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龔青雲
Gong, Chun
論文名稱: 應用網路使用行為探戡技術於入口網站之介面設計
Interface Design for Portal Site Using Web Usage Mining Technique
指導教授: 謝孟達
Shieh, Meng-Dar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工業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網路使用行為探戡技術入口網站個人化樣版
外文關鍵詞: Template, Personalized, Portal site, Web Usage Mining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是為了簡化日漸複雜的入口網站頁面,應用網路使用行為探戡技術,藉由互動網頁程式PHP和MySQL資料庫的結合,來達到個人化的研究。
      在互動網頁中,由於資料庫中資料的篩選方式是有限的,因此研究中利用陣列的特性,配合程式的撰寫,讓網頁頁面資料的出現與否和排序順序可以依據網站管理者的設定而呈現。而研究中也以目前常見的資料探戡技術─集群分析和類神經網路來做為個人化的依據。同時,為了使網頁頁面的介面能更多樣化,也在網頁程式中採用了樣版的方式,將程式碼和美工排版分離,讓網站個人化和網站改版能更加的方便。
      在未來的研究發展上,除了可以使用更好的資料探戡技術外,更可以用程式將資料運算分析的流程式自動化,如此一來,除了資料的更新外,網站管理者只需定期做出新的樣版,就能使網站介面呈現多變性。而相同的方法也可以應用在其他種類的網頁上,如PDA或手機等等。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how to simplify the complicated portal site webpage and the using web usage mining to be the way. In the research, I combine the PHP and MySQL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the customized data research.
      Because of the way to selection the database is limited on the interactive webpage programs. So in this object I use the character of array with program to control the sort of data and it’s appeared or not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ebsite management. I use Neural Network and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y are the novel way to research the customized data. At the same time, I use Template to separate the coding and art designing to reach the purpose which is let the webpage interface can variety and also convenient to the website management.
      In the feature research, we can use the better web usage mining process and use automatic operational analysis program, and the website management just need to write new Templates and data update, and the webpage can become various. The same way can also use to other webpage example of the PDA or mobile phone etc.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誌謝 Ⅲ 目錄 Ⅳ 圖目錄 Ⅵ 表目錄 Ⅸ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2 研究目標 2  1-3 研究步驟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網際網路「個人化服務」之探討 4   2-1.1 「個人化服務」的涵義 4   2-1.2 網際網路「個人化服務」的概念  4   2-1.3 網站個人化的技術層次  6   2-1.4 個人化系統的屬性分類  9  2-2 入口網站 11   2-2.1 入口網站的定義 11   2-2.2 入口網站的分類 12   2-2.3 入口網站的發展趨勢 13   2-2.4 網頁介面 18  2-3 資料挖掘研究(Data Mining) 18  2-4 互動網頁程式與資料庫研究 22   2-4.1 動態網頁 22   2-4.2 PHP(Hypertext Preprocesser) 24   2-4.3 MySQL  25   2-4.4 Template(樣版)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3-1 方法架構 28  3-2 入口網站功能與介面之研究  31   3-2.1 入口網站問卷調查 31   3-2.2 結果分析 31   3-2.3 實驗網頁撰寫  31   3-2.4 實驗網頁測試  31  3-3 資料挖掘技術之研究(Data Mining) 31   3-3.1 集群分析 32   3-3.2 類神經網路分類法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 32  3-4 互動網頁程式與資料庫之研究 37 第四章 實驗與研究結果 37  4-1 實驗系統 37  4-2 實驗網頁 37   4-2.1 入口網站頁面分析 37   4-2.2 入口網站功能分析 39  4-3 資料庫架構 43  4-4 程式撰寫 46   4-4-1 原始碼擷取和連結替換 47   4-4-2 Smarty樣版程式 49   4-4-3 統計結果呈現 51   4-4-4 連結排序及數量修改程式 53  4-5 實驗流程 55  4-6 實驗結果 64   4-6.1 集群分析 66   4-6.2 結果分析 69   4-6.3 類神經網路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5-1 結果與討論 75  5-2 研究貢獻和未來發展 76 參考文獻 77

    [1] Hoffman, D. L., Novak, T. P., and Chatterjee, P. (1996)Commercial scenarios for the web: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 1, No. 3.

    [2] 龔俊霖(民87),台灣股票投資組合最佳化分析與網際網路系統設計。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中國時報專訪(2000/6/27)。

    [4] Surprenant, C. F., and M. R. Solomon (1987) Predictabi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in the Service Encounter. Journal of Marketing , 51: 86-89.

