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婉倩
Lin, Wan-chien
論文名稱: 新莊園經濟模式運用於瑞穗新溫泉特定區開發之財務可行性研究
A Financial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Neo-manorial Economy Model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ei-Suei New Hot Spring Special District”
指導教授: 姜渝生
Chiang, Yu-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瑞穗新溫泉特定區休閒農業溫泉觀光新莊園經濟模式
外文關鍵詞: Ruei-Suei New Hot Spring Special District, Leisure agricultural, hot spring tourism, Neo-manorial economy model
相關次數: 點閱:170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台灣地區溫泉資源之大量開發,受國內外休閒與養生風氣盛行之影響,龐大的溫泉觀光利益驅使私部門進入投資,但在已開發的溫泉區趨於飽和之際,新興溫泉區始面臨加速開發壓力。溫泉觀光開發的投資門檻甚高,外來財團必然具有投資優勢,透過購地開發取得大部分利益,造成在地居民無法共享開發利益之社會公平性問題。
    如何讓地方居民取得溫泉觀光之開發能力,是平衡開發利益分配的關鍵。所以建構一個提高地方居民參與比重的新溫泉開發模式,是避免「瑞穗新溫泉特定區」落入現有溫泉開發弊病的最佳辦法。本研究認為可採用「新莊園經濟」發展模式建構一套新的溫泉開發模式,使地方居民與外來移民透過互利合作共同經營,藉此讓開發利益分配具公平性。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建構新莊園經濟模式的實質合作方式,並透過「瑞穗新溫泉特定區」之典型實例,針對單一地主開發溫泉觀光模式、單一地主開發非溫泉觀光模式,以及地主與外來居民共同合作之新莊園經濟開發模式,三類情境模式之財務進行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之結果顯示:新莊園經濟之財務可行性為最佳、非溫泉觀光模式次之,兩者皆具財務可行性,溫泉觀光模式則不具財務可行性;新莊園經濟在主要變數之敏感性分析中均具備優勢;各類型參與者在利益分配上,均具有採用新莊園經濟模式之投資誘因。此外,新莊園經濟因須興建參與者集居住宅,導致其仍有較高之開發成本,以財務評估值而言,僅略優於非溫泉觀光模式。但整體來說,本研究認為新莊園經濟模式仍為同時具備社會公平性與財務可行性之開發模式。

    Nowadays in Taiwan, there is a tendency towards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tourism, due to the reason of “seeking for a healthier life”. Hot springs attract more tourists than before, and bring huge benefits. Therefore, private sectors are interested in laying capitals on hot springs areas. Nevertheles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original hot springs were developed, the oncoming hot spring districts are facing the pressure of rapid growth. But, the present developments of hot spring tourism actually have the potential questions about the social justice.
    The main discussion at it is the unfair question for the allotment of profits by the present hot spring development model. Because of the higher cos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the external investors have more advantage than the locals. So, we should build a new development model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rnal investors and the locals.
    In this research, we build a new model in the concept of the neo-manorial economy. It stresses the anticipation of various investors including the externals and the locals. Moreover, we evaluate the financial feasibility of three models by the case of Ruei-Suei New Hot Spring Special District.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neo-manorial economy model and the non-hot-spring model have the condition of financial feasibility.
    2.The neo-manorial economy model has the explanation of financial feasibility in sensitive analysis of financial variable.
    3.All type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neo-manorial economy model have investment interests, for they will get more benefits than other model.
