相互設立分支機構之審慎監理原則 90 第一項 巴塞爾資本協定之最低監理標準 91 第二項 兩岸相互設立分支機構之落實情形 97 第四節 兩岸交換資訊之監理 103 第一項 最低監理標準之資訊接近使用 104 第一款 資訊之接近使用 105 第二款 母國與地主國之有效監理 110 第二項 有效銀行監督核心準則 115 第一款 1997年之有效銀行監督核心原則 116 第二款 2006年之有效銀行監督核心原則 117 第三項 從母國監理機關到地主國監理機關之資訊流程 119 第四項 兩岸交換資訊之落實 121 第一款 制定規範及標準 121 第二款 監理─資訊監管合作之建立 124 第五節 小結 125 第五章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架構下之跨國銀行金融監理 129 第一節 前言 129 第二節 ECFA規範內容 129 第一項 服務貿易之開放 129 第二項 經濟合作 131 第三項 投資保障與爭端解決機制 132 第三節 兩岸金融服務貿易之開放情形 132 第一項 行業別之開放 133 第二項 業務別之開放 135 第一款 業務往來 135 第二款 設立商業據點 138 第三項 ECFA與WTO承諾開放及內國開放之比較 143 第四項 評析兩岸開放 145 第一款 無另外簽署ECFA之必要 146 第二款 對我國服務業之衝擊 148 第三款 對我國資金之衝擊 150 第四節 評析其他ECFA內容及其衍生議題 150 第一項 兩岸經濟合作 151 第二項 爭端解決機制 154 第三項 交叉補助(Cross Subsidy)爭議 157 第一款 國民待遇原則之影響 157 第二款 交叉補貼之緣起 158 第三款 交叉補貼之因應 160 第四項 台灣參加其他國際組織爭議 161 第五項 國際私法之選法法則適用 163 第五節 小結 165 第六章 國際觀點下之兩岸跨國銀行金融監理評析與展望 169 第一節 前言 169 第二節 國際自由貿易區之跨國金融監理 169 第一項 國際自由貿易區之趨勢 170 第二項 東協自由貿易區 173 第一款 協定之跨國金融監理規範 175 第二款 評析與展望兩岸之跨國銀行監理 177 第三項 北美自由貿易區 177 第一款 協定之跨國金融監理規範 177 第二款 美國之國內法跨國金融監理規範 184 第一目 1978年國際金融法 185 第二目 1991年外國銀行加強監理法 186 第三目 1995年之外國銀行監理行政措施 187 第四目 2002年貿易法 187 第三款 評析與展望兩岸之跨國銀行監理 188 第三節 歐盟之跨國金融監理 190 第一項 歐盟銀行金融市場整合之背景 190 第二項 議定書之跨國金融監理規範 192 第一款 法規之最低協調標準 193 第一目 規範內容 193 第二目 解釋與執行差異 194 第三目 東歐前共產主義會員國之協調 196 第二款 設立執照及監理慣例之整合與相互承認 197 第三款 母國控管 198 第一目 統合監督 198 第二目 監理合作 200 第四款 一元監理與二元監理 202 第三項 評析與展望兩岸之跨國銀行監理 204 第一款 母國控管 204 第二款 監理合作之強化 205 第四節 小結 205 第七章 結論 208 第一節 兩岸國內監理規範之差異 208 第二節 兩岸相互銀行金融市場之開放 209 第三節 實體監理規範 212 第四節 程序監理規範 217 參考文獻 220 附錄一 中國之外商投資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文件 230 附錄二 中國之金融工具統計分類代碼表 240

    壹、 中文參考資料
    一、 書籍
    1、 王文宇等合著,金融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二版1刷。
    2、 柯澤東,國際私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二版3刷。
    3、 金融產業簽訂MOU後之競合挑戰與商機研討會資料,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大陸金融研究聯誼會,2009年3月27日。
    4、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月,初版。
    5、 郭土木, 金融管理法規(上):商事法編,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初版一刷。
    6、 陳麗娟,國際經濟法精義,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初版。
    7、 許忠信,ECFA東西向貿易對台灣之衝擊,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8月,初版。
    8、 黃立等合著,WTO:國際貿易法論,2009年3月,四版再刷。
    9、 簡永光,兩岸銀行業之互動環境與展望,金融研訓院,2003年3月,初版。
    10、 羅昌發,國際貿易法,元照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第5刷。

    二、 期刊
    1、 王文杰,兩岸金融往來之未來展望暨政策、法令調整規劃,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2005年),參:http://www.fsc.gov.tw/Layout/main_ch/MultiMedia_FileDownload.ashx?guid=384dc095-04c9-47a1-b633-08ef707f9719。
    2、 王志誠,臺灣地區銀行境外分支機構之監督及檢查,兩岸金融法制研討會,臺灣金融研訓院(2007年6月)。
    3、 王泰銓、林宏儒,「台灣投資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在大陸投資地位之比較分析(上),法令月刊,第49卷第12期(1998年12月)。
    4、 王泰銓、楊士慧,加入WTO對兩岸投資規範之影響,律師雜誌,第269期,70頁(2002年2月)
    5、 王泰銓、劉家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形式架構與實質內容,月旦法學雜誌,第169期(2009年6月)。
    6、 王震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第189期(2011年2月)。
    7、 石正方,陸資入台: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邁出突破性一步,兩岸關係,第145期(2009年8月)。
    8、 余敏友、范相堯、李斯,ECFA必不可少的制度安排─爭端解決機制,月旦財經法雜誌,第21期(2010年6月)。
    9、 呂桂玲,「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之簡介,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9輯(2004年8月)。
