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黃子評 Huang, Tzu-Ping |
|---|---|
| 論文名稱: |
從關係人交易及財務報表項目等公開資訊探討台商進行大陸投資之財務資訊 |
| 指導教授: |
邱正仁
Chiou, Jeng-R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會計學系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 畢業學年度: | 9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20 |
| 中文關鍵詞: | 合併財務報表 、台商 、第三地控股公司 、經營績效 、海外投資 、中國大陸 、關係人交易 |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商透過第三地控股公司間接投資大陸以及其間所產生之二岸三地貿易往來情況。並將業務往來情況予以劃分成六大類來搭配實務上運作流程、相關法令規範、會計處理及財務報表資訊揭露。本文亦就投資之定義、績效衡量、第三地控股公司之選擇及財務會計準則公報中對關係人及合併報表編製規範做理論之探討,探討對控股公司及大陸子公司之績效是否有顯著影響。研究樣本是以民國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間台灣上市櫃公司有進行大陸轉投資者為準,進行敘述性統計及迴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以下幾個現象:
1. 英屬維京群島仍是台商前往大陸投資時在選擇第三地控股公司的最愛,其次是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惟開曼群島也呈現急起直追之態。控股公司所在地為英屬維京群島時對第三地控股公司之獲利程度有顯著影響,至於控股公司所在地選擇在香港則對大陸子公司之稅前淨利有顯著影響。
2. 控股公司財務報表併入母公司合併財務報表之比率有逐年上升之情況,而控股公司是否併入合併報表則對控股公司之投資績效有顯著影響。
3. 台商對大陸子公司之投資型態大多仍屬於合資型態,但獨資所佔之比率郤呈逐年上升之態,惟投資型態與績效間無顯著關連。4. 台商進行大陸投資時所發生的關係人交易大多集中在某些大陸子公司身上而已,而非一普遍現象,而各項關係人交易中以背書保證之金額為最大。而實證結果也顯示台商的確有利用關係人交易來操縱大陸投資績效之嫌。
5. 台商對第三地控股公司之平均持股率均大於對大陸子公司之持股率,另外台灣母公司對大陸子公司及第三地控股公司之持股率有八成左右都維持在持股率50%以上。母公司對二者之持股率對控股公司之獲利有顯著影響。
6. 大陸子公司與第三地控股公司的規模每年皆呈現出幅度不小的成長狀態,但存有一定程度的規模差異。二者之規模皆對獲利狀況有顯著影響。
7. 控股公司之獲利狀況遠優於大陸子公司,且其二者之標準差皆遠大於平均數,代表台商進行大陸轉投資時其獲利狀況可能只集中於少數公司。
none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編印之『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年鑑』,民國89年。
2. 中華經濟研究院編製之『大陸工業發展季報』第二十八期,民國91年3月。
3. 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
4. 王泰允,國際合作實用,民國八十一年。
5. 史芳銘,台商赴大陸投資第三地區選擇之評估,民國八十四年。
6. 台北市企業經理協進會編製之『大陸環境變動與台商管理問題調查報告』民國86年。
7. 行政院編印之經濟發展委員會內容全文,民國九十年。
8. 吳萬益、林清河,『企業研究方法』,民國七十九年。
9. 李憲宗,『台灣績優中小企業海外投資決策與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製造業對大陸及東協五國投資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10. 杜祖實,『內部關係人持股轉讓異常報酬決定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11. 林怡盈,『大陸投資兩岸三地財務績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12. 林倖雅,『跨國直接投資租稅規劃與所得課稅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
13. 姚美慧,『台商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之研究-以大陸及東南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14. 柯清雲,『台商赴海外投資動機及進入策略之關係研究-以東南亞及大陸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15. 柯福榮,『開放投資控股公司上市之相關研議』,證交資料第437期,第13-20頁,民國八十七年。
16. 洪貴參,『關係企業法理論與實務』,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17. 胡靚康,『大陸台商融資貸款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民國88年。
18. 范婉瑜,『電機電子業赴大陸投資所有權策略與績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19. 凌忠嫄,『移轉訂價問題之研究』,財稅研究第二十四卷第六期,民國八十一年。
20. 徐嘉志,『集團內部關係人鉅額交易對其集團整體股價之影響』,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21. 財政部台財政(六)第01395號函,民國八十八年。
22. 財政部台財證(六)字第00747號函,民國八十七年。
23. 財政部台財證(六)第01403號函,民國八十八年。
24. 財政部台財證(六)第04448號函,民國八十八年。
25. 財政部統計處編印之『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
26. 財政部證期會編印之『關係企業合併營業報告書關係企業合併財務報表及關係報告書編製準則』,民國八十九年。
27.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七號
28.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六號
29. 高長、史惠慈、徐東海,『大陸外商企業獲利性之比較分析』,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5年。
30. 高長、徐東海,『大陸與外商在大陸投資經驗之調查研究—以服務業為例』,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6年。
31. 高長、嚴宗大,『兩岸經濟交流之現況及發展趨勢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1年。
