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承瑩
Huang, Cheng-Ying
論文名稱: 《香蕉》原創劇本暨創作報告
Banana: Playscript of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and its Playwriting Dramaturgy
指導教授: 胡紫雲
Hu, Tzu-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戲劇碩士學位學程
MA Program in Drama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香蕉》跨領域表演藝術聲響劇場跨領域藝術創作
外文關鍵詞: ‘Banana’,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ing arts, Acoustic theatre, Interdisciplinary art produ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03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為國立成功大學戲劇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黃承瑩畢業作品《香蕉》之原創劇本與創作報告。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香蕉》於2023年臺南演出之全本劇本;第二部分為《香蕉》劇本創作分析報告,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為創作軌跡與動機,詳述創作背景、創作價值的確立,以及概念特色與劇本構想。第二章為跨領域戲劇創作討論,析論跨領域表演藝術相關理論、參照作品以及《香蕉》的跨領域嘗試。第三章探討《香蕉》編劇策略,包含文本時空與敘事結構設定、腳色原型轉化的戲劇性設計,以及音樂演出的後臺議題。第四章為《香蕉》展演彙整,呈現觀演反饋以及未來展望。結論則闡述演出後筆者自身的回顧與《香蕉》階段性演後的價值反思。

    This thesis is a report on the original playscript and playwriting dramaturgy of Banana, the graduation work of Cheng-Ying Huang, a master’s degree student in theatre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comprises the full script of Banana as it was performed in Tainan in 2023, while the second part presents the analysis of Banana, which is organis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discusses the trajectory and motivation for the play, detail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pie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its values and the conceptual features and script ideas. Chapter 2 is a discuss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dramaturgy, analysing the theor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ing arts, reference works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Banana.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scripting strategy for the play, including the setting of the textual space-time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dramatic design of the character’s original model transformation and backstage issu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musical performance. Chapter 4 summarises the performance, presenting feedback from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the outlook for the future. The conclusion is a review of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and a reflection on the value of Banana after the performance.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論文全文英文概要iv 誌謝ⅶ 第壹部份 原創劇本全文1 第一幕3 第二幕6 第三幕15 第四幕23 第貳部份 創作報告28 第一章 創作軌跡與動機29 一、創作背景:成長經歷、跨域衝突、創作雛形29 二、創作價值確立:開啟圈內外的對話33 三、《香蕉》創作概念與劇本結構34 第二章 跨領域戲劇創作理論37 一、跨領域表演藝術相關理論37 二、跨領域劇場參照作品40 三、《香蕉》的跨領域嘗試43 第三章 《香蕉》編劇策略51 一、文本時空與敘事結構設定51 二、腳色的戲劇性設計53 三、《香蕉》的後臺議題開展57 第四章 《香蕉》展演彙整59 一、觀演反饋59 二、未來展望63 結論65 參考文獻67 附錄70 附錄一:《香蕉》雙人劇版70 附錄二:《香蕉》獨幕劇版73 附錄三:《香蕉》三幕劇版79 附錄四:《香蕉》採用之原譜版本87 附錄五:黃承瑩改編樂曲〈世界遺落了我〉91 附錄六:黃承瑩改編樂曲〈我已死於這塵世的混濁〉94 附錄七:《香蕉》節目手冊98

    一、中文專書與期刊
    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著,郭宏安譯。《惡之華》(Les Fleur du Mal)。新北:新雨,2021年。
    克里斯多夫‧巴爾梅(Christopher Balme)著,耿一偉譯。《劍橋劇場研究入門》(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Studies)。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莎拉‧肯恩(Sarah Kane)著,胡開奇、紀蔚然等譯。《驚爆──莎拉肯恩戲劇集》(Sarah Kane Complete Plays)。新北:印刻,2009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張艷華譯。《自我與本我》(Ego &Id)。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
    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耿一偉主編。《未來藝術革命手冊》(Nostalgia for the Future: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Richard Wagner)。臺北:黑眼睛文化,2013年。
    白玲夌等。《發現馬勒》。臺北:望春風世界文庫,2004年。
    江藍。〈陳麗珠素淨空間演繹莎拉.肯恩〉。《文匯報》,2016年6月13日。
    何一梵。《劇場敘事學:劇本分析的七個命題》。新北:揚智,2018。
    何東洪等。《造音翻土》。新北:遠足文化,2015年。
    宋英維。〈古典跨界音樂之重思〉。《音樂研究》第15期,2011年5月。頁25-49。
    林宏璋。〈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台灣跨領域藝術生態調查研究計畫》,2007年9月11日。
    陳慧珊。〈反思「跨界音樂」:從音樂多元本體觀論當代音樂之跨界〉。《音樂研究》第21期,2014年11月。頁23-51。
    盧偉力。〈陳麗珠與《4.48》〉。《信報》,2016年7月9日。

    二、英文專書與期刊
    Judith Becker. Deep Listeners: Music, Emotion, and Trancing.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Print.
    Nicholas Cook, and Everist Mark editors. Rethinking Mus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rint.
    Patrice Pavis. “Theatre Studies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Theat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6.2 (2000): 153–163. Print.

    三、影音資料
    Jeremy Clapin。KHIZEIN。IMDb。網址:https://www.imdb.com/title/tt1235926/(檢索日期:2023/12/3)
    Jennifer Aust。4 48 Psychosis。Youtube。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5vcarEltw(檢索日期:2023/12/6)
    Mark Obenhaus。Einstein on the Beach-The Changing Image of Opera[DOC 1986]。Youtube。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FVorIvpAo (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5日)
    The Philip Glass Ensenble。The Philip Glass Ensenble: Einstein on the Beach Highlight。ORANGE MOUNTAIN DVD1&2,2012。
    陳麗珠。4.48 Psychosis by Sarah Kane。Youtube。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JFj7BSQT4(檢索日期:2023/12/6)

    四、網路資料
    林仁斌。什麼是華格納的「總體藝術作品」「樂劇」「無限旋律」與「主導動機」?〉。蹦藝術|BONART。網址:https://bonart.com.tw/wagner_music_drama/(檢索日期:2024年2月19日)
    林芳宜。無政府總體劇場《華格納大爆炸》〉。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8f2ec553-31e6-4a99-845e-7dce601a3e4f (檢索日期:2024年2月19日)
    邱誌勇。眾聲喧嘩:跨領域的界定與範疇〉。ARTALKS。https://archive.taishinart.org.tw/juries/ccy/2014100603(檢索日期:2023年11月7日)
    周東彥:〈跨領域表演的多重身分〉。臺灣數位藝術。網址: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70273972142/Chi(檢索日期:2024年2月13日)
    陳俊明。〈論跨領域藝術的未來性〉。在地實驗。https://www1.etat.com/slyart/newsletter/2003/newfield_text/future_on_newfield.htm(檢索日期:2024年2月20日)
    黃聖哲。〈從波特萊爾到華格納〉。「文化法國」系列演講與對談會。網址:https://web.ntnu.edu.tw/~sstzeng/arthistory/text/news/france/news-corre-huang.htm(檢索日期:2024年2月19日)
    葛昌惠。台灣「臨場藝術」跨界、斜槓興起,背後原因或許是因為藝術家們的「貧窮跨」〉。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1625 (檢索日期:2024年2月19日)
    Mahler Gustav。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F Major, original key)。IMSLP/Petrucci Music Library。網址:https://imslp.org/wiki/%E9%A6%96%E9%A1%B5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7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