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惠娟 Wu, Hui-Chuan |
|---|---|
| 論文名稱: |
夫妻所得課稅制度之現況與展望–兼論贍養費的稅法評價 Curr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Income Taxation on Spouses–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eductibility of Alimony |
| 指導教授: |
柯格鐘
Ko, Ke-Chu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 畢業學年度: | 10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8 |
| 中文關鍵詞: | 婚姻 、夫妻 、所得稅 、贍養費 |
| 外文關鍵詞: | marriage, spouses, income tax, alimony |
| 相關次數: | 點閱:65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所得稅法原則上採取單獨申報制度,但同法第15條卻又規定個人一旦結婚後,夫與妻即必須合併薪資以外所得計算稅額,並推由一人為納稅義務人合併申報並繳納夫妻二人之所得稅。在此規定之下,便衍生合併計算、合併申報與合併繳納稅額諸多不合理、不合法之處,顯有違憲法對納稅義務人相關權利之保障。
而我國大法官第696號解釋,雖宣告所得稅法第15條有關夫妻非薪資所得強制合併計算稅額之規定為違憲,解決了夫妻合併計算稅額之問題,惟對合併申報與繳納之規定,卻持合憲見解,以致合併申報、繳納之規定,未能一併受到修正,仍對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產生權利上之侵害。本文因此於分析問題癥結後,提出相關建議,希望成為夫妻課稅制度將來發展之參考。
此外,納稅義務人因贍養費之支出,實已影響其稅捐負擔能力,因此我國所得稅法應就此支出予以適當之反映,以符合納稅義務人之實際所得狀態,與量能課稅原則。
According to Article 2 of Income Taxation ACT, any individual with income sourc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ould file tax return. Meanwhile, everyone is only responsible for his/her own tax. However,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5, spouses are regulated to file a joint return. Under joint return, one of the spouses (husband or wife) will be the only tax payer responsible for declaring and paying the combined income tax. This statute results in lots of unreasonable and illegal problems which violate th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people’s rights.
The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696 has declared that the provision to compute tax on the non-salary income of spouses is unconstitutional, resolving the improper tax computation problem. However it still held that the procedure of filing the joint return(including declaring and paying the tax)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Constitution. The said procedure thus cannot be amended, and continues to injure the rights of tax payers and their spous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come taxation on spouses, the thesis will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statutes amendment.
Furthermore, since the tax payer has paid the alimony, and the payment in effect reduces his tax paying ability, there should be a mechanism to reflect such expenditure to properly evaluate the tax paying ability of the tax payer.
一、 中文文獻
專書
1.Richard Goode,王政一、潘明正譯,個人所得稅,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1974年8月。
2.Roger M.Keesing著,于嘉雲、張啟恭合譯,當代文化人類學,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
3.王建煊,租稅法,自版,2008年8月。
4.皮特涅教授七十歲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變遷中的警察法與公法學-皮特涅教授七十歲祝壽論文集,五南圖書,2008年8月。
