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嚴崇文 Yan, Chung-Wen |
|---|---|
| 論文名稱: |
台灣SRC構造發展與構法探討與研究 A Study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for Steel Reinforce Concrete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陳純森
Chen, Chun-Sen 張嘉祥 Chang, Ja-Sh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 畢業學年度: | 10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7 |
| 中文關鍵詞: | 鋼骨鋼筋混凝土 、梁柱接頭 、鋼筋續接器 |
| 外文關鍵詞: |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to-Column Connection, coupler |
| 相關次數: | 點閱:192 下載: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無數的人命傷亡以及建築物倒塌,調查發現倒塌的建築物多數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普遍大眾開始對於鋼筋混凝土的耐震能力存有疑慮,紛紛要求希望加入鋼骨補強,造成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大量增加。然而在當時台灣並未有一套標準的規範得以依循,皆依工程師自身經驗判斷甚至是為求施工方便的作法,造成許多缺失以及構造力學模糊的情形。本研究統整早期至今的相關文獻歸納出台灣鋼骨鋼筋混凝土之發展脈絡,鋼骨鋼筋混凝土中鋼骨的角色從取代鋼筋以補強混凝土到後來的鋼骨與鋼筋混凝土各自獨立共同承擔應力,同時鋼骨由以鉚釘組合而成的型鋼,隨著鋼鐵業起飛至目前的熱軋及銲接而一體成型的型鋼。在於構法與力學行為上,最易發生問題的地方在於梁柱接頭區,鋼筋在此容易受到鋼骨的阻擋無法直通,國內採用了鋼筋續接器的作法,將鋼筋藉由續接器與鋼骨錨定,此方法不符合規範之作法與力學行為之原則,另外構造中同時存在鋼骨、鋼筋、混凝土極為複雜,施工前妥善規劃各自之相對關係同時要兼顧混凝土的填充性,實為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非常重要之課題。本文針對SRC構造以下幾點進行探討與研究。
1.統整台灣SRC構造從日治時期至今的發展並加以討論。
2.由於業界發展早於規範,即使規範頒布後,大家仍習以為常,規範推行有阻力,在工地訪查發現許多不符合規範之作法,將其特別加以指證,最後提出建議作法。
3.國內工程之施工圖通常經由各自施工單位製作,有鋼骨及鋼筋混凝土個別之施工圖,而在構造複雜的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缺少了鋼骨與鋼筋混凝土同時存在之套圖,工程界應多加推廣製作。
Taiwan occurred very big earthquake on Sep 21th, 1999, A lo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are destroyed, so most people don’t trust seismic cap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o ask reinforcement by steel, A lot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re built at this time. However, there are not any set of standard specification to be follow yet, Most of the engineer use their own experience to judge or even for the sake of convenience in construction practices, resulting in many mistakes and structural mechanics ambiguous situations. This study integrate many literatures to be summarized the context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role of steel in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is from substituted reinforcing bar to independently shared stress. On the other hand, review the missing at building site, discuss with specification comparison by visit building site and finally present the practice of recommendation. Hope is Appeal the public to front structural behavior and deletions.
[1]內政部營建署,《建築技術規則》,2004。
[2]營建雜誌社,《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設計規範與解說》,2011。
[3]內政部營建署,《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施工規範》,2011。
[4]日本建築學會,《鉄骨鉄筋混凝土構造計算規準同解說》,1989。
[5]日本建築學會,《鉄骨鉄筋混凝土配筋指針(案)同解說》,1994。
[6]ACI (2002) "Buildings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CI -318-02,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Farmington Hills, MI.
[7]AISC (1999) "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AISC-LRFD-99,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 Chicago, IL.
[8]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鋼骨鋼筋混凝土(SRC)構造設計教材》,2004。
[9]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 (SRC) 設計規定之調查與規範架構研究》,1995
[10]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 (SRC) 設計規範研究》,1996。
[11]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 (SRC) 設計規範與解說研究》,1997。
[12]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施工實務手冊之研究》,2002。
[13]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鋼骨鋼筋混凝土柱及梁柱構材強度與耐震行為研究》,1999。
[14]營建雜誌社,《鋼骨鋼筋混凝土構材與接合之耐震細部設計準則研究》,1998。
[15]蘇琪福,《實用結構學: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GH梁柱結構設計方法》,1970。
[16]鄭茂川,《鋼骨鋼筋混凝土設計法與實例計算》,1977。
[17]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台南市定古蹟原林百貨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期末報告書》,2001。
[18]卓銀永建築師事務所,《環島鐵路觀光旅遊計畫-國定古蹟台南火車站調查研究修復再利用期末報告書》,2009。
[19]台灣營建研究院,《鋼結構技術發展》,2002。
[20]林瑞棋,《AIJ 標準SRC結構構造計算》,現代營建雜誌社,2001。
[21]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之應用》,科技圖書,2001。
[22]陳純森,《鋼結構工程實務》,科技圖書,2012。
[23]陳純森,《鋼筋混凝土工程實務》,科技圖書,2006。
[24]陳純森,《鋼骨鋼筋混凝土》,2014。
[25]陳純森,《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NO.755》,1996。
[26]陳純森,《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NO.782》,2011。
[27]張靜惠,《建築構造圖解教材》,日本建築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