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劉玹妏 Liu, Hsuan-Wen |
|---|---|
| 論文名稱: |
「帶路倡議」在東南亞之影響分析:以緬甸皎漂港為例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Southeast Asia: A case study of Myanmar’s Kyaukphyu Port |
| 指導教授: |
王宏仁
Wang, Hung-J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graduate program in political economy |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 畢業學年度: | 10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6 |
| 中文關鍵詞: | 中國崛起 、帶路倡議 、東南亞 、皎漂港 、債務陷阱 、地緣政治學 |
| 外文關鍵詞: | China’s Ris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outheast Asia, Kyaukphyu Port, Debt-Trap, Geopolitics |
| 相關次數: | 點閱:183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緬甸位處南亞、東協及中國三大經濟體的交會處,有絕佳的地理位置,是美、 印、日爭相拉攏的對象,在帶路倡議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筆者聚焦在中 緬簽署的帶路項目作為觀察,試圖梳理出帶路倡議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並進一步探 討是西方說的債務陷阱,還是有助促進中緬雙邊關係及經貿發展。本研究聚焦皎漂 港之發展,藉由觀察中緬關係及透過地緣政治學的觀點切入,以次級資料分析及個 案討論來了解其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皎漂港的談判過程,主要歷經兩任緬甸總統, 兩任總統在國際型會議或公開談話上,對帶路倡議都表示歡迎,但皎漂港的興建卻 比預期中慢,甚至還一度停滯不前。研究發現緬甸官民間對中緬合作所持立場有一 些差距,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出現在地抵抗聲音,這些抵抗對中緬合作都可能是一 種負面影響。中緬官方在投資與援助的合作上,大多停留在政府間的交往,忽略民 間的往來,居民認同感不強。2020 及 2021 年中國高層先後訪緬,看似對項目擱置 有一些突破,然而,2021 年中國訪緬後,即發生緬軍政變及持續面臨新冠疫情衝 擊,這些都是現階段及未來緬甸局勢變化存在的風險和挑戰。
The study emphasiz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Kyaukpyu and tackles through observ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and the perspective on geopolitics, using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discussion to comprehend the impact on Southeast Asia.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on Kyaukpyu underwent two terms of Myanmar presidents while the two presidents both expressed embracement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t international forums or public speeches. However, the building of Kyaukpyu fell behind expectation and even remained stagnant for some period of time. Studies suggest some disagreement on China-Myanmar cooperation from the stance held by private sectors of Myanmar, where local voices of resistance appeared against the project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uch resistances could becom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The investment and assistanc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Myanmar governments mostly remains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but neglects the transactions between private sectors, resulting in weak recognition in residents. The top officials from China have visited Myanmar in 2020 and 2021 and the visits seemed to have reached some breakthroughs in project stagnation. Nonetheless, the military coup in Myanmar and continuous COVID-19 pandemic impact after visiting Myanmar in 2021 become the existing risk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volatile situations in Myanmar now and in the future.
壹、中文部分
BBC中文網,〈中國將出資4百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4/11/141108_china_silkroadfund〉,檢索日期:2021年4月19日。
BBC中文網,〈美伊關係:美國實施新制裁 針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019年6月25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8754312〉,檢索日期:2021年4月27日。
BBC中文網,〈緬甸問題:中國「改口」背後有哪些考量〉,2017年11月20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2060014〉,檢索日期:2021年5月6日。
BBC中文網,〈羅興亞難民危機:緬甸成為中印等國博弈新戰場〉,2017年9月8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1192837〉,檢索日期:2021年5月5日。
Beth Walker,〈「所有有爭議案都是中資案」 緬甸反中情緒日增〉,2014年07月17日,〈https://e-info.org.tw/node/99426〉,檢索日期:2021年5月20日。
GFP網站,〈https://www.globalfirepower.com/countries-comparison-detail.php?country1=united-states-of-america&country2=china〉,檢索日期:2021年3月26日。
MoneyDJ新聞,〈習大訪緬!外媒:擬繞過麻六甲海峽 另闢輸油道避封鎖〉,2020年1月17 日,〈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n2gPZJ〉,檢索日期:2021年4月29日。