    Finally, we have confidence in that the neo-manorial economy model is a good model to developing hot spring area because it achieves the objective of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ondition of financial feasibil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8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永續觀光發展理念 13 第二節 台灣農業與休閒農業的發展 22 第三節 合作經濟之組織與經營模式 37 第四節 中古時期莊園經濟回顧 42 第五節 新莊園經濟理念 46 第三章 溫泉觀光政策與開發現況檢討 53 第一節 溫泉觀光政策與法令 53 第二節 溫泉利用相關研究 61 第三節 國內溫泉地區之開發利用現況 69 第四節 國外溫泉地區發展分析 76 第五節 國內溫泉地區開發主要課題 85 第四章 瑞穗新溫泉區現況分析 87 第一節 發展背景與現有計劃定位 87 第二節 溫泉資源 90 第三節 人口現況與生活模式 92 第四節 地方產業經濟現況 95 第五節 土地使用現況 101 第六節 瑞穗新溫泉區暨周邊觀光資源 106 第七節 瑞穗新溫泉區與台灣主要溫泉區之分析比較 108 第五章 基本資料建置與研究設計 11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11 第二節 瑞穗新溫泉區可能之開發情境設定 113 第三節 開發情境基本資料建置 115 第四節 典型個案之新莊園經濟模式設定 140 第五節 新莊園經濟模式開發經營架構與契約設定 145 第六節 實質財務評估步驟說明 151 第六章 開發模式財務評估與比較分析 157 第一節 典型個案基本說明 157 第二節 開發模式財務計畫模擬分析 166 第三節 個別財務可行性分析 176 第四節 主要變數之敏感度分析 179 第五節 各類型參與者利益分配之比較 18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85 第一節 結論 185 第二節 建議 188 參考文獻 附錄一  2005年全國休閒農場普查資料 附錄二  台灣溫泉區整體性規劃計劃一覽表 附錄三  訪談問卷 附錄四  參數假設表 附錄五  個別模式折舊攤銷表 附錄六  個別模式空間設算表 附錄七  個別模式之償還計畫 附錄八-1  溫泉觀光開發模式-損益表 附錄八-2  非溫泉觀光開發模式-損益表 附錄八-3  新莊園經濟開發模式-損益表 附錄九-1  溫泉觀光開發模式-現金流量表 附錄九-2  非溫泉觀光開發模式-現金流量表 附錄九-3  新莊園經濟開發模式-現金流量表 附錄十  個別模式空間配置暨建蔽容積統計表

    專書類
    Bloch, M.著,談谷錚譯,封建社會(Ⅰ)—依附紐帶的成長,桂冠,台北,pp.357-374,1995
    Galbraith, J.K.著,董更生譯,經濟治國:社會不公的透視與改革,智庫文化出版,台北,1997。
    Gunn, C. A.著,高俊雄譯,觀光旅遊地區發展( Vacationscape:Developing tourist areas, 3rd ed),桂魯有限公司,1998。
    Holden, A.著,郭乃文 楊岱容譯,觀光與環境,五南圖書出版,台北,2005。
    John, U.著、葉浩譯、國立編譯館主譯,觀光者的凝視(The Tourism Gaze, 2nd ed.),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
    Pine II, B.J.、Gilmore, J.H.著,夏業良、魯煒譯,體驗經濟時代,經濟新潮社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土井優子文字、二宮英兒攝影,羅燮譯,英國庭園之旅,麥田出版,台北,2001。
    于宗先、王金利,台灣土地問題:社會問題根源,聯經出版社,台北,2001。
    于躍門,合作經濟研究新途徑,合作發展,台灣省台作事業管理處印行,台中,pp.4-7,1997。
    于宗先編著,經濟學百科全書(1-經濟史),聯經書局,台北,pp244-247,1986。
    王任光編著,西洋中古史修訂版,國立編譯館,環球書社發行,台北,pp202-214,1984。
    台灣溫泉地圖,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4。
    石園照敏、吉兼秀夫、安福惠美子編,張瑋琦譯,觀光發展與社區營造,品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5。
    佐藤誠著,黃靜儀譯,Nosari-迎接綠色假期時代,中國生產力中心,2005。
    杜麗娟、許秉翔,休閒產業的財務管理,智高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2006。
    宋聖榮,台灣的溫泉,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3。
    吳坤熙,觀光遊憩資源實務,揚智文化,台北,2001。
    吳田泉,台灣農業史,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李貽鴻,觀光學導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林詩音,台灣的休閒農業,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段兆麟編著,休閒農業-體驗的觀點,偉華書局有限公司,台北市,2006。
    後藤靖、蘆田文夫、坂本和一編、黃紹恆譯,現代經濟史的基礎—資本主義的生成、發展與危機,經濟新潮社,台北,2003。
    唐學斌編著,觀光事業概論,復文,台南,2002。
    涂永清,歐洲中古封建制度,文山書局,台南,1980。
    馮先勉、翁光輝,土地投資開發,碁泰管理顧問,台北市,2006。
    邱湧忠,休閒農業經營學(第三版),茂昌圖書有限公司,台北,2003。
    陳昭郎編著,休閒農業概論,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7。
    陳墀吉、李奇樺,休閒農業經營管理,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5。
    陳武雄,跨越農業分水嶺-農業經營績效整合管理的推動,中國生產力中心,2004。
    謝劍平,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第三版),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瞿海源、張苙雲編著,台灣的社會問題2005,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台北市,2005。
    報告書類
    台灣北部地區溫泉規劃-台灣溫泉旅遊之分析與政策研擬,研究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委託單位:台灣省旅遊事業管理局,1988。
