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安萱
Hung, An-Hsuan
論文名稱: 以共享經濟探討都市介面
A SHARING ECONOMY APPROACH FOR URBAN INTERFACE DESIGNING
指導教授: 吳光庭
Wu, Kwang-tyng
共同指導教授: 謝宏昌
Hsieh, Horng-Chang
宋立文
Sung, Li-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共享空間都市介面社會網絡空間意識
外文關鍵詞: Sharing space, Urban interface, Social Network, Space awareness
相關次數: 點閱:153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共享經濟/都市介面/使用者,三者之間的關係。希望藉由這三者之間的討論,可以找出最適合當代的生活模式,並透過介面的處理,促使角色與空間產生不一樣的對話關係。讓基地作為一個觸發器,重新整合基地周遭的都市介面。讓原本資源斷裂的狀況可以變成一個平衡的社區,使居民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與資源以及共享的合作方式,使資源與空間可以更有效的被利用創造出新的經濟價值。

    論文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在第一個研究階段會分成文獻分析,節點分析,法規檢討,以及基地分析四個部份,都市,街廓,建築三個尺度去做探討,在都市尺度則是透過QGIS工具的應用,透過大數據的收集以及整理分析,能因應參數的改變而有不同的結果,選擇所需的參數條件便能將所得到的結果應用於設計的參考依據。

    第二個設計階段,主要探討都市介面以及使用者之間的關係以及新的生活模式。然而都市介面包含著不同社會人文以及公共空間意識的表現。在過去我們往往容易忽略了這些,然而界面所能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公私領域的界線,他也代表了其他事件的碰撞。

    並於第三階段透過共享經濟的概念處理了更深一層的社會環境與經濟的中介點。在處理介面的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元素,不同族群的動線使用以及時間對於空間造成的擾動關係也會被反應在介面的空間處理。並透過不同層級之間的交錯分析與操作,為社區帶來新的共享模式。

    關鍵字: 共享空間/都市介面/社會網絡/空間意識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mainl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hared economy, metropolis interface and users with the purpose of finding the lifestyle most appropriate for modern times by the discussion on these three issues and promoting a different dialogue between roles and space through this interface. In this way, the base can be a trigger to reintegrate the metropolis interface around the base so that. The original communities with breakage of resourc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balanced communities, the residents may have better quality of life, resources as well as shared collaborative ways and resources and space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create new economic values.

    Keywords:
    Shared space, Urban interface, Social Network, Space awareness

    摘要 Summary 誌謝 目錄 圖目錄 01時代的文化性 00-06 01-1遺失的自我 01 01-2你我他 03 01-3 生活模式05 02閱讀城市 07-25 02-1 第三隻眼08 02-2 城市表情10 02-3 進入12 02-4 斷裂的縫合14 03起承轉合26-44 03-1 異質性27 03-2 解構29 03-3 規範33 03-4 系統建立37 03-5 重新組構44 04境界的彼方45-73 04-1 族群46 04-2 之間的對白54 04-3 火花58 04-4 共生64 04-5 模型與製作70 04-6結論72 05參考文獻 05-1 參考文獻75 05-2 圖片來源76

    Alec Ross/著 齊若蘭/譯 未來產業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2016
    Alex Stephany/著 郭恬君/譯 共享經濟時代:從分享房屋、技能到時間,顛覆未來產業與生活的關鍵趨勢 商周出版 2015
    Jeremy Rifkin/著 陳儀, 陳琇玲/譯 物聯網革命:共享經濟與零邊際成本社會的崛起 商周出版 2015
    Thomas H.Davenport/著 江裕真/譯 大數據工作力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2014
    Viktor Mayer-Schonberger、Kenneth Cukier /著 林俊宏/譯 大數據 BIG DATA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2013
    侯志仁/主編 吳比娜等/譯 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 左岸文化出版社 2013
    Simon Parker/著 國立編譯館/主譯 王志弘,徐苔玲/合譯 遇見都市:理論與實踐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2007
    Tim Cresswell /著 王志弘, 徐苔玲/合譯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2006
    W. Lawrence Neuman/著 朱柔若/譯 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揚智文化出版社 2000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https://data.gov.tw/
    經濟地理資訊系統,https://egis.moea.gov.tw/egisweb/
    歷史百年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用數據看台灣,https://www.taiwanstat.com/statistics/
    Quantum GIS ,http://www.nspo.narl.org.tw/sseo/2015/application/img/QGIS_2.2_20140425.pdf
    社會經濟統計地理資訊網,https://moisagis.moi.gov.tw/moiap/gis2010/index.cfm
    Open Street Map,https://www.openstreetmap.org/export#map=11/40.7860/-73.9054