Om Prakash Dahiya,〈印度的東進政策與印太戰略〉,《歐亞研究》,第11期,2020年4月,頁59-66。
TheGlocal,〈緬甸政變-中國意料之外的局面?〉,2021 年2月26日,〈https://tw.news.yahoo.com/%E7%B7%AC%E7%94%B8%E6%94%BF%E8%AE%8A%EF%BC%8D%E4%B8%AD%E5%9C%8B%E6%84%8F%E6%96%99%E4%B9%8B%E5%A4%96%E7%9A%84%E5%B1%80%E9%9D%A2%EF%BC%9F-230051054.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31日。
一帶一路網,〈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tm_id=540〉,檢索日期:2019年5月30日。
一帶一路網,〈https://www.yidaiyilu.gov.cn/zchj/rcjd/958.htm〉,檢索日期:2019年5月30日。
人民日報,〈有電就有美好未來〉,2020年1月1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wer/2020-01/14/c_1210437741.htm〉,檢索日期:2021年5月19日。
人民日報,〈習近平同緬甸總統溫敏互致賀電〉,2020年6月9日,〈http://www.dswxyjy.org.cn/BIG5/n1/2020/0609/c423712-31739893.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31日。
人民網,〈http://money.people.com.cn/BIG5/n1/2018/0419/c42877-29935626.html〉,檢索日期:2020年6月30日。
人民網,〈中歐班列、路橋項目…“一帶一路”交通互聯突破不斷〉,2019年4月26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19/0426/c1004-31051418.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30日。
人民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 〈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9/0423/c419242-31043846.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
人民網,〈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開啟中緬關系新時代〉,2020年1月16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0/0116/c1001-31552117.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19日。
人間福報,〈倡議各國打造廉潔共贏之路 帶路峰會 習再宣示陸將擴大開放〉,2019年4月27日,〈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49877〉,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大紀元台灣,〈「一帶一路」寫入黨章 分析:增加政治壓力〉,2017年10月25日,〈https://www.epochtimes.com.tw/n230439/%E4%B8%80%E5%B8%B6%E4%B8%80%E8%B7%AF%E5%AF%AB%E5%85%A5%E9%BB%A8%E7%AB%A0-%E5%88%86%E6%9E%90-%E5%A2%9E%E5%8A%A0%E6%94%BF%E6%B2%BB%E5%A3%93%E5%8A%9B.html〉,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工商時報,〈安倍25日訪陸 聚焦經貿合作〉,〈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013000278-260203?chdtv〉,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
中央社,〈中星南寧共識先推交通建設〉,〈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570773〉,檢索日期:2021年4月19日。
中央通訊社,〈王毅:一帶一路不是馬歇爾計劃〉,2018年8月24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808240041.aspx〉 ,檢索日期:2020年7月19日。
中央通訊社,〈無人機精準斬首 美空襲狙殺伊朗高級將領〉,2020年1月3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1030212.aspx〉,檢索日期:2021年4月27日。
中央廣播電台,〈緬甸動盪衝擊北京利益 影響戰略礦產供應〉,2021年3月5日,〈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3419〉,檢索日期:2021年5月31日。
中時電子報,〈多部門整合 體現大國外交〉, 2018年3月14日,〈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E5%A4%9A%E9%83%A8%E9%96%80%E6%95%B4%E5%90%88+%E9%AB%94%E7%8F%BE%E5%A4%A7%E5%9C%8B%E5%A4%96%E4%BA%A4-KolNON,檢索日期:2020年7月20日。
中時電子報,「帶路峰會閉幕 朋友圈擴大」,2019年4月28日,〈https://tw.news.yahoo.com/%E5%B8%B6%E8%B7%AF%E5%B3%B0%E6%9C%83%E9%96%89%E5%B9%95-%E6%9C%8B%E5%8F%8B%E5%9C%88%E6%93%B4%E5%A4%A7-215004686--finance.html〉,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中時電子報,「解析現階段『一帶一路』的發展風險」,2018年5月4日,〈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80504001838-262113?chdtv〉,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一帶一路”“五通”目標的實現策略〉,2017年08月18日,〈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7/0818/c83859-29478887.html〉,檢索日期:2020年4月22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外交理論核心和實踐指南〉,〈http://cpc.people.com.cn/BIG5/n/2014/0610/c68742-25127185.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2日。
中國時報,〈美智庫:一帶一路非陸版馬歇爾計畫〉,2018年9月23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23000478-260108?chdtv〉 ,檢索日期:2020年7月19日。
中國產經新聞,〈一帶一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與東協合作的新亮點,〈https://kknews.cc/finance/xne2lvg.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20日。