    台糖花蓮大農大富休閒農場開發計畫可行性研究,規畫單位:皓宇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委託單位: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休閒農業之推展績效專案調查研究報告,林時機、廖健男、李友吉等調查,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編,2005。
    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調查單位:台灣休閒農業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2004。
    池上牧野度假村擴大投資開發計畫可行性研究,研究單位:宏霖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單位: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全省重要溫泉區規劃(南區部分),規畫單位: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暨研究所,委託單位:台灣省旅遊事業管理局,1988。
    東部地區一般旅館業與民宿經營現況調查報告,研究單位:國立東華大學,委託單位:交通部觀光局,2005。
    洄瀾2010—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規劃案,規劃單位:成大發展基金會,花蓮縣政府,2005。
    花東縱谷觀光發展開發計畫研究報告,研究單位: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造園組,委託單位:交通部觀光局,1992。
    花東縱谷
    高屏山麓旅遊線遊客人數統計及分析規劃,研究單位:高苑技術學院,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03。
    原住民族地區溫泉產業開發利用與保護綱要計畫,執行單位:台灣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
    開發東海豐休閒農場計畫可行性評估,主辦單位: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新訂瑞穗溫泉特定區規劃可行性研究,研究單位:逢甲大學,委託單位: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2005。
    輔導成立溫泉取供事業之作為及課題,交通部觀光局出版,2005。
    瑞穗鄉志,執行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承辦單位: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2007。
    陽明山溫泉、地熱資源與利用調查,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5。
    期刊類
    Dahors ng Daaven,以漢人資金開發保留地的安穩妙招,台灣原住民月刊,第二期1月號,46-49,2000。
    于躍門,五十年來台灣合作事業回顧與省思,合作發展,223期,13-16,1998。
    江香樺、顏家芝,北投居民對觀光再發展影響之認知與態度研究,觀光研究 學報,第十卷第一期,39-62,2003。
    李永展,居民及旅客對台北市行義路溫泉產業發展之態度,台北市社區大學第一屆台北學學術研討會,B2-49-62,2004。
    宋秉明,永續觀光發展的原則與方向,觀光研究學報,第六卷第二期,1-14,2000。
    辛晚教,台灣地區觀光遊憩及資源開發政策-展望與回顧,發展國民旅遊研討會論文集,1987。
    林家五,認定與認同在組織中的運作歷程:利益關係者理論的觀點,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6卷第3期,119-142,2006。
    林士彥,休閒農業提升顧客滿意之研究-以鄉村民宿為例,台灣鄉村研究,第五期,1-26,2005。
    林雅萱,風災過後的溫泉鄉悲歌—台灣溫泉旅遊業的經營倫理與社會責任,應用倫理研究通訊,66-71,2004。
    旅遊是木馬屠城專題,無窮雜誌,樂施會出版:香港, 5-14,2004年6月。
    唐明健,全球化經濟對農地利用與市場的衝擊,知識經濟與土地利用:2001中國土地經濟學會研討會實錄,中國土地經濟學會出版:臺北市,2001。
    張翊峰、余元傑、張家鳳等,台灣地區溫泉旅遊之生態承載量分析—以關子嶺風景區為例,嘉南學報,第32期,98-110,2006。
    張育銓,溫泉的商品化、殖民化與全球化,海峽兩岸溫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3-93,2003。
    邱湧忠,休閒農業在鄉村發展的社會意義,台灣鄉村研究,第三期,77-97,2003。
    黃躍雯,從溫柔鄉到新溫泉鄉-心北投休憩空間再發展機制的探討,地理學報,第38期,63-91,2004。
    黃文卿,台灣的國家公園與溫泉之利用,觀光休閒產業-溫泉篇:海峽兩岸溫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1,2003。
    詹明勇,溫泉法與相關法令及子法施行關聯性的探討,第二屆資源工程研討會論文集, 63-70,2005。
    詹金維,從溫泉開發與管理問題談溫泉法修改思路之研究,不動產與城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溫紹炳,台灣溫泉資源之成因分佈與調查,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20,2006。
    溫紹炳,臺灣溫泉資源之成因分布與調查,溫泉資源開發技術與保育管理研討會論文集,22-24,1999。
    陳建和、韓德威、沈玲君,溫泉法施行後溫泉業者因應策略之探討—以行義路溫泉區業者為例,真理觀光學報,第六期,1-22,2007。
    陳維民、林伯修,台灣溫泉開發之地質條件評估,台灣鑛業,第56卷第2期, 62-72,2004。
    蔡建雄,農業合作組織在台灣農業中的定位和作用,合作經濟,春季號,1-14,2006。
    蘇俊凱、李英弘,溫泉遊憩空間與環境協調性探討—以礁溪溫泉旅館規劃案為例,第二屆資源工程研討會論文集, 361-374,2005。
    學術論文類
    江青穗,土地開發之財務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吳盈璇,中部地區體驗型休閒農場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2005。
    林振宇,新莊園經濟發展模式可行性評估,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2007。
    林裕強,永續觀光發展指標之建立—從認知觀點,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張玉芬,觀光地區永續發展危機之探討-以台北市貓空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地政所碩士論文,2003。
    黃金豐,台灣地區休閒農場開發財務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2004。