    10、 吳金城,兩岸經濟關係解讀一種交易成本分析視角,東亞論壇季刊,第464期(2009年6月)。
    11、 李非、湯韵,海峽兩岸雙向投資的方式和領域,兩岸關係,第140期(2009年2月)。
    12、 李金澤,中國大陸商業銀行業務審批法制的若干問題思考,月旦財經法雜誌,第3期(2005年12月)。
    13、 兩岸經貿網,什麼是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紡紗會訊,第26期(2009年12月)。
    14、 林亭汝,金融深化與金融結構:中國大陸與臺灣之比較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卷第2期(2008年4月)。
    15、 林文斌,國際典則:理論與經驗的對話「以國際銀行監管中的巴塞爾協議及協定為例」,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6期,(2002年11、12月)。
    16、 林恆志,論跨國銀行監理之趨勢—兼論兩岸對外國銀行之金融監理規範,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4卷第2期(2008年12月)。
    17、 林恆志,巴塞爾跨國銀行監理協議演進之初探,華岡法粹,第41期,54頁(2008年7月)。
    18、 林金源、石佳音,別拿ECFA為難克魯曼,海峽評論,第222期(2009年6月)。
    19、 洪德欽,歐洲聯盟銀行監理體系之研究,歐美研究,第31卷第4期(2001年12月)。
    20、 宮占奎、于曉燕,建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問題研究,南開學報,第5期(2009年2月)。
    21、 梁祐華,ECFA架構下我國製造業對市場開放與障礙意見之研析,貿易政策論叢,第11期,(2009年8月)。
    22、 許忠信,論跨國綜合銀行之監督,全國律師,第13期(2009年7月)。
    23、 許忠信,服務業貿易:金融與電信以外之服務業,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4期(2006年6月)。
    24、 許忠信,ECFA對台灣是利?是弊?,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1期(2010年9月)。
    25、 許忠信,ECFA與臺灣前途之危機,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9期(2010年3月)。
    26、 許忠信,從WTO看ECFA與臺灣前途,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6期(2009年6月)。
    27、 許耀明,東亞區域貿易協定、WTO與臺灣相關策略,財產法暨經濟法,第11期(2007年9月)。
    28、 郭大維,論我國金融監理法規之整合--以英國法為借鏡,法令月刊,第60卷第3期(2009年3月)。
    29、 程玉秀、方慧娟,國際間自由貿易協定之發展及其對台灣的影響,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9輯(2004年8月)。
    30、 黃偉倫,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內容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3卷第10期(2010年10月)。
    31、 黃淑君,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有效銀行監理核心原則」2006年版與1997年版之比較,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20卷第1期(2007年3月)。
    32、 湯紹成,有關反ECFA的迷思,海峽評論,第220期(2009年4月)。
    33、 游淑雅,歐元區金融整合之發展近況─兼論銀行監理架構之安排,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9輯(2004年8月)。
    34、 舒雄,試論海峽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設路徑,新會計,第7期(2009年7月)。
    35、 雷立芬,從CEPA到ECFA:台灣經濟往哪裡去,海峽評論,第220期(2009年4月)。
    36、 詹滿容,我國因應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3年),參: http://www.rdec.gov.tw/public/.../200605081333538809588.pdf
    37、 楊淩,WTO開放外資進入對中國金融業之影響,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9卷第2期(2006年2月)。
    38、 趙辛哲,兩岸關係現狀,收錄於金融產業簽訂MOU後之競合挑戰與商機研討會資料,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大陸金融研究聯誼會(2009年3月27日)。
    39、 劉碧珍、史惠慈、杜巧霞,推動ECFA的經濟思維,經濟前瞻,第127期(2010年7月)。
    40、 潘雅慧,新巴塞爾資本協定與台灣因應之道,中央銀行季刊,第26卷第2期(2004年6月)。
    41、 蔡笛韻,Basel II東南亞經濟體所將面臨的挑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5卷第10期(2002年10月)。
    42、 韓秀麗,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中的爭端解決機制問題,月旦財經法雜誌,第21期(2010年6月)。
    43、 戴兆洋,中國大陸推動陸資來台策略及其影響分析,今日合庫,第36卷第1期(2010年1月)。
    44、 戴兆洋,從兩岸簽署ECFA立場論後續待解決之問題,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6卷第9期(2010年9月)。
    45、 蘇志偉、蔡吉源,新巴塞爾協定標準法及其對台灣銀行業之影響(上),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0卷第9期(2004年9月)。

    貳、 英文參考資料
    一、 書籍
    1、 Cranston R., Principles of Banking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nd ed. 2005).
