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李龍雯 Li, Long-Wun |
|---|---|
| 論文名稱: |
三屋大五郎在臺之教育及文筆活動的研究 The Study of Mitsuya Daigoro’s education and writing activity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吳密察
Wu, Mi-Cha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 畢業學年度: | 10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20 |
| 中文關鍵詞: | 三屋大五郎 、《臺灣教育會雜誌》 、《臺南新報》 、漢文欄 、日治時期 |
| 外文關鍵詞: | Mitsuya Daigoro, Chinese Version of Taiw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Tainan-Simpo, Han-Wen Colum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9 下載:7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研究日治時期在臺日人三屋大五郎的教育及文筆相關活動。在他的生命中,約有一半的歲月在臺灣度過。在臺灣的這段日子,他除了具有教師身份外,亦先後擔任《臺灣教育會雜誌》與《臺南新報》之漢文欄主編,由於其自身的優秀漢文能力,故在這些刊物上發表過不少漢文漢詩作品。同時,也藉由教師與編輯的雙重身份,與在地臺灣士紳文人產少許多互動。本論文即是觀察這些作品中所呈現出的意義,並給予三屋大五郎在臺灣歷史上有一個客觀的定位與評價。
Mitsuya Daigoro was the Japan teacher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Daigoro spent half of his life in Taiwan. In these days, he was also an editor in Han-wen column. He served Chinese Version of Taiw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and Tainan-Simpo. Because of his good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he wrote many Han-wen classical pomes in Chinese Version of Taiw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and Tainan-Simpo Han-wen column. Mitsuya Daigoro had interacted with Taiwan intellectuals through Han-wen classical pomes.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Daigoro’s education and writing activity, and this trying to present Mitsuya Daigoro’s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報章雜誌: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五南復刻出版,1994年。
《臺南新報》復刻版,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立圖書館,2009年。
《臺灣教育會雜誌》復刻版,沖繩:ひるぎ社,1996年。
《臺灣教育》,臺北,臺灣教育會。
《宜蘭文獻雜誌》,宜蘭,宜蘭市縣立文化中心。。
日治史料: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北,臺灣總督府。
林品桐譯著:《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教育史料彙編:明治二十九年七月至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專書(以下依出版年排序):
笹川種郎:《支那文學史》,東京,博文館,1898年。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內藤素生編:《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
鳥居兼文編:《芝山巖史》,臺北,芝山巖史刊行會,1932年。
臺南新報社編:《故富地社長社葬記念錄》,臺南,臺南新報社,1934年。
臺灣新民報編:《臺灣人士鑑》(昭和9年版),1934年。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新高新報社,1937年。
平野正義編:《臺北州宜蘭公學校創立四拾周年記念誌》,臺北,臺北州宜蘭公學校,1939年。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18年版),1943年。
佐藤源治:《臺灣教育の進展》,臺北,臺灣出版文化,1943年。
王振惠、游醒民、黃典權編修:《臺南市.人物志》,臺南,臺南市政府,1979年。
田中一二編:《臺灣年鑑》(昭和三年版),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新民報:《臺灣人士鑑》(昭和九年版)復刻版,東京,湘南堂書店,1986年。
張厚基:《長榮中學百年史》,台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發行,1991年。
沈茂蔭編:《苗栗縣志》,苗栗,苗栗縣文化局,1993年。
羊子喬編:《郭水潭集》,臺南,台南縣文化局,1994年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復刻本2刷,1995年。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
吳毓琪:《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吳密察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吳密察監修、遠流臺灣館編著:《臺灣史小百科》,臺北,遠流出版,2000年。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張福春總編:《思果集:陳如鶴老師紀念文集》,新竹,陳郭秋津,2001年。
張寶三、楊儒寶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年。李郁周:《臺灣書家書事論集》,臺北,蕙風堂,2002年。
王詩琅:《臺灣人物誌》,臺北,臺灣海峽學術,2003年。
施懿琳等著:《臺灣文學百年顯影》,臺北,玉山社,2003年
吳文星等編:《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書局,2003年。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撰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許雪姬等撰:《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灣古典散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主編:《第六屆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9年。
許錫慶譯注:《臺灣教育沿革誌(中譯本)》,南投,臺灣文獻館,2010年。
期刊論文及學位論文:
王順隆:〈日治時期臺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收錄於《臺灣風物》第49卷4期,1999年。
李知灝:《吳德功「瑞桃齋詩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室屋麻梨子:〈《台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明純:〈國策、機關誌與再現書寫--以《台灣教育會雜誌》、《台灣愛國婦人》、《新建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收錄於《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4期,2008年。
余怡儒:《吳德功的歷史書寫與時代關懷》,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張瑜庭:〈《日本與臺灣的漢學連結—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11)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郁芬:〈《臺南新報》漢文欄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線上參考資料:
日本維基百科:http://ja.wikipedia.org/
日本國會圖書館:http://iss.ndl.go.jp/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j.ntl.edu.tw.ezproxy.lib.ncku.edu.tw:2048/cgi-bin/gs32/gsweb.cgi/ccd=zq.FSQ/main?db=webmge&menuid=index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b.ntl.edu.tw.ezproxy.lib.ncku.edu.tw:2048/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中華博物網:http://www.gg-art.com/
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臺灣日日新報》(漢珍/YUMANI清晰電子版)
http://p8001-cdnete.lib.ncku.edu.tw.ezproxy.lib.ncku.edu.tw:2048/
線上臺灣歷史辭典:http://tkb.nmth.gov.tw/Doth/Default.aspx?2
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cls.hs.yzu.edu.tw/TWP/b/b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