    廖振助,臺灣溫泉聚落治理模式之研究—泰安與烏來溫泉之個案比較,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謝文娟,都市更新獎勵誘因財務模擬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2003。
    簡大仁,休閒農業牧場遊客旅遊特性之研究—以瑞穗牧場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鄭勝華,台北市新北投溫泉休閒產業發展的時空特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2004。
    羅淑圓,溫泉區土地開發政策合法化之研究-以台東縣金崙溫泉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2004。
    蘇芳韻,由溫泉觀光開發現況探討原住民部落發展困境之研究—以泰安溫泉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中國大陸部分
    丁向華,溫泉旅遊的開發與建設,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十六卷第一期,111-112,2006。
    王艷平,溫泉旅遊基本構件研究,旅遊學刊,第21卷第1期,59-63,中國北京,2006。
    王艷平,溫泉旅遊基本構建研究,旅遊學刊,第21卷第10期,59-62,2006。
    王華、彭華,溫泉旅遊開發的主要影響因素綜合分析,旅遊學刊,第19卷第5期,51-55,2006。
    朱華,鄉村旅遊利益主體研究—以成都市三聖紅砂村觀光旅遊為例,旅遊學刊,第21卷第5期,22-27,中國北京,2006。
    池靜、崔鳳軍,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的”公地悲劇”研究—以杭州梅家塢、龍塢茶村、山溝溝景區為例,旅遊學刊,第21卷第10期,17-23,中國北京,2006。
    張健,再論我國溫泉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乾旱區資源與環境期刊,第19卷第6期,67-72,2005。
    張明、余致遠,溫泉旅遊開發項目的盈利模式與利益分配研究,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82-84,2007。
    茂名市府經濟研究中心,莊園經濟顯示出蓬勃生機,南方農村,38-40,1998年 02期。
    彭德成、潘肖澎、周梅,我國旅遊資源和景區研究的十個前言問題,旅遊學刊,第18卷第9期,54-56,中國北京,2003。
    韓振華,溫泉資源與渡假房產的互動研究,海峽兩岸溫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63-,2003。
    外文部分
    Holden, A. ,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 London:Routledge , 2000.
    Hunter, C. and Green, H. ,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 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 , London:Routledge,1995.
    John, S.,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 CABI Publishing , USA , New York , 1999.
    McCool, S. F., Linking Tourism, the Environment, and Concepts of Sustainability: Setting the Stage, In S.F. McCool & A. E. Watson,(Eds.), Linking tourism, the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Gen. Tech. Rep. INNNT-GTR-323). UT:USDA, Forest Service, Inter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 1995.
    Pound, B., Snapp, S., McDougall, C. and Braun, A., Managing Natural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Earthscan Ltd, 2003.
    網頁資料
    http://pc183.hy.ntu.edu.tw/results_and_apply/education_and_training/hot_spring.php,工研院能資源所專案經理周安順撰,台灣溫泉資源分布與利用。
    http://210.69.81.66/hotspring/,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溫泉地質網。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mp.asp?mp=4
    中華民國溫泉觀光協會http://www.hot-spring-association.com.tw/
    中華民國休閒農業發展協會http://www.taiwan-farming.org.tw/FarmingSocietyWebsite/index.htm
    中小企業互助合作輔導體系http://www.moea-ic.com.tw/index.asp
    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http://www.tcd.gov.tw/tcd/index.asp
    台灣溫泉探勘服務網http://www.twem.idv.tw/
    台灣溫泉研究發展中心http://hot-spring.chna.edu.tw/index.aspx
    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86&key=&ex=2&ic=000015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花蓮縣政府縣政統計http://web.hl.gov.tw/static/
    花蓮縣瑞穗鄉公所資訊網http://www.juisui.gov.tw/ezpor/front/bin/home.phtml
    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行政資訊網http://www.erv-nsa.gov.tw/Gov/main.aspx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新聞稿2002/10/22-溫泉永續經營與溫泉地質調查http://cgsweb.moeacgs.gov.tw/News/document/911022.asp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8-09-12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