中國經濟網,〈“一帶一路”上的經濟走廊:中国-中南半島經濟走廊〉,〈http://intl.ce.cn/specials/zbjj/201704/19/t20170419_22131327.s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20年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情況〉,〈http://hzs.mofcom.gov.cn/article/date/202101/20210103033292.s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官網,〈http://history.mofcom.gov.cn/?bandr=mdyydyldgx〉,檢索日期:2019年5月31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駐緬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官網,〈https://www.roc-taiwan.org/mm/index.html〉,檢索日期:2020年4月14日。
中華民國經濟部即時新聞,〈南向深耕智慧拓銷 中小企業南向國際高峰論壇 東南亞商機無限,台灣中小企業卡位要趁早〉,2018年11月19日〈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81782〉,檢索日期:2019年9月23日。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經貿大辭典,〈https://web.wtocenter.org.tw/Dictionary.aspx?pid=217〉,檢索日期:2020年8月2日。
中評網,〈“一帶一路”在緬甸實施的進展、問題及建議〉,2018年7月31日,〈http://hk.crntt.com/doc/1051/2/2/9/105122916_2.html?coluid=137&kindid=11250&docid=105122916&mdate=0802105946〉,檢索日期:2019年6月2日。
孔小惠,〈地緣政治的涵義、主要理論及其影響國家安全戰略的途徑分析〉,《世界地理研究》 ,第19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9-26。
方天賜,〈印度對於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的解讀及回應〉,《戰略安全研析》,第124期,2015年8月,頁44-50。
方淇,〈緬甸的抵抗政治:以皎漂建設項目為例〉,2018年7月,「亞洲抵抗政治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2068979_China-Myanmar_Kyaukpyu_Project_A_Comparison_of_Farmer_and_Fisherman_Resistance〉,檢索日期:2020年4月20日。
王文岳,〈美中競合下中國於東南亞的外交布局〉,《歐亞研究》,第13期 ,2020年10月,頁37-42。
王梅玲,2012年10月,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73/〉,檢索日期:2019年6月4日。
王震,〈制衡中國? —中美日印在緬甸影響力變遷分析(2010~2018)〉,《南亞研究》,2019年第2期,頁19-38。
王繼舜,〈印度視角下的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戰略〉,《戰略安全研析》,第150期,2018年5-6月,頁31-39。
世界日報,〈避免質疑…中國與緬甸簽「皎漂港」協議 規模大減〉,2018年11月10日,〈https://www.worldjournal.com/5970821/article-%E9%81%BF%E5%85%8D%E8%B3%AA%E7%96%91%E4%B8%AD%E5%9C%8B%E8%88%87%E7%B7%AC%E7%94%B8%E7%B0%BD%E3%80%8C%E7%9A%8E%E6%BC%82%E6%B8%AF%E3%80%8D%E5%8D%94%E8%AD%B0-%E8%A6%8F%E6%A8%A1%E5%A4%A7%E6%B8%9B/〉,檢索日期:2019年4月16日。
台灣焦點通訊社,〈什麼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https://eventsinfocus.org/issues/177〉,檢索日期:2021年3月10日。
白捷隆,〈美日對外援助政策之比較研究〉,2004年,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吉敏,〈中緬經濟走廊(CMEC)協定與緬甸的未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楊聰榮副教授主持2019 年 11 月 15 日漢學中心寰宇漢學講座專題演講,檢索日期:2021年5月23日。
自由時報,〈中國袒護緬軍政變致排華情緒激升 華社公開譴責中國政府〉,2021年2月6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34011〉,檢索日期:2021年5月31日。
自由時報,〈翁山蘇姬訪中 平衡與美、中關係〉,2016年8月21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023771〉,檢索日期:2019年6 月2日。
自由時報,〈超法趕英!印度幹掉法國 躍升世界第六大經濟體〉,2018年7月14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488401〉,檢索日期:2019年5月23日。
自由時報,〈簽署貿易協議之際 習近平突訪緬甸引關注〉,2020年1月14日,〈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39772〉,檢索日期:2021年4月26日。
吳佩殊,〈日本對東南亞各國ODA實施概況〉,《亞太研究通訊》,第四期,2006年7月,頁110-133。
吳雪鳳,「從地緣政治學的觀點看歐洲統合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11卷第2期, 2017年6月,頁38-62,DOI:10.6284/NPUSTHSSR.2017.11(2)3
吳興唐,〈關於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幾點思考〉,〈http://cpc.people.com.cn/n/2013/0726/c187710-22336416.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14日。
呂芳城,〈台灣地緣戰略地位變遷之研究〉,2002年,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頁68-69。
宋鎮照,《一帶一路、東盟與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初版。
宋鎮照、張文德,《東南亞崛起中-窺視東南亞的面貌與商機》,台北:五南,2019年4月初版一刷。
希望之聲,〈緬甸的巨大機會與風險 習近平到訪最大任務是什麼?〉,2020年1月21日,〈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34588?lang=b5〉,檢索日期:2020年4月1日。
李一平,〈冷戰後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探析〉,台灣與四鄰工作坊座談會,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2005年11月28日。
李文堂,〈強權關係與東南亞區域發展之研究:以東協、中國與美國的互動視之〉,2015年,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李政昆,〈俄哈關係下的歐亞經濟聯盟〉,《戰略安全研析》,第156期,2019年,頁82-91。doi: 10.30382/SSA.201906_(156).0008
李晨陽,〈緬甸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世界知識》,第16期,2016年,頁73。
李晨陽、張添,〈被炒作的中緬經濟走廊建設中的“債務陷阱”〉,《世界知識》,第8期,2019年,頁73。
李開國,〈臺商海外經貿投資法制之比較研究-以中國大陸、泰國及緬甸為中心〉,2018年7月,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法律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論文,頁7。
