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惠面
Chang, Hui-Mien
論文名稱: 兩岸證券市場現況以及公司股權結構之比較
指導教授: 邱正仁
Qiu, Zheng-R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0
中文關鍵詞: 週轉率股權集中度本益比兩岸證券市場
相關次數: 點閱:101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大陸乃共產主義統治之國家,境內公司企業大都為國營企業,1990年上海交易所與深圳交易所開始營業,不過為保有控制權,上市公司向市場釋出的股份比例仍相當有限,公司股權大都集中在公司發起人手中(主要包含國家股與法人股)、由於大陸證券市場的歷史背景因素,使得大陸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有國有股比例高、市場流通比例低、股權集中度高(高度集中於國家股與法人股)等特殊現象。而由於兩岸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兩岸證券市場關係亦隨之日益密切,且在2001年全球股災,而大陸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股價卻不跌反升,股市報酬率為全球證券市場之冠的情況下,已引起許多台灣投資者產生投資大陸證券市場的興趣,但兩岸證券市場現況與股權結構上的差異卻可能造成投資大陸證券市場的高度風險,因此本文將比較台灣證券市場與大陸證券市場現況以及在股權結構上的差異。

      本文藉由比較兩岸證券市場股權結構上之差異,探討其可能衍生之問題,再透過兩岸證券市場財務資料整理與分析,驗證假設。實證結果發現,大陸證券市場在流通比率遠低於台灣證券市場的情況下,本益比高於台灣;大陸證券市場在散戶投資比率顯著高於台灣的情況下,週轉率顯著高於台灣;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於國家股的公司,其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有顯著負面影響;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於法人股的公司,其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有顯著正面影響;台灣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有顯著正面影響;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之影響強度顯著大於台灣。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架構……………………………………………………………3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6   第一節 代理理論……………………………………………………………6   第二節 文獻探討……………………………………………………………7     一 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表現及價值之影響…………………7     二 國家持股者對公司績效表現之影響………………………………12     三 外資持股與證券市場股價之關係…………………………………12 第三章 兩岸證券市場現況以及股權結構之比較………………………………16   第一節 兩岸證券市場現況之比較…………………………………………16     一 法規架構……………………………………………………………16     二 證券相關機構………………………………………………………16     (一)證券主管機關………………………………………………………16     (二)證券交易所…………………………………………………………17     (三)證券商………………………………………………………………19     三 證券發行市場………………………………………………………21     (一)發行市場規模………………………………………………………21     (二)證券上市資格規定…………………………………………………23     (三)上市公司資訊揭露情況……………………………………………25     四 證券交易市場………………………………………………………26     (一)交易制度……………………………………………………………27     (二)交易情況……………………………………………………………29     (三)投資人開戶情況……………………………………………………31     五 國際化過程…………………………………………………………34   第二節 兩岸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之現況…………………………34     一 大陸證券市場股權結構現狀與治理結構問題……………………37     二 台灣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現狀……………………………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39   第一節 兩岸證券市場股權結構之比較以及研究假說……………………39     一 流通比率之比較及其衍生之問題…………………………………39     二 散戶投資情況之比較及其衍生之問題……………………………40     三 外資投資情況之比較及其衍生之問題……………………………40     四 股權集中度之比較及其衍生之問題………………………………42   第二節 研究範圍……………………………………………………………44     一 研究對象與期間……………………………………………………44     二 資料來源……………………………………………………………45     三 研究變數……………………………………………………………45   第三節 統計方法……………………………………………………………46 第五章 實證結果分析……………………………………………………………50   第一節 兩岸證券市場本益比比較…………………………………………50   第二節 兩岸證券市場週轉率比較…………………………………………51   第三節 兩岸證券市場外資投資情況比較…………………………………52   第四節 兩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之比較…………………………………5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4 參考文獻……………………………………………………………………………67 表目錄 表1-1大陸證券市場流通比率情況………………………………………………4 表3-1兩岸證券主管機構比較……………………………………………………19 表3-2兩岸證券交易所比較表……………………………………………………20 表3-3台灣證券商發展狀況………………………………………………………22 表3-4主要股票市場證券化程度比較表…………………………………………24 表3-5兩岸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家數比較…………………………………………24 表3-6兩岸證券市場上市資格比較………………………………………………25 表3-7兩岸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比較………………………………28 表3-8兩岸證券市場交易制度比較表……………………………………………29 表3-9大陸股票交易統計表………………………………………………………32 表3-10台灣上市公司交易統計表……………………………………………… 33 表3-11大陸證券市場投資者開戶……………………………………………… 33 表3-12台灣證券市場投資者開戶狀況………………………………………… 34 表3-13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表……………………………………… 36 表3-14大陸上市公司國家持股股權分布……………………………………… 37 表4-1上交所上市公司股權流通狀況……………………………………………41 表4-2台灣上市公司股權流通狀況………………………………………………42 表4-3上交所交易狀況……………………………………………………………43 表4-4台灣交易所三大法人交易情況……………………………………………43 表5-1兩岸證券市場本益比統計資料……………………………………………52 表5-2兩岸證券市場本益比比較…………………………………………………53 表5-3兩岸證券市場週轉率統計資料……………………………………………53 表5-4兩岸證券市場週轉率檢定…………………………………………………54 表5-5上交所交易情況……………………………………………………………54 表5-6台灣證券市場三大法人交易情況…………………………………………54 表5-7兩岸證券市場外資持股與指數變化相關程度檢定………………………55 表5-8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於國家股之統計資料……………………………57 表5-9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於法人股之統計資料……………………………57 表5-10台灣證券市場樣本統計資料…………………………………………… 58 表5-11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股權集中於法人股 60 表5-12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股權集中於國家股 61 表5-13台灣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 62 表5-14兩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之比較……………… 63 表5-15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股權集中於法人股 64 表5-16大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股權集中於國家股 65 表5-17台灣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 65 表5-18兩岸證券市場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之比較……………… 65