5.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2003年4月。
6.吳金柱,租稅處罰法釋論-以營業稅所得稅之租稅行政罰為範圍,五南圖書,2010年9月。
7.李建良、簡資修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0年8月。
8.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12年9月。
9.林錫堯,行政罰法,自版,2012年11月。
10.徐慧怡,贍養費之理論與實務-以美國法與我國法為中心,五南圖書,2004年7月。
11.財政部稅制委員會,2007年主要國家稅制概要,財政部,2007年11月。
12.高鳳仙,親屬法,五南圖書,理論與實務,2010年8月。
13.張昌邦,稅捐稽徵法論,自版,1991年。
14.張勁心,租稅法概論,自版,1979年。
15.張慶輝、鄭文輝、蔡妙姍,綜合所得稅課稅單位之研究,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1989年6月。
16.許育典,憲法,元照,2010年8月。
17.陳清秀,稅法總論,元照,2006年10月。
18.陳祺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三民書局,2007年。
19.彭懷貞,婚姻與家庭,巨流圖書,2009年8月。
20.黃茂榮,稅法總論(第一冊),自版,2002年5月。
21.黃茂榮,稅法總論-稅捐法律關係(第三冊),自版,2008年2月。
22.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翰盧圖書,2002年10月。
23.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月旦,1996年。
24.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稅憲法篇,元照,2005年。
25.葛克昌,綜合所得稅與憲法,所得稅與憲法(增訂版),翰盧圖書,2003年2月。
26.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親屬法,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福利社經銷,2012年8月。
27.藍采風,婚姻與家庭,幼獅文化事業,1996年。
論文集
1.民法與行政法交錯適用-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九),2003年12月。
2.李建良、簡資修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0年8月。
3.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際(第六輯),中央研究院法學研究所籌備處,2009年7月。
期刊
1.吳再益,申論夫妻分開申報所得稅,稅務旬刊,第1280期,76年4月20日。
2.吳金柱,綜合所得稅申報單位淺談-家庭成員應單獨申報,還是合併申報?稅務旬刊第1895期,民93年5月27日。
3.吳金柱,綜合所得稅合併申報問題之探討,稅務旬刊,1280期,1987年4月20日。
4.吳金柱,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減除法制之檢討(上),稅務旬刊,第1962期,2006年3月31日。
5.吳煜宗,制度性保障,月旦法學教室第10期,2003年8月。
6.吳嘉勳,論夫妻之所得應否合併申報,稅務旬刊,第1155期,1983年10月31日。
7.李建良,基本權利的理論變遷與功能體系-從耶林內克「身份理論」談起(下),憲政時代,第29卷第2期,92年10月。
8.林慧芬,從我國法定夫妻財產制修正案談家務有價意義,國家政策論談,第2卷第7期,91年7月。
9.施智謀,民法之規定如何適用於租稅法(二),財稅研究,第11卷第6期,1979年11月1日。
10.柯格鐘,子女列報扶養親屬免稅額的減除-評大法官釋字第692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194期,2012年2月15日。
11.柯格鐘,論個人綜合所得稅之免稅額-大法官釋字第四一五號解釋與所得稅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42期。
12.柯格鐘,論家庭所得課稅制度-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三一八號解釋,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4期,2009年4月。
13.柯格鐘,論量能課稅原則,成大法學第14期,2007年12月15日。
14.凌忠嫄,我國夫妻合併申報制度之檢討與改進,財稅研究第19卷第5期,1989年9月。
15.孫迺翊,社會給付權利之憲法保障與社會政策之形成空間: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關於年金財產權保障及最低生存權保障之判決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第2期,2012年6月。
16.徐慧怡、吳從周,贍養費給付之理論與訴訟實務,月旦法學教室,第83期,2009年9月。
17.馬自誠,夫妻應否合併申報所得稅之探討,立法院院聞,1998年7月1日。
18.馬自誠,所得稅法扣除額合理性之研究,立法院院聞,1992年6月1日。
19.商景明,論夫妻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問題,稅務旬刊,第1216期,1985年7月10日。
20.商景明,我國免稅寬減及標準扣除額之研究,財稅研究,第17卷第4期,1985年7月1日。
21.張哲瑋,家庭制度、課稅單位與司法審查-以夫妻合併課稅制度申報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24期,2006年6月。