每日頭條,〈重磅消息!中緬皎漂深水港項目重大進展,前期工作正式啟動〉, 2019年7月11日,〈https://kknews.cc/zh-tw/finance/vl9mgel.html〉,檢索日期:2020年4月18日。
每日頭條,〈劉英: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倡議與馬歇爾計劃有本質區別〉,2019年 4月24日,〈https://kknews.cc/other/jkeb3v6.html〉,檢索日期:2020年7月19日。
沈旭暉,〈另起爐灶:印度版「一帶一路」〉,〈https://simonshen.blog/2017/05/23/%E5%8F%A6%E8%B5%B7%E7%88%90%E7%81%B6%EF%BC%9A%E5%8D%B0%E5%BA%A6%E7%89%88%E3%80%8C%E4%B8%80%E5%B8%B6%E4%B8%80%E8%B7%AF%E3%80%8D/〉,,檢索日期:2020年9月3日。
灼見商業專欄,〈一帶一路漸見成果 踏實迎挑戰〉,2018年10月24日,〈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4%B8%80%E5%B8%B6%E4%B8%80%E8%B7%AF%E6%BC%B8%E8%A6%8B%E6%88%90%E6%9E%9C-%E8%B8%8F%E5%AF%A6%E8%BF%8E%E6%8C%91%E6%88%B0/〉,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周浩霖,〈中國搶進緬甸取能源、打通直往印度洋水路,翁山蘇姬如何接招?〉,《報導者》,2021年1月22日,〈https://www.twreporter.org/a/china-myanmar-economic-corridor〉,檢索日期:2021年6月18日。
尚榮安譯,《個案研究法》,弘智出版社,2001年2月15日。
旺報,〈社評-「一帶一路」成功 首要敦親睦鄰〉,2015年3月18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8001054-260310?chdtv〉,檢索日期:2019年6月3日。
旺報,〈社評-對外投資受挫 一帶一路挑戰大〉,2015年2月9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9000873-260310?chdtv〉,檢索日期:2019年6 月2日。
旺報,〈習17日訪緬甸 建抗印太戰略據點〉,2020年1月15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115000064-260301?chdtv〉,檢索日期:2021年5月25日。
旺報,〈瀾湄機制 支撐一帶一路〉,2019年9月20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920000234-260310?chdtv〉,檢索日期:2020年3月29日。
明報,〈陳亨達常務副會長發表一帶一路專題十四:「孟中印緬走廊建設的難關」〉,〈https://www.hkchcc.com/a/111175-cht〉,檢索日期:2021年4月20日。
林佾靜,〈緬甸的改革開放與亞太大國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第59期,2017年7月,頁105-140。
林長慶,〈「中國大陸-東協服務貿易協定」承諾與對臺灣影響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 5 卷第 6 期 ,2007年6月。頁88-96。
林建岳,《香港美事》,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12月,頁415。
林若雩,〈評析中國於東亞高峰會之角色〉,「了解崛起中的中國」學術研討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2005年11月。
林泰和,〈中國大陸的全球治理〉,《展望與探索》,第 17 卷第 8 期,2019年 8 月,頁7-14。
林德昌,〈海峽兩岸在非洲地區的經援政策〉,《中國大陸研究 》,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 ,,頁63-83。
邱坤玄,〈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 2010 年 10 月,頁1-41。
前進東南亞 ,〈剖析東南亞受中國一帶一路影響的層面〉,2019 年 1 月 8 日, 〈https://wowasean.com/one-belt-one-road-initiative-reshaping-south-east-asia/〉,檢索日期:2019 年 9 月 22 日。
前線網,〈推動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公正合理〉,〈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7/0817/c40531-29477509.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
姜秀敏、梁譯文,〈一帶一路”倡議下中緬合作困境及對策〉,《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2期,2018年4月,頁67-73。
施子中,〈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中共外交戰略之轉變〉,《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期,2007年1月,頁8-12。
柯玉枝,〈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外交從「內向經濟」至「政經並行」,《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2000年5月,頁71-88。
看中國,〈拜登送禮 習近平雀躍 一個大危機成型(圖)〉,2021年4月6日,〈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4/06/967851.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29日。
美國之音,〈【美學者認為一帶一路正在死去】還有專家勸美國政府「中國想到處撒錢幹嘛要阻止」〉,2019年4月30日,〈https://buzzorange.com/2019/04/30/american-experts-about-one-belt-one-road/〉,檢索日期:2019年5月21日。
美國之音,〈一帶一路》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再次偉大?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的風險和挑戰〉,2017年5月13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265774?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38663234393534363432323764396639_1558456465〉,檢索日期:2019年5月22日。
美國之音,〈習近平2020新年為何首訪緬甸?落實「一帶一路」項目,協助調解羅興亞難民危機〉,2020年1月14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2181885?mode=whole〉,檢索日期:2021年4月26日。
美國之音,〈緬甸局勢火爆 北京想不趟渾水卻左右為難〉,2021年4月4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myanmar-and-beijing-20210404/5840039.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31日。
胡玉琴,2007年3月9日,〈http://sherry0828.blogspot.com/〉,檢索日期:2019年6月4日。
胡雅芳,〈公部門企業創新服務之研究-以台鐵郵輪式列車為例〉,2011年4月,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計畫書,頁7。