    [5] Allen, C., Kania D., and Yaeckel, B.(1998) Internet World Guide to One-To-One Web Marketing,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6] Dean, R.( 1998)Personalizing your web site, available at http://www.builder.com/business/personal.

    [7] Colin G., Harrison, A., K. Caglayan (1997) Agent sourcebook.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8] 季欣麟(民89),量身定作的網路時代,遠見雜誌,頁134-140。

    [9] 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民89。

    [10] 張瀚仁(民89),個人化技術對虛擬社群發展之影響。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游允毅(民87),Site Server 會員伺服器及個人化網站。資訊與電腦九月號,頁85-90。

    [12] 張建清(民89),網際網路個人化代理服務-從My Yahoo!、Tom.com 及Openfind PIE2000 談起。網際先鋒四月號。

    [13] 呂麗琴(民89),證券商網站採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Ochs, N. V.(1999)Personalization and customization:where are they now?, available at http://msdn.microsoft.com/workshop/

    [15] Dhillon, N.(1995) Achieving effective personalization and customization us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 available at http://home1.gte.net/dhillos/cf.

    [16] Ward(2000,P207)。

    [17] 陳世運(1999),知識屬性、網路關係與知識轉移關連性之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18] CNET台灣網路趨勢專欄(民89)

    [19] 張肇顯(民89),以智慧資本為基礎之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研究—以台灣地區入口網站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CNET科技趨勢專欄(Richard Lo, 2000)。

    [21] 張志偉(民89),入門網站教父Yahoo!。商周出版。

    [22] 蕭裕元(民87),入口網站何去何從:一個網路發燒現象的探討。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交通部統計處(2003年7月)

    [24] 天下雜誌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00年2月)

    [25] Richard, P.(1999)VCs: out to flip the paradigm, Information.

    [26] 張博昌(民85),探討企業環境複雜度與獨特能力對策略聯盟型態的影響-以價值鍊為型態分類的基礎。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Rayport, F. J. & Sviokla, J. J. (1997). Competing in two worlds: the marketplace and the market space.

    [28] 盧智芳(民89),新浪網、震旦行為什麼要策略聯盟。天下雜誌六月號。

    [29] 新浪雜誌-天下雜誌群(2003年10月)http://magazines.sina.com.tw/cwgroup/contents/20031015/20031015-014_1.html

    [30] 資策會FIND, “網站設計影響消費者對該網站的印象與信賴”,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816(2003/9/8 )

    [31] Cooley, R.; Mobasher, B.; Srivastava, J. (1997), “Web mining: information and pattern discovery on the World Wide Web”, Too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ceedings., Nin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ge(s): 558 –567.

    [32] PHP + MySQL 程式設計研習, http://chensh.loxa.edu.tw/php/。

    [33] 趙銘森、林志忠, PHP之戀, 上奇科技, 民92。

    [34] 楊智元(民89), “符合使用者個人喜好需求的入口網站介面之研究” , 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鄭旭峰(民89), “運用資料挖掘技術於個人化網路廣告系統之建置” , 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汪廷彥(民89), “應用WAP建置營建資訊網站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李國源(民89), “以WAP為基礎的個人化服務之研究”, 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Jitian Xiao; Yanchun Zhang(2001); “Clustering of web users using session-based similarity measures” , Computer Networks and Mobile Computing, 2001. Proceedings.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ge(s): 223 –228.

    [39] Djunaidy, A.; Samopa, F.; Halim, S.; “ Development of a Web navigation guide system based on the hypertext probabilistic grammar”, Circuits and Systems, 2002. APCCAS '02. 2002 Asia-Pacific Conference, Page(s): 317 -322 vol.1

    [40] Xiaohua Hu; Cercone, N.; “An OLAM framework for Web usage mining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reporting”, Fuzzy Systems, 2002. FUZZ-IEEE'02.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ge(s): 950 -955

    [41] Hahn, J.; Kauffman, R.J.; Jinsoo Park; “Designing for ROI: toward a value-driven discipline for e-commerce systems design”, System Sciences, 2002. HICSS.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ge(s): 2663 -2672

    [42] Lizhen Liu; Junjie Chen; Hantao Song; “The research of Web mining”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02. Proceedings of the 4th World Congress, Page(s): 2333 -2337 vol.3

    [43] Baraglia, R.; Palmerini, P.; “SUGGEST: a web usage mining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ding and Computing, 2002.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ge(s): 282 -287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4-08-27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