    2、 Dassesse M., Qc S. I., Penn G., EC Banking Law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 (2nd ed. 1994).
    3、 Eatwell J., New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Regulating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Eilis Ferran and Charles A E Goodhart ed., Oxford – Portland Oregon) (2002).
    4、 Malloy M. P., Ph.D., Principles of Bank Regulation (Thomson/West) (2nd ed. 2003).
    5、 Prechal S., Protections of Rights: How Far?, The Coherence of EU Law – The Search for Unity in Divergent Concep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6、 Scott H. S.,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nsactions, Policy and Regulation, (Foundation Press)(12th ed. 2005).
    7、 Stephan P. B., Roin J. A., Wallace D., J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Law and Policy (LexisNexis)(3rd ed. 2004).
    8、 Walker G. A.,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gulation Law, Policy and Practice (Kr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二、 期刊
    1、 Alessandrini P., Presbitero A. F., and Zazzaro A., Global Banking and Local Markets: a Nation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09 (2)(2009).
    2、 Alford D. E.,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An Enforceabl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ndard?, 28 B.C. Int'l & Comp. L. Rev. 237 (2005).
    3、 Barr M. S., Miller G. P., Global Administrative Law: the View from Basel,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7 (1) (2006).
    4、 Berman P. S., From International Law to Law and Globalization, 43 Colum. J. Transnat’l L. 485 (2005).
    5、 Crosby D. C., Banking on China’s WTO Commitments: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in China’s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1 (1)(2007).
    6、 Hickson C. R., and Turner J. D., Free Banki9ng and the Stability of Early Joint-Stock Banking,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monics 28 (6)(2004).
    7、 Ho D. E., Compliance and International Soft Law: Why Do Countries Implement the Basel Acc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5 (3)(2002).
    8、 Matthews B. C.,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conomic Crisis: Emerging Public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Lessons from the Law of the Sea Experience, 10 Chi. J. Int'l L. 539 (2010).
    9、 Meester B. D., Testing European Prudential Conditions for Banking Mergers in the Light of Most Favoured Nation in the GA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1(3)(2008).
    10、 Meester B. 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Government Support for Banks: What Role for the GA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3(1)(2010).
    11、 Morner A. V., Financial Service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A Comparative Snapshot, 7 Law & Bus. Rev. Am. 549 (2001).
    12、 Pan E. J., Challeng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Beyond Transgovernmental Networks, 11 Chi. J. Int’l L. 243 (2010).
    13、 Slaughter A. M., William Burke-White,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Law is Domestic (or, the European Way of Law), 47 Harv. Int’l L.J. 327 (2006).