胡聲平,〈「帶路倡議」在中東歐與東南亞的進展與阻力〉,《南華社會科學論叢》,第6期,2019年7月,頁27-70。
范景峰,《建設新絲綢之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
香港01,〈王毅訪問緬甸後中緬達成多項政治共識 中國無償提供一批新冠疫苗〉,〈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573628/%E7%8E%8B%E6%AF%85%E8%A8%AA%E5%95%8F%E7%B7%AC%E7%94%B8%E5%BE%8C%E4%B8%AD%E7%B7%AC%E9%81%94%E6%88%90%E5%A4%9A%E9%A0%85%E6%94%BF%E6%B2%BB%E5%85%B1%E8%AD%98-%E4%B8%AD%E5%9C%8B%E7%84%A1%E5%84%9F%E6%8F%90%E4%BE%9B%E4%B8%80%E6%89%B9%E6%96%B0%E5%86%A0%E7%96%AB%E8%8B%97〉,檢索日期:2021年5月31日。
香港貿易發展局網,〈http://china-trade-research.hktdc.com/business-news/article/%E4%B8%80%E5%B8%B6%E4%B8%80%E8%B7%AF/%E3%80%8C%E4%B8%80%E5%B8%B6%E4%B8%80%E8%B7%AF%E3%80%8D%E5%BB%BA%E8%A8%AD/obor/tc/1/1X3CGF6L/1X0A36B7.htm〉,檢索日期:2019年5月30日。
紐約時報中文網,〈「一帶一路」是債務陷阱外交嗎?〉,2019年4月29日,〈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90429/china-belt-road-initiative/zh-hant/〉,檢索日期:2019年6月3日。
翁明賢,〈美日印澳在南海的角色〉,趙春山主編,《東亞區域安全形勢評估(2014-2015)》,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15年,頁90。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網站,〈https://www.aseancenter.org.tw/%E6%9D%B1%E5%8D%94%E7%99%BC%E5%B1%95%E7%B0%A1%E4%BB%8B〉,檢索日期:2021年3月30日。
高志雄,〈中共「新型大國關係」外交戰略的意涵〉,《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3期,2016年6月,頁29-44。
張芸瑋,〈台灣開拓國際關係的另一條道路—從歐盟外援政策建構台灣對外關係的新策略〉,《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3期,2006年3月30日,頁81-89。
張郁慧,〈中國對外援助研究〉,2006年,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博文,〈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援助:分析與評價〉,《國際經濟合作》, 2014年04期,頁38-42。
張棋炘,〈印度對外政策剖析:從東望邁向東進〉,《國際與公共事務》,第 4 期,2016 年 7 月,頁67-102。
張翔一 、黃亦筠、辜樹仁,〈10個國家一個力量〉,2014年9月30日,《天下雜誌》,第557期,〈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1510〉,檢索日期:2020年9月23日。
張劍荊,〈中國外交進入話語權意識高漲時代〉,〈http://magazine.sina.com/bg/nfcmag/200806/2008-03-20/114711016.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
梁東屏,〈王毅促緬落實一帶一路 〉,《亞洲週刊》,2021年第5期,2021年1月22日。
眾新聞,〈緬甸可作為「海上新絲路」重要支點並緩解「馬六甲困局」〉,〈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9487/%E6%B5%B7%E4%B8%8A%E7%B5%B2%E7%B6%A2%E4%B9%8B%E8%B7%AF-%E4%B8%80%E5%B8%B6%E4%B8%80%E8%B7%AF-%E4%B8%AD%E7%B7%AC%E9%97%9C%E4%BF%82-19487/%E7%B7%AC%E7%94%B8%E5%8F%AF%E4%BD%9C%E7%82%BA%E3%80%8C%E6%B5%B7%E4%B8%8A%E6%96%B0%E7%B5%B2%E8%B7%AF%E3%80%8D%E9%87%8D%E8%A6%81%E6%94%AF%E9%BB%9E%E4%B8%A6%E7%B7%A9%E8%A7%A3%E3%80%8C%E9%A6%AC%E5%85%AD%E7%94%B2%E5%9B%B0%E5%B1%80%E3%80%8D〉,,檢索日期:2021年4月21日。
郭武平,〈「歐亞經濟聯盟」在歐亞合作中扮演 的角色—兼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之競合〉, 《全球政治評論》,第59期,2017年7月,頁 23-50。
陳世陽,〈試析國際關係民主化〉,《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4月1日 ,頁55-57。
陳利君,〈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為抓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頁11-32。
陳牧民、陳宛郁,〈軟實力、巧實力與公共外交〉,《圖解國際關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9月五版一刷,頁24-25。
陳牧民、陳宛郁,〈權力平衡與霸權穩定〉,《圖解國際關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9月五版一刷,頁20-21。
陳秉逵,〈一帶一路與南亞—中印關係與孟加拉灣經濟走廊前景〉,《歐亞研究》, 第3期,2018年4月,頁47-54。
陳振鈞,〈中國對非洲經援政策之研究(1990-2005)〉,2007年,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4。
陳純如,「洞朗事件對中印邊界問題與中印關係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57卷第1期,2018 年3月,頁105-116。
陳華昇,〈印度「東進政策」及 其對台印關係之影響〉,《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0卷第2期 ,2017年2月,頁94-99。doi:10.29656/TERM.201702.0015
陳竫詒,〈中國的一帶一路會不會默默死掉?〉,《天下雜誌》,第667期 , 2019年2月25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4124#_=_〉。
陳義彥等譯,《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2009年革新修正版)》,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月,頁307-328。
陳衡志,〈從柔性權力(Soft Power)理論談論美國文化影響力〉,《史學研究》,第21期,2007年12月1日 ,頁245-262。DOI: 10.29438/THR.200712.0008。
陳鴻瑜,〈東亞共同體之倡議與建構〉, 江啟臣、洪財隆主編,《東亞經濟整合趨勢論叢》,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台北市,2009年6月,頁99-143。
陸俊元,《地緣政治的本質與規律》,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12月1日,頁41-42。
曾婉瑜,「由產業結構分析探討未來策略發展:以日本與台灣汽車租賃業及統一東京為例」,2010年7月,輔仁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頁24-25。