22.張桐銳,論憲法上之最低生存保障請求權,政大法學評論,第123期,2011年10月。
23.張觀華,關於夫妻合併申報所得稅問題,稅務旬刊,第908期,1976年12月10日。
24.許耀明,歐盟關於結婚權與組成家庭權之保護,歐美研究第38卷4期,2008年12月。
25.陳美伶,贍養費思想之概念及其沿革,法學叢刊,第115期,1984年7月。
26.陳美伶,贍養費數額之決定與計算,法學叢刊,第116期,1984年10月。
27.陳美伶,贍養費請求權之成立與履行,法學叢刊,第119期,1985年7月。
28.陳敏,租稅法之連帶債務,政大法學論叢,第28期,1983年12月。
29.陳清秀,夫妻所得合併申報課稅問題-釋字第六九六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10期,2012年11月。
30.陳清秀,生存權的保障與租稅的課徵,植根雜誌,第10卷第8期,1994年8月。
31.陳清秀,社會國家原則在稅法上之運用(上),台灣法學雜誌,164期,2010年11月15日。
32.陳清秀,量能課稅原則在所得稅法上之實踐-綜合所得稅裁判之評析,法令月刊,第58卷第5期,2007年5月。
33.陳愛娥,行政處分的構成要件效力與行政罰中之不作為、故意或過失-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年度判字第一五九四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34期,2002年5月。
34.黃士洲,扶養親屬免稅額之列報與婚姻、家庭的制度性保障-從最高行政法院九二年判字第一二0六號與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三年簡字第第七0八號判決論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
35.黃士洲,婚姻、家庭的制度性保障與夫妻所得合併申報-所得稅對婚姻、家庭制度的承接與干預,月旦法學雜誌第176期,2010年1月。
36.黃士洲,稅法連帶債務的成立及責任範圍-以遺產欠稅類推民法概括繼承的實務為核心,月旦法學教室,第22期,2004年8月。
37.黃士洲,列舉扣除額的改定適用與基本權保障-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五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52期,2008年1月。
38.葛克昌,租稅國家之婚姻家庭保障任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42期,2007年3月。
39.葛克昌,租稅優惠、平等原則與違憲審查-大法官釋字第五六五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16期,2005年1月。
40.「綜合所得稅夫妻合併申報制度應予檢討」座談會紀要,全國律師,2011年2月。
41.劉代洋,王尤玲,論現行稅制對婚姻與職業婦女稅負之影響,財稅研究第30卷第1期,1998年1月。
42.蔡孟彥,從憲法保障檢討扣免額(上),稅務旬刊,第2059期,2008年12月10日。
43.蔡孟彥,從憲法保障檢討扣免額(中),稅務旬刊,第2060期,2008年12月20日。
44.蔡碧真,論隔代養育之免稅額適用條件,稅務旬刊,第1959期,2006年2月28日。
45.蔡維音,社會救助與個人綜合所得稅上對最低生存基礎界定之交互考察,月旦法學雜誌,第212期,2013年1月。
46.蔡維音,論家庭之制度性保障-評釋字第五O二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63期,2000年8月。
47.鄧學仁,我國離婚法之問題與修正,政大法學評論,第65期。
48.謝榮堂,夫妻所得共同合併申報所得稅之合憲性疑慮-釋字第六九六號,月旦裁判時報第14期,2012年4月。
研究計畫
1.何怡澄、賴育邦、羅光達,我國綜合所得稅課稅單位制之研究,財政部101年度委託研究計畫,101年8月。
2.葛克昌,欠稅與限制出境-以釋字第三四五號解釋為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2001年度。
論文
1.杜承翰,同性婚姻合法化正當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2.辛純浩,我國綜合所得稅課稅單位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5月。
3.張全成,課稅單位之研究-以我國夫妻合併申報制度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4.張麗真,我國綜合所得稅課稅單位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6月。
5.陳威帆,從扶養親屬免稅額相關判決看婚姻家庭保障之建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6.黃士洲,稅法對私法的承接與調整,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1月。
7.黃鳳嬌,租稅法上之協力義務與舉證責任,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8.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7月。
9.廖孟意,稅法上連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二、 外文文獻
判決
1.Poe, collector of internal revenue v. Seaborn, 282 U.S 101. (1930)
2.Hoeper v. Tax Commision of Wisconsin states, 284 U.S 206 (1931)
三、 網站資料
1.台北市社會局低收入戶生活補助,http://www.bosa.tcg.gov.tw/i/i0300.asp?l1_code=06&l2_code=01&fix_code=0601003&group_type=1(最後瀏覽日:2013.06.17)。