32. 張五岳(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從台港航運協商與境外航運中心啟動看兩岸產業互動。
33. 張永賢,『國際市場進入策略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34. 張俊俠,『公報解析與實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七號』,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77年。
35. 張福星,『我國股票上市公司期中報表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36. 張福星,合併財務報表與母公司報表盈餘組成成份相對資訊內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7月。
37. 張慶輝、陳聽安、鄭文輝、林妙雀,防杜國際租稅規避對策之研究,財政部稅制會,民國八十二年。
38. 莊鳳嬌,『財務比率預測未來盈餘能力之研究-母公司財務報表與合併財務報表之比較』,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
39. 許涵翔,『大陸經營環境變遷台商轉赴越南投資之趨勢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業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
40. 陳妙如,『公司上市前後財務狀況及經營績效變動與盈餘操縱之研究』,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41. 陳志愷,『全面性所得稅協定架構與課稅原則介紹-兼談OECD與UN稅約範本』,會計研究月刊民國第三二三期,pp.44-50,民國九十年。
42. 陳枝凌,『國際會計準則與美國會計準則制定之比較-環境因素分析』,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43. 陳厚銘,『台灣廠商海外投資之區位選擇與市場進入模式研究-折衷典範與網路變數分析』,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44. 陳威如,『台商赴大陸投資所有權進入策略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45. 陳建中,『財務報表強制揭露與內部關係交易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
46. 陳昭維,『企業對外投資與系統風險影響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47. 陳蔚尚,『大陸台商投資問題之經貿管制政策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
48. 喻名鼎,『台商赴大陸投資之租稅優惠與租稅負擔之考量』,私立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
49. 曾建盛,『台商轉投資大陸公司之投資策略與財務績效』,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民國88年。
50. 曾慶安,『跨國公司之課稅及租稅規劃』,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初版。
51. 黃子文,『我國上市公司編製合併財務報表動機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52. 黃欣蕙,『從資金流動與產業差異探討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之財務績效-以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53. 楊雅惠、杜英儀、陳元保,『大陸及東南亞台商資金分析』,臺灣銀行季刊,第49卷第3期,頁63-86,民國87年。
54. 楊聰權,『兩稅合一完全節稅寶典』,民國八十七年十月再版。
55. 楊聰權,『國際/兩岸貿易與OBU運用』,民國八十七年。
56. 楊聰權,『跨國/大陸投資與境外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57.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中華民國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對大陸間接投資、大陸產業技術引進統計月報,80年-89年各年度12月之月報。
58. 雷政儒,『兩岸經貿互動與台商投資之演變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民國89年。
59. 廖芳群,『多國籍與單國籍企業在財務績效暨風險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60. 劉瑞傑,『多角化上市公司之資本結構與風險探討』,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61. 蕭貴珠,『從燦坤案剖析海外投資損益課稅』,會計研究月刊pp.54-58,民國八十八年第一六四期。
62. 賴達泰,『大陸台商的投資風險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民國88年。
63. 繆震宇,『台灣股票市場內部人交易與內部訊息及股價走勢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64. 繆震宇,1993,『臺灣股票市場內部人交易與內部訊息及股價走勢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65. 聯邦投信編印之中概股系列專題報導,民國八十九年。
66. 魏山風,『OECD公佈卅五個國家及地區名單』,中國稅務旬刊第一七六一期pp.24-25,民國八十九年。
67. 證劵交易法
68. 關係企業合併營業報告書、關係企業合併財務報表及關係報告書編製準則
69. 蘇仁偉,『財務比率對股票超常報酬預預能力之研究-母公司財務報表與合併財務報表之比較』,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70. 蘇敏賢,『合併財務報表、母公司財務報表之比較及其與企業風險之關聯性』,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71. 蘇煥文,『關係企業合併財務報表、合併財務報表與母公司財務報表之盈餘組成成份資訊內涵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72. 饒億雯,『國際市場進入模式與績效評估因素關係之研究』,國立成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英文部份:
1. Anderson, E., and H. Gatignon. 1986. Molds of Foreign Entry: 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17, pp.1-26.