    中文文獻
    1.王文舉、孫陽,我國股票價格特點、原因及對策研究,經濟縱橫,第17-20頁,民國88年2月。

    2.王智明,大陸股市及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3.王詠梅,” 股權集中度:對經營業績的實證分析”,巨潮資訊網站,民國90年。

    4.台北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兩岸證券交易制度比較,民國90年。

    5.台灣證交所,大陸證券市場考察,民國90年。

    6.尤義明,兩岸三地資本市場波動性外溢效果及因果關係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7.李格平、黃斌,國家股轉讓與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財貿經濟,第36-42頁,民國88年8月。

    8.李曉春,國家股和法人股的流動性問題研究,經濟研究,第1期,第53-59頁,民國88年。

    9.林好常,我國上市公司的結構問題研究,投資研究,第6期,第19-23頁,民國88年。

    10.林宜養、彭思舟,錢進中國股市60秒,民國90年2月。

    11.封俊國,發展中的中國證券市場,金融教學與研究,第74期,第40-43頁,民國89年6月。

    12.易平貴,我國上市公司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第82期,第64-66頁,民國89年5月。

    13.康榮寶,中國大陸證券市場政策發展分析(上),台灣證交所證交資料文章,第467期,民國90年3月。

    14.徐晢、王佩榮,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中需注意的問題,山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第54期,第39-42頁,民國89年1月。

    15.胡子昂,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韶關大學報,第3期第21卷,第37-40頁,民國89年6月。

    16.吳政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薪酬設計與公司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17.陳志榮,我國運輸類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相關性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18.陳佩吟,企業股權結構與企業經營決策、經營績效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19.陳建宏,我國與大陸證券市場之現況比較與優勢分析,台灣證交所證交資料文章,第469期,民國90年5月。

    20.陳珮琦,兩岸財務資訊特性及有用性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21.張彥、吳言,我國證券市場長期規範發展的思考與建議,華東經濟管理,第14卷第4期,第62-64頁,民國89年8月。

    22.張宗新,”國有股上市的思考 “,巨潮資訊網站,2001年。

    23.張明峰,股權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6月。

    24.葉銀華,股權結構公司價值與內部監督機制-上海證券市場實證研究,亞太管理評論,第四卷第一期,第37-49頁,民國88年。

    25.詹炳,論證券法的幾大突破,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第22-23頁,民國88年5月。

    26.楊永輝、李秉祥,論我國證券市場的現狀和發展構想,西安理工大學學報,第2期第15卷,第79-82頁,民國88年。

    27.楊俊中,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28.楊蕉霙,所有權結構與公司價值間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6月。

    29.戴慶華,完善我國法人治理結構的若干思考,學海,第16頁-21頁,民國88年4月。

    英文文獻
    1. Brickley, Lease and Smith, 1988,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VOTING on Antitakeover Amendme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20,pp. 267-291.

    2.Boardman and Vining, 1989,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Evironments: a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 Mixed,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pp.1-26.

    3.Craswell, A.T, Taylo, S.T. and Saywell, R.A., 1997,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Australian evidence,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Vol 5, pp301-323.

    4.De Alessi, Louis, 1974,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and Regul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Public Choice, Vol 2-1 pp.1-42.

    5. Demsetz , Harold and Kenneth Lehn , 1985 , “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Vol 93, pp.1155-77.

    6.Ferdinand A. Gul, 1999, Government Share Ownership, 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 and Corporate Policy Choices in China ,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 Vol 7 , pp.157-172.

    7.Holderness and Sheehan, 1988, the Role of Majority Shareholders in Publicly held Corporations, Journal o Financial Economics, Vol20, pp.317-346.

    8.Mork, Shleifer and Vishny, 1988,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ing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20, pp.293-315.

    9.McConnell and Servaes, 1990, Additio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27, pp.595-612.

    10.Pound, 1988, Proxy Contest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 oversight, Journal of Funancial Economics, Vol 20, pp.237-265.

    11 Qi Daqing , Woody Wu and Hua Zhang, 2000, Shareholding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of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s:Evidence from Listed Chinese Companie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Vol 8 , pp.587-610.

    12.Shleifer and Vishnny, 1986,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pp.461-487.

    下載圖示 校內:2003-12-17公開
    校外:2003-12-17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