2.司法院大法官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index.asp(最後瀏覽日:2013.07.17)。
3.司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judicial.gov.tw/(最後瀏覽日:2013.07.17)。
4.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最後瀏覽日:2013.07.17)。
5.行政院內政部,歷年最低生活費一覽表,http://sowf.moi.gov.tw/10/news/101%E5%B9%B4%E8%88%87%E6%AD%B7%E5%B9%B4%E6%9C%80%E4%BD%8E%E7%94%9F%E6%B4%BB%E8%B2%BB%E4%B8%80%E8%A6%BD%E8%A1%A8.htm。(最後瀏覽日:2013.06.17)。
6.行政院即時新聞-行政院通過所得稅法第15條修正草案,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773443CA5AA6A64C(最後瀏覽日:2013.04.16)。
7.行政院第8屆送請立法院審議法案草案總覽,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5.aspx?n=875F36DB32CAF3D8&sms=7BD79FE30FDFBEE5&s=3CE58090F69CB36A(最後瀏覽日:2013.04.16)。
8.何怡澄、郭振雄,德國所得稅課稅單位的折半乘二制,http://pubfin.nccu.edu.tw/faculty/FPTS/news20130306.pdf(最後瀏覽日:2013.05.06)。
9.美國內地稅務局2011年9月第971號公報,http://www.irs.gov/pub/irs-pdf/p971.pdf (最後瀏覽日:2013.08.11)
10.美國內地稅務局,topic 452-贍養費支付,http://www.irs.gov/taxtopics/tc452.html(最後瀏覽日:2013.06.17)。
11.美國內地稅務局,第18章贍養費,http://www.irs.gov/publications/p17/ch18.html(最後瀏覽日:2013.08.09)
12.美國內地稅務局網站,所得稅率表,http://www.irs.gov/pub/irs-pdf/i1040tt.pdf。(最後瀏覽日:2013.05.06)。
13.財政部,公告102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及課稅級距之金額,http://www.mof.gov.tw/ct.asp?xItem=69696&ctNode=657&mp=1(最後瀏覽日:2013.05.07)。
14.財政部,歷年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之變更及稅率之調整,http://www.mof.gov.tw/public/Data/statistic/Year_Tax/96%E9%9B%BB%E5%AD%90%E6%9B%B8/htm/4900.htm(最後瀏覽日:2013.05.29)。
15.財政部臺灣省南區國稅局,「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減輕家庭育兒負擔,2012.08.01新聞稿,http://www.ntbsa.gov.tw/etwmain/front/ETW118W/CON/1251/6285719818090748253?tagCode=,所得稅法第17 (最後瀏覽日:2013.06.17)。
16.財政部賦稅署:薪資所得者租稅負擔之說明,2011.01.05新聞稿,http://www.mof.gov.tw/ct.asp?xItem=61236&ctNode=407(最後瀏覽日:2013.05.23)。
17.稅制不公!年賺17兆卻免繳稅?天下雜誌,2012.09.19,http://www.nownews.com/2012/09/19/91-2855488.htm#ixzz2XuA8AFEI(最後瀏覽日:2013.07.03)。
18.黃昭勇,企業賺百億,繳稅比上班族低,天下雜誌,2013.05.28,http://tw.news.yahoo.com/%E4%BC%81%E6%A5%AD%E8%B3%BA%E7%99%BE%E5%84%84--%E7%B9%B3%E7%A8%85%E6%AF%94%E4%B8%8A%E7%8F%AD%E6%97%8F%E4%BD%8E-075147321.html(最後瀏覽日:2013.05.29)。
19.新加坡稅務局,本國國民稅務,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01.aspx?id=86(最後瀏覽日:2013.06.17)。
20.新加坡稅務局,其他所得中「charge」類之範圍,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04.aspx?id=144(最後瀏覽日:2013.06.17)。
21.新加坡稅務局,配偶減免額,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04.aspx?id=218(最後瀏覽日:2013.06.17)。
22.新加坡稅務局,應稅所得,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aspx?id=108(最後瀏覽日:2013.06.17)。
23.簡鳴志、蘇建榮,租稅對我國已婚男性勞動供給的影響-生命循環模型的實證分析,http://econ.ndhu.edu.tw/files/ee/ee7/%E5%85%AC%E9%96%8B%E7%99%BC%E8%A1%A8%E8%AB%96%E6%96%87/2C-4%E8%98%87%E5%BB%BA%E6%A6%AE.pdf(最後瀏覽日:2013.05.24)。
校內:立即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