2. Anderson, E. 1990. Two Firms, One Frontier: On Assessing Joint Venture Performanc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31, pp.19-30.
3. Buckley, Peter J., and Mark C. Casson, 1976.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4. Cassou, S.P. 1997. The Link Between Tax Rat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pplied Economics, Vol.29,pp.1295-1301.
5. Copeland, Ronald, M, and Sharon, Mckinno. 1987.Financial distor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captive finance subsidiaries in the general merchandising industr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Vol.14, pp.77-95.
6. David G. H. 1985. Tax Polic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Public Finance Economics, Vol. 26,pp.107-121.
7. Douglas, S. P., and C.S. Craig. 1983. Examining Performance of U.S. Multinational in Foreign Mark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19,pp.51-62.
8. Dunning, John H., 1988.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19,pp. 40-78.
9. Francis, J. R., 1986. Debt reporting by parent companies: parent-only versus consolidated statement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Vol.13,pp. 393-403.
10. Grant, R. M., 1987. Multina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among British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18, pp.79-89.
11. Hymer, S. H.,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ublished in 1976 by MIT Press.
12. Kojima, k. 1985.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Asi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26, pp.1-35.
13. Kought, B. and H. Singh. 1988.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19,pp.411-432.
14. Pope, P. F., R.C. Morris and D. A. Peel, 1990. Insider trading: Some Evidence on Market Efficiency and Directors’ Share Dealings In Great Britain.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ial & Accounting Vol.17, pp.359-379.
15. Robinson, R. B. and J. A. Pearce, 1998. Planned Patterns of Strategic Behavio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Business Unit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9, pp43-60.
16. Sen, P. and Turnovsky, S. J. 1994. Investment Tax Credit in an Open Economic.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42, pp.277-299.
17. Shama, A., 2000. Determinants of Entry Strategies of U.S. Companies into Russia, the Czech Republic, Hungary, Poland, and Romania.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42, pp.651-676.
18. Shama, A. 2000. Determinants of Entry Strategies of U.S. Companies into Russia, the Czech Republic, Hungary, Poland, and Romania.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42, pp.651-676.
19. Swamidass, P. M. and V. T. Newell, 1987. Manufacturing Strategy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Performance: A Path Analytic Model. Management Science Vol.33, pp.509-524.
20. Venkatraman, N., and Ramanujam, V., 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s, Vol.11,pp.801-814.
21. Vernon, Raymond.,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0,pp.190-207.
22. Yadong, L., 1997. Guanxi and Performance of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n Empirical Inquir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37, pp.51-70
23. Yu, Chwo-Ming., and Ito, Kiyohiko., 1988. Oliqoplistic Reactions And Foreign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19, pp.44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