    14、 Trachtman J. P.,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 under GATS, NAFTA and the EC: A Regulatory Jurisdiction Analysis, 34 Colum. J. Transnat'l L. 37 (1995).
    15、 Verdier P. H., Transnational Regulatory Networks and Their Limits, 34 Yale J. Int’l L. 113 (2009).
    16、 Verdier P. H., Banking on Basel: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104 A.J.I.L. 338 (2010).
    17、 Verdier P. H., Mutual Recognition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52 Harv. Int’l L.J. 559 (2011).
    18、 Vives X., Banking and Regul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 the Role of External Discipline,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21 (2)(2006).
    19、 Zaring D., Rulemaking and Adjud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46 Colum. J. Transnat'l L. 563 (2008).

    參、 日文參考資料
    1、 小室程夫,囯際経済法,東京都 : 東信堂(2007年)。
    2、 小寺彰、中富道隆、畠山襄,最近の国際経済の動向とわが国の戦略,JCAジャ-ナル,第55卷1号(2008年1月)。
    3、 小寺彰,公正、衡平待遇─投資家、投資財產の一般的待遇─,JCAジャ-ナル,第55卷12号(2008年12月)
    4、 小林友彥,WTO協定を改正する際の国際法上の論点ラウンド交涉による政治的合意の法的効力を確保するための方策,國際法外交雑誌,第105卷3号(2008年6月)。
    5、 久保田隆,金融監督規制の国際調和と相互承認に関する一考察 : バーゼルIIの制定過程を素材にして,早稲田法学,第 83卷3号(2008年3月)。
    6、 早川吉尚,BITを有する第三国に設立した子会社に母体を移すことで投資協定仲裁を利用可能にすることの權利濫用性,JCAジャ-ナル,第58卷1号(2011年1月)。
    7、 松下滿雄,囯際経済法 : 囯際通商投資の規制,東京都 : 有斐閣(2001年)。
    8、 渡邊訓,金融システム安定のための国際協力の起源と発展:バーゼル銀行監督委員會の発展過程,経営と制度,第8号(2010年2月)。
    肆、 網路參考資料
    1、 WTO Official Website, Members and Observers of WTO,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org6_e.htm.
    2、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arbitration.org.tw/book/upload/09506/0104/04.pdf
    3、 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官方網站:https://member.sitca.org.tw/K0000/files/CWeb/9701%20%E5%9C%8B%E9%9A%9B%E5%8B%95%E6%85%8B%20MiFID.pdf
    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5279&ex=2&ic=0000153。
    5、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重要公告,請參閱網址:http://www.fscey.gov.tw/Layout/main_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38418&path=1737&LanguageType=1。
    6、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之官方網站,請參閱網址:www.mac.gov.tw。
    7、 銀監會之官方網站:http://www.cbrc.gov.cn/chinese/info/yjhjj/index_ld.jsp。
    8、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官方網站: 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PRO=About01。
    9、 經濟部之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可能內容簡報,請參閱網址:www.ecfa.org.tw/pdf/01.pdf。
    10、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方網站:
    http://www.ndrc.gov.cn/jj/default.htm。
    11、 國際清算銀行之官方網站:
    http://www.bis.org/bcbs/basel3.htm。
    12、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之全文,請見: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b/f/200711/20071105248462.html。
    伍、 附錄:WTO文件
    1、 GATS
    2、 Understanding on Commitments in Financial Services
    3、 Annex on Financial Services

    陸、 附錄:巴塞爾協定文件
    1、 Reports to the Governors on the Supervision of Banks’ Foreign Establishments, BS/75/44e (1975.9.26), available at http://www.bis.org/publ/bcbs00a.pdf.
    2、 Principal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Banks’ Foreign Establishments (1983.May) , available at http://www.bis.org/publ/bcbsc312.pdf.
    3、 Information Flows Between Banking Supervisory Authorities (1990 April), available at http://www.bis.org/publ/bcbsc313.pdf.
    4、 Minimum Standard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Groups and Their Cross-Border Establishments (1992 July), available at http://www.bis.org/publ/bcbsc314.pdf.
    5、 Report on The Supervision of Cross-Border Banking (1996 November), available at http://www.bis.org/publ/bcbs27.pdf
    6、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6 September) , available at http://www.bis.org/publ/bcbs132.pdf.

    下載圖示 校內:2012-08-08公開
    校外:2012-08-08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