華爾街日報,〈中國疫苗為亞洲發展中國家解燃眉之急〉,2021年6月18日,〈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C%8B%E7%96%AB%E8%8B%97%E7%82%BA%E4%BA%9E%E6%B4%B2%E7%99%BC%E5%B1%95%E4%B8%AD%E5%9C%8B%E5%AE%B6%E8%A7%A3%E7%87%83%E7%9C%89%E4%B9%8B%E6%80%A5-11623900311〉,檢索日期:2021年6月18日。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任佳: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的戰略意義〉,〈http://www.sky.yn.gov.cn/zxft/ft/03982975251066559664〉,檢索日期:2021年4月24日。
黃亦筠,〈中美相爭的獲利者 東協翻身經貿熱區〉,《天下雜誌》,第662期,2018年12月5日,〈https://new-cwk-com-tw.er.lib.ncku.edu.tw/article.php?db=cw&id=32578&flag=0〉,,檢索日期:2019年9月23日。
黃俊彥,〈中共外援政策之研究(1982-2002)〉,2002年,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
黃奎博等,〈公眾外交是否透過國際援助影響美國、中國大陸對東南亞主要國家關係〉,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由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執行,2014年4月16日,〈https://grbdef.stpi.narl.org.tw/fte/download4?docId=2383954&responseCode=9557&grb05Id=2580018〉,檢索日期:2021年6月18日。
黃奕維,〈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阻力與發展〉」,《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12期,2018年12月,頁85-95。
黃海萍,〈中日對東南亞援助比較研究〉,2018年,廣西師範大學政治學碩士論文。
黃健群,〈「一帶一路」與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與挑戰〉,《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5期,2018年5月,頁94-110。
搜狐網,〈項目丨皎漂港,“債務陷阱”or發展機遇? 〉,2020年8月26日, 〈https://www.sohu.com/a/415031343_731021〉,檢索日期:2021年4月25日
搜航網港口百科,〈皎漂港KYAUKPYU〉,〈https://www.sofreight.com/ports/mm/bukya#top〉,檢索日期:2021年4月25日。
新唐人,〈美專家:中共缺錢 「一帶一路」正在悄悄死去〉,2019年4月27日,〈https://www.ntdtv.com/b5/mkt_ipad/2019/04/27/a102565744.html〉,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新唐人評論訪談,〈【世事關心】蘇萊曼尼之死令中共進退兩難〉,2020年1月31日,〈https://www.ntdtv.com/b5/2020/01/31/a102765332.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27日。
新華社,〈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0/c_1120951928.htm〉,檢索日期:2021年4月20日。
新華社,〈胡錦濤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的致辭〉,〈http://www.gov.cn/ldhd/2012-05/03/content_2129121.htm〉,檢索日期:2021年4月12日。
新華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由來〉,〈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3-06/06/c_116064614.htm〉,檢索日期:2021年4月12日。
新華網,〈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南寧—新加坡)合作發展圓桌會舉行〉,〈https://read01.com/gg54eG.html#.YH7qN6kza3I〉,檢索日期:2021年4月20日。
新華網,〈王毅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2021年1月12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1/0112/c64094-31997540.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31日。
新華網,〈財經觀察:中緬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2020年1月18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1/18/c_1125478384.htm〉,,檢索日期:2021年5月15日。
新華網,〈習近平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http://www.mod.gov.cn/big5/shouye/2019-04/26/content_4840512.htm〉,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
新頭殼newtalk,〈端木雲觀點》印度如何因應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2018年11月30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30/174248〉,檢索日期:2019年5月31日。
楊昊,〈再探東南亞「外援」政治:發展、變革與在地回應〉,《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9卷第3期,2018年7月,頁109-155。
熊玠,〈一帶一路:大謀略與博弈〉,《習近平時代》,人類智庫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頁429-464。
裴嘉鑫,〈解析俄羅斯主導下的歐亞經濟聯盟〉,2016年,吉林大學國際政治碩士論文。
趙建民、許志嘉,〈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的「和諧世界觀」:理論與意涵〉,《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0卷第1期,2009年1月,頁1-44。
遠見財經M平方,〈還在問RCEP是什麼? 四張圖搞懂「全球最大貿易協定」對台灣衝擊!〉,〈https://www.gvm.com.tw/article/75984〉,檢索日期:2021年3月16日。
劉大年,〈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對臺灣的啟示〉,《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4期,2012年10月,頁18-20。
劉方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援助研究〉,2017年,武漢大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博士論文。
劉凱旋,〈一帶一路_視角下中國對東南亞援助研究〉,2019年,上海師範大學國際政治碩士論文。