    圖片來源

    圖1-1 | 轉角的店面 本研究者 攝於 台中誠品勤美
    圖1-2 | 綠光計劃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47cGx
    圖1-3 | 審計新村 本研究者 攝於 台中審計新村
    圖1-4 |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27cAQ
    圖1-5 | 依然范特喜文創聚落 取自網路 http://ez2o.com/57crB
    圖1-6 | 都市縫隙 本研究者 攝於 台南廢棄宿舍大樓周遭
    圖1-7 | 廢棄加油站再生 取自網 http://assemblestudio.co.uk/?page_id=5
    圖1-8| 橋下空間 取自網路 http://assemblestudio.co.uk/?page_id=2
    圖1-9 | 台灣夜市 取自網路 https://eyesonplace.net/2017/05/12/5375/
    圖1-10 | OSM地圖編輯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77cnN
    圖1-11 | 手機與電子廣告看板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87cXg
    圖1-12 | 連鎖大賣場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97c46
    圖2-1 | 台北U-BIKE移動路徑 file:///C:/Users/asus/Downloads
    /bike-lines-bmap-effect.html
    圖2-2 | 台南登革熱分佈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17cDU
    圖2-3 | 淹水危害程度分佈 取自網路 https://dmap.ncdr.nat.gov.tw/
    圖2-4 | 大數據應用概念圖 本研究者 繪
    圖2-5 | 消費地圖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57ced
    圖2-6 | 夜歸地圖 取自網路 https://ez2o.com/37cbL
    圖2-7-A| 經濟發展 本研究者 繪
    圖2-7-B| 學區網絡分析 本研究者 繪
    圖2-7-C| 交通軸線與經濟軸線關係圖 本研究者 繪
    圖2-7-D| 交通網絡分析 本研究者 繪
    圖2-8 | QGIS分析結果 本研究者 繪
    圖2-9 | 基地分析 本研究者 繪
    圖2-10 | 基地資源條件分析 本研究者 繪
    圖2-11| 基地分析與熱點疊圖 本研究者 繪
    圖2-12| 基地現況1 本研究者 繪
    圖2-13| 基地現況與熱點疊圖 本研究者 繪
    圖2-14| 基地資源分析 本研究者 繪
    圖2-15| 基地交通人潮 本研究者 紀錄
    圖2-16| 基地歷史脈絡 本研究者 繪
    圖2-17| 土地使用分區 本研究者 繪
    圖2-18| 基地現況2 本研究者 繪
    圖2-19| 基地現況3 本研究者 繪
    圖2-20| 使用者路徑 本研究者 繪
    圖2-21| 使用者事件空間 本研究者 繪
    圖2-22| 使用者介面 本研究者 繪
    圖2-23| 使用者活動時間 本研究者 紀錄
    圖2-24| 基地資源與動線對應圖 本研究者 繪
    圖2-25| 介面處理概念圖 本研究者 繪
    圖2-26| 主要活動範圍示意圖 本研究者 繪
    圖3-1 | cross 本研究者 繪
    圖3-2 | 事件分析 本研究者 繪
    圖3-3 | 空間關係概念圖 本研究者 繪
    圖3-4 | 空間系統改變 本研究者 繪
    圖3-5 | 空間動線改變概念圖 本研究者 繪
    圖3-6 | 原始空間序列 本研究者 繪
    圖3-7 | 空間序列改變 本研究者 繪
    圖3-8 | 整體架構 本研究者 繪
    圖3-9 | 黑與白空間說明概念圖 本研究者 繪
    圖3-10| 經營模式與空間單元 本研究者 繪
    圖3-11| 空間關係說明圖 本研究者 繪
    圖3-12 | 家具單元定性定量 本研究者 繪
    圖3-13 | 空間語法1 本研究者 繪
    圖3-14-A | 事件分析1 本研究者 繪
    圖3-14-B | Co-living編碼 本研究者 繪
    圖3-14-C | 空間單元關係圖1 本研究者 繪
    圖3-15-A | 事件分析2 本研究者 繪
    圖3-15-B | Co-working編碼 本研究者 繪
    圖3-15-C | 空間單元關係圖2 本研究者 繪
    圖3-16-A | 事件分析3 本研究者 繪
    圖3-16-A | 事件分析3 本研究者 繪
    圖3-16-B | Co-exhibition編碼 本研究者 繪
    圖3-16-C | 空間單元關係圖3 本研究者 繪
    圖3-17 | 空間層級討論 本研究者 繪
    圖3-18 | 空間單元交錯 本研究者 繪
    圖4-1 |不同使用者路徑 本研究者 繪
    圖4-2 | GF平面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3 | 2F平面圖本研究者 繪
    圖4-4 | 3F平面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5 | 4F平面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6 | 空間分區爆炸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7 | 鳥瞰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8 | 使用者動線1 本研究者 繪
    圖4-9 | 廣場機能說明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10 | 入口透視意象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11 | 入口2透視意象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12 | 小廣場透視意象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13 | 動線A空間意象 本研究者 繪
    圖4-14 | 動線B空間意象本研究者 繪
    圖4-15 | 動線C空間意象本研究者 繪
    圖4-16 | 使用者動線2本研究者 繪
    圖4-17 | 空間機能說明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18 | 圖書館入口意象圖 本研究者 繪
    圖4-19 | 1F平面圖 Scale 1:400本研究者 繪
    圖4-20 | 公共空間意象圖本研究者 繪
    圖4-21 | 公共空間意象圖2本研究者 繪
    圖4-22 | 使用者動線3 本研究者 繪
    圖4-23 | 平面說明圖
    圖4-24 | 剖面A 本研究者 繪
    圖4-25 | 剖面A’本研究者 繪
    圖4-26 | 剖面B 本研究者 繪
    圖4-27 | 剖面B’本研究者 繪
    圖4-28 | 模型-基地示意圖 本研究者 模型製作 設於國立成功大學
    圖4-29 | 模型-局部剖模 本研究者 模型製作 設於國立成功大學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