劉夢、仲微、張廣琳,〈[兩會時間]“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憲法持續利好“一帶一路”〉,2018年3月14日,〈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50166.htm〉,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習近平抵達緬甸:官方熱烈歡迎 民間擔憂加劇〉,2020年1月17日,〈https://today.line.me/tw/pc/article/%E7%BF%92%E8%BF%91%E5%B9%B3%E6%8A%B5%E9%81%94%E7%B7%AC%E7%94%B8%EF%BC%9A%E5%AE%98%E6%96%B9%E7%86%B1%E7%83%88%E6%AD%A1%E8%BF%8E+%E6%B0%91%E9%96%93%E6%93%94%E6%86%82%E5%8A%A0%E5%8A%87-azep3n〉,檢索日期:2020年4月6日。
樂玉成,〈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http://www.dswxyjy.org.cn/BIG5/n1/2019/0228/c423752-30947870.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
緬華網大國策智庫,〈緬甸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和反應〉,2017年8月11日,〈http://www.daguoce.org/article/9/83.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3日。
蔡明彥,〈四、大陸參加 2015 年亞非領導人會議之分析〉,《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15年5月,頁17-21。
蔡明彥、張凱銘,〈「避險」戰略下大國互動模式之研究:以美中亞太戰略競合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6卷第3期,2015 年 7 月,頁1-67。
蔡東杰,〈日本援外政策發展:背景、沿革與演進〉,《全球政治評論》,第三十二期,2010年,頁 33-48。
鄭又平、鄭之堯,〈從經濟權勢的轉移看中國大陸的「階段性崛起」〉,《國會月刊》,第40卷第12期,2012年12月,頁28-49。
鄭仁智,〈 從「權力平衡理論」析論美「中」南海戰略思維〉,《展望與探索》,第 16 卷 第 12 期 ,2018 年12月,頁37-64。
鄭仁智,〈從「均勢理論」看近期「中」美關係變化〉,《展望與探索》,第 13 卷第 9 期,2015年9月,頁27-45。
駐緬甸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緬甸政府與中資企業簽署「皎漂經濟特區深水港計畫架構協議」〉,2018年11月9日,〈https://www.roc-taiwan.org/mm/post/1141.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26日。
盧光盛,《緬甸政治經濟轉型對中國在緬投資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8月初版一刷。
環球時報,〈社評:昂山訪華,中緬關係將漸入新佳境〉,2016年8月16日,〈https://kknews.cc/world/ymq82a.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6日。
環球時報,〈緬甸駐華大使:能夠預想中緬經濟走廊的好處〉,2019年1月3日 ,〈http://www.srca-info.com/srca/srca5/201901/t20190106_1704.html〉,檢索日期:2021年5月22日。
聯合晚報,〈一帶一路踢鐵板 大馬總理:拒「新殖民主義」〉,2018年8月21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321284〉,檢索日期:2019年5月21日。
聯合報,〈RCEP簽署 中日紡織品、汽車、機械製品關稅將劇降〉,2020年11月16日,〈https://udn.com/news/story/121801/5018879〉,檢索日期:2021年3月16日。
聯合報,〈大陸投資一帶一路國家 去年增18.3%〉,〈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193710〉,檢索日期:2021年4月20日。
聯合新聞網,〈美國印太戰略正排擠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3月14日,〈https://udn.com/news/story/6871/3695203〉,檢索日期:2020年9月9日。
聯合新聞網北美智權報,〈美國印太戰略正排擠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3月14日,〈https://udn.com/news/story/6871/3695203〉,檢索日期:2019年5月31日。
薛力,〈中國對東盟的外交-一種建構主義的剖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16期,2009年12月,頁21-29。
薛健吾,〈「一帶一路」的挑戰:國際合作理論與「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實際運作經驗〉,《展望與探索》,第17卷第3期,2019年3月,頁63-87。
謝明瑞,〈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年與兩岸關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s://www.npf.org.tw/2/18809〉,檢索日期:2021年3月30日。
關鍵評論,〈大象打架,螞蟻一定會遭殃嗎?從美中競爭,看東協國家如何「選邊站」〉,2020年11月2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2678〉,檢索日期:2021年5月11日。
關鍵評論,〈中國央視曝光官方版「一帶一路」路線圖 海陸串連全球44億人口〉,2015年4月15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329〉,檢索日期:2019年5月28日。
關鍵評論,〈日本的東南亞政策:扭轉二戰的侵略者形象,成為東協歷史悠久的合作夥伴〉,2020年4月22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819〉,檢索日期:2020年7月27日。
關鍵評論,〈印度總理莫迪訪東南亞,加強與印尼海洋戰略合作抗衡中國〉,2018 年 5 月 31 日,〈https://asean.th enewslens.com/article/96843〉,檢索日期:2020年9月5日。
關鍵評論,〈前美外交官爆驚人之語:陸想把緬甸納為一省〉,2020年1月17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17003519-260409?chdtv〉,檢索日期:2021年5月24日。
關鍵評論,〈國際專家怎麼看中國經貿?一帶一路、經濟竊密與貿易戰〉,2019年5月8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8504〉,檢索日期:2019年6月5日。
關鍵評論,〈從地緣政治看夾在中美博弈間的緬甸,要民主深化還是經濟發展?〉,2020年2月13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1173〉,檢索日期:2021年5月7日。
關鍵評論,〈緬甸成為習近平2020年出訪首選,除了「一帶一路」還有哪些動機?〉,2020年1月18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0237〉,檢索日期:2020年4月21日。
關鍵評論,〈緬甸成為習近平2020年出訪首選,除了「一帶一路」還有哪些動機?〉,2020年1月18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0237〉,檢索日期:2021年4月27日。
關鍵評論,〈緬甸為什麼這麼親中?先別假設絕大部分國家都應默認「親美」〉,2021年2月11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7282〉,檢索日期:2021年5月24日。
關鍵評論,「一帶一路於東南亞遇阻,曾對中資殷勤的國家為何紛紛撤銷計畫?」,2019年1月28日,〈https://asean.thenewslens.com/article/112868〉,檢索日期:2019年6月3日。
蘇長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9/0327/c40531-30998546.html〉,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
蘋果日報,〈海外投資令外匯流失 美學者:一帶一路快奄奄一息〉,2019年4月28日,〈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428/1557767/〉,檢索日期:2019年6月6日。
顧力仁,2012年10月,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683/〉,檢索日期:2019年6月5日。
貳、英文部分
“ Foreign aid”, Britannica, written by Victoria Williams, available at〈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foreign-aid〉, accesed on June 18, 2021.
“China drops BCIM from BRI projects' list”, Business Standard, April 28, 2019, available at〈https://www.business-standard.com/article/news-ians/china-drops-bcim-from-bri-projects-list-119042800540_1.html〉, accesed on April 12, 2020.
“China’s debt-trap diplomacy”, Brahma Chellaney, available at〈https://www.aspistrategist.org.au/chinas-debt-trap-diplomacy/〉, accesed on June 18, 2021.
“China’s debt-trap diplomacy”, Brahma Chellaney, available at〈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china-one-belt-one-road-loans-debt-by-brahma-chellaney-2017-01〉, accesed on June 18, 2021.
“Myanmar since 1988”, Britannica, available at〈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Myanmar/Myanmar-since-1988#ref986263〉, accesed on June 18, 2021.
Cai, Peter,“ Understanding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March 2017.
Chen, Xiangming. (2018). Globalisation Redux: Can China’s Inside-Out Strategy Cataly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Its Asian Borderlands and Beyond.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11. 35-58. 10.1093/cjres/rsy003.
Djankov, Simeon and Sean Miner,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tive Motives, Scope, and Challenges”,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 Briefi ng 16-2, March 2016.
Gene Ryack, “A Hitch in the Belt and Road in Myanmar”,written by The Diplomat, December 3, 2020, available at〈https://thediplomat.com/2020/12/a-hitch-in-the-belt-and-road-in-myanmar/〉, accesed on June 18, 2021.
Hurley, John, Scott Morris, and Gailyn Portelance,“Examining the Debt Implication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GD Policy Paper 121, March 2018.
Lin Sabones, “What is international aid & Why should we care?”,written by The Borgen Project, available at〈https://borgenproject.org/international-aid-care/〉, accesed on June 18, 2021.
Lu,Hui, Charlene Rohr, Marco Hafner amd Anna Knack, China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Improving Transport Connectivit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Region- a Proof- of- Concept Study,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Corporation, RR-2625-RC, 2018. As of June 04, 2019: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2625.html.DOI: https://doi.org/10.7249/RR2625.
Morrison, Wayne M., China’s Economic Rise: History, Trends, 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February 5, 2018.
N/A, “Partners in Development: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ritten by Pearson commission(New York: Praeger, 1969).
Parker, Sam and Gabrielle Chefitz, “Debtbook Diplomacy China’s Strategic Leveraging of its Newfound Economic Influence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U.S. Foreign Policy”, 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rvard Kennedy School, Policy Analysis Exercise, March 29, 2018.
Ya-chi Lin and Alan H. Yang, “[ANALYSIS]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China’s influence on Kyaukpyu, Myanmar”, written by Rappler, April 23, 2020, available at〈https://r3.rappler.com/thought-leaders/258245-analysis-china-influence-kyaukpyu-myanmar〉, accesed on June 18, 